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利用氮气水浴加热、微生物谷氨酰转氨酶(MTG)以及二者复合改性大豆分离蛋白(SPI),氮气复合改性SPI的常温黏度、高温黏度、耐热性、凝胶性显著增加,分别比对照提高了754%、2869%、709%、224%,但是氮气复合改性SPI的耐热性、凝胶性却低于MTG改性40%、9%,并经电镜观察改性SPI微观结构,探讨了SPI改性机理。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采用复合酶法制备改性玉米粉,以改性玉米粉的综合感官评分作为评价指标对复合酶法制备工艺进行优化。运用SAS软件及响应面法得到最佳工艺参数:恒定试验底物质量浓度0.5g/mL、中性蛋白酶质量分数0.12%和pH值6.5,将中性蛋白酶和一定质量分数的α-淀粉酶同时加入溶液,浸泡温度59.9℃、α-淀粉酶质量分数0.043%和酶解时间1.18h。  相似文献   

3.
借助Design-Expert(version 8.0)软件,采用Box-Benhnken试验设计法及响应面分析法,对食草性牲畜粪便与秸秆利用光合微生物进行联合制氢的预混工艺进行优化研究。设定三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试验,三因素为pH值、预混温度、预混时间,响应值为OD值,零点试验进行3次。使用Design-Expert软件对响应面试验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响应面模型中二次方模型表达最准确,三因素间存在显著相关性,通过回归方程的修正得到优化后的预混工艺为:时间6.3d、pH值4.9、温度48℃,预估计最大OD值为2.6968,预测值与验证试验平均值接近。  相似文献   

4.
基于响应面法的板料成形工作模面几何参数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以响应面法建立板料成形参数与有限元模拟结果的代理模型的基本原理;介绍了板料成形中的设计变量、目标函数、约束条件,多目标优化的处理方法;基于响应面法.以汽车后桥悬架内板零件为研究对象,成形后最小板料厚度为优化目标,成形极限图为约束条件,建立了模面几何参数优化模型;对模面几何参数进行优化并获得最优参数组合;以最优几何参数组合进行了实际的冲压试验,验证了优化结果.  相似文献   

5.
选取有机负荷,C/N和油脂含量3个厌氧消化工艺参数,以沼气容积产气率作为厌氧消化过程的响应指标,运用响应面法(RSM)优化餐厨垃圾厌氧消化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根据实验数据建立的1个二次多项式数学模型都具有高度耦合性,根据二次多项式方程运用响应面法单独优化的最优条件分别为有机负荷9.0 kg VS·m~(-3)d~(-1),油脂含量20%,C/N为50。在该条件下,系统容积产气率达7.096 m~3·m~(-3)d~(-1)。通过响应面分析方法确定了影响餐厨垃圾厌氧消化系统工艺条件的关键因素序列为:C/N有机负荷油脂含量。  相似文献   

6.
用改良硫酸法从油茶壳中提取糠醛的响应面法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用改良硫酸法从油茶壳中提取糠醛的工艺.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运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和响应面法考察了液料比、水解反应时间、水解反应温度3个因素对糠醛提取率的影响,并优化了提取工艺.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液料比5.96 mL/g;水解反应时间3.33 h;水解反应温度140℃.在此条件下,糠醛提取率的预测值为1.78%,验证试验值为1.93%,说明响应面法优化油茶壳中提取糠醛的工艺可行.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工业副产品烟气脱硫石膏(FGDG)、粉煤灰(FA)和石灰石(LS)对硫铝酸盐水泥(SAC)熟料无侧限抗压强度(UCS)和pH的影响规律,采用FGDG,FA和LS改性SAC熟料,并在7 d和28 d龄期进行UCS和pH测试.采用响应面方法(RSM),建立UCS和pH的回归模型,分析各因素交互对其影响.研究结果表明:UCS和pH均受到FGDG,FA和LS单因素和各因素交互作用影响.FGDG和LS,LS和FA的交互作用对浆体7 d和28 d的UCS影响显著,LS和FA,FGDG和FA的交互作用对浆体pH7 d影响显著,但对浆体pH28 d影响并不显著.利用RSM-BBD多目标优化法进行优化各工业副产品,建立的回归模型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和精确度,得到改性硫铝酸钙水泥满足高UCS低pH时各工业副产品的合适添加比,其试验值和预测值误差较小.  相似文献   

8.
基于RSM和BP—AdaBoost—GA的红茶发酵性能参数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明确自行设计的滚筒式红茶发酵机性能参数,以无量纲化的综合评分为发酵品质评价指标,采用响应面法和基于改进型神经网络的遗传算法(BP-AdaBoost-GA)对影响发酵品质的3个因素(发酵温度、发酵时间、翻拌间隔)进行优化,并对2种方法的优化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各因素对发酵品质的影响重要性顺序为:发酵温度、翻拌间隔、发酵时间;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当发酵温度、发酵时间、翻拌间隔分别为25℃、150 min、20 min时,综合评分预测值和实际值分别为0.863和0.856,相对误差为0.8%;而采用BP-AdaBoost-GA优化,当发酵温度、发酵时间、翻拌间隔分别为27℃、170 min、25 min时,预测值和实际值分别为0.871和0.868,相对误差为0.3%;BPAdaBoost预测模型的决定系数和相对分析误差分别为0.994和18.456,高于响应面法的0.988和9.577,且预测均方根误差较低,为0.017。在红茶发酵工艺的参数优化中,采用BP-AdaBoost-GA方法能比响应面法更好地拟合模型,以及在全局变量范围内推导最优发酵条件。  相似文献   

9.
响应面法优化茼蒿中黄酮类物质的提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超声波法提取茼蒿中的黄酮类化合物,采用响应面法优化黄酮类物质的提取工艺。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根据Box-Behnken试验设计原理,利用响应面法分析可得黄酮类物质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料液比1:31.9、乙醇体积分数63.4%、提取时间59.7min和提取温度52.9℃。决定系数R2=94.45%,表明方程拟合度较好。因此,基于响应面法分析所得的优化提取工艺参数准确可靠,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针对注塑过程中影响产品质量的工艺参数过多、难以选择合适参数提高产品质量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Taguchi试验设计和响应面法相结合的新型注塑模工艺参数优化筛选方法。以对合针槽为研究对象,选取模具温度、熔体温度、注射压力、填充时间、保压压力、保压时间、冷却时间为试验变量,产品质量以翘曲变形量和体积收缩率为响应变量,采用模糊映射法对响应变量进行综合评判,得到总评分,通过Taguchi试验筛选出对总评分影响程度最大的试验变量,再利用响应面法建立试验变量与响应变量的响应面模型,然后结合多目标遗传算法进行优化求解,最后代入Moldflow模流分析软件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利用筛选后的试验变量建立的响应面模型是可靠的,对提高产品质量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