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断奶仔猪腹泻预防与治疗探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李航 《现代农业科技》2010,(4):361-361,363
分析了断奶仔猪腹泻的原因,并介绍了断奶仔猪腹泻的预防及治疗方法,以为其综合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生猪养殖过程中断奶仔猪的健康状况对生猪后期育肥阶段的生产性能的改善及经济效益的提高具有关键作用。但由于断奶仔猪机体系统及各个消化器官发育不够完善,导致断奶仔猪对饲料更替及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较差,很容易出现腹泻情况。早期断奶仔猪的腹泻严重降低了断奶仔猪的生产性能,情况严重的会导致仔猪脱水或出现继发性疾病,进而导致仔猪死亡,严重损害生猪养殖效益。文中对早期断奶仔猪腹泻情况的发生原因及预防、治疗措施进行介绍,旨在为断奶仔猪科学饲养,提高生猪养殖经济效益带来帮助。  相似文献   

3.
在养猪生产中,随着养猪水平的不断提高,仔猪断奶日龄由过去的60日龄逐渐提前到35日龄或更早,大大提高了母猪年产仔数。但由于早期断乳不当或早期断乳后饲养管理不当,仔猪在断奶早期极易出现腹泻症状,造成经济效益下降。由于仔猪发生腹泻的原因复杂,可从仔猪生理状态、环境影响等多方因素分析仔猪腹泻发生原因,笔者从饲料营养和饲养管理的角度提出预防措施,并简单介绍了治疗早期断奶仔猪腹泻的方法,旨在提高断奶仔猪的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4.
断奶一周后的仔猪出现腹泻问题较多,特别是断奶7d的仔猪发病率最高。仔猪出现腹泻的主要症状表现为大片便呈现水状,同时夹杂杂物。仔猪在出现腹泻后如果不能及时接受治疗,很容易导致脱水问题,从而出现死亡。因此,在仔猪养殖过程中,需要对腹泻问题进行充分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5.
总结一例仔猪断奶应激腹泻的临床症状、病理变化以及详细的实验室诊断过程,确诊为由大肠杆菌引起的仔猪腹泻症,提出了治疗方案;并指出大肠杆菌对抗菌素耐药性的日益严重,因此要避免断奶仔猪应激性腹泻的发生,应以预防为主。  相似文献   

6.
断奶仔猪的腹泻是一种复杂的疾病群,一直困扰着广大养殖户,它的临床症状主要以腹泻为主,多半发生在断奶后的3~7天的仔猪,断奶后的仔猪腹泻发生率高达30%,死亡率达10%~15%,发病后生长速度缓慢,饲料报酬降低,给养猪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笔者结合当地地实际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取得了良好效果。因此,本文就仔猪断奶腹泻疾病的发病原因、预防措施和治疗办法等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在养猪业的生产过程中,断奶仔猪腹泻的现象相当普遍,不仅影响着断奶仔猪的成活率,而且直接或间接地给养猪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仔猪断奶后,失去了母体抗体原,出现短暂性免疫力低下,机体抗病能力差,此时消化系统一旦受到损害就易造成腹泻。据统计,断奶仔猪的腹泻率占仔猪腹泻率的30%以上,腹泻后死亡率高达70%以上,严重制约者养猪业的发展。为此,笔者对断奶仔猪腹泻的原因及其综合防控对策做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断奶仔猪腹泻是近些年来各地生猪养殖中常发的一种病症,严重的可造成仔猪死亡,给养殖户带来了较大的损失。2018年4月舒城县某规模养猪场发生了1例断奶仔猪腹泻,经过诊断治疗,成效明显。结合此次治疗,提出了几点治疗体会,以期为该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不同剂量粗制蚕素对4周龄断奶仔猪腹泻的预防及治疗作用,采用了预防试验和治疗试验,观察腹泻程度、增重等方法并进行了论证,结果显示:预防试验和治疗试验组中,第Ⅱ组(粗制蚕素中剂量组)的生产性能较好.试验表明,适量粗制蚕素在仔猪断奶期间抗腹泻效果不比抗生素差,甚至要优于抗生素,且粗制蚕素对不同周龄断奶仔猪有不同的适宜添加剂量.  相似文献   

10.
断奶仔猪血清及肠道肠三叶因子ITF水平与腹泻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观察仔猪断奶后一周的腹泻情况,比较民猪和长白猪的腹泻程度。用ELISA方法检测断奶仔猪血清和肠道肠三叶因子(Intestinal trefoil factor,ITF)浓度,分析断奶后ITF水平变化与仔猪断奶腹泻的关系。结果表明,断奶后一周内,民猪腹泻率、腹泻频率和腹泻指数均小于长白,提示民猪比长白具有更好的抵抗腹泻的能力。断奶后仔猪血清和肠道ITF水平发生了显著变化,健康组仔猪血清ITF含量极显著上调(P<0.01),腹泻组肠道ITF水平在空肠和盲肠显著上调(P<0.05),而健康组肠道ITF水平相对较稳定,提示ITF与仔猪断奶腹泻有重要关系,断奶仔猪维持肠道较稳定的ITF水平,是保证肠道健康,减少腹泻发生的重要生理基础。  相似文献   

11.
为了提高经济效益,规模化猪场大多实行早期断奶,即在仔猪21~28日龄时断奶。但早期断奶不当,或早期断奶饲养管理跟不上,会给仔猪生产带来不良影响,如腹泻、水肿病等,其中以腹泻最为普通。据调查,规模化猪场早期断奶仔猪的腹泻病死率可达10~40%,给养猪生产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现将早期断奶仔猪腹泻的原因及防治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仔猪断奶3~7d后发生腹泻十分常见,断奶仔猪腹泻是影响断奶仔猪生长发育最严重的疾病之一。体弱多病的仔猪发病率高,可导致仔猪成活率低,生长缓慢或停滞,饲料报酬低,同时还会引发因免疫力低而产生的其他疾病。本文作者分析了导致断奶仔猪腹泻性疾病的主要原因,提出了定期消毒等预防控制措施,为减少疾病发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仔猪腹泻类型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仔猪腹泻的不同类型。仔猪腹泻的预防需要精心配制仔猪饲料,并采用合理的饲养方式;对于中毒性腹泻、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等引起的腹泻、断奶仔猪腹泻分别提出具体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4.
断奶仔猪腹泻疾病是猪场常见病,发生率高,常导致仔猪抗病力下降、生长受阻,严重威胁养猪业的健康发展。文章就早期断奶仔猪腹泻产生的原因以及中草药添加剂在预防断奶仔猪腹泻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以综述。  相似文献   

15.
早期断奶仔猪腹泻的预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沈峰 《饲料博览》2004,(4):41-42
早期断奶仔猪腹泻是目前仔猪生产中的常见病,它严重影响仔猪断奶后生长潜力的发挥,而仔猪断奶到10~11周龄的生长速度决定着肥育后期的肥育性能和最佳胴体重,因此,如何预防早期断奶仔猪的腹泻成为仔猪生产中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1 日粮因素 1.1 早期断奶仔猪日粮蛋白质水平及组成 早期断奶仔猪腹泻的病因较复杂,早期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正断奶仔猪的管理,特别是断奶后的第1周,是仔猪管理环节的"重中之重",因为断奶是仔猪出生后的最大应激因素。仔猪断奶后的饲养管理技术直接关系到仔猪的生长发育,搞不好会造成仔猪生长发育迟缓、仔猪腹泻、发生水肿病,甚至死亡等严重后果。一、解决断奶仔猪高死亡率的问题、腹泻的问题,提高仔猪断奶重。1、首先要防止母猪子宫炎-乳房炎-三炎连症。仔猪吃奶期间腹泻,绝大多数是因为母猪因为子宫炎症引发乳房炎或者产奶少或者乳汁  相似文献   

17.
何川 《饲料博览》2000,(9):38-38
1998年5月初,新疆库尔勒市某养猪场断奶仔猪发生大规模腹泻,至7月中旬腹泻得以控制。仔猪以持续性腹泻,进行性消瘦为主要症状。发病3000余头,死亡120多头,经临床治疗确诊为大豆蛋白过敏及饲料粗蛋白过高引发断奶仔猪腹泻。现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调查 该场饲养基础母猪600头。猪的驱虫和防疫均按期进行,近几年来未发生较大疫情。仔猪均实行5周龄断奶,断奶后仔猪在育仔栏培育15kg后转入育肥舍。仔猪断奶前后使用同一种饲料。1998年4月前未发生较大规模腹泻。4月底,该场调整仔猪饲料配方,饲料粗蛋白由1…  相似文献   

18.
徐庆芝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22):58-58,64
介绍断奶仔猪腹泻的主要原因有肠粘膜萎缩及断奶应激因素,并提出了具体的治疗及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9.
早期断奶仔猪断奶1周内常发生腹泻,轻者影响仔猪正常生长发育,重者导致仔猪死亡。分析了早期断奶仔猪腹泻原因,并提出综合性防控措施,包括实行分阶段饲养、科学饲养管理、免疫接种、药物防治和生物学防治。  相似文献   

20.
随机选取28日龄60头断奶仔猪,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上加2kg/t复合酸化剂,测定仔猪平均日增质量、平均日采食量和饲料转化率等生长性能和腹泻率、腹泻频率、腹泻指数等腹泻指标.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复合酸化剂能显著提高断奶仔猪14-28天及全试验期的日增食量和日采食量,降低断奶仔猪腹泻率、腹泻频率和腹泻指数,说明酸化剂能改善断奶仔猪的生长速度,有效预防断奶后腹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