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叶表观症状是农作物对大气污染物最直接的环境响应特征,可用作大气中污染物的植物指示和损害程度确定。本文梳理了5种典型大气污染物对农作物叶表观伤害症状的特征和差异,提出通过农作物叶表观症状识别致害污染物的想法和思路、具体的鉴别鉴定技术以及利用叶表观症状识别技术进行识别的工作程序,并在广西田东县某村芒果受损典型鉴定案例中进行了实践应用。研究表明,叶表观症状识别技术具有快速、有效辨识特征污染物,缩小线索摸排范围,锁定污染源等优点,是一种直观、便捷、易操作、成本低、实用性强的污染损害识别技术,可为非专业人士、行政执法人员快速发现、锁定致害源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
介绍化工气体(粉尘)二氧化硫、氟化氢、盐酸、氯气、氨气、酸雨、重金属粉末、油漆气害、水泥粉尘9种类型对农作物的伤害症状及敏感作物,同时提出鉴定注意事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凡是申请鉴定的非审定农作物品种,均需要进行不少于3个试验点的鉴定试验;它的顺利实施,必将对非审定农作物品种的选育、引进、开发和推广产生良好的促进作用。自北京市开展非审定农作物品种鉴定工作以来,申请单位的积极性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经过试验、展示与示范,适合北京地区种植的非审定农作物的品种鉴定工作缺乏比较合理的的鉴定品种标准,提出加强非审定农作物品种管理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正>农作物新品种抗旱性鉴定研究始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研究形成了抗旱性鉴定指标—抗旱指数(DRI)、节水指标-节水指数。创立了我国第一个农作物抗旱性鉴定的地方标准"农作物品种抗旱性鉴定规程",使河北省在全国率先开展了主要农作物品种的抗旱性鉴定工作。本所被河北省农作物品  相似文献   

5.
种质资源是作物育种和农业生产发展的物质基础,西藏农作物种质资源工作目前仍存在资源保存数量不多、鉴定不够深入、资源有效利用率不高等问题,本文针对资源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西藏本地实际,提出了西藏农作物种质资源搜集鉴定与评价利用方向与目标。  相似文献   

6.
针对东营市农科院农作物育种及种质资源创新工作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设农作物种质资源库、种质资源场、品种改良中心、品种试验站和耐盐抗性鉴定试验站等一系列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根据污染气象学原理,结合实例,介绍了风向、风速、有效源高和障碍物等对大气污染引起的农作物伤害影响特点,供在农作物大气污染判别和调查处理中参考。  相似文献   

8.
作物品种区域试验是鉴定新品种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的主要途径,是农作物品种审定的重要依据,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的结果能否客观真实地反映参试品种与试验的质量密切相关,同时也依赖于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及各项管理措施落实情况。笔者结合多年从事试验示范及区域试验的经验,结合工作实际提出自己粗浅的看法,同区试工作者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依据陈毓荃等首次提出的连续升温电导法,研制了NKJ-1型农作物抗旱性鉴定仪,对14种小麦抗旱性的鉴定结果与田间观测结果一致,也适于果树抗热性鉴定。  相似文献   

10.
凡是申请鉴定的非审定农作物品种,均需要进行不少于3个试验点的鉴定试验;它的顺利实施,必将对非审定农作物品种的选育、引进、开发和推广产生良好的促进作用。自北京市开展非审定农作物品种鉴定工作以来,申请单位的积极性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经过试验、展示与示范,适合北京地区种植的非审定农作物的品种鉴定工作缺乏比较合理的的鉴定品种标准...  相似文献   

11.
《福建农业科技》2005,(1):11-11
“福建省主要作物品种抗性鉴定中心”是省级专业从事农作物新品种抗性鉴定工作的研究机构。它是经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和福建省主要农作物品种认定委员会委托,由福建省农科院植保所承担的全省及国内外育种部门的作物新品种(水稻、甘薯、玉米、大豆、花生和马铃薯等)的抗病虫性鉴定工作。  相似文献   

12.
本文概述了分子标记技术在农作物品种真实性鉴定中的应用,以及我国主要农作物品种真实性鉴定分子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3.
王宜庭 《安徽农学通报》2009,15(15):14-14,48
从种子市场管理方面探讨分析当前农作物新品种审定、品种真实性与纯度鉴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4.
农业种质资源作为一种特定的战略性资源,其保护利用事关国家粮食安全与现代种业发展。贵州作为农业种质资源大省,具有丰富的农业种质资源,且生物多样性丰富程度位居全国第四。但贵州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其种质资源的保护利用显得尤为重要。为贵州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利用提供参考,基于现存的国家级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利用系统,介绍了我国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利用的运行体系、主要成效与问题;以贵州省为例分析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利用的现状、机遇与挑战,并提出持续开展农作物种质资源调查收集工作、完善贵州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网络建设、加快推动农作物种质资源鉴定评价体系建设、加强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利用人才队伍建设对策。  相似文献   

15.
江苏句容市郭在镇读者杭某来电:我的一个亲戚工作中受伤,经鉴定为5级伤残。目前距离事故鉴定之时一年多了。请问:现在还能申请工伤认定吗?答: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是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是被诊断、鉴定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清水县农作物良种繁殖推广现状,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农作物良种扩繁推广工作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17.
公益性科研机构农作物品种培育评价方法的思考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农作物品种培育工作的评价在农业科研评价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随着行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长期以来以年度通过审定品种等级和数量作为主要指标的评价方式与目前品种培育工作发展状况明显不相适应。文章结合我国现行农作物品种审定制度分析了农作物品种培育评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改进农作物品种培育评价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根腐线虫又称短体线虫,可为害多种作物,引起根腐或根部损伤,给农业生产造成很大损失。在我省农作物上的根腐线虫种类和分布情况至今尚无报导。近年来,我们对我省农作物上的寄生线虫进行调查和分类鉴定的研究,对每种线虫都进行了显微镜观察,以捷曼氏公式测量计算,绘图并描述其特征,参考国内外资料进行种属鉴定。复写结果经全国植物线虫分类鉴定协作组专家审核。标本现存于辽宁省铁岭农业学校。此项研究初步查清了我省根腐线虫的种类,分布和为害情况,为今后进一步开展根腐线虫调查研究与防治工作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农民在购买农作物的种子进行种植中,因各种因素,会出现很多农作物种子质量纠纷,田间现场鉴定有助于为农作物种子质量纠纷提供证据,而在实际的操作中,田间现场鉴定中仍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针对农作物种子质量纠纷田间现场鉴定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并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20.
隐性伤害是一种隐蔽的,不易被人发觉的伤害类型。关注和解决读者的隐性伤害问题。是高校图书馆深化读者服务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本文就隐性伤害的类型分析了其形成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