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在农村的一部分养猪场和养猪户的母猪饲养管理中,由于养殖户缺乏对母猪的精心饲养管理,母猪产后经常会造成母猪胎衣不下、缺乳和乳房炎等产后疾病的发生,轻则引起母猪产后发热、泌乳品质下降、产后缺乳,导致仔猪的成活率下降,重则造成母猪产后死亡,严重影响仔猪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中宁县生猪饲养量的增加和饲养水平的提高,母猪产后厌食症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给该县养猪业造成很大危害,极大地损伤了群众饲养母猪的积极性,严重制约着该县母猪养殖生产的发展。笔者经多年的诊疗和实践,将该病的发病原因及治疗对策报告如下,以供大家研讨。1 发病原因1.1 怀孕期和哺乳期母猪的饲料和饲喂方法 怀孕期和哺乳期饲料的配制和饲喂方法不当,会造成生殖系统和胚胎的损伤,影响母猪的体质,致使母猪产后厌食。1.2 生殖系统炎症 母猪在生产过程中造成产道损伤,发生产道炎症;胎衣不下或胎衣不全,发生子宫炎…  相似文献   

3.
母猪产后恶露排出持续时间的长短往往反映了子宫恢复状况,时间越长则说明子宫的恢复较慢或发生了子宫感染。因此,及时冲洗子宫是防治相关疾病发生的一种重要手段。长期来,母猪饲养中基本无产后子宫冲洗的习惯,任恶露自然排出,造成部分母猪由于饲养管理不善和子宫收缩无力导致子宫内恶露长时间滞留,继发某些疾病。1 子宫内膜炎 因子宫恶露未能及时排出,病原微生物容易通过阴道侵入子宫,继发子宫内膜炎。造成母猪停奶后不能及时配种或配种受孕率明显下降,严重者可导致产后感染并发症(败血症)。2 泌乳障碍 恶露滞留往往导致子…  相似文献   

4.
在农村的一部分养猪场和养猪户的母猪饲养管理中,由于养殖户缺乏对母猪的精心饲养管理,母猪产后经常会造成母猪胎衣不下、缺乳和乳房炎等产后疾病的发生,轻则引起母猪产后发热、泌乳品质下降、产后缺乳,导致仔猪的成活率下降,重则造成母猪产后死亡,严重影响仔猪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5.
对产后母猪危害严重的易发疾病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母猪饲养过程中 ,一般注重产前、产中的疫病防治 ,产后母猪一些易发疾病防治往往被忽略。由于没有采取及时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一旦产后母猪发生疾病 ,浪费大量的药物 ,病情严重的出现死亡 ,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同时 ,仔猪生长发育受阻或死亡 ,延迟了母猪的复壮速度 ,降低了母猪繁殖效率。产后母猪容易发生的疾病很多 ,但造成经济损失较大 ,对母猪繁殖力危害严重的易发疾病主要有产褥热、产后败血症和产后瘫痪。我们结合多年的工作实践 ,对产后母猪危害较为严重的几种主要易发疾病进行了探讨研究 ,初步摸索出一些防治经验 ,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正>母猪产后瘫痪是母猪产后由多种因素引起的母猪在哺乳期间机体钙长时间出现负平衡过度,造成机体骨骼严重脱钙,最后导致母猪瘫痪的一种慢性综合性疾病。2001年1月~2002年5月,我队曾先后出现8例母猪(产7胎次以上)产后瘫痪慢性综合症。经我们治疗4~7d后,4例后肢跛行和3例全瘫的母猪痊愈,而另1例,因瘫痪时间太长,治疗不及时,造成饮食废绝,最后衰竭而亡。  相似文献   

7.
产褥热是母猪产后局部软组织炎症感染而发生的一种常见母猪产后全身性发热疾病,有的称为产后败血症或母猪产后热。笔者发现每年的夏秋两季由于气温高,产后母猪易发此病。母猪由于分娩应激,其代谢水平骤然下降,导致消化机能紊乱,造成母猪厌食,机体抵抗力聚集下降,加之部分饲养员接产粗鲁消毒不严、夏秋季节气温高,导致产道受损的软组织易被细菌(常见溶血性链球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化脓棒状杆菌等病原菌进入血液,大量繁殖产生毒素,  相似文献   

8.
母猪产后无乳综合症又称母猪产后不食症,是以母猪产仔后乳房硬肿无乳、发热不食为主要症状的产后疾病。本病多见于初产母猪和老龄母猪,且多伴有乳房炎和子宫内膜炎。随着养猪工厂化、集约化的进程加快,该病有增多的趋势,发病率在15%-40%不等,此病给养猪业造成的损失很大。目前尚无特效疗法,主要是针对病因采取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9.
无乳综合征是产后母猪的常见病,特别是一些养猪场由于母猪缺乏运动和青贮饲料,造成机体能力下降,分娩时子宫收缩无力,使产程延长造成感染。该病通常在母猪分娩后12~74h发生,临床上表现为母猪产后体温升高,厌食,呼吸急促,乳房红肿热痛,子宫内容物排泄不全,导致仔猪发育不全,下痢、消瘦等症。  相似文献   

10.
母猪产后败血症是指细菌及毒素进入血液引起的产后疾病,临床上按病程有急性和慢性之分,是母猪常见多发的产后疾病之一,发病率高,治疗周期长,治愈率低,死亡率高,是造成母猪产后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1.
1发病原因 产后喂料过多、饲料浓度太大,造成母猪厌食;母猪产后吞吃了胎衣,造成消化不良,不愿吃食;产后精粗饲料过多、青饲料太少,造成母猪大便结燥,而食欲减退;母猪产后疲劳过度,而引起食欲减少;母猪产后由于产道损伤,被细菌感染发生炎症而不吃食。  相似文献   

12.
母猪产后子宫内膜炎发病率较高 ,也可转变成慢性或隐性子宫内膜炎 ,是导致母猪不孕的主要疾病之一。在屡配不孕的母猪中 ,有 5 0 %由于患此病而被淘汰 ,这种情况在引进的纯种母猪中尤为突出。母猪在产仔过程中阴道受到污染是造成产后子宫内膜炎的主要原因。对于大多数母猪来说 ,在分娩过程中 ,子宫都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污染 ,产后子宫或阴道都会出现短暂的炎症过程。如果母猪仅在产后 10d内 ,阴道有脓性分泌物排出 ,而不影响断奶后配种 ,则预后大多良好。但有部分纯种母猪 ,阴道脓性分泌物在产后 2 0d后仍有排出 ,往往导致配种率降低。预防措…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 ,随着猪场规模不断扩大 ,每逢高温多雨盛夏季节正是母猪产仔旺季 ,由于猪舍环境卫生的影响 ,母猪产后发生子宫炎、乳房炎、阴道炎、产后热等产期病逐年增加。过去对产期病只是发现后再进行治疗 ,不作预防治疗 ,给养猪生产造成损失不少。1998年以来 ,我们在猪场对母猪产期疾病采取给母猪产后及时打针预防母猪产期病的发生 ,收到较好的效果。1 材料与方法1998~ 2 0 0 0年 3个年度的 8月份分别在我县松花江乡、西集镇、兴隆镇、洼兴镇 4个猪场 90 4头母猪分别做对比试验 ,试验组 5 0 8头 ,产后 15h内给母猪耳后肌注 1针氨基比林 10m…  相似文献   

14.
在农村的一部分养猪场和养猪户的母猪饲养管理中,由于养殖户缺乏对母猪的精心饲养管理,母猪产后经常会造成母猪胎衣不下、缺乳和乳房炎等产后疾病的发生,轻则引起母猪产后发热、泌乳品质下降、产后缺乳,导致仔猪的成活率下降,重则造成母猪产后死亡,严重影响仔猪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15.
母猪产后泌乳障碍综合征(PPDS)也称乳房炎一子宫炎一无乳综合征(MMA)、泌乳失败、产后菌毒血性无乳症,是规模养猪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该病可造成母猪产后泌乳减少,乳汁稀薄如水,乳汁中带有凝乳絮片;也可造成部分产后母猪长期不发情、发情不规律,产仔数减少,严重的使母猪淘汰;仔猪生长发育不良,低血糖症,下痢,死亡率增高,严重的甚至整窝仔猪死亡。  相似文献   

16.
母猪产后无乳症是分娩母猪哺乳期内的常见病,多见于初产和老龄母猪。主要是由于初产母猪乳腺发育不全、促进泌乳的激素和神经机能失调、妊娠期间饲养管理不当以及一些疾病等因素导致母猪产后厌食、精神萎靡、泌乳期间乳腺机能紊乱,乳房无乳或泌乳不足。该病可造成仔猪饥饿消瘦、营养不良、生长缓慢、发病率和死亡率升高,给养猪生产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笔者在畜牧生产中根据对该病的防治体会,现将母猪产后无乳症的发病原因及综合防治措施简要介绍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母猪产后瘫痪的病因浅述及诊治黄全云(青海畜牧兽医总站兽医院,810003)母猪产后瘫痪是经产母猪较易发生的疾病,临床上常见的主要有产后瘫痪、产后风湿性瘫痪、外伤性瘫痪等三种,笔者将近年来诊治该病的方法简述如下。1母猪产后瘫痪因缺乏矿物质、微量元素以及...  相似文献   

18.
母猪产后病较多,常见的有产后厌食、产后瘫痪、产后子宫脱、产后缺乳、产后乳房炎、产后腹痛等。笔者在几十年兽医临床工作中,对母猪产后这些常见病的治疗,积累了一些经验,效果满意,总结如下,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19.
母猪产后不食症是因猪产后的消化系统紊乱,食欲减退为主的综合症,它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一种外观表现。它是生产母猪常见的现象,一旦发生后,如果不及时治愈,往往会影响仔猪正常生长,甚至会导致母猪死亡或被迫淘汰,影响正常生产的持续,给养猪者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为了避免母猪产后不食症给养猪业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相似文献   

20.
母猪产后瘫痪是指母猪在产仔1~5天内以四肢运动功能减弱或丧失、知觉减退为特征的一种疾病。虽然本病一般不会引起死亡,但由于母猪失去了饲养价值和繁殖能力,因此也会给饲养母猪的农民朋友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