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段同峰 《河南农业》2019,(19):31-31
豫南浅山丘陵盆地花生生产区是河南省第二大花生生产区。近年来,随着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豫南花生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为振兴老区经济作出了积极贡献。但由于农民缺乏防治技术、管理粗放、病虫基数逐年增大等原因,致使花生病虫害发生较重,因病虫害造成减产10%~20%,发生重的田块减产50%以上。因此,准确掌握花生病虫害的发生状况,有针对性地开展综合防治,是夺取花生高产、优质的重要保证,也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在花生的种植中,保证苗齐苗全苗壮是实现花生丰产丰收的基础。但在实际栽培中,每年都会有不同程度地烂种缺苗现象,严重影响了花生的产量,所以生产中应抓好花生的早期管理,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避免花生烂种情况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花生是福清市最重要的食用油料作物,常年种植面积10666hm^2,上迳镇是福清市花生的主产区之一,种植面积达353hm^2,其中秋花生种植面积128hm^2。目前秋花生生产上存在的突出问题是:管理粗放,产量低而不稳,品种退化;因常年连作,导致病虫害发生严重;  相似文献   

4.
花生叶斑病是花生主要叶部病害之一,也是山东省花生发生面积最大的病害。叶斑病主要在花生中后期为害叶片、茎秆等,而花生中后期是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叶斑病的发生和为害直接影响花生产量和品质。本文简述了花生叶斑病的危害症状、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措施,旨在为防控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5.
河南省驻马店市是花生主产区,近几年白绢病的发生对该市花生生产影响很大,文章经过调查研究,气候、品种和栽培管理是病害流行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白绢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6.
河南省驻马店市是花生主产区,近几年白绢病的发生对该市花生生产影响很大,文章经过调查研究,气候、品种和栽培管理是病害流行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白绢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7.
花生因其含油分高,在高温、高湿、机械损伤、氧气、日光及生物的综合作用下,极易发生酸败变质,降低种子的发芽率,不仅影响其食用品质,往往也影响其商品价值。适时安全贮藏是确保花生种子的发芽率高、苗壮、产量高和品质好的重要措施。但是在生产中因管理技术不到位,方法不当,常使花生种子腐烂、发霉,花生仁变苦,变辣,严重影响花生种子的出苗率,造成花生大量死棵,大面积减产。因此根据南北方差异加强花生的储藏管理,值得我们的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8.
浅谈花生中后期管理及病虫害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生是我国重要油料作物,在生产中花生中后期管理和病虫害防治是花生高产稳产的前提。而花生中后期管理的中心任务是有效落实水分管理、中耕培土、叶面喷肥、合理化控、防病治虫、适期收获等关键措施,切实提高花生群体质量,促进果多果饱,夺取花生丰产丰收。文章分别阐述了以上几项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9.
王彦霞 《河北农业》2019,(11):11-12
<正>新乐市是河北省花生种植大县,花生地膜覆盖栽培是主要栽培方式。花生地膜覆盖最突出的特点是不仅提高地温、确保墒情、抑制杂草,而且雨后由于根部没有积水,比露地花生大大减轻了枯萎病、果腐病的发生,另外可促进花生提前发育,提高饱果率,从而提高产量和品质,且提前7~10天播种,约提早7~10天成熟,可增产25%左右,增加效益,实现花生优质高效。笔者从事农业生产管理多年,现将地膜花生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花生白绢病发生特点与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生白绢病在临沂市已成为为害花生的主要病害。该病以菌核和菌丝体在土壤中及病残体上越冬,翌年侵染期越冬菌核、菌丝体萌发成菌丝或产生芽管。从花生根茎部表皮或伤口侵入,形成初侵染;7—9月份气温在20~35℃时,由于高温高湿的气候条件,该病发生迅速。其暴发成灾的关键因素是气候条件;同时病情与品种、栽培管理也存在密切关系。花生田间湿渍、杂草丛生、生长茂密和连作以及其他病虫为害均有利于发病;防治要以农业措施为基础,实行抗病育种、轮作、改良土壤、加强栽培管理等措施切断传播途径,减少和减轻为害。另外,播种期药剂拌种、发病期进行药剂保护也是控制该病发生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由于在花生种植中出现连作、管理粗放等问题,造成花生土传病害时有发生,加剧了花生病虫害的发生,影响花生的产量和品质,阻碍花生种植产业的健康发展。本文结合北镇市主要花生土传病害综合防治经验,阐述了花生主要土传病害的症状、危害,总结了花生主要土传病害综合防治技术要点,以期为花生种植业户在防控花生土传病害方面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2.
花生在栽培过程中,也常发生各种病害,这些病害一旦发生大规模侵害,就会对花生的生长产生严重的影响,造成叶片及茎秆病变,造成减产,影响产量。在种植过程中,要抓好细节管理,科学供水施肥,促进壮苗,提高抗病力。本文主要分析了花生青枯病及叶斑病的发生特点,提出了一些防治措施,为花生的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花生栽培历史悠久,是临沭县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其产量稳定,质量上乘,给农户带来了理想的经济收益,促进了全县花生产业和农业经济的发展。生产中充分了解花生的生长习性进行栽培管理,再加以科学防治病虫害的发生蔓延,才能确保植株长势健壮,提高花生产量和品质,实现增产增收增效的愿望。  相似文献   

14.
花生是临沂市重要的经济作物和油料作物,由于花生种植区域连年重茬,同时受气候条件、品种更新研发滞后、生产管理粗放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花生病虫草害发生与危害呈现连年加重的趋势。因此,搞好花生病虫草害的综合防治,是确保花生丰产丰收的重要保障。笔者经过多年生产实践,从选用抗(耐)病良种、健身栽培、适时开展化学除草、抓好生长期综合防治等方面总结出了临沂市花生病虫草害综合防控关键技术,以提高花生产量和品质,保障花生制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生态安全。  相似文献   

15.
花生青枯病是世界范围内的花生细菌性病害,东南亚及一些非洲国家发生普遍而严重,我国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山东、江苏等地,河北、安徽等省偶尔发生。然而近年来,由于品种单一、耕作粗放、气候变化等原因,我国花生青枯病发生程度及危害不断加重,严重影响花生的产量。搞清花生青枯病的发病规律,对花生的青枯病进行综合防治,对于花生的增产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根据花生青枯病的发生特点,总结出青枯病综合防治技术措施,以期为指导农民进行农业生产。  相似文献   

16.
花生是人类重要的植物油脂和优质蛋白质来源。我国花生种植面积居世界第一位。但在花生种植过程中虫害发生较多,严重影响了花生产量和质量的提高,因此,花生虫害的防治工作十分重要。需要熟悉掌握花生虫害的形状特征,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科学合理地运用物理、生物等各种防治措施,安全、有效地控制主要病害的发生。本文介绍了花生虫害的发生特点、症状及主要防治方法,为花生虫害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花生栽培管理主要有三点,首先是品种的选择。种子质量好坏直接影响花生的出苗率,做好花生的选种工作十分关键;其次是加强水肥管理。确保花生优质丰产。在花生生产上,水肥管理跟不上,会导致花生产量较低,严重制约花生种植面积的扩大;再次是做好病虫害防治。加强病虫害防治有效控制花生产量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8.
花生白绢病是近几年发生的重要病害之一,且有逐年加重趋势。笔者经过多年观察、试验、查阅有关资料,基本摸清了花生白绢病的发生规律、为害特点,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一、为害特点花生白绢病又叫花生小菌核病,在花生荚膨大至成熟期才表现症状。浸染植株的主要部位是接近地面的茎  相似文献   

19.
《农技服务》2020,(1):43-44
花生叶斑病是滑县花生种植中常年发生的一种病害,对花生的产量和品质影响较大。为滑县花生叶斑病有效防控提供指导,介绍了花生叶斑病发生的种类、时期、症状、特点与病害监测+农艺措施+减药增效结合的绿色防控技术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20.
影响花生种子安全贮藏的原因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生因其含油分高,在高温、高湿、机械损伤、氧气、日光及生物的综合作用下,极易发生酸败变质,降低种子的发芽率,不仅影响其食用品质,往往也影响其商品价值。适时安全贮藏是确保花生种子的发芽率高、苗壮、产量高和品质好的重要措施。但是在生产中因管理技术不到位,方法不当,常使花生种子腐烂、发霉,花生仁变苦,变辣,严重影响花生种子的出苗率,造成花生大量死棵,大面积减产。为了有效防止花生种子腐烂、变质,提高种子的质量,保证花生种子较高的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