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牛"闪膊",又叫"掉小膀"、"脱膊",是牛常见多发的前肢病之一,日久不治或治疗不当,多成残疾。1发病原因该病的发生,多因闪、扑、撞、跌等使肩部气滞血瘀,而影响正常功能。患牛前肢呈现瘸腿,肩胛骨紧贴于躯干,患侧肩胛骨低于健侧1~2厘米,患肢迈步向外划弧,有的患肢前伸呈稍息状,触之稍有痛感,行走患肢拖地,以健三肢呈跳跃式前进。  相似文献   

2.
<正>脱膊,也称闪膊。是牛肩部肌肉伸张过度,致使患侧肩骨上端脱离原位而出现跛行的一种综合症。主要特征为病肢肩胛骨向下后方移位,患肢出现跛行。1病因本病役牛多发。常因跳越障碍,放牧奔跑,急转弯,或道路泥泞,凹凸不平骤然滑跌,耕作时一肢陷入深泥中用力猛拔,或因使役时一前肢跨出带犁的链绳外还在用力等引起。  相似文献   

3.
脱臼即关节脱位,通过药物治疗是难以收到治疗效果的。可通过物理疗法使关节复位。如得不到及时的治愈,常可废役,丧失经济价值。诊断要点肩关节脱位(小胯脱臼);患肢多呈现混合跛行,前方短步,驻立时,蹄尖着地,患肢肩胛骨下移,在肩胛软骨部形成凹陷(与健肢比较下移0.5-1寸),比健肢长,腿外展,肩胛关节前移,肩胛突出、肿胀、增温、疼痛明显,运步时,患肢不敢着地。髋关节脱位(大胯脱臼):后肢呈混  相似文献   

4.
外夹气是家畜某侧肩胛骨与其外方附着的组织间气血凝滞,产生异常气体,并引起疼痛和跛行的一种常见四肢病。病因多是重负劳役、奔走太急、遇沟失足、踏空冲跌等。患肢呈现屈曲或外展,行走时划外弧,局部臌起,皮肤紧张,肩胛部上方疼痛明显。本病的治疗原则与方法是随家畜的种类与疾病的轻重程度而定。总的治则是消除积  相似文献   

5.
脱膊,也称闪膊,是牛肩部肌肉伸张过度,致使患侧肩骨上端脱离原位而出现跛行的一种综合征。主要特征为病肢肩胛骨向下后方移位,患肢跛行。1病因役牛多发,常因跳越障碍,放牧奔跑,急转弯,或道路泥泞,凹凸不平骤然滑跌,耕作时一肢陷入深泥后用力猛拔,或因使役时一前肢跨出带犁的链绳外还在继续用力等引起。2发病机理主要是一前肢突然向前、后外方撇开,导致肩胛骨、肩关节、神经、肌肉、韧带等组织的过度牵拉而发病。中兽医认为,是因奔闪跌滑,或因使役不当,撕伤筋骨,损及经络,使血气壅滞,不得宣通而致。3症状患牛表现跛行,患侧肩胛软骨上缘稍低于…  相似文献   

6.
黄牛缠筋穴主治黄牛闪伤寸腕痛。此病常见于役用黄牛。1 病因牛只多因在崎岖不平的山路或坚硬的地面上重剧劳役 ,疾速奔跑 ,以及跳沟河 ,跌、滑、闪、挫、扭等使球节部受伤而发生本病。牛一肢两指 (趾 )着地 ,一般是内侧或外侧的单指 (趾 )部发病。2 症状患牛在田间虚地劳役时跛行不甚明显 ,但在硬地行走时跛行严重 ,呈中度支跛 ;在硬地劳役时向患侧转弯时跛行更为明显 ,常选择平坦松软路行走 ,以减小患肢着地时之冲击。站立时患指 (趾 )避免负重。3 诊断病初跛行较轻 ,患部肿胀 ,热痛不明显 ,休息后见轻 ,硬地服役后加重 ,反复发作 ,病…  相似文献   

7.
牛脱膊是近期来我县耕牛外伤病最常见的一种,笔者通过走访调查,主要是耕牛(劳役牛)摔跌或上下坡滑倒,或过桥、急走时脚陷隙洞中,或因角斗中互相碰撞引起肩胛骨脱下变位。症状患肢不敢负重,站立时弯曲或伸直轻轻放于前方。患肢有时发热、稍肿、疼痛,患肢肩骨部有掌大陷凹,患肢较健肢稍长,下端发麻带冷,步行时三脚走路,患肢拖地而走。背拱起,毛粗逆,全身抖动,食欲减退,白睛呈红色,卧地时不易起立,健肢多集于腹下。诊断牛患脱膊,其特征为三条腿走路,患肢稍长,肩部有掌大陷凹,发热肿疼,健肢肩部特别突起。治疗先行手术整复,用一条绳捆住健肢蹄踠…  相似文献   

8.
十余年来 ,我们在县兽医院与广大农村从事牲畜疾病诊疗工作 ,其中运用部分民间验方治疗家畜疾病。今选择几方交流 ,望同道斧正。1 脱膊脱膊是肩胛部的筋腱、肌肉、骨、关节及神经等受外力损伤而引起的牲畜前肢综合症。常因跌扑损伤、失步踏空、烂泥深田使役 ,提脚过猛 ;或肩关节、肌肉等组织突受强大暴力牵行而引发本病。多见患肢屈曲、不敢负重 ,牵引时前肢难移 ,肩胛骨下蹋 ,紧贴胸壁 ;病肢似乎比健肢长 ,并向内划弧前进 ,表现“云头不翻”。治疗 :将患牛倒地 (健肢在下 )保定 ,先用白酒涂擦患部 ,取雁翅、中膊穴开针 ,将肩胛骨矫正 ,然…  相似文献   

9.
牛(水牛、黄牛)肩关节脱臼,在陕南地区发病较多,尤其山区比较常见。由于对此病的治疗技术即正复术尚不普遍,治疗不及时或得不到治疗,往往导致病牛残废。 中兽医在正骨科中对牲畜脱臼的正复术有其丰富的经验,但流行不够广泛。特别是年轻一代兽医对此了解更少。为继承和发扬祖国这一医学遗产,并充分发挥它应有的作用,现将这一方法初步整理出来,以供各同仁参考。 1 诊断要点 1.1 牛肩关节脱臼后主要表现为:患侧肩胛骨低落,患肢显长,站立时蹄向后弯以蹄面及系部着地,跛行,走路时肩胛软骨不前后摆动,手触摸肩关节呈凹凸不平有突出和陷下之感,并有疼痛感觉但一般不肿胀。 1.2 肩关节脱臼又有内脱、外脱、前脱、后脱之分,即指错位方向而言。所谓内脱,即肱骨头内错而伸向内侧,行走时表现为患肢向外撇;所谓外脱,即肱骨头外错而伸向外侧,行走时患肢向里收,呈交叉步;前脱,即肱骨头伸向前方,行走时患肢则后拖;后脱,即肱骨头错向后方,行走时患肢则前展。 2 正复 2.1 术前准备 木棒一根,长约六市尺以上,直径约5~7cm,两头锯齐,大头向上约尺许锯一浅槽,以便用绳固定之用;麻袋二条;麻绳二条,一条要粗长,一条较短细;大锤一把(8~12磅);麻纸20张或毛巾2条;脸盆一个;白酒500mL(65度)。  相似文献   

10.
1关节扭伤 羊受伤后很快出现跛行。如果是发生在四肢下部关节的扭伤,可出现典型的支跛症状,即羊站立时患肢不敢负重,或虚踏地面。发生在四肢上部关节的扭伤,可出现以支跛症状为主的混合跛行,即除行走时不敢负重外,患肢的提举伸扬也不灵活。扭伤严重的羊可出现跳跃行走,  相似文献   

11.
对于牛一般可分为急性、慢性二种。急性病牛突然不愿起立,强行驱赶时,能勉强起立,很快发现一肢或二肢不负重。如前肢患病,则患肢尽量向前伸;后肢患病,患肢冠关节、球关节呈屈曲状,频频换蹄。行走时,患肢出现严重跛行,有疼痛感。触诊患蹄时敏感,蹄冠部及蹄壳有热感。  相似文献   

12.
陈军 《养殖技术顾问》2014,(10):140-140
1脱臼 脱臼是关节头脱离关节窝,不能复位,引起运动障碍的疾病,按变位的程度可分完全脱臼和不全脱臼。脱臼的共同症状是脱臼的关节外形发生异常改变,出现异常隆起,或异常塌陷。患肢肿胀、疼痛、跛行,不敢负重,有异常姿势。关节头与关节窝完全脱位时,患肢比健肢缩短,未完全脱离时,患肢比健肢延长。  相似文献   

13.
肩胛关节脱臼,一般说来大家畜很少发生。但在水牛中,间有发生。若初期不予整复,成为陈旧脱臼,预后即不良。对于新鲜,不全脱臼,几年来整复十余例经过一二次手术,即告痊愈。症状:突然出现支持肢跛行,驻立时患肢侧伸或前伸,如使患肢与健肢站齐,由前面或后面看髻甲部,患肢的肩胛骨较低,同时对照看两肩端,患肢的肩端比较突出。触诊,初期有痛感。无热,无全身症状。整复法:将患畜横卧保定,健肢同后两肢缚牢,患肢在上。在肩端附近,分三个部位注射3%普鲁卡因10至15毫升。用普通麻袋二条将患肢全部包裹,上面缚牢长木枋一根(木枋长120厘米,宽20  相似文献   

14.
本市仙洞畜牧公司珍禽饲养场,从外县引进美国七彩山鸡304只。140龄时,鸡群中相继出现病鸡17只。公鸡丧失配种能力,母鸡产蛋停止,造成了相当的损失。根据临诊症状,病理变化及实验室检查,诊断为趾瘤型葡萄球菌病。 一、临诊症状及病理变化 病鸡精神不振,食欲减退,缩颈、闭眼,患鸡跛行,通常以健肢站立,患肢悬于腹下,不敢负重,行走时表现跳跃姿势,其中3只双肢发病者不能站立,扑翅移行。公鸡尾羽脱落,面部呈暗红色。母鸡头、颈、背部羽毛脱落,躲在角落里,常被其它鸡啄斗,特别是遭受“王子鸡”的强行交配践踏,以致全身常有多处啄伤。 患肢胫跖关节、趾关节球状肿胀,周围鳞片翘起、  相似文献   

15.
耕牛跛行在农村较为常见 ,病因较多 ,处理时要根据患牛的情况进行分析 ,现将耕牛常见跛行要点介绍如下 ,供参考。1 视诊站立姿势判定患肢1 1 患牛一前肢患病时 ,可出现患肢前踏、后踏、内收、外展姿势 ;也可能出现患肢关节屈曲 ,以蹄尖着地。两前肢同时患病时 ,两前肢频频交换负重 ,两后肢伸到腹下 ,头高抬 ,弓腰卷腹 ,使身体重心转向后肢 ,以减轻前肢负重。1 2 患牛一后肢患病时 ,患肢前踏、后踏或呈外展姿势 ;关节屈曲 ,负重不确实 ;疼痛剧烈时 ,患肢悬垂不敢负重。两后肢同时患病 ,常卧地不起 ,站立时 ,前肢后伸 ,颈部伸直 ,头向下低…  相似文献   

16.
养殖技术顾问2003年第8期母兔产后瘫痪多发生于产后2~5天,且产仔率较高的母兔和饲养管理条件较差的兔场多发本病。1发病原因母兔营养不良,致使产后血糖、血钙浓度降低和血压下降。此外,母兔产后受雨水淋湿和冷风侵袭等不良因素的影响,使肌肉、神经等机能失调均可诱发本病。2临床症状患兔精神萎靡,食欲下降,消瘦。初期粪便少而干硬,继而停止排粪、排尿,泌乳量减少以至于停止。发病初期两后肢之一或两肢同时发生跛行,行走困难,不愿活动。后期严重时后肢麻痹,行走靠两前肢爬动以拖动后肢。3防治措施本病应以预防为主,同时加强饲养管理,保持兔…  相似文献   

17.
脱膊又称塌膀、错胛,是肩胛部的筋、肉过度剧伸,致使肩胛脱离原来位置的一种疾病。肩胛骨上移,叫冲膊,临床上较少见;肩胛下移,叫肩胛骨下沉,较多见,现总结于后。病因及症状:道路泥泞,凸凹不平,跨沟过桥,前肢被卡住用力上提,跌扑踏空等常致本病。日久气滞血凝,肩外侧肌肉萎缩,呈现运动机能障碍。站立时,患侧肩部有塌陷,患肢长于健肢,外伸、不愿负重,肩关节以下  相似文献   

18.
脱膊,俗称叉甲。本病牛、马多发生。常因越障碍物,奔跑急转弯,骤然滑跌或役用时一肢陷入深坑泥潭之中用力猛拔等所引起。脱膊多在伤后突然发病,出现跛行,患肢肩胛肌(或后肢髋关节处)凹陷,站立时,患肢比健肢长,不能正常负重、常伏卧,不愿运动,强行步行时,抬举前伸缓慢无力,拖拽前进。笔者从1980年以来,用局部穴位麻醉与手术整复相结合的方法治疗大家畜脱膊105例。其中马骡56例,牛49例,除2例黄牛因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笔者诊治耕牛肩、髋关节脱臼23例,均用仰卧式抬牛整复法全部治愈,现予报道,以飨读者。(一)肩、髓关节脱臼的临床特点1.肩关节脱臼:患肢伸向前方,避免负重,运步时患肢拖地前进,负重瞬间患肢即外偏,呈高度跛行,肱骨肌结节向外,变得  相似文献   

20.
胛气症为顽固性四肢病之一,发生于大家畜的一前肢,罹病后长期不愈,轻则影响使役,重则患肢肌肉萎缩,失去劳役能力。中兽医用长针深刺胛气穴(又叫透胛)治疗该症有特效。现简述如下。一、胛气症的病因与症状牲畜多因负重远行,践踏泥泞,或道路崎岖,乘驰滑倒,闪伤肩胛,气血淤滞,经脉受阻,发生本病。患畜站立时,常将患肢伸向前方,以减负体重。运步时患肢抬举前伸缓慢,蹄向外划弧,步度低,步幅短,呈中度或轻度悬混跛,前方短步。跛行随运动增多而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