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核桃是镇沅县的主要特产之一,但是1990年以前,全县仅有核桃千余亩,零星分布2万多株,年产量40余吨。20多年来,镇沅县核桃产业得到快速发展,2007年被列为全省核桃基地县,核桃种植向规模连片发展,核桃也被广大林农誉为增收致富的"金果子"。项目带动种植面积逐年增加1997年镇沅县申请省级资金补助发展核桃2万亩,开始进行核桃产业规模化发展的尝试。  相似文献   

2.
<正>2009年:取得四大成效(一)林产业基地建设成效明显。全市完成造林149.91万亩,其中核桃132.86万亩、澳洲坚果0.12万亩、云南山核桃1.14万亩、膏桐6.5万亩、紫胶寄主树1.11万亩、竹子7.01万亩、桉树0.98  相似文献   

3.
麟游是一个林业大县,全县有林业用地170多万亩。近年来,该县大力发展核桃产业,截至2010年,全县核桃总面积已发展到16.8万亩,其中建园新植13.3万亩,散生核桃3.5万亩。今后五年,该县计划平均年发展良种核桃建园3万亩,核桃低产园  相似文献   

4.
楚雄州属中国Ⅰ类核桃生产区,全州90%以上的乡镇都可以栽培核桃,栽培品种主要是大姚三台核桃和云南大泡核桃。通过多年的发展,全州核桃基地建设已初具规模,但核桃单产较低,亟待开展集约经营。 一、楚雄州核桃产业发展现状及问题 (一)基地建设初具规模,核桃产量不断增加。到2013年底,全州核桃面积已达到510万亩,其中挂果150万亩,农民人均核桃种植2.7亩;核桃干果产量达4.8万吨,产值达14.6亿元。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广西核桃的种植面积迅速扩大。目前全区核桃种植已成林15万亩,到2015年种植规模将达到300万亩以上。特别是河池市,仅2012年新造50万亩,并计划在2~3年内扩大到200万亩。如何看待广西迅速掀起的"核桃热"?记者采访了广西林科院经济林研究所所长、教授级高工李开祥。记者:核桃种植的效益如何?广西核桃种植有哪些特点?  相似文献   

6.
王雪松 《中国林业》2010,(21):43-43
<正>2008年11月,湖北省兴山县委、县政府在立足县情,多方考察、充分论证的前提下,作出了突破性发展核桃产业的决定,计划用5年时间,建成30万亩核桃基地,把核桃产业培植壮大成为全县农业第一大产业,建成全省核桃产业名县和中国核桃之乡。两年多来,经过广大干部群众的艰苦努力,共完成新建基地任务6.5万亩,定植130万株,品种主要为辽核1号和清香,涉及全县8个乡镇64个村1.8万户。一、建设特色  相似文献   

7.
刘晓萍 《绿色科技》2014,(4):181-183
指出了大姚县以核桃为主要产业,但是近几年来,适宜核桃种植的地块已应栽尽栽,为弥补不适宜核桃种植地块的空白及核桃生长周期长见效慢的不足,为达到林地的最大利用和实现以短养长的目的,通过大姚县原有花椒种植(面积5.6万亩)及2012年大规模种植(面积15.7万亩)实践证明,大姚县立地条件适宜,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花椒种植,群众种植花椒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因此,花椒即将成为继核桃之后的又一新兴产业。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渭南市临渭区认真贯彻国家退耕还林政策,把退耕还林与发展后续产业、扶贫开发工作紧密结合,在南部塬区大力发展市场前景广阔、适宜当地条件的核桃产业,通过政策激励、宣传引导、示范引路、技术服务等措施,核桃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态势,短短三年时间,全区核桃面积已由2003年的3000余亩迅速发展到现在的2万余亩,其中已挂果收益核桃面积3000亩,亩均收入达到1000元以上,群众积极性空前高涨,核桃产业发展已由过去主要依托退耕还林重点工程向目前群众自发购苗栽植转变。按照《渭南市临渭区核桃产业发展规划》,到2010年,全区核桃面积将达到5万亩,引进和建成一批核桃深加工企业,核桃产业将成为塬区群众脱贫致富的一项主导产业。  相似文献   

9.
汉中是全省核桃的重要产地之一。目前,全市核桃种植面积约50万亩,年产核桃1.04万吨,年产值12235万元,占干杂果经济林产值的64%。当前,核桃产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汉中市应从各方面引导和扶持,把核桃产业做大做强。(一)高起点定位,制定汉中市核桃产  相似文献   

10.
在河北省涞源县,核桃产业显然被寄予着厚望。以时间为切入点就不难发现涞源县核桃产业清晰的发展思路:2012年核桃种植面积达4万亩——2013年核桃种植面积5万亩——2014年计划种植核桃6万亩,3年种植15万亩再加上原有的5万亩,全县核桃种植面积将达20万亩,核桃产量达1万吨,产值达2.5亿元,实现人均一亩核桃树,人年均收入超6000元。受益于此,涞源县53个贫困村中适宜栽种核桃的41个村将作为重点,  相似文献   

11.
《广西林业》2013,(5):56-57
2012年,河池市委,市政府作出实施核桃产业发展开发扶贫项目计划的战略部署,提出了全市核桃种植面积到2015年达200万亩、2020年达500万亩、产值达30亿元以上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2.
韩城核桃目前栽植面积3万亩,其中低产林2万亩、幼园1万亩,主栽品种为香玲、辽核、西林2号、元丰等一系列优良品种。2008年总产量达1000吨,核桃总产值达2000万元,单产为40公斤/亩,售价为20元/公斤,农民人均核桃收入74元,占人均纯收入的1.8%。  相似文献   

13.
会泽县位于云南省东北部,其地理位置是几个地质构造的接合部,境内崇山峻岭,海拔高差悬殊大,立体气候十分明显,气候类型多样,形成了"一山有四季、隔里不同天"的特点。一、核桃产业发展现状按照会泽县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和当前发展思路,2006年初,核桃保存面积为5.62万亩。截至2011年12月底,全县共有核桃产业基地66.3万  相似文献   

14.
核桃是旬邑县的主要经济树种之一。目前,全县共有核桃20221亩,占到经济林(包括苹果)面积的13%,进入挂果龄期的核桃约有1.8万亩,年产核桃大约10万公斤,平均亩产约5公斤,年收入80万元左右。大多数分布于中部半山及原区,东北部土石山区和西南部高原沟壑区也有一定量的分布。  相似文献   

15.
一、咸阳市核桃生产概况2000年以来随着日元贷款、退耕还林、三北四期等绿化工程的实施,咸阳市新建核桃园2.6万多亩,连原有核桃总面积达4万亩,核桃年总产量200多万公斤,全年核桃总产值2000多万元。二、产业开发中存在的问题一是品种混乱,优质品种核桃栽培比重低,丰产性差,产量不高。核桃栽培中没有对品种进行统一规划,群众对品种缺乏认识,认为只要是新品种就行,  相似文献   

16.
南江县位于四川省东北部米仓山南麓,幅员3383平方公里,林业用地331万亩,森林覆盖率62.2%,活立木蓄积量1180万立方米。南江核桃种植历史悠久,近年来,南江县按照“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建设特色化、特色产业效益化”的工作思路,紧紧抓住退耕还林的机遇,培育生态与经济“双赢”的新型林业产业,从而改善了生态环境,调整了林业产业结构,培植了骨干财源。全县核桃总规模由2000年的5.8万亩增加到18.2万亩,核桃产量由2000年的150万公斤增加到420万公斤,核桃单价由2000年的每公斤5.00元增加到每公斤11.00元,核桃产值由2000年的750万元增加到4500万元,…  相似文献   

17.
宜君县地处渭北,核桃栽植历史悠久,属核桃最佳适生区,自1998年县委、县政府做出《关于10万亩优质核桃基地的决定》以来,核桃栽植在  相似文献   

18.
民和县位于青海省东部,素有“青海门户”之称,全县土地总面积284万亩,有22个乡镇312个村,总人口达42万人。全县地形地貌主要以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为主,由脑山、浅山、川水沟岔三部分组成整体框架,其中川水、沟岔是果树栽培重点区域。2000年,县委、县政府大力发展核桃经济林,按照农业产业化发展思路,依托项目支撑,种植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兼优的核桃,走生态改善和农民增收共赢的路子。全县在光热条件较好、有灌溉条件的低海拔乡(镇)种植以香玲、鲁光、辽核、中林为主要品种的优质核桃林基地4.8万亩,面积居全省第一位。2012年,全县核桃经初挂果而积0.6万亩,产量达129吨,创产值387万元。  相似文献   

19.
成县发展核桃产业应采取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成县大力发展以核桃为主的特色产业开发工作,截至2012年,种植面积已达到51.2万多亩,核桃产值达到1.44亿元,全县农民人均核桃收入达700元。是全省核桃种植大县之一。但是,通过对成县核桃市场培育和产品运销现状的调查,引发了我们的几点思考。一、成县周边核桃产业市场发展现状(一)成县小川镇核桃仁交易市场。目前是全省最大的核桃仁交易市场,从业人员达到3000人,其中有资产超过千万元的核桃仁收购大户23家,年交易核桃仁200万公斤,交易额近4000万元,产品主要销往江苏、浙江、上海、河北等省市。(二)徽县江洛镇鲜核桃交易市场。该市场从业人  相似文献   

20.
核桃黑斑病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核桃细菌性黑斑病是一种世界性病害,近年来已对大部分地区核桃的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到2008年底,永平县核桃种植面积已达91.8万亩,居大理州第一位。但自2007年5月以来,境内大面积的核桃果树遭受了细菌性黑斑病侵染危害,累计受害面积已达6.94万亩,其中:重度受害面积5.68万亩,中度受害面积1.21万亩,轻度受害面积0.05万亩,因此,受害区域的防治形势十分严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