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膜覆盖在旱地玉米制种上的应用山西省昔阳县种子公司(045300)邵双莲王存魁为了提高玉米制种产量,保证制种质量,近几年来我们在玉米制种上采用了地膜覆盖技术。实践证明,地膜覆盖不仅能提高25%的种子产量,而且能保证种子质量,所产种子光泽度好,颗粒饱满...  相似文献   

2.
超甜玉米"粤甜13号"早春地膜覆盖栽培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粤甜13号品种优质、耐寒、耐密植,适合广东省早春种植,但缺乏相配套的栽培技术,影响了品种特性的发挥。试验于2006年1月7日在广州市钟落潭镇的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白云基地进行,试验设盖膜与不盖膜2个处理,3600株/667m2、4000株/667m2、4800株/667m2、5600株/667m2等4个栽培密度,3次重复,随机区组设计,就栽培密度和地膜覆盖两个因素对粤甜13号鲜果穗产量、商品性等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随着栽培密度增加,鲜果穗产量也显著增加;地膜覆盖栽培能使生育期缩短10d,当栽培密度提高到5600株/667m2时,鲜果穗的商品性仍然维持在很高的水平;非地膜栽培时,穗长和穗粗比盖地膜栽培要高,但随着密度的增加秃顶长明显变长,当密度增加到4800株/667m2时,秃顶长达到2.27cm,严重影响商品外观,因此,在生产上非地膜覆盖栽培的密度应低于4800株/667m2。该研究结果充分显示了粤甜13号耐密植性和适合早春种植特性;同时表明,早春地膜覆盖栽培除了缩短生育期,使产品提早上市以外,还通过增加种植的密度增加产量,使种植的经济效益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3.
白晓峰 《中国种业》2003,(10):39-39
玉米制种采用地膜覆盖栽培后,增加了生产成本,加之受自然灾害的影响,制种产量不高,制种效益得不到保证,农户生产积极性受挫,制种基地锐减,威胁着生产型种子企业的生存。根据我们多年的生产实践认为,提高地膜覆盖玉米制种的效益,要选用高纯度、无病菌的亲本种子,在严格隔离去杂、精细播种和做好花期预测等环节的同时,应改变五种观念。1改施肥单一化为配方施肥地膜玉米制种施肥,应改纯施化肥为化肥和有机农家肥结合使用;改化肥施用中只施氮肥为氮、磷、钾以及锌肥结合施用。实践证明,只增大化学肥料的投入量增加了生产成本,制种效益降低。农家…  相似文献   

4.
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应用于山区玉米制种,能有效增温、保墒、保肥、早熟、增产(一般可达 25%~ 30%),同时种子饱满度好、色泽好、商品性好.  相似文献   

5.
地膜覆盖制种田.是种子生产上一个新的突破,它不仅可以大幅度提高种子产量,而且可以有效地提高种子质量,起到增产的效果。今年,我公司在玉米制种上大力推广地膜覆盖这一新技术,全县玉米制种1340亩,地膜覆盖面积达到1080亩,首次闯过千亩大关,在种子生产上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相似文献   

6.
栽培密度对水稻制种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改变株行距的方法,研究了单位面积插秧穴数对水稻制种产量及种子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吉林省土壤与气候条件下,制种田适宜的栽培密度为16.7~25.0穴/m2,制种产量可以达到8000~9000 kg/hm2,繁殖系数450~640,以25.0穴/m2最为适宜.如果原种数量较少,可采用8.33~15.0穴/m2,通过提高繁殖系数提高成品种子生产量.栽培密度超过25.0穴/m2,成品种子产量有所下降,空瘪粒增加,混合千粒重、种子质量下降,不利于制备高质量的水稻种子.  相似文献   

7.
张凡等 《中国种业》2012,(10):48-49
河西地区位于甘肃省西部,是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7~8℃,降水量60—610mm,蒸发量1400~3010mm,日照时数2200-3030h,无霜期85~165d。其生产的种子子粒饱满,光泽度好,千粒重高,商品性优。目前已是全国最大的玉米种子生产基地之一,常年制种面积达6万~7万hm2,年产种子占全国玉米用种量的45%以上。近年来,由于气候异常,玉米制种花期常遭受高温干旱、阴雨等不良气候的影响,造成空秆、缺粒、秃顶,致使产量下降、质量变劣,制约玉米制种产业的发展。如何改善玉米制种的胁迫条件,提高结实率,确保制种效益和质量,应成为河西地区玉米制种高度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1 制种优势1.1 自然条件优越我县光照充足,有利于种子的生长,所以生产的种子光泽度好、粒大、饱满,不但商品性好,更有利于苗齐、苗壮,且秋天风多雨少,利于种子晾晒,使种子在短时间内能够迅速完成降水,不会发生冻害。由于近年来水利设施的完备,很多种子田都有了灌溉条件,一旦种子田发生干旱,随时可以灌溉,使种子的生产得到更充分保证。1.2 制种户对种子质量认识水平较高我县从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制种,经过多年的制种实践,制种户早已认识到种子质量的重要性,所以生产过程中能够严格执行种子生产技术规程和制种方案,严格遵守种子的播期,彻底去杂,绝不吝惜任何一棵杂株。去雄时风雨无阻,认真听取技术员的指挥,秋收时  相似文献   

9.
李文龙 《种子科技》2001,19(5):301-302
夏播玉米制种处于高温干燥的气候条件 ,经常出现授粉不良、结实性差、籽粒偏小、种子成熟不良、发芽率低、制种产量低、商品性差等问题 ,严重时导致制种失败 ,给制种户和制种单位造成严重损失。经多年工作实践 ,在采取各项常规性技术措施的基础上 ,我们摸索总结出以下十项夏播玉米制种优质高产双保措施。通过这些措施的实践运用 ,能更有效地提高玉米制种的产量和质量 ,使夏播玉米制种亩产达到 35 0 kg,种子质量和外观商品性达到春播制种的质量要求。1 施足基肥 ,一促到底夏播玉米制种下种后 ,发芽出苗生长较快 ,单位时间内需要土壤供应养分…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制种区瓜农盲目增加种植密度追求产量,造成无籽西瓜种子千粒重下降,影响种子质量。在保证单位面积制种产量不降低的前提下,通过3个种植密度和3种整枝方式的比较,筛选提高无籽西瓜种子千粒重的最适密度和整枝方式。结果表明:株距25cm,每667m2保苗2465株,采用单蔓整枝主蔓结瓜的方式,可以显著的提高无籽西瓜种子的千粒重和产量。  相似文献   

11.
玉米制种必须严格隔离,适时播种,把握关键技术,以期父母本达到理想的花期相遇,实现充分授粉,保证种子纯度.必须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收获,提高制种产量,确保种子发芽率及良好的商品性.  相似文献   

12.
忻定盆地是山西省重要的瓜类制种基地之一。西葫芦套种玉米在山西省太原以北一年一熟地区一茬变两茬,在玉米不减产的情况下,每667m~2可增收西葫芦种子50~75kg。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生产现状,总结出一套适合忻定盆地露地地膜覆盖晋园六号西葫芦套种玉米高产、高效制种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13.
杂交玉米制种后期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杂交玉米制种过程中,由于繁种生产程序较多,种植农户往往会放松后期的田间管理,这样既影响了制种的产量义影响了种子的质量,给制种单位和农户带来了严重的损失.为了提高种子的商品性,增强市场竞争力,加强杂交玉米制种田的后期管理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4.
李大雄  陈华璋  饶勇  毛小锋 《种子》2007,26(6):114-116
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杂交种是我国油菜最主推的品种,但其不育系在南方秋播制种会出现微量花粉,给种子纯度带来极大风险。利用青海气候资源进行春播制种,能克服不育系的微粉问题,且制种产量高,种子商品性好。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武威市农业部门抓住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种子工程的机遇,充分发挥自然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制种产业,对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增强种子企业经济实力发挥了重要作用。2002年全市杂交玉米制种面积达1万公顷,较上年增长1.4倍,生产玉米杂交种5960多万千克,其中对外预约制种面积占玉米杂交制种总面积的96%以上。制种产量高,种子商品性好,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和开发潜力。但是,在玉米制种产业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协调因素,严重影响着制种产业的健康发展。1存在问题1.1法制观念淡薄《种子法》明确规定,“商品种子生产实行…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紧凑型杂交玉米制种左右着基地的承约数量,抓好此类种子的脱水是保证种子质量的重要方面。在目前种子加工业还比较落后的情况下,怎样抓好种子脱水? 一、推广地膜覆盖。对生育期比较长的组合推广地膜覆盖制种技术,不仅能提高制种产量,而且可以提前播种10天,提早成熟15天左右,收获时种子含水量可比不盖膜低5个百分点左右,提早成熟收获可使种子在秋季温度比较高的条件下充分晾晒。二、改进施肥技术。施肥技术对种子脱水也是一个重要因素。氮对植物生命活动具有重要作用,但是氮肥施用过量或施肥期偏晚,易造成开花延迟,后期贪青晚熟,使种子脱水困难。磷对于细胞分裂、有机物的合成、转化和运输都有密切关系。磷不足时,细胞分裂受阻,植株生长缓  相似文献   

17.
甘肃河西走廊地域辽阔 ,地下水源丰富 ,气候干燥 ,日照时间长 ,昼夜温差大 ,劳力充足 ,是理想的制种场所。但由于农户制种方法不当 ,田间管理粗放以及受气候条件的影响 ,有时产量低而不稳。现就如何提高杂交西瓜制种产量作如下浅析 :1 影响制种产量的主要因素1.1 母本密度小 ,有效种瓜数少。密度是构成产量的主要因素 ,在一定密度范围内 ,增加种瓜数比增加单瓜重更有利于提高种子产量。根据近几年对西农 8号采种量的调查 ,亩植 30 0 0株以内的 ,产种量随种植株数的增加而增加 ;亩植 30 0 0株以上的产种量则随种植株数的增加而减少。可见 ,…  相似文献   

18.
栽培苜蓿的繁殖特性和遗传机制及种子生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栽培苜蓿繁殖特性研究对于提高苜蓿种子产量和通过杂交制种利用杂种优势具有重要意义.栽培苜蓿的实际种子产量较潜在种子产量低(仅为后者的4%),其主要遗传学限制因素是较高的雄性不育(花粉败育)和雌性不育(胚珠不育)比率,本文回顾了苜蓿雄性不育和雌性不育繁殖特性的细胞学、遗传学和相关基因定位研究进展,并对利用雄性不育性进行杂交制种的应用前景进行了讨论和展望.  相似文献   

19.
在玉米杂交制种过程中,往往放松后期田间管理,既影响制种田的产量,又影响种子质量.要想提高种子的商品性,增强市场竞争力,应当重视玉米杂交制种田的后期管理.  相似文献   

20.
河西走廊玉米杂交制种技术规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河西走廊位于甘肃省西部,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灌溉便利,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作物高产栽培和良种繁育。在这里生产的种子子粒饱满,光泽度好,千粒重大。目前,已建成全国最大的玉米种子生产基地之一,常年制种面积达6万~7万hm^2,年产种子占全国玉米用种量的45%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