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银线绣红袍’(Paeonia lactiflora ‘Yinxian Xiuhongpao’)芍药切花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在低温贮藏以及不同预处理液处理的情况下,‘银线绣红袍’的生理指标变化。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芍药花瓣中可溶性糖含量总体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可溶性蛋白呈现先下降再升高,然后下降的趋势;丙二醛(MDA)含量呈现升高的趋势;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呈现贮藏初期活性较高,后期活性迅速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以芍药切花‘春晓’为材料,研究其瓶插期生理生化的变化。结果表明,芍药‘春晓’切花在瓶插过程中水分平衡值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瓶插第2d达到最高值,1.5 mg·g-1FM·d-1;膜透性随着瓶插时间的延长而升高,O2-生成速率持续上升,SOD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芍药切花优良品种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初选的19个芍药切花品种进行区域试验。通过区域试验,根据芍药切花行业标准和芍药观赏性,选择花色、花径、可采切长度等16个性状为评价指标,建立切花芍药综合评价体系,对试验品种进行综合评价。最终复选出5个性状优良的芍药切花品种,分别是‘富士’、‘桃花飞雪’、‘杨妃出浴’、‘东京女郎’、‘红富士’。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不同品种切花芍药采取低温贮藏、外源激素处理等手段,在标准环境条件下,观察了瓶插后花期、单朵花开花率、花枝感病及鲜质量损失情况。结果表明:鲜切花枝鲜质量损失率品种间虽有差异,但在4~6℃低温贮藏条件下,贮藏时间不超过60 d,总鲜质量损失率15.5%;切花芍药的花期、开花率变化不大,花枝感病率低或不感病;经过一定浓度外源激素处理,可有效影响单朵切花芍药的花期。  相似文献   

5.
百合切花综合贮藏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探索百合切花综合贮藏技术为目的,试验选用3个东方百合、2个亚洲百合和1个铁炮系百合品种,采用低温结合预处液处理、薄膜包装及去除乙烯的综合贮藏技术分别进行了20、25和30天贮藏。贮藏后瓶插观察切花第1、3朵花朵直径、开花级数、瓶插寿命和叶片质量指数,用未经贮藏的清水瓶插为对照。结果表明:综合贮藏技术加快了百合切花瓶插开放进程,促进了部分品种第3朵花的开放。经20天贮藏的不同百合品种,花朵开放度、瓶插寿命和叶片质量与对照没有明显差别。随贮藏时间的延长,不同品种表型有差异,‘107’、‘黄巨人’只能贮藏20天,‘白狐’可以贮藏30天。  相似文献   

6.
以‘金桃’‘翠玉’‘金艳’‘黄金果’‘东红’‘徐香’‘红阳’7个宜昌猕猴桃主栽品种为试材,探究在冷藏、冷藏后常温存放5 d两种条件下,果实失重率、硬度、可溶性固形物三个指标随贮藏时间的变化。研究表明,果实失重率均随贮藏时间的延长而上升,冷藏后常温存放5 d的条件下果实失重率高于冷藏条件,两种条件均为‘黄金果’失重率最高,‘徐香’失重率最低。果实硬度随贮藏时间的延长而下降,冷藏条件下,较耐贮的为‘金桃’‘徐香’,其次是‘翠玉’‘黄金果’‘红阳’,贮藏性较差的为‘金艳’‘东红’。冷藏后常温存放5 d的条件下,果实硬度下降较快,‘红阳’最不耐贮。两种条件下均为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硬度呈反比,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为‘红阳’>‘金艳’或‘东红’>‘黄金果’>‘翠玉’>‘徐香’>‘金桃’。  相似文献   

7.
以河北省辛集市南智邱镇大车城村桃园9年生桃新品种‘保佳红’与‘早久保’为参试对象,测定分析了其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单果重、横纵侧径、总糖含量、可滴定酸含量等指标的动态变化以及贮藏过程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硬度和失重率的变化。结果表明,‘保佳红’果实生长动态与‘早久保’相似,单果重、横纵侧径增长均呈双“S”形曲线;在果实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总糖含量呈上升趋势;可滴定酸含量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硬度在果实发育前期变化较小,至果实第二次快速生长阶段迅速下降;糖酸比逐渐增加。‘保佳红’比‘早久保’耐贮,常温下贮藏6天、0℃条件下贮藏27天仍保持固有风味。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油茶花粉贮藏特性及品系间杂交亲和性规律,选取‘长林3号’、‘长林166号’、‘长林4号’、‘湘林8号’、‘岑软3号’共5个油茶无性系花粉进行贮藏特性及人工杂交亲和性研究,通过对不同贮藏条件下花粉萌发率的对比及不同杂交组合杂交座果率的统计与分析,发现随着贮藏时间延长,花粉生活力呈明显下降趋势,油茶花粉最佳贮藏方式为冷冻干燥贮藏,‘长林3号’、‘长林166号’油茶无性系花粉冷冻贮藏90d后花粉萌发率均具45%以上,室温干燥保存50d后花粉全部失活,低温干燥保存90d后花粉萌发率均比冷冻干燥保存下花粉萌发率低10%左右;6个杂交组合中亲和力较好的组合为:♀湘林8号×♂长林3号、♀长林4号×♂长林3号、♀湘林8号×♂长林166号、♀长林166号×♂岑软3号3月份座果率分别为40%、44%、48%、52%。  相似文献   

9.
采用3因素(采前喷钙时期、喷钙浓度、采后蔗糖处理浓度)4水平(采前喷钙时期:21 d,14 d,7 d,0 d;喷钙浓度:0%,2%,4%,6%;采后蔗糖浓度:0%,10%,20%,30%)正交试验设计,对切花贮藏寿命及贮藏过程中切花开花率、感病率、贮后切花瓶插寿命及切花生理进行了研究,采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采前喷钙时期和蔗糖浓度因素是对贮藏芍药切花影响显著的因素,贮藏效果以采前21 d喷6%CaCl2再用30%蔗糖浸泡的处理最为有效.  相似文献   

10.
贮藏条件对薄壳山核桃4个品系花粉活力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TTC染色法测定4个薄壳山核桃品系Mahan(‘马汉’)、Western(‘威斯登’)、Shoshoni(‘肖肖尼’)、‘钟山25’的花粉分别在室温、4℃和-20℃等不同贮藏条件下活力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20℃条件下花粉活力贮藏时间最长,到140天时花粉活力仍在50%左右。以花粉活力保持在50%为标准,室温条件下Western和‘钟山25’贮藏时间最长(8天);4℃下Western花粉贮藏时间最长(21天);-20℃下,4个品系贮藏天数都在84天以上,其中Western、‘钟山25’贮藏时间最长,达140天。  相似文献   

11.
选取4个芍药切花品种,通过低温(0-1℃)贮藏试验,确定了各品种的安全贮藏期,为调节市场供给,避免切花集中上市,提供了数据支撑。通过采前喷洒不同配方的杀菌剂进行贮藏试验,确定了杀菌剂最佳配方,可延后切花感病10~40天。  相似文献   

12.
牡丹远缘杂种‘和谐’育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我国选育出的首例牡丹与芍药远缘杂种‘和谐’为主要材料,对其雌雄蕊形态特征、花粉活力、授粉过程、杂交结实情况等影响其育性的关键因素和环节进行系列研究。结果表明:‘和谐’雄蕊量少,50~100枚,花丝长短不一,0.1~2.5cm;雌蕊4~5枚,花盘肉质,包裹心皮2/3左右。‘和谐’花粉多数败育,花粉活力为4.1%。牡丹和芍药混合花粉在‘和谐’柱头上萌发率很高,多数花粉管成团盘绕在柱头上,少数花粉管能进入柱头,但花粉管在花柱内因顶端膨大、胼胝质积累而停止生长,表明‘和谐’不结实是由受精前障碍造成的。‘和谐’作父本与‘艳紫’和‘粉蝴蝶’2个芍药品种杂交有一定的亲和性,并获得少量的种子和种苗,说明‘和谐’是珍贵的牡丹与芍药远缘杂交育种的亲本材料。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芍药品种‘奇花露霜’、‘杨妃出浴’、‘桃花飞雪’茎插生根的关键技术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3个品种的生根率依次为‘奇花露霜’〉‘杨妃出浴’〉‘桃花飞雪’。于4月中旬剪取芍药茎作为插穗(‘奇花露霜,、‘桃花飞雪,取上部,‘杨妃出浴’取下部),保留4/3片复叶,上切口平切下切口斜切,2000mg/kg IBA速蘸10s后扦插于洁净的河沙中,可达到最佳生根效果。  相似文献   

14.
以5年生观赏海棠‘高原红’嫁接苗为试验材料,采用扫描电镜、花粉离体培养、荧光显微技术等研究了‘高原红’花粉的形态、生活力及贮藏特性,分析了花粉离体培养基成分、离体与活体萌发的区别及花粉贮藏过程中活力的变化。探讨了花粉萌发及贮藏特性,旨在为揭示花粉萌发特性、建立花粉贮藏体系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硼酸与蔗糖溶液均对‘高原红’花粉萌发有显著的影响,单因素最佳培养基为10%蔗糖溶液;离体与活体花粉在萌发时间上有一定程度的差异,离体萌发较快于活体萌发,且活体萌发中花粉管在授粉后第8—12 h为快速伸长期;花粉贮藏过程中,室温(17—20℃)下贮藏的花粉活力急速下降,花粉管长度与4,-20℃及-70℃时差异显著,4℃下贮藏的花粉离体萌发率同样呈急速下降的趋势,与-20,-70℃时差异显著,而-20℃与-70℃下贮藏的花粉其离体萌发率之间与花粉管长度之间差异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15.
针对圆锥绣球‘石灰灯’(Hydrangea paniculata‘Limelight’)种子形态特征及萌发特性,测定了种子大小、含水量、吸水率,并研究了贮藏温度与消毒方法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石灰灯’种子不存在形态及物理休眠。种子成熟时胚发育完全,种皮透水性良好。初始含水量为4.3%,96 h时吸水达饱和状态,吸水率为37.7%;随着贮藏温度下降,种子发芽率呈上升趋势,超低温(-70℃)处理下发芽率最高(12.7%),且污染率最低(41.3%);不同消毒方式下,75%C2H5OH处理组中,种子污染率随消毒时间延长而显著降低,以消毒90 s效果最好,种子污染率和发芽率分别为16.0%和17.3%;15%NaClO处理组中,虽然种子污染率与发芽率随着消毒时间的延长差异不显著,但处理3 min的效果最佳,种子发芽率和污染率分别为22.7%和14.3%。  相似文献   

16.
为解决观赏桃杂交育种中花期不遇的问题,以‘粉花山碧’‘合欢二色’‘满天红’‘元春’4种观赏桃品种的花粉为材料,采用离体培养法,研究其在4、-20、-60、-80℃及室温环境下,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花粉生活力及培养2h花粉管长度的变化。结果表明:贮藏温度对花粉的生活力有显著影响,但对培养2h花粉管长度的影响不显著;5个贮藏温度中,4个品种均以-80℃为最佳贮藏温度,在其他温度下不同品种花粉的贮藏特性在不同贮藏阶段存在差异,差异主要表现在4和-20℃贮藏时,并不都符合温度越低,贮藏效果越好的规律。4个观赏桃品种间花粉耐贮性存在显著差异,按照耐贮性由强到弱排序,各品种依次为‘满天红’‘元春’‘合欢二色’‘粉花山碧’。  相似文献   

17.
为了比较不同芍药品种群的光合特性,采用Li-6800便携式光合仪对杂种芍药品种群的‘典雅香槟’、欧洲芍药品种群的‘莫里斯’、中国芍药品种群的‘大富贵’、‘洮阳红’的光合参数日变化和光合作用对光强的响应进行测定。结果表明:(1)在0-1600μmol·m-2·s-1光合有效辐射(PAR)范围内,4个品种的光响应曲线均表现为随着PAR的增大净光合速率(Pn)增大;‘典雅香槟’光补偿点高于其它3种植物,具有部分阳生植物的特点,其它3个品种具有耐荫植物特点。(2)4个芍药品种的光合参数日变化,‘典雅香槟’的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较其它3个品种高,气孔限制值(Ls)较其它品种低,说明杂种芍药品种较欧洲芍药品种、国内芍药品种在光合能力方面具有较强的杂种优势。(3)午后中国芍药品种‘大富贵’、‘洮阳红’较其它2种芍药高,说明中国芍药品种水分利用效率较欧洲芍药、杂种芍药高。  相似文献   

18.
月季切花水分胁迫耐性差异与脯氨酸的关联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瓶插寿命、弯颈率、复水率、鲜重损失率、花朵开放直径为衡量指标,筛选出水分胁迫耐性品种‘夏克拉’和敏感品种‘友谊’月季切花。并以耐性和敏感品种为材料,研究月季切花采后水分胁迫耐性与脯氨酸积累的关联性。结果表明:随着水分胁迫的加强,游离脯氨酸的累积显著增加,且水分胁迫耐性强的品种在轻度水分胁迫时游离脯氨酸累积量小于敏感的品种,但深度胁迫时其累积量则明显大于水分胁迫耐性弱的敏感品种。因此,脯氨酸的积累可作为月季切花水分胁迫耐性差异的筛选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不同品种(系)青皮核桃在贮藏期间的品质变化规律及差异,筛选贮藏期较长的核桃品种,为延长鲜食核桃供应期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甘肃省成县主栽核桃品种(系)‘强特勒’、B0803-5、‘陇南755’和‘清香’为试验材料,用厚度为40μm聚乙烯袋(PE 40)包装核桃青果,于温度(0±1)℃、相对湿度70%~80%的条件下贮藏,定期对其品质指标进行观察测定。【结果】在贮藏过程中,所有供试核桃青皮均出现褐变现象,且随着贮藏时长的增加,褐变程度不断加重。其中,‘强特勒’开始褐变的时间较晚,但后期褐变最为严重,其次为B0803-5,‘陇南755’和‘清香’褐变程度较轻。贮藏前45 d,核桃感官品质较稳定,随着贮藏时长增加,所有感官品质均急剧下降。其中,种皮色泽和剥皮难度分数下降最快,其次为种壳色泽,种仁风味分数下降速度最慢。贮藏结束时,按照感官品质综合评分由高到低排序,各品种(系)依次为‘清香’、B0803-5、‘陇南755’、‘强特勒’。随着贮藏时长的增加,所有供试核桃核仁水分和粗脂肪含量均下降,‘强特勒’水分含量变化较小,但粗脂肪含量变化最大,B0803-5水分和粗脂肪含量变化均较小。随着贮藏时长的增加,所有供试核桃核仁蛋白质含量先升后降,变化最大的为‘强特勒’,最小的为‘清香’。随着贮藏时长的增加,所有供试核桃核仁可溶性糖含量均下降,‘陇南755’下降幅度最大,‘清香’下降幅度最小。所有供试核桃在贮藏期内核仁油脂较稳定,均具有较好的品质,‘强特勒’的油脂氧化程度和膜脂过氧化程度最高,‘陇南755’的最低。【结论】贮藏初期(30 d)核桃青皮褐化程度较轻,且品种(系)间变化不大,贮藏45 d后褐化程度加重,品种(系)间差异显著;贮藏期间所有供试核桃核仁含水量变化较小,贮藏结束时水分含量均大于17%,具有鲜水果的特征;所有供试核桃核仁油脂较稳定,在整个贮藏期内均具有较好的品质。‘清香’和‘陇南755’贮藏效果最佳,可贮藏90 d;其次为B3803-5,可贮藏75 d;‘强特勒’贮藏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20.
臭氧对‘鸭梨’等3种梨果保鲜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鸭梨’、‘雪花梨’和‘黄冠梨’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浓度的臭氧对梨果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臭氧处理使‘鸭梨’和‘雪花梨’贮藏期变短,臭氧浓度越大,‘鸭梨’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含量下降得越快,果面软化现象发生得越早;臭氧处理延缓了‘雪花梨’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含量的下降,但使其果点变黑,浓度越大,发生时间越早.臭氧处理延缓了‘黄冠梨’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及可滴定酸含量的下降,降低了鸡爪病、黑心病的发病率及烂果率,60 mg/m3臭氧处理的‘黄冠梨’贮藏保鲜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