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1产蛋率上升缓慢良好的后备鸡在正确的饲养管理条件下,22~23周龄时产蛋率即可达到50%,2~3周后便上升到80%以上,27~28周龄时产蛋率可超过90%,上升的速度很快,实际生产中常见到不少鸡群开产日龄延迟,开产后产蛋率上升缓慢,27~28周龄才达到80%,以后最高峰值不到90%,其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良好的产蛋鸡群在正确的饲养管理下,22~23周龄时产蛋率即可达到50%,2~3周内便可上升80%以上,27~28周龄时产蛋率可超过90%,上升速度较快。实际生产中常见到不少鸡群开产日龄滞后,开产后产蛋率上升缓慢,27~28周龄才可达到80%,以后最高峰也达不到90%。1品种优良品种是获得高产的基础。新罗曼、海兰、海赛、尼可红等蛋鸡品种在相应饲养管理条件下,均能发挥良好生产性能。用户在选择品种时一定要根据当地气候、饲料和管理条件确定。2营养营养是蛋鸡发挥产蛋潜能重要条件。饲养过程中必须根据不同生理阶段(育雏、育成、产蛋)进行科学调配,配制…  相似文献   

3.
鸡群产蛋达到80%就进入产蛋高峰期,一般在21-47周龄。本期管理的原则在于尽可能地让鸡维持较长的产蛋高峰,23周龄产蛋率达90%,高峰产蛋率值达95%~96%,90%以上产蛋率维持6个月;产蛋高峰下降慢,48周龄以后产蛋率从90%逐步缓慢下降,72周龄下降到78%,每周平均下降0.48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4.
一、发病情况 某场饲养的4000套罗曼褐壳父母代种鸡从21周龄开始产蛋,并缓慢上升,至23周龄产蛋率达79%时,突然出现产蛋下降,1~3天内每天下降80枚左右,以后每天均有少量下降,至26周龄时产蛋量从原来的每天3160枚下降到2700枚,且畸形、白壳蛋增加1%~2%。鸡群白天没有明显症状,只是在夜晚关灯后,出现咳嗽、  相似文献   

5.
91年夏天,某场发生一起AA肉用种鸡的歇斯底里症,致使最高产蛋率仅达63.8%,造成严重损失,现将该病的诊断和防制措施报道如下: 一、发病情况以及症状:该鸡群26周龄产蛋率达3.2%,28周龄达37.9%。29周龄达58.2%。30周龄时该鸡群中出现了发病鸡,使产蛋率上升缓慢,32周龄仅达63.8%,以后随着病情加剧,产蛋率出现下降趋势,至38周龄产蛋率为57%。发病初期仅有少数鸡异常敏感,任何异常都会引起鸡只在鸡舍内乱飞,乱撞,致使病鸡头、翅和腿部多伤,以后数量逐渐增多,表现高度  相似文献   

6.
一般情况下,产蛋鸡在18~20周龄见蛋,21~22周龄产蛋率达5%,23~24周龄产蛋率达50%,27~28周龄达90%以上。为了让蛋鸡有较好的产蛋率和维持比较长的产蛋高峰期,必须要让鸡的体重达标,即褐壳蛋鸡80%以上体重达到1500克,白壳蛋鸡  相似文献   

7.
调查农村养鸡户时,发现有的母鸡开产过早,蛋小,产蛋呈间歇性,产蛋率较低;有的鸡养到5个月还不到1公斤,貌似僵鸡,为低产鸡;有的鸡过肥,该产蛋时不见蛋,正式开产后产蛋率仅20%,只好当肉用鸡出售了。只有少数农户的鸡适时开产,高峰期产蛋率达到85%,经济收益高。母鸡能否及时开产并迅速进入盛产期,不仅关系到一年的经济收益,而且影响这群鸡全年的产蛋量。在正常情况下,蛋鸡21~23周龄即可陆续开产,27~28  相似文献   

8.
七彩山鸡新城疫的诊断报告张建明,孙瑞兰北京西郊农场家禽研究所(100094)京郊某养禽场,11月龄的七彩山鸡,在开产后产蛋率上升缓慢,未能达到往年的产蛋记录水平。当产蛋率达到66.6%时,又迅速下降到41.3%,经确诊为新城疫。紧急免疫接种后,产蛋率...  相似文献   

9.
科苑采撷     
“三阶段法”饲养鸡产蛋多开产至40周龄(产蛋率80%以上)为第1阶段,40~60周龄(产蛋率70%~80%)为第2阶段,60周龄以后(产蛋率70%以下)为第3阶段。采用阶段饲养法时,日粮中蛋白质水平按1、2、3阶段依次降低,分别为17%、16.5%、15%。  相似文献   

10.
<正> 南昌市郊区扬子洲家禽实验中心场于88年6月30日自杭州种鸡场引进伊萨黄鸡父母代7430羽,18周龄上笼共育成7321羽,育成率为98.5%,于19周龄见蛋,21周龄周平均产蛋率为4%,24周龄,周平均产蛋率60.6%。但开产后CD系母鸡抗逆性较差,开产后死亡率偏高。产蛋高峰达80%以上,但较难上升到更高的产蛋率,目前已达到37周龄,周平均产蛋率仍为79%。市郊家禽实验中心场于88年9月9日从兰州种鸡场引进明星祖代种鸡1500套,到场鸡苗为2927羽,其中A系311羽,B系570羽,C系570羽,D系1476羽,育雏期(4周龄)存活率为94.8%,其中A系  相似文献   

11.
肉用种鸡在开产后,第一周产蛋上升缓慢,第二周就急速上升,如果第一周有5%产蛋率,第二周就有22%产蛋率,第三周上升到50%以上,这是限制饲养的必然结果。顺季鸡产蛋率一般以每日3%左右上升,逆季鸡群(采用遮黑式鸡舍),产蛋率每日以4%~5%上升。鸡群开产时的特点是蛋小,产蛋速度上升快。为了使鸡群有规律地产蛋,得到合适的蛋重,光照、饲料喂量及管理措施都应跟上。一、光照管理顺季和遮黑式(逆季)鸡舍鸡群实施开产的光照程序和开放式鸡舍逆季鸡群的光照程序是不相同的,具体见表1。注意点:1.光照刺激一开始,应…  相似文献   

12.
鸡在整个产蛋期中,产蛋率的变化是有规律的,在开产后,产蛋率上升很快,一般在28~32周龄达到高峰。秋后开产,秋冬不补充人工光照的鸡群,产蛋高峰往往推迟3~4个月。如补充光照、饲料质佳、管理得法,当年冬季即可出现高峰,高峰期间产蛋率应达90%以上,维持  相似文献   

13.
鸡产蛋具有规律性,第一个产蛋年的产蛋是随周龄的增长呈低一高一低的产蛋趋势。初产时产蛋率低,以后迅速上升,到30周龄左右时达到最高峰,以后又逐渐下降。在产蛋高峰期前后,鸡自身还未发育完全,体重仍在增加,产蛋率成倍上升,蛋重也在增加,鸡的代谢强度很大,繁殖机能旺盛。因此,此时应采取一切有效措施使鸡保持良好的健康状况和旺盛的繁殖机能。 在饲养上要兼顾产蛋、增加体重和健康,当产蛋率达50%时,也就是在24周龄左右,需要改用蛋鸡中档饲养标准,粗蛋白15%,钙3.5%;当产蛋率达70%时,也就是在26周龄左…  相似文献   

14.
张佳兰  张飞 《山东家禽》2011,(12):12-14
分析5250只26周龄的艾维茵48父母代种鸡的产蛋情况并与标准比较,了解产蛋期肉种鸡产蛋性能的变化规律及饲养管理情况。结果表明,随鸡群周龄的增大,累积死淘率逐渐上升,且在产蛋末期明显上升;鸡群产蛋率在26-30周龄低于标准,在产蛋末期产蛋率下降幅度增加;鸡群的合格蛋率相对较高;合格蛋受精率在26-34周龄上升缓慢且低于标准受精率,此后呈波动性缓慢下降,且始终低于标准受精率。在种鸡生产中,加强饲养管理可以提高种鸡产蛋性能。  相似文献   

15.
商品蛋鸡产蛋率曲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某一品种鸡的标准产蛋率曲线也叫正常产蛋率曲线都是在其遗传基础上形成的,因而其标准(或正常)产蛋率曲线对该品种的鸡来讲是典型的,可以作为指导饲养实践的依据。下面以伊莎褐商品蛋鸡标准产蛋率曲线为例进行分析:1 初期产蛋率迅速增加青年鸡22周龄左右性成熟以后产蛋率迅速增加,直至28周龄时达到高峰。为使鸡群达到产蛋的标准高峰,必须使鸡群尽快提高产蛋率。实践中,可通过育成期限饲和控制光照来达到这一目的。此阶段很可能是产蛋最关键的时期,在达到高峰前,鸡群的产蛋率必须每周增加一倍,即5%、10%、20%、40%和80%。这样…  相似文献   

16.
2004年10月间,在甘肃兰州市、河两和河东5个县市等地的一些19周龄~23周龄的海兰蛋鸡群里出现产蛋上升缓慢的一种疾病,在150日龄左右上升较快,在160日龄以后上升十分缓慢,为查明其病因,我们于10月25日至30日对上述5个县市的12个养鸡大户进行调查访问。这12个养鸡户总计养鸡43940只,均在170日龄左右。产蛋率最高的养鸡户,养鸡500只,产蛋率为92%,最低的一个养鸡户,养鸡1800只,产蛋率为65%,平均产蛋率为76.08%(见表1)。鸡群的精神状态良好,吃喝正常,  相似文献   

17.
鸡的产蛋期一般从19周龄起计算到72周龄,也就是从育成期结束后到母鸡产蛋率降到50%左右淘汰母鸡,这段时间约一年。现代蛋鸡产蛋期的阶段划分,大体上19~24周龄为产蛋前期(预产期),25~50周龄为产蛋高峰期,51~72周龄为产蛋后期。鸡群开始产第一个蛋的日期叫见蛋日龄,开始见蛋。见蛋不等于大群开产,产蛋率达到50%时才能代表全群开产,  相似文献   

18.
鸡的骨骼和体重在不同时期的生长速度不同,骨骼在10周龄内生长迅速,8周龄雏鸡骨架已完成75%,12周龄已完成90%以上,而体重则到36周龄达到最高点。体形发育的好坏直接影响生产性能的发挥。胫长达标而体重偏轻的鸡群,产蛋早期蛋重小,产蛋率上升缓慢;胫长不达标而体重超标的鸡群,会出观早产蛋或发生严重脱肛等现象,死淘率高;如果胫长和体重都不达标,  相似文献   

19.
蛋鸡养殖中常遇到的一个问题就是初产蛋鸡没有高峰期或进入高峰期非常缓慢,开产晚、上高峰的时间较长,产蛋率忽高忽低呈反复状,或在产蛋高峰期时(按日龄计算)无产蛋高峰(产蛋率维持在80%左右),或者比规定日龄内的产蛋率低(10%-15%),  相似文献   

20.
最近一段时间,初产母鸡产蛋率很难上升到90%,即使产蛋率上升到了90%,也维持不了几天便下降到70%--80%,甚至更低,给广大养殖户带来很大经济损失,极大影响了人们的养殖信心。这其中既有饲养管理的失误,也有营养、免疫、药物预防的不合理因素,对此我们提出如下应对措施,供广大养殖朋友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