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人口增长威胁生物多样性据合众社1994年6月6日自马尼拉报道,亚州发展银行总裁MitsuoSato在马尼拉召开的关于生物多样性保护会议上说,高速的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的要求正在威胁生物多样性,并由此导致了环境危机。环境危机要求通过各国政府在全世界范围采...  相似文献   

2.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5,13(1):172-172
河南省信阳市近年来大力实施国家生态示范区建设,坚持科学发展观,发展绿色经济,实施生态农业、生态林业、生态经济发展与环境改善“双赢”的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坚持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扎扎实实地发展绿色经济并初见成效。一是大力实施生态农业建设,围绕发展区域特色农业和绿色农副产品,已基本形成深山“林、茵、药、茶”。  相似文献   

3.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各国政府都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来支持光伏发电的发展。介绍了OECD国家过去几十年来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光伏发电飞速发展的情况,并与中国的光伏发电发展进行了对比分析,对中国光伏发电未来的发展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试论矿区的植被恢复与水土保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高速发展大大增加了人们对能源及矿产资源的需求,引发了一系列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而人为盲目开采矿产资源又使环境进一步恶化,造成新的水土流失日益加剧,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破坏经济的持续发展。本阐述了当前矿业生产存在的严重的植被破坏和水土流失问题,讨论矿区开采后的植被恢复及水土保持。  相似文献   

5.
芜湖市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类型评价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基于经济效益评价函数和环境效益评价函数的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类型定量评判指标——协调发展度D,对1995-2004年芜湖市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类型及演化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995—2004年芜湖市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经历了初级协调发展经济滞后型(1995—1996年),初级协调发展经济环境同步型(1997年),中级协调发展经济滞后型(1998和2000年),中级协调发展经济环境同步型(1999和2001年),中级协调发展环境滞后型(2002和2003年)和良好协调发展环境滞后型(2004年)5个阶段。环境发展的不稳定性成为芜湖市实现经济与环境的优质协调发展和经济与环境发展同步的主导制约因子。  相似文献   

6.
惠安县是福建省经济比较活跃、发展后劲比较强的沿海开放县之一。县域经济的高速发展,同时也给生态环境建设带来新的课题,本文对惠安县域水土保持的预防监督和综合治理等一些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7.
绿色经济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发展绿色经济是促进我国经济发展与防治环境恶化的有效途径。简述了我国农业环境资源存在的问题,阐明了绿色经济概念,并分析其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提出发展绿色经济及其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进入一个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契机,这样会使我国人与土地的关系变的很矛盾,资源消耗与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突出,农村经济、社会、环境发展将面临极大的挑战,也将是中国乡村发展的非常关键的时机。基于此,依据景观生态学原理与方法,通过研究农村城镇化中景观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生态规划治理措施和对策,尽可能使景观格局呈现多样化、异质化,并在功能上表现出平稳性和关联性,最终实现城乡景观和谐发展的局面。使人居环境越来越舒适  相似文献   

9.
20世纪以来.伴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各国在经济领域的激烈竞争。使化石燃料等传统能源过度消耗.进而不断引发了能源安全、生态安全和粮食安全等问题。各国在取得巨大的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付出了惨重的资源消耗和环境破坏的代价.各种环境灾害和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低碳经济正式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2003年英国政府首先在《能源白皮书》提出了“低碳经济”的概念。“低碳经济”是一种低耗能低污染的绿色经济,  相似文献   

10.
鸡粪再生饲料工厂化生产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大规模集约化养鸡业的发展,大量湿鸡粪的处理和再利用已显得越来越重要。提出了一种新型适用的鸡粪再生饲料工厂化生产技术,并研制出了成套设备。经生产实践表明:该项技术的使用不仅改善了养鸡场的生产环境,减少了环境污染,而且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1.
发达国家农地保护政策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农地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新时期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的增加,我国农地保护政策面临着新的挑战。该文在简单介绍了发达国家农地保护政策的基础上,结合各国的国情,比较分析了各国农地保护政策的特点、农地保护经验以及对我国有借鉴意义的农地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2.
黄土高原山坡地果园建设示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黄土高原沟壑区、丘陵第一付区和丘陵第三付区的山坡地分别布置苹果、梨和枣 进行试验研究,研究得到果园应用新技术能显著增加果树的生长量和提高产量,土壤肥力不 断提高,各肥力指标较同类的农作物地分别提高3%~121%,纯经济收入增加2.8~7倍,产量 和产值的逐年递增率高于农作物地,其相对变动率、绝对变动率和变异系数均低于农作物, 果园生产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恢复弹性的能力.表明黄土高原山坡地建果园是土地资源高效利用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农技110村级终端建设是农技110信息服务网络实现为民服务的关键。衢州市通过确立目标、规范建设标准、出台扶持政策、鼓励各类经济主体牵头建站,在强化农技110村级终端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为推进农业信息化、促进农民增收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4.
我国水土流失区面临的挑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薛惠锋  陶冶 《水土保持研究》2007,14(1):263-265,269
回顾15年来水土保持工作历程,我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为水土流失治理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我们也应看到。依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要求以及生态安全保障的要求。我国的水土流失问题并未得到根本性的遏制,水土保持工作仍旧任重而道远。通过对当前我国水土流失区域基本国情的深入剖析,明确今后水土保持工作面临的挑战,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核心理念的新时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战略模式。  相似文献   

15.
我国西部农村特色农业发展中几个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王万忠 《水土保持学报》2005,19(6):145-147,152
从区域优势、商品经济、市场需求和服务体系4个方面。探讨了我国西部农村的特色农业发展。认为:(1)区域优势是发展特色农业的基础,特色农产品在产量、尤其在品质上与其他地区相比,需具有明显的优势;(2)商品经济是发展特色农业的根本,特色农产品应该是绿色产品,且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和品牌效益。以及与市场容量相适宜的规模;(3)市场需求是发展特色农业的关键,需要通过大力发展农产品的深加工业,改变人们的消费形式来扩展和创造市场需求。树立市场风险意识,加强对市场风险的分析判断来避免市场风险。建立产业化组织与农民之间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营机制,探索农业生产风险的商业保险机制,完善农产品价格保护和价格补贴制度,建立农产品风险基金制度来抵御市场风险;(4)服务体系是发展特色农业的重点。建立市场化的农村社会化服务新体系,包括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储藏、运输、销售等系列化服务,尤其是要加强技术服务、信息服务和销售服务。  相似文献   

16.
利用GIS软件综合处理研究区大量与土地利用相关的基础数据,分析土地开发整理的背景与条件,调查测算土地整理、复垦和开发潜力,针对紫色土丘陵区土地资源利用的现状及特点,从多方面探讨了土地整理的迫切性。依据经济、社会、生态相统一的目标,划定土地开发整理区,确定土地开发整理的方向及重点。提出了紫色土丘陵区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北京市顺义区农村居民点整理的推动力分析   总被引:43,自引:4,他引:39  
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是我国农村土地整理的重要内容之一。由于不同地貌类型区域农村居民点的分布特点不同,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发展阶段,居民点的演变趋势也不一样,开展居民点土地整理受到多方面条件的影响和制约。该文在分析位于发达大城市北京市郊区的顺义区的居民点分布及用地特点基础上,找出顺义区居民点用地存在的重要问题,说明居民点整理的必要性,并着重从城市化进程、农业现代化水平、产业结构、城镇用地扩展特点等方面系统论述顺义区开展居民点整理的现实社会经济推动力。  相似文献   

18.
内蒙古北部半干旱丘陵低山地区的乡村道路,侵蚀严重,使运输受阻,经常被迫改道,占用耕地,严重影响了当地农村的发展。以阴山北麓四子王旗的农耕地区为例,通过大量实地考察,研究道路侵蚀特点,并从自然和人为两方面研究道路遭受侵蚀的原因,分析道路侵蚀的发生机理。结果表明:乡村土质道路侵蚀的主要影响因素是路面坡度和降水强度,人类的使用方式也直接影响路面侵蚀。研究区位于坡面上和谷地中汇水处的土质道路普遍发育不同程度的侵蚀;夏季发生的有限的几次强降水是研究区道路遭受侵蚀的重要原因;位于较大坡度坡面上和谷地中汇水处的道路侵蚀最为严重;两边不等高和壤质土的路面都易遭受侵蚀;人类使用的季节性和维护的缺失加剧了道路侵蚀。  相似文献   

19.
以丰宁满族自治县小坝子乡为研究对象,在全面调查,获取资料,建立土地利用现状属性数据库的基础上,运用通用土壤流失方程USLE和打分评价相对模型分别建立了小坝子乡土壤水蚀、风蚀预报模型;并通过建立分级指标体系,对小坝子乡土壤侵蚀强度进行了分级研究。旨在探求接坝山地土壤侵蚀的特点和侵蚀程度,为该区域水土保持和防沙治沙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周洋  赵小敏  郭熙  韩逸 《核农学报》2021,35(6):1420-1432
为了对江西省赣州市寻乌县土壤硼(B)、硒(Se)、锰(Mn)、铜(Cu)4种微量元素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探究,同时分析影响其分布的因子,基于寻乌县2018年采集的572个表层土壤(0 ~ 20 cm)样点数据,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相关性分析、地统计分析、地理探测器等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根据《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规范》划分标准,寻乌县4种微量元素中,土壤全量Se含量处于适中或较高的水平,不存在缺乏和过剩的情况,而土壤全量B、Mn和Cu含量处于较缺乏或缺乏的水平;由半方差函数分析的结果来看,B、Se、Mn、Cu的块金效应依次为11.82%、35.27%、49.75%和17.46%,表明4种微量元素中,B和Cu表现出较强的空间变异程度,而Se和Mn则为中等程度的空间变异。地理探测器的结果表明,重金属元素砷(As)含量、高程、土壤亚类和土属、成土母质对4种微量元素均有显著影响(P<0.05),其中As含量和土属对4种微量元素的解释能力较强,是影响寻乌县4种微量元素的主要因子;土壤重金属元素As含量、土地利用类型、植被覆盖度、植被类型以及土属、成土母质等成土因子均与坡度、坡向等地形因子有着非线性增强的交互作用。本研究结果为调节寻乌县土壤微量元素含量提供了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