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兰州市高原夏菜发展现状及建议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文章分析了兰州市高原夏菜区域布局和发展现状、存在问题,提出了优化区域布局;大力推进无公害高原夏菜基地建设;做好蔬菜种植品种及茬口与市场的对接;紧抓标准化生产不放松;逐步建立蔬菜产业加工体系,提升本地保鲜库周转能力及淡季储藏率;进一步完善市场销售战略;加大科技研发力度及对农服务水平,提升技术支撑能力;加强技术推广与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2.
为了摸清重庆市蔬菜农药污染现状,2004—2005年分别对重庆市51个主要蔬菜基地和主城区流通市场中蔬菜产品中农药残留进行了调查监测。结果表明,51个蔬菜基地有29个基地未检出禁用农药,占总数的56.8%;基地蔬菜中主要农药残留污染为甲胺磷、氧化乐果、水胺硫磷、对硫磷和克百威;叶菜类农药残留超标率最高,根茎类次之,瓜果类再次之,豆类最低。据此提出的对策主要有:对无公害蔬菜生产应加强领导,优化无公害蔬菜基地布局,树立“积极发展远郊,适度发展近郊,保护治理城郊”的战略思想;加强无公害蔬菜基地的管理和监督,强化无公害蔬菜监测体系的建立和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测;完善重庆市的蔬菜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建设,建立市、区(县)、基地三级监测体系,努力实现蔬菜质量安全的全覆盖监测;建立蔬菜质量安全预警机制,确保蔬菜的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3.
湘西自治州无公害农产品产业化发展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出了湘西州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的基本思路与主要措施,重点发展椪柑、高山反季蔬菜、无公害优质茶叶、优质水稻、猕猴桃等产业。通过制定无公害市场操作规范、建立农产品质量监测体系等措施,促使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流通的正常有序运行。最终达到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和人们生活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90年代以来,我省蔬菜种植面积迅速扩大,1990年种植面积24.87万hm2,1998年已突破43.33万hm2.随着蔬菜面积扩大,反季节蔬菜不断增加,品种增多,生长周期短,布局杂等,形成了菜田生态系统的不稳定性,为无公害蔬菜生产增加了难度.1994年以来,福建省农业部门和蔬菜销售部门联合技术监督局实施<无公害蔬菜栽培技术规范>省地方标准,在全省广泛开展宣传和科技培训工作.还建立了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片以及在市区农贸市场设无公害蔬菜摊位和销售点等,这些措施的实施,为我省无公害蔬菜生产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重庆市基地蔬菜农药残留污染现状及控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摸清重庆市蔬菜农药污染现状,2004-2005年分别对重庆市51个主要蔬菜基地和主城区流通市场中蔬菜产品中农药残留进行了调查监测。结果表明,51个蔬菜基地有29个基地未检出禁用农药,占总数的56.8%;基地蔬菜中主要农药残留污染为甲胺磷、氧化乐果、水胺硫磷、对硫磷和克百威;叶菜类农药残留超标率最高,根茎类次之,瓜果类再次之,豆类最低。据此提出的对策主要有:对无公害蔬菜生产应加强领导,优化无公害蔬菜基地布局,树立“积极发展远郊,适度发展近郊,保护治理城郊”的战略思想;加强无公害蔬菜基地的管理和监督,强化无公害蔬菜监测体系的建立和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测;完善重庆市的蔬菜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建设,建立市、区(县)、基地三级监测体系,努力实现蔬菜质量安全的全覆盖监测;建立蔬菜质量安全预警机制,确保蔬菜的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6.
推进无公害蔬菜生产与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蔬菜生产、流通、加工和贸易等环节,既是市场行为,更是政府行为,需要各级政府特别是农业、卫生、技术监督等部门协调配合。尤其是各级农业部门要切实履行行政管理职能,通过建立完善的蔬菜质量安全法律体系、标准体系、监测体系、推广体系以及创建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基地等途径,为无公害蔬菜生产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相似文献   

7.
龙丽竹 《广西农学报》2011,26(2):85-86,100
近年来,融水县委、县政府、县农业局把无公害蔬菜产业作为"推进产业富民"的战略重点,明确发展方向,保障措施落实,大力推广无公害蔬菜生产,全面提高蔬菜产品质量,以质量创市场,以效益求生存的发展思路,推进融水县蔬菜产业的优化升级,促进融水县无公害蔬菜产业的健康发展.本文对融水县目前无公害蔬菜生产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对策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针对市民关心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回顾了我市自1999年发展无公害蔬菜的历程,从无公害蔬菜基地发展、监管体系建设、质量安全水平和产业化开发等四个方面分析了无公害蔬菜的发展现状,并分析了在投入品监管、质量监测体系、依标生产和市场准入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快无公害蔬菜基地认定进度、强化蔬菜生产源头控制、推进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种植、加大质量监测力度、实施市场准入制度等五项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9.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新农村建设的不断发展,对蔬菜生产的需求质量、数量、品种不断提高,对生产无公害蔬菜及绿色蔬菜的要求越来越强烈,为了推进蔬菜产业的科学发展,通过推广农机新机具和新技术,加快蔬菜产业发展,促进蔬菜产业由传统生产向现代化生产转变。  相似文献   

10.
当前蔬菜产业发展的主要矛盾已由总量矛盾转为结构性矛盾,笔者就如何优化荆门市蔬菜生产区域布局和品种结构,扩大有效供给和中高端供给,提高蔬菜供给体系的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以及推进蔬菜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发展路径作了一些探索和思考。  相似文献   

11.
正随着现代农业不断发展,蔬菜栽培水平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人们对健康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无公害蔬菜种植成为现代农业生产过程中的重点。无公害蔬菜指的是绿色蔬菜,即蔬菜中不含弄药、化肥、添加剂等,是一种纯天然、健康的蔬菜种植理念。在现代农业生产理念下,无公害蔬菜种植受到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从最初的实验到规模化生产,无公害蔬菜产业已经形成完整的产销体系,从蔬菜种植到销售,蔬菜产业的发展十分迅速,市场需求量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常德市蔬菜产业现状,指出蔬菜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实施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蔬菜标准化体系建设、品牌推进、无公害生产和出口创汇等措施,进一步推动常德市蔬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常德市蔬菜产业现状,指出蔬菜产业仔在的丰要问题,捉出实施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蔬菜标准化体系建设、品牌推进、无公害生产和出口创汇等措施,进一步推动常德市蔬荣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陕西设施蔬菜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陕西省设施蔬菜产业发展的优势和现状,通过深入到陕西蔬菜生产和销售的第一线对设施蔬菜生产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综合分析陕西设施蔬菜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结果认为:设施蔬菜发展中主要存在着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生产和消费的社会意识和氛围不浓,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益相对较低;蔬菜“优质优价”的市场机制还未建立,蔬菜质量监督检测机构尚未形成;设施蔬菜无公害标准化生产的推广服务体系尚未建立,产业化组织机制发育不健全;设施栽培中的日光温室蔬菜生产规模小、效益低、品牌产品缺乏;农民文化水平偏低等五个方面的制约因素。并就陕西设施蔬菜产业可持续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包括充分发挥气候资源优势,合理规划设施布局;实施品牌战略,推行无公害生产;增强科技意识,提高市场竞争力;科学管理,提高生产水平;加强组织领导,走产业化之路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西安市无公害蔬菜生产现状的调查,从生产技术、行政管理、宣传教育、市场销售等方面对无公害蔬菜生产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刻分析,提出了推进标准化生产、完善检验检测体系、健全质量追溯体系、加强农资安全监管、确保优质优价、加大财政扶持力度等切实可行地发展无公害蔬菜生产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在分析了石嘴山市发展蔬菜产业的优势和现状 ,提出了石嘴山市蔬菜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加快新品种引进试验步伐 ,实现品种优质化和多样化 ;实行标准化、规模化种植 ,提高蔬菜产品竞争力 ;完善市场营销体系 ,建立市场信息网络 ,帮助农民增收 ;发展精深加工 ,延伸产业链 ,全面提升蔬菜产业素质和效益 ;瞄准消费热点 ,主攻无公害蔬菜生产 ;扩大生产规模 ,培育产业特色  相似文献   

17.
八步区是广西的粮食主产区,同时还盛产蔬菜、马蹄、香芋等大宗农产品。分析了八步区土壤耕地肥力、蔬菜生产现状以及地力状况与蔬菜种植面积关系,作出了三大蔬菜产业发展区域布局,并提出了蔬菜标准园和供粤供港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无公害蔬菜规模化、专业化和标准化建设、有机特色菜、精品菜建设、土壤耕地肥力提升以及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等五项蔬菜生产建设工程。  相似文献   

18.
宾莉 《广西农学报》2006,22(2):60-61
本文对全州县发展无公害蔬菜生产提出了四条对策:推广无公害蔬菜生产、栽培技术措施,制定无公害蔬菜的标准,健全无公害蔬菜质量控制和监督体系,推动无公害蔬菜的产业化进程与培育市场,逐步推行市场准入制度。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全面调整,蔬菜生产迅速发展,种植面积连年扩大,蔬菜品种越来越丰富,但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消费己逐步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更关心品种和内在质量,包括营养成分和有毒物质的含量等,无公害蔬菜产品将成为广大消费者最直接的需求,特别是加入WTO后,生产高质量的无公害蔬菜产品将是提高我国蔬菜在国内、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阐述了陕北黄土高原区日光温室蔬菜产业发展的优势和现状,通过深入到陕北蔬菜生产和销售的第一线就其日光温室蔬菜生产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综合分析陕北黄土高原区日光温室蔬菜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结果认为,主要存在着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生产和消费的社会意识和氛围不浓,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益相对较低;蔬菜“优质优价”的市场机制还未建立,蔬菜质量监督检测机构尚未形成;日光温室蔬菜无公害标准化生产的推广服务体系尚未建立,产业化组织机制发育不健全;日光温室蔬菜生产规模小,品牌产品缺乏;农民文化水平偏低等五个方面的制约因素。并就陕北日光温室蔬菜产业可持续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包括充分发挥气候资源优势,合理规划设施布局;实施品牌战略,推行无公害生产;增强科技意识,提高市场竞争力;科学管理,提高生产水平;加强组织领导,走产业化之路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