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森林是自然界中的一个重要的生态系统。森林是地球之肺.湿地是地球之肾,土地沙化是地球的癌症.生物多样性是地球的免疫系统,在维护地球生态平衡中起着决定性作用。科学家警告:随着森林锐减、土地沙化、湿地减少、水土流失、干旱缺水、物种灭绝、气候变暖等生态危机的日益突出.  相似文献   

2.
生物学家们常说“地球上99%的物种最终都是要灭绝的”,物种绝灭是进化的自然过程。然而由于人的干扰,现在地球正经历着继650万年前恐龙灭绝后遇到的最大的一场生物多样性危机,全世界每分钟有一种植物灭绝,每天有一种动物灭绝。 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利用已成为人类与环境领域的中心议题。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今年的主题是“生物多样性:对粮食、水和健康有益”。  相似文献   

3.
生物学家们常说“地球上99%的物种最终都是要灭绝的”,物种绝灭是进化的自然过程。然而由于人的干扰,现在地球正经历着继650万年前恐龙灭绝后遇到的最大的一场生物多样性危机。全世界每分钟有一种植物灭绝,每天有一种动物灭绝。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利用已成为人类与环境领域的中心议题。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今年的主题是“生物多样性:对粮食、水和健康有益”。  相似文献   

4.
西藏林芝县林芝云杉幼林更新与物种多样性指数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生物多样性是地球上生命经过10亿年发展进化的结果,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地球上物种灭绝的速度不断加快,现在物种灭绝的速度是自然灭绝速度的1 000倍!很多物种未被命名即已灭绝,大量的基因丧失,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面积锐减,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已经成为国际关注的全球环境问题之一.目前,我国的科学工作者对内陆的各种不同森林群落的生物多样性大多已作过深入的调查、研究,但对于边远地区尤其是青藏高原的生物多样性还缺乏了解.  相似文献   

5.
早在一万年以前,地球上有三分之二的陆地仍被森林覆盖;而现时,地球上的森林已由那时的76亿公倾减少到28亿公顷,如今仍以每年2000万公顷的速度日益减少。科学家断言,如果森林从地球上消失,其后果必然是:陆地生物的99%将灭绝,约有450万个物种将不复存在。全世界的90%的  相似文献   

6.
由于种种原因,在今后不长时期内世界上将有5000种动物灭绝。这是科学家们最近在西班牙首都马德里举行的“生物问题国际讨论会”上发出的警告。与会专家指出,由于湿润的地区越来越少,大气污染以及在生产和科研中对资源的无节制利用,地球上动植物种类消亡速度不断加快。本世纪上半  相似文献   

7.
地质史上已发生过5次自然大灭绝。有科学家预测,地球又一次进入大灭绝时期。  相似文献   

8.
据古化石有关资料考证,远古时每200万年才有一种鸟类灭绝,60万年才有一种兽类灭绝;在10年前还是4天有一种脊椎动物灭绝,而到了今天,却是4小时就有一种脊椎动物灭绝。如果说古动物的灭绝是由于地球环境气候的变化和动物本身在进化过程中,适者生存、不适者就被淘汰的话,那么,导致现代野生动物加速灭绝的最主要的因素是我们人类自己。自从人类一出现,曾可以安然生活在地球的野生动物就受到严重的威胁。人类出现以前的第三纪,地球的气候是比较湿热的,生物得到高度的发展,大陆上中低纬度地带树木繁盛,森林广布,各种哺乳动物包括我…  相似文献   

9.
据动物学家的看法,地球上还有50O万到1亿种动物未被发现。它们大多是一些小生物,如昆虫、原生动物、蠕虫动物等。 还可从另一方面来估计。在地球历史上曾发生过5次大规模的物种灭绝时期,引起这些惨祸的原因有地质的、气候的和宇宙的。现在正经历第六次物种灭绝期,其中人类的活动负  相似文献   

10.
东北地区的珍稀濒危植物及其保护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地球上自然条件的改变以及人类对自然界的开发利用,一些地区原有的生态环境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从而使某些种类的植物遭到灭绝或濒临灭绝。有人估计,一个植物种的灭绝将导致10~30个其它生物种  相似文献   

11.
提到动物灭绝,人们往往想到恐龙。的确, 恐龙的消失是地球生命史上的一次划时代的灭绝事件,但这既不是惟一的、也不是人为的。在恐龙灭绝的白垩纪以前,已有大批的物种在地球上生存过,并已逝去。恐龙的灭绝,虽为哺乳动物让出了“万类霜天竞自由”的发展空间,但各种动物的灭绝之声一直是如影随形、余音袅袅。只是在人类这种动物对自然的开发力度大大加强之后,我们才又迎来了一场从速度和范围上都是史无前例的、由一个物种(现代人)一手造成的地球物种大灭绝,而且这次灭绝,恐怕是6500万年即恐龙灭绝以来,地球生命史上最为严峻的生态悲剧。  相似文献   

12.
林业可持续发展呼唤绿色文化价值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必须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据有关调查资料表明:早在一万年前,地球上三分之二的陆地被森林覆盖。而现在,地球上的森林已由那时的76亿公顷减少到28万公顷,如今还在以每年2000万公顷的速度减少。科学家们断言,如果森林从地球上消失,其后果必然是:陆地上99%的生物将灭绝,约有450万个生物物种将不复存在;全世界90%的淡水白白流入大海,人类将出现严重的水荒;地球升温,许多地区风速增加,亿万人将毁于风灾;水灾频繁,大批农田、城市道路将被水冲毁;人类将得不到木材、林副产品,生活寸步难行,亿万人得不到烧材;…  相似文献   

13.
科技动态     
生态学基础科学数据跨入共享时代近日,中国科学院生态系统研究网络数据共享系统开始全面运行,成为我国生态学基础科学数据跨入共享时代的一个标志。据介绍,用户只需登陆该网络数据共享网站www.cerndata.ac.cn进行注册,经确认后,即可进行数据的浏览查询和共享数据的免费下载。在动态监测数据服务领域,以共享方式为全国广大用户提供系统的、动态的、连续的地面生态系统常规监测数据的共享服务,在我国尚属首次。摘自《中国花卉报》2006.2.9科学家提出:地球上的生物灭绝是分阶段完成的2.5亿年前,是什么灾难导致了地球上的生物大灭绝?人们曾认为…  相似文献   

14.
根据有关资料介绍,世界上如果没有森林,其后果将是:一、陆地生产量90%将消失,450万个生物种将灭绝;二、全世界70%的淡水将白白流入大海,人类将出现用水危机;三、陆地上90%的动植物,因没有森林蓄水将面临干旱威胁;四、生物固氮将减少70%。地球上二氧化碳将大量增加,生物放氧量将减少67%。地球  相似文献   

15.
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主要有二大类,一是大自然的灾变.二是人类活动,后考是最根本原因。据推算,现在每3年将增加人口1亿.人类对地球上的生物和非生物资源的占有欲恶性膨胀,生物系统的初级生产力根本不能满足人口非持续增长的要求,导致生物多样性丧失。保护生物多样性优先对象是物种,只有物种存在.生态系统才不致于退化或毁灭。物种受威胁、丧失、灭绝的因素归纳起来有7个方面:一是大面积森林破坏,这对野生物种是毁灭性的。据估算,热带雨林面积占地球陆地面积的7%,却拥有地球生物物种总数的50%以上。现在热带雨林每年以18万k…  相似文献   

16.
据美国“Rainforest Portal”4月11日消息:刊登在《保护生物学》(《Conservation Biology》)上的一篇报告称,到2050年世界上1/4的植物和脊椎动物种将面临灭绝的危险。这是科学家利用生境变化、各物种迁移能力及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hotspots)物种灭绝情况等因子进行模拟预测得出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森林生物多样性保护原理概述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1  
热点地区的分析,为我们确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策略和优先等级提供了依据;由于人类的剧烈干扰,现在地球上有许多物种和生态系统都处于濒危的境地,热带雨林的生物多样性丧失最为严重;热点地区虽然在地球上所占的面积很小,但却拥有大量的物种,这些地区的生物多样性丧失应特别引起我们注意;每个物种灭绝的难易程度不同,稀有种和长寿命种特别易于灭绝,而关键种一旦受到威胁,依赖于其生存的许多物种也会有灭绝的危险。遗传多样性的丧失也是生物多样性丧失的重要方面,种群内遗传多样性的丧失主要来源于奠基者效应、统计瓶颈效应、遗传漂变和近亲交配4种因素。物种的概念影响到对物种的保护,物种保护应包括物种内遗传多样性的保护;种群的动态调节机制和源—汇种群动态对于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种群生存力分析是了解物种濒危机制的崭新手段。群落中的种间关系和自然干扰体系是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应考虑的重要方面。人为的生境破碎与自然景观的异质性不同,生境破碎会造成边缘效应和拥挤效应等一系列的生物学后果。  相似文献   

18.
《园林科技信息》2005,(4):45-46
德国专家的一项研究发现,空气浮尘中平均20-25%是动物的头皮屑、皮肤碎屑、毛发、植物碎末和花粉等生物物质。他们认为,科学家在建立气候模型时应充分考虑生物浮尘的影响。德国美因茨大学大气科学家鲁普雷希特·耶尼克说,空气浮尘还包括矿尘、尘土和海盐等,它们都是空气中的微小分子。这些物质能吸收或反射太阳光造成地球气温上升或下降,在云和雨的形成中也起着重要作用,但科学家一直低估了地球大气中生物浮尘的含量。  相似文献   

19.
英国科学家最近提出新观点,认为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不是6500万年前的小行星撞击地球,而是年代更为久远的一场大旱。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的考古学家们指出,目前发现的恐龙化石年代均比6500万年要久远,最“年轻”的恐龙化石形成年代距今也有6700万年,比小行星撞击地球的时间早约  相似文献   

20.
生物多样性.即地球上生命形式的多样性.是地球上所有生命的总和.包括不同的植物、动物、微生物以及它们所含的基因和形成的生态系统。生物生态系统中的各个环节是相互依存和制约的.大家都知道“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句谚语.地球上的生命群落就是由无数个这样的食物链组成的生态网。网与网纵横交错.各个物种及其之间的食物链关系就像网丝及其交叉关系.网丝越多.说明生物多样性越大.网的结构就越稳定.如果其中某一根网丝被破坏.即一个物种灭绝.整个网还能支撑.如果物种灭绝到一定程度.整个网则必然毁灭。人类也是这张网上的一根丝.与其他物种有着共同的命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