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云南省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大省,蔬菜生产在云南农业发展中占据重要位置。无公害蔬菜产业发展是云南省建设绿色经济强省的一项重要举措。本文综述了云南省在无公害蔬菜生产方面得天独厚的优势,以及云南省无公害蔬菜产业的现状,针对性地提出了云南省无公害蔬菜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文章基于云南省无公害蔬菜生产现状,浅析云南省无公害蔬菜生产优势及限制发展因素,针对性地提出云南省无公害蔬菜产业可持续发展策略,旨在为云南无公害蔬菜产业现代化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3.
阐述了云南省在发展绿色无公害蔬菜、中药材、花卉和茶叶4个绿色产业优势现状,同时提出了今后必须充分发挥云南省的生态及区位优势,依靠科技,大力开展绿色行动,打好绿色品牌,强化标准,创名牌,为解决云南“三农”问题作贡献。  相似文献   

4.
阐述了云南省在发展绿色无公害蔬菜、中药材、花卉和茶叶4个绿色产业优势现状,同时提出了今后必须充分发挥云南省的生态及区位优势,依靠科技,大力开展绿色行动,打好绿色品牌,强化标准,创名牌,为解决云南“三农”问题作贡献。  相似文献   

5.
云南无公害蔬菜生产的制约因子及解决办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阐述了云南无公害蔬菜的生产状况。2000年云南省蔬菜产量达950万t,昆明市无公害蔬菜生产面积达1493hm2,云南已成为全国蔬菜生产和供应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国南菜北运的重要基地;总结出云南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滞后、监督检测制度不够完善、蔬菜产区农业生态欠佳等诸多制约云南无公害蔬菜发展的关键因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6.
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是发展无公害蔬菜的生产源头,本文就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的选择与建设进行以下探讨。一、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的选择因素(一)适宜的基地生态环境经济系统与环境系统之间存在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客观规律,在发展基地建设思路上,必须遵循生态环境和经济效益发展规律。要选择具有适宜的气候、地势、土壤肥力、排灌、植被等适于栽培蔬菜的地方,建立蔬菜生产基地,以利于旱涝保收。  相似文献   

7.
在分析凉州区无公害蔬菜生产现状和优势的基础上 ,提出了全区发展无公害蔬菜应采取加强宣传 ,提高对无公害农产品生产重要性的认识 ;制定无公害生产标准和技术方案 ,确保无公害蔬菜生产有标可依 ;抓好生产示范基地建设 ,搞好辐射带动 ;从源头上强化对无公害蔬菜生产的监管 ,建立健全检测体系 ,加强产品质量监控 ;制定优惠政策 ,扶持龙头企业 ,推进瓜菜产业化经营 ;推行市场准入制度 ,规范市场秩序等措施  相似文献   

8.
云南农村无公害蔬菜现代化生产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展望了云南农村无公害蔬菜生产发展前景的基础上,结合云南农村无公害蔬菜生产具备的4个有利条件,分析了云南农村无公害蔬菜生产现状,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云南农村无公害蔬菜现代化生产的主要途径,旨在为促进云南农村无公害蔬菜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酒泉位于西北内陆,地理气候条件适宜蔬菜生长,是优质无公害蔬菜的理想产地。为进一步发挥酒泉市蔬菜产业发展的潜力及优势,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提升产业发展后劲,通过深入调研和分析,总结出了酒泉市蔬菜产业发展的成效、特点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0.
根据《云南"十二五"蔬菜产业发展规划》,到2015年,全省蔬菜面积将稳步发展到1300万亩,产量达到1800万吨,实现农业产值280亿元;全省商品蔬菜农残检测合格率达到95%以上,其中无公害示范基地县农残合格率达到98%以上;在丰富本省"菜篮子"的同时,增加外销量和出口量,进一步将云南建设成为服务全国和面向东南亚的优势蔬菜出口基地。  相似文献   

11.
基于MaxEnt模型的紫椿适生区预测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气候变化通过改变物种的生境进而影响生物多样性。紫椿是一种具有高生态、经济、药用价值的用材树种,在我国与其他香椿属物种一起被称为“中国桃花心木”。了解该物种对生境要求、评价其生境质量、预测其适生区分布有助于紫椿的保护、引种及其人工林的发展。MaxEnt模型的优点在于能利用现存不完整、小样本、离散型分布数据构建物种适生区预测模型,且用受试者工作曲线下面积(AUC)检验预测模型的精度,面积越大精度越高。研究应用紫椿在云南分布数据及MaxEnt软件构建其适生区分布模型,结果表明:适生区分布模型平均训练AUC和平均测试AUC分别为0.959和0.818,说明对紫椿适生区的预测是可靠的;温度季节性变化的标准差、最冷月最低温(℃)、最干季度平均温度(℃)、最冷季度降水量(mm)、年均温变化范围是决定紫椿适生区分布的重要因素。对当代和未来(21世纪50年代,21世纪70年代)气候变暖条件下(RCP2.6情景)的紫椿在云南省和全国适生区面积进行了计算,结果直观、定量反映了气候变化下紫椿适生区的变迁,预测云南省及全国的紫椿适生区随全球变暖而萎缩。   相似文献   

12.
观测云南省境内5个岩白菜居群的生物学特性,发现不同岩白菜居群间在形态特征上也有明显差异,可为岩白菜的GAP栽培提供科学依据,也可为遗传育种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采用样地调查法进行调查,记录岩白菜所处海拔高度,每平方米岩白菜株数、植株所处时期、株幅、株高、营养叶数、叶长、叶宽、根状茎直径和伴生植物等指标;岩白菜的花有粉红色和紫红色两种,花朵大小、叶片大小、叶形、叶柄长、叶鞘宽、叶鞘上缘与叶片间距离等性状在不同居群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结果说明云南境内的岩白菜存在着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这与云南独特的立体气候是相适应的,可对岩白菜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农户对环境友好型技术的采纳意愿,利用湖北省农村地区的调查数据,基于计划行为理论,运用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探究农户环境友好型技术采纳意愿的影响因素。结论表明:1)80.73%的农户愿意采纳环境友好型技术,技术收益预期是影响农户采纳意愿的关键因素。2)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及知觉行为控制均显著影响农户采纳意愿。具体而言,技术收益预期、邻里效应和技术学习容易程度对农户技术采纳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3)不同技术收益预期、邻里效应影响及技术学习容易程度限定下,农户技术采纳意愿的影响因素具有异质性:种植规模对高收益预期农户采纳意愿影响更强;受乡邻行为影响越大的农户对技术学习容易度要求越高;对认为技术学习较难的农户而言,农技部门提供技术帮助是影响其采纳意愿的重要因素。政府应加大技术培训和推广力度,制定差异化的技术采纳鼓励政策,切实推进环境友好型技术的推广和实施。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培育云南森林碳汇市场的国际和国内背景,分析了培育云南森林碳汇市场的重要意义,提出了为培育云南森林碳汇市场所需要的制度及其建设思路.  相似文献   

15.
云南橡胶树气候生态适应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俊 《现代农业科技》2011,(19):308-309,320
介绍了云南植胶区橡胶树生长现状及该区基本气候特点,对橡胶树在云南植胶区的气候生态适应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橡胶树在云南植胶区经历了近50年的栽培驯化,光合作用的基点温度降低,已经基本适应我国温度较低的气候。  相似文献   

16.
云南热区森林蔬菜资源现状及可持续利用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估算了云南热区的森林蔬菜种类(约300余种);分析了森林蔬菜的资源特点及其利用与栽培现状、开发优势与潜力;讨论了云南热区森林蔬菜可持续利用与发展的策略,提出了目前可规模化利用与发展的14种森林蔬菜.  相似文献   

17.
云南通海蔬菜区土壤和蔬菜中重金属及农药残留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云南省蔬菜安全生产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单因子指数法和综合污染指数法,分析云南省通海县蔬菜区土壤样品和蔬菜样品中重金属及农药残留,评价环境质量。[结果]蔬菜种植区大部分土壤中Pb、Hg、As、Cr含量在评价标准范围内,个别区域Cr含量在警戒线范围内。总体上,土壤Pb、Hg、As、Cr多因子综合污染指数为0.64,小于0.70,污染等级属于安全级别。土壤农药残留检出氯氰菊酯和氯氰戊酯浓度分别为0.063 6、0.017 4 mg/kg。蔬菜农药残留检出百菌清浓度0.037 mg/kg。蔬菜亚硝酸盐含量低于国家标准(4 mg/kg)。[结论]通海县蔬菜地土壤环境和蔬菜的农药残留情况较理想。  相似文献   

18.
选择生物质炭、钙镁磷肥、有机肥三种改良剂,在云南三七主产区进行田间试验,比较不同改良剂对降低五加科人参属三七(Panax Notoginseng)Cd含量的效果。结果表明,生物质炭和钙镁磷肥处理均显著降低了三七主根、剪口、茎、叶的Cd含量,降低幅度分别为25.4%~43.6%、40.2%~40.9%、34.3%~51.2%和33.0%~33.5%,且生物质炭、钙镁磷肥处理下三七主根干重较对照分别显著提高48.7%和50.4%;生物质炭和钙镁磷肥处理土壤有效Cd含量分别减少56.1%和58.1%,表明生物质炭和钙镁磷肥能有效降低土壤Cd生物有效性、抑制三七Cd吸收。这与生物质炭和钙镁磷肥处理通过降低土壤酸性、提高土壤CEC及有机质含量有关。有机肥处理三七植株生物量和三七各部位Cd含量与对照相比均无显著差异。此外,生物质炭和钙镁磷肥处理显著降低了三七主根、剪口、茎、叶Cd的富集系数(Accumulation coefficient,AF),对三七Cd转移系数(Transfer coefficient,TF)影响则不显著,而有机肥处理对三七Cd的AF与TF均无影响;各处理三七须根Cd的AF在2.84~4.64之间,显著高于其他部位,而三七主根、剪口、茎、叶等部位Cd的AF和TF均小于1,表明三七须根对土壤Cd富集能力较强而转移能力较差,Cd易集中于三七地下部,Cd污染土壤中施用生物质炭与钙镁磷肥能有效降低Cd在三七体内的富集。  相似文献   

19.
茶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当地的茶叶市场消费的影响,因此,探讨支撑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茶叶市场消费具有重要的理论及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云南省几个县市的抽样调查,结合云南省茶叶产业发展情况,分析总结了符合茶叶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市场消费特点及云南茶叶市场消费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据此提出了云南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茶叶市场消费调整的对策及措施。  相似文献   

20.
为理清气候变化感知影响农户生计的基本路径和内在逻辑,本研究基于云南省昭通市大山包镇农户调查数据,应用偏最小二乘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气候变化感知对其生计策略的影响。结果表明:1)气候变化感知对农业生计策略具有显著负面影响,但对非农业策略呈现显著正向影响;2)气候变化感知同时通过适应性行为这一中介变量间接影响生计策略,进一步推动农业生计策略向非农化方向发展;3)气候变化感知对生计策略的影响路径表现出明显的农户个人因素差异和农业生产环境差异,风险喜好型和信息获取能力较强的农户群体更倾向于调整和转变生计策略,存在农业补贴和农业基础设施较完备时农户倾向于坚持农业生计策略。本研究能够为政府制定针对性更强的气候变化政策、提升农户可持续生计能力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