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以塔里木河上游绿洲阿拉尔垦区为典型研究区,根据55个样点的试验数据,利用传统统计学方法和地统计学方法,分析了样区表层土壤(0~80 cm)水盐空间分异特征。结果表明,各层土壤水分、pH、电导率和全盐具有明显的空间变异性。pH属于弱变异性,含水量属于中等变异性,电导率、盐分和大部分离子均接近或属于强变异性;半方差函数模型显示0~20 cm土层土壤水分、电导率、全盐以及20~50 cm土层土壤水分、50~80 cm土层pH均符合高斯模型,0~20 cm土层pH,20~50 cm土层pH、电导率和全盐,50~80 cm土层土壤水分、电导率、全盐均符合球状模型。各指标块金值/基台值较小,表现为空间相关性极强,变异更多受结构性因素影响。指标的空间分布与流域环境密切相关,土壤水分最大值在垦区沿西北-东南方向分布,与塔里木河源流走向一致,土壤电导率和全盐均为中西部高于东部,而pH表现为相反的规律。多年耕作垦区水盐空间分布异质性在中尺度下较小尺度更高。  相似文献   

2.
在田间系统采样研究基础上,将影响系数法进行补充后应用到对特异值处理中,运用地质统计学原理探讨了小尺度条件下土壤水盐信息及株高、茎粗两生育指标的空间结构性并建立了变差函数模型。结果显示各信息均具有较明显的区域化变量特征和较好的空间结构性,可用区域化变量理论来分析研究,且经特异值处理后C0值有了不同程度的降低,弥补了单纯采用经典概率统计法对作物生育指标进行分析的不足,对作物信息进行空间结构性和定量化研究为精确农业的实施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3.
研究不同生育期调亏及亏缺程度对土壤水盐分布和河套蜜瓜产量的影响。采用田间滴灌试验,分别在蜜瓜伸蔓期和结果期进行20%、30%和40%灌水量亏缺处理。试验结果表明:充分灌溉处理(T1)的土壤剖面含水率随时间波动最为剧烈,伸蔓期和结果期亏缺处理的土壤剖面含水率平均极差分别比T1低48.5%和80%。各处理的土壤剖面盐渍度随时间均有增长趋势,T1的土壤剖面平均电导率在生育期前后的增幅为0.026ds/m,亏缺灌溉处理的增幅为0.073~0.098ds/m。伸蔓期和结果期亏缺处理的产量平均值分别比充分灌溉处理显著降低16.0%和20.5%,但2个时期亏缺处理的产量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伸蔓期亏缺处理的平均灌溉水利用效率比T1低11.6%,而结果期亏缺处理比T1高6.5%。在结果期亏缺处理中,进行30%灌水量亏缺的T7产量最高,并与伸蔓期各亏缺处理相对于T1的减产幅度相差不大,但灌水量比T1低25.0%,灌溉水利用效率比T1高9.0%。因此,为取得较好的节水效应和灌溉水利用效率,T7是滴灌条件下河套蜜瓜覆膜起垄种植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4.
以塔里木河上游为研究区,研究不同植被覆盖对土壤水盐空间分布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甘草群落0~150 cm的平均含盐量高于其他群落,各植被群落0~20 cm土层的盐分含量基本高于20 cm以下土层的盐分含量,并且各植被群落在不同土壤深度下的盐分变化规律与土壤含水量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胡杨-铃铛刺群落随着植被盖度的增加,其土壤各层的水分含量均增加;除表层(0~5 cm)外,土壤其他各层盐分含量均随盖度的增加而减少。除表层(0~5 cm)外,多枝柽柳群落下的土壤其他各层的土壤含水量均随盖度的增加而增加;而土壤各层的盐分含量随盖度的增加而减少。  相似文献   

5.
12月26日由水建院陈亚新教授主持的完成的“土壤水盐信息空间变异性与条件模拟预测研究”通过了国内同行专家的评审鉴定,专家组一致认为:该成果具有“将普通克立格法应用于外推估计,拓展了该方法应用范围”等6项创新,具有突出的学术特色,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广泛的应用前景,总体上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6.
在田间系统采样研究基础上,将影响系数法进行补充后应用到对特异值处理中,运用地质统计学原理探讨了小尺度条件下土壤水盐信息及株高、茎粗两生育指标的空间结构性并建立了变差函数模型.结果显示各信息均具有较明显的区域化变量特征和较好的空间结构性,可用区域化变量理论来分析研究,且经特异值处理后C0值有了不同程度的降低,弥补了单纯采用经典概率统计法对作物生育指标进行分析的不足,对作物信息进行空间结构性和定量化研究为精确农业的实施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
土壤水盐信息区域最优估计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本论文根据区域水环境预测中水盐监测与评价的要求,进行了水盐空间信息区域最优估计的研究。利用内蒙古河套灌区内两个试验区的春季水盐采样数据,使用稳健变异函数进行区域普通克立格估计,为水环境评价与预测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是为改造低产林分而开展的土壤调查,目的是查明林区内土壤肥力类型,为改变树种结构,建立多种生产模式,开展综合经营,提供基础资料。通过主分量分析找出碳氮、速效磷、坡形坡位和坡向是构成森林土壤肥力的主要因子;聚类分析所得4个肥力类型所表明的土壤肥力差异,对合理利用土壤资源,实行多种经营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9.
土壤中多菌灵用80%甲醇提取、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快捷,节省溶剂。砂壤土和粘土多菌灵的回收率分别为94.2—97.2%和72.4—88.6%。  相似文献   

10.
笔者应用土壤农化手段,对我校农场大田土壤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测定,获得了该土壤的基本肥力情况,并与近郊粮田、莱田等进行了比较,结合北京市土壤养分的暂定丰缺标准,对肥力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可行的培肥利用建议。  相似文献   

11.
本文研究了江苏海岸带不同海岸动力作用下发育形成的四种海涂土壤景观类型。在1/5万土壤图上测量和统计各土壤景观类型中图斑的种种参数,确定了土壤组合构型。运用土壤组合构型中各种参数对海涂土壤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2.
本计黑龙江省土壤普查查分出的13个剖面,、按中国土壤系统分类的方法进行检索,并对两个分类的差异经和有关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3.
贵州土壤钾素状况与钾肥施用问题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因母质、地形、气候条件和垦殖历史等原因,20世纪80年代初贵州土壤钾素含量处于中等或较丰富水平。近20年来,随着农作物产量和对钾素养分吸收量的成倍增加,有机肥料和钾素化肥施用不足,土壤钾素含量逐年减少,钾素化肥肥效明显提高。为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重视秸秆还田,增加钾素化肥的施用。  相似文献   

14.
采用二次正交旋转设计,利用数学模型方法,定量地分析了农肥、化肥和秸秆还田对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影响及其相互间的作用;农肥、化肥和秸秆的贡献率分别为1.63,0和1.41.在95%的置信区间,维持土壤有机质在4%~5.5%的定量调控措施为:农肥、化肥和秸秆的年施入量分别是10.6~13.7t/hm2、0.45~0.57t/hm2和1.05~1.36t/hm2.  相似文献   

15.
对不同土壤生态系统的地形部位、成土母质、气候特点、土壤种类、栽培条件、苎麻产量和品质,以及土壤组成、土体构造、养分状况、矿质养分有效产投比进行了对比分析,重点介绍了优质高产苎麻土壤生态系统的特点,并对改造低产麻园,建立优质高产苎麻生产基点,实现品种区域化,从土壤生态系统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6.
本文根据区域水环境预测中水盐监测与评价的要求,利用内蒙古河套灌区内1个试验区春季水盐网格采样数据,采用BP神经网络技术进行了水盐估计。结果表明:BP神经网络技术可以用于二维区域水盐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