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0%哌虫啶悬浮剂等药剂防治小麦田灰飞虱试验简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明确10%哌虫啶SC等药剂对小麦田灰飞虱的防治效果,适用剂量等,特进行了10%哌虫啶SC等药剂防治小麦田灰飞虱试验,结果表明,10%哌虫啶SC在小麦生长中后期使用,防治灰飞虱效果较好,药效期长达15d以上,建议用量为35g/667m2。其它几种药剂及混剂效果不是很好,不宜用于小麦田防治灰飞虱。  相似文献   

2.
通过新型杀虫剂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用于水稻拌种对水稻苗期灰飞虱的控制效果试验结果表明: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拌种,对苗期灰飞虱的控制优于常规药剂10%吡虫啉,控效期在20d左右,且对秧苗安全性好。建议1kg种子用2g左右,拌种后放置1~2h后播种。  相似文献   

3.
25%吡蚜酮悬浮剂浸、拌水稻种子发芽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25%吡蚜酮悬浮剂浸、拌水稻种子,可预防水稻苗期飞虱、叶蝉等发生危害,为探明其安全用量,保证水稻种子正常发芽,为水稻生产上大面积应用提供理论依据,进行了25%吡蚜酮悬浮剂浸、拌水稻种子发芽试验。结果表明,在用16%咪鲜.杀螟丹可湿性粉剂浸稻种的基础上,加用25%吡蚜酮悬浮剂2g/kg浸、拌常规粳稻、糯稻类型和二系杂交稻、三系杂交稻种子,其发芽率与单用16%咪鲜.杀螟丹可湿性粉剂浸种的发芽率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水稻蓟马是枞阳县水稻秧苗期主要害虫之一。30%噻虫嗪种子处理悬浮剂(SC)拌种防治水稻蓟马试验表明,在水稻浸种沥干后、播种前用其拌种,对水稻蓟马防治效果好,且对作物和环境安全,使用剂量为0.2~0.3L/100kg种子。  相似文献   

5.
通过25%吡虫啉可湿性粉剂拌种防治水稻灰飞虱试验结果表明:稻种用25%吡虫啉可湿性粉剂6g/kg拌种,对稻种发芽率影响较小,对成虫产卵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成虫落秧后的防效较小,对大田条纹叶枯病有较好的防效;稻种用25%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g/kg、4g/kg拌种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6.
一、水稻病害防治1.条纹叶枯病。主要以水稻苗期由灰飞虱作为传毒媒介而传播的一种病毒病。防治方法:一是化学药剂浸种。选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500-1000倍或5%丁烯氟虫腈悬浮剂800-1000倍液浸种48小时;二是化学药剂拌种。选用70%锐胜(噻虫嗪)可分散剂,每100克拌种100千克,或5%丁烯氟虫腈50ml拌种25千克,晾干后可直  相似文献   

7.
以济麦22、博优235、宽城15为试验材料,探讨了不同剂量的70%吡虫啉拌种剂(福蝶)包衣对小麦发芽的影响,不同剂量浸种对水稻发芽率的影响,不同包衣量及堆闷时间对玉米发芽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包衣小麦时,适合的包衣量为2~4g/500g种子最大剂量不超过4g/500g种子。使用吡虫啉70%可湿性粉剂浸种水稻种子时,推荐使用剂量为6~8g/kg种子,浸种用水量为2kg水浸1kg稻种。适宜玉米包衣剂量应控制在3~5g/500g,堆闷时间应在6h以内。  相似文献   

8.
研究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浸种对水稻苗期灰飞虱发生量的影响,结果表明: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浸种,能有效控制水稻苗期灰飞虱发生量,从而达到降低条纹叶枯病发生的目的;且对水稻安全,在生产上推荐使用剂量为7.50-15.00g.ai/hm^2。  相似文献   

9.
杨凌峰 《安徽农业科学》2014,42(4):1007-1008
[目的]研究60%吡虫啉sc种衣剂拌种对水稻苗期害虫的防治效果及秧苗素质的影响。[方法]设4个处理,于水稻秧田期进行拌种处理。[结果表明]60%吡虫啉Sc种衣剂对秧田灰飞虱和蓟马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lkg稻种拌60%吡虫啉sc种衣剂5ml对灰飞虱揭膜后20d的防效在85.51%,对蓟马的防效在90%以上,控制期长达30d以上,且对水稻秧苗素质的提高有明显作用。[结论]60%吡虫啉sc种衣荆是秧田期控制灰飞虱和蓟马为害的理想药剂。  相似文献   

10.
35%稻拌威干拌种剂每1kg稻种用5—20g拌早稻或杂交稻、粳稻种子,分别采用方格点直播法和撒直播法播种,不仅有很好的驱雀效果,而且对水稻发芽、成秧及前期生长均很安全,对稻蓟马的防治效果十分明显,在药后25d,在每1kg湿谷拌稻拌威10g以上,防卷叶效果几乎达100%。  相似文献   

11.
试验比较了不同浓度(70 g/100kg、140 g/100kg、201 g/100kg)70%噻虫嗪种子处理可分散粉剂对玉米灰飞虱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试验药剂70%噻虫嗪种子处理可分散粉剂拌种时附着性良好,播种后,不影响出苗,对玉米安全,在试验剂量201 g/100kg种子下防治效果达到99%以上,可有效防治玉米灰飞虱。  相似文献   

12.
秧田灰飞虱虫量与水稻条纹叶枯病病情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陈善国 《江西农业学报》2007,19(2):76-76,78
罩笼接虫试验结果表明,接虫后苗期水稻条纹叶枯病病情随时间而逐步上升,秧田水稻条纹叶枯病病情与所接的灰飞虱虫量间呈显著正相关;10%吡虫啉WP浸种对苗期水稻条纹叶枯病的防治效果明显,但随着田间灰飞虱虫量的上升,其控制作用逐步下降。  相似文献   

13.
噻虫胺是新烟碱类杀虫剂,可用于防治蚜虫、蓟马、飞虱等半翅目、双翅目和某些鳞翅目害虫,该药剂既可用于茎叶喷雾处理,也可用于土壤处理.为测定噻虫胺药剂通过种子处理对花生田蛴螬的防治效果,筛选适宜药剂种子处理用量,使用48%噻虫胺SC分别以1、2、4、8、12 mL/kg种子的用量对花生种子进行拌种处理,以60%吡虫啉FS 3 mL/kg种子和30%毒死蜱CS 20 mL/kg种子拌种处理作为对照,采用大田种植小区试验,在花生荚果膨大期使用不同处理的花生植株室内饲喂蛴螬,并在花生收获期调查各小区花生果的危害情况及其防治效果.结果 表明,48%噻虫胺SC以8、12 mL/kg种子处理对室内2龄蛴螬幼虫的防治效果分别为77.14%和91.94%,显著优于对照药剂处理;分析花生收获期虫情指数发现,48%噻虫胺SC以8、12 mL/kg种子处理对花生田蛴螬的防治效果分别为90.38%和95.07%,显著优于对照药剂处理.48%噻虫胺SC以8、12 mL/kg种子剂量拌种,对花生田蛴螬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显著优于60%吡虫啉FS和30%毒死蜱CS对照药剂.  相似文献   

14.
水稻机械直播是一项节本的轻型栽培技术,也是一项避开灰飞虱、控制水稻条纹叶枯病的有效措施。一、栽培技术1、种子处理做好种子处理和浸种催芽,用适乐时10mL对水300mL包衣2.5~4.0kg稻种,晾干或晒干后浸种催芽,有干尖线虫的种子要用9.5%巴丹6000倍液或16%恶线清400倍液浸种催芽,至破胸露白。2、选地  相似文献   

15.
通过4种药剂对水稻褐飞虱的防效试验表明,在褐飞虱大发生年,以低龄幼虫期为主施药,每667 m2施用10%哌虫啶悬浮剂40 mL和40%毒死蜱乳油100 mL+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32 g,均能有效控制褐飞虱危害。相比吡蚜酮,哌虫啶对褐飞虱的速效性虽无明显差异,但其最高防效、持效性以及对低龄若虫防效均优于吡蚜酮。每667 m2施用80%噻嗪酮可湿性粉剂31.25 g,防治褐飞虱的速效性和持效性都不理想。  相似文献   

16.
水稻条纹叶枯病是由灰飞虱传播的病毒病,前期控制是关键。试验表明,用12.5%必林浸种加上秧田用10%蚜虱清防治灰飞虱可以达到85%以上的防治效果,且对水稻出苗安全。用药要尽可能掌握在灰飞虱迁入高峰期及之前。  相似文献   

17.
为进一步明确240g/L氟啶虫胺腈悬浮剂对褐飞虱的防治效果和对水稻的安全性,2012年9月进行了其防治水稻褐飞虱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每667m^2用240g/L氟啶虫胺腈悬浮剂75mL,药后3d、7d、12d对水稻褐飞虱的防效均在70%以上,优于对照药剂25%吡蚜酮悬浮剂,且对水稻生长安全。  相似文献   

18.
为验证呋虫胺、噻虫胺等农药对水稻褐飞虱的防治效果,为其在生产上的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特进行了相关药剂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每667m~2用50%呋虫胺WDG16g、20%噻虫胺SC40mL及50%烯啶虫胺SG12g,对褐飞虱的防治效果较好,且对水稻生长安全。  相似文献   

19.
占中师 《安徽农学通报》2012,18(9):114-114,120
350g/L噻虫嗪FS水稻浸种处理,在水稻苗期对水稻蓟马有很好防治效果。播种后30d,350g/L噻虫嗪FS100 mL、200 mL/100Kg浸种处理,防效分别为71.11%、81.68%,明显高于对照药剂350g/L丁硫克百威DS1000g/100kg拌种处理和10%吡虫啉WP喷雾处理。  相似文献   

20.
采用11%精甲·咯·嘧菌悬浮种衣剂、35%噻虫嗪种衣剂对水稻进行不同播种量拌种试验。结果表明:11%精甲·咯·嘧菌悬浮种衣剂30 g对水400 g拌稻种25 kg,播种量375 kg/hm~2,产量最高;11%精甲·咯·嘧菌悬浮种衣剂30 g+35%噻虫嗪种衣剂10 g对水400 g拌稻种17.5 kg,播种量225 kg/hm~2,产量第二。根据田间试验,药剂处理过的稻种对立枯病有明显预防作用,并可促使苗壮,增加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