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2007年,德宏州潞西市作为云南省试点县(市)正式启动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在州委、政府的强势推动下,“林改”这个词汇像春雷响遍德宏大地。过去土改,让老百姓得到实惠。现在的林改,同样是还山于民的惠民政策。明晰产权,明确林农自主经营的主体地位后,可以充分调动林农发展林业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2.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对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已接近尾声,林改后涉及的利益主体出现了多元化,涉林单位和实体大量增加,林农成为林业经营的主要力量,林业生产关系发生了变化,对森林可持续经营将会产生重要影响.文章针对林改后林农对森林经营的理念、森林资源管理体制、林业产业化发展、森林安全、生态建设、现行的商品林政策、产权流转等方面影响森林可持续经营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藉此提出林改后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千阳县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在林权配套改革中的发展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力推进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建设配套改革,是解决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分山到户后,林农缺乏林业生产办法、措施等问题,进一步巩固林改主体改革成果,促进区域林业经济发展、改善林农生活水平、构建和谐林业的重要途径。本人分析了千阳县林改期间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发展、壮大过程中存在的主要矛盾与问题,探讨了加快发展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对福建省10个县的林改进行了问卷调查,就福建省集体林权制度林农林改知情度、政策了解度、林改参与度、税费减免对林农收益影响、林改过程评价、集体林地分配意愿、林改赞成率和满意度等林改绩效评价进行了定量分析。分析表明,绝大多数林农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持满意态度,但林改过程中林农参与林改的思想意识、法律意识不足,同时纠纷调处、勘界勾图等问题严重。  相似文献   

5.
福建省林改后林业科技服务发展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福建省为例,分析林改后林业科技服务创新发展模式、共性特征以及所面临的问题,并从培育服务主体、整合服务资源、优化服务环境、创新服务机制等4个方面对林改后以服务林农为核心的林业科技服务发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一、集体林改后播区封禁管护工作面临的困难 (一)飞播区资源管理体制发生根本性转变。林改后,飞播区资源管理由过去的政府主导型管理逐步转变成以林农为主体的社会化管理体制,这就带来飞播区资源管理模式的根本变化,  相似文献   

7.
通辽市在推进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的同时,积极谋划配套改革,千方百计增加林农收入,巩固和扩大林改成果。(1)大力推进林业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先后在4个旗县建立了林业综合服务中心,实行高效的“一站式服务”,为林农提供了便捷的集办事办证、投资融资和科技咨询为一体的社会化服务平台。  相似文献   

8.
研发了集体林权改革综合评价和动态信息反馈系统;应用"GPS、RS、G IS"技术,通过SPOT5遥感影像实例分析了福建邵武林改后的资源状况;调查分析了林改后的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和变化,调查分析了林农对林改的评价和政策意愿;通过主成份分析、建立综合模型、判别分析,研究了林改对林农家庭收入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浅议林改后乡镇林业站的服务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晶  隋毅 《辽宁林业科技》2011,(4):54-54,58,60
文章根据林改后的新形势及林农的需求,提出乡镇林业站的主要职能是服务林农,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林改后乡镇林业站的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以期为新时期乡镇林业站的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林改妙语林改妙语:这一场林改梦,不知让林农希冀了多久。然而这并不是梦,是让林农切切实实抓得到的"林权"。如今,林改让如同荒废已久的林地般的林产业又有了萌发新绿的希望。  相似文献   

11.
对福建省永安、邵武、武夷山、建阳、光泽、上杭、厦门、德化8个县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的森林经营问题进行调查与分析,认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福建省森林经营上主要存在造林树种单一、林业技术培训满足不了林农需求、造林补助低和林权纠纷普遍存在等问题.藉此提出了采用广泛宣传、科技培训和奖励等方式鼓励林农进行多树种经营,构造新的林业服务体系,提高造林补助等对策或建议.  相似文献   

12.
集体竹林国际森林认证经营绩效是竹产区农民极为关心和敏感的现实问题,是竹农利益之所在。文章评估了森林认证后的集体竹林的经营绩效,分析了竹林认证的经济潜力,提出了森林认证后集体竹林提高其经营绩效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芬兰林业政府管理机构、民间管理机构和林业管理理念的分析,总结了芬兰林业管理在满足林主需求、建立林主组织和科研服务生产方面的经验做法,提出了我国在集体林区加强森林资源管理的3点建议:1)强化森林管理和科技服务部门之间的密切合作;2)鼓励民间建立林农合作组织;3)加强林业实用性技术研究和成果推广。  相似文献   

14.
基于广西3县7个村镇334户林农问卷调查的统计结果,对广西林农认知和参与林业科技服务的现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林权改革后的广西大多数林农拿到了林权证,80%以上的林农关注过乡政府或村委会承办的林业知识宣传栏,但仅有47.6%的林农在分到林地后接受过林业知识或技术培训,43.4%的林农接受过林业专家的林业科学技术指导;另外,通过林农林地拥有量与愿意参与林业科技服务活动的相关性分析后发现,林地较多的林农需要科技服务的意愿要强于林地较少的林农,林地越多的林农进行经营管理的活动就越多。由此可知,广西林农对于林业科技服务的认知和参与程度还不是很高,有待相关管理部门和研究学者进一步研究,找寻其中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森林保险具有分担农户林业经营风险、扩大林业融资规模的显著作用。文中利用对江西、湖南、陕西和福建4省农户的647份调研数据,对农户参与森林保险的需求进行实证分析,利用Logistic模型对包括林业自然灾害在内的影响农户参与森林保险的各项因素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林业自然灾害、受教育程度、健康状况、家庭外出打工人数、家庭人口规模、林地面积、林业收入占比、参加合作组织情况对森林保险需求的影响在不同省份显著不同,其中林业自然灾害对农户的森林保险需求呈显著影响的省份为福建和湖南。  相似文献   

16.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目标是实现资源增长、农民增收、生态良好与林区和谐。能否科学、合理、有效地经营管理林地决定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成败。本文针对云南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结束后林地经营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云南省集体林权流转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问卷调查为主,辅以座谈的方式,对云南省景洪、景谷、永胜等10县(市)农村集体林权流转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共取得有效问卷500份.分析后认为,农户的林权流转意愿强,但参与流转的比例低;林地流转面积较大,期限较长,价格较低;流转对象以合作组织、农户和企业为主.林权流转存在着历史遗留问题突出,制度真空,配套制度冲突,农户缺乏相应信息,供需不足,流转不规范,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体系不健全,集体流转收益分配使用不够合理等问题.藉此提出了相应对策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森林认证对林业政策与管理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森林认证作为一种市场激励手段和"软政策"工具,林业政策法规作为一种强制性的"硬政策"工具,这两方面在促进森林可持续经营和加强林业管理方面具有较强的互补性。目前,森林认证已发展成为加强林业政策管理的一种新工具,包括促进各方对林业问题和林业政策的讨论、推动国家法规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改进公有林的管理、提高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意识和能力以及加强有关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国际政策协商等。文章分析了森林认证与林业法规政策的关系,并对森林认证在推动包括我国在内的林业政策管理中的作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使得林农成为了林业发展的重要主体。林农是否有意愿投入用材林,是决定今后木材供需平衡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利用调研得到的325户有效数据,建立logistic模型,通过统计软件SPSS11.5回归,分析影响林农投入用材林的重要因素,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