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基于国内外的研究,阐述微气候的概念和特征,指出其与园林空间、苏州古典私家园林空间的潜在对应关系,并以园林中最为重要的植物要素为客体,以微气候视角讨论苏州古典私家园林中植物景观如何营造具有微气候效果的景观。进而从植物自身生态特点、苏州城市特点、苏州园林空间及立意特点,重点分析了其中的植物景观在地域性的种植方式上、空间性的微气候营造上、融合性的生长方式上及精神性的立意表达上营造微气候的方式。最后提出启示当代设计的植物景观营造要点,以期为解读古典园林、创新当代园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基于GIS的秦岭山系视觉景观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视觉景观评价是景观开发利用和保护的基础。采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对秦岭山系景观进行分类和制图的基础上,运用模糊层次综合分析方法,从景观视觉质量和视觉敏感度两方面综合评价了秦岭山系视觉景观资源。结果表明:阔叶林和草甸景观具有较好的视觉质量,美景度较高,针叶林、混交林和水体景观次之,而草丛和城镇景观视觉质量较差;视觉景观最敏感区主要分布在距道路500 m内,视觉景观敏感度与道路、观赏视距有较强的相关性;秦岭山系视觉景观资源总体较好,很好级和较好级视觉景观资源占研究区总面积的77.83%,主要分布在海拔较高地区。  相似文献   

3.
庭院植物景观设计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伍贤亮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9):3978-3980
从建筑、水体、道路、小品与植物造景4个方面,结合广州白云宾馆、苏州拙政园、杭州西湖小瀛洲的竹径的植物景观实例,论述了植物造景在庭院设计中的应用,以提高植物造景的科学性与艺术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园林绿地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4.
景是园林的灵魂,地形、植物等各类造园材料都可以作为园林造景的主题。从景的含义及园林景观的类型出发,分析了人们在欣赏园林景观时,不同的游览方式和观赏视距,对景观不同的观赏效果,及给人以不同的景观感受。因此,园林工作者在规划设计中必须要掌握游览观赏的规律。  相似文献   

5.
郭春华  刘小冬  余盘满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1):10964-10967
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运用植物群落学原理与统计学方法,对广东四大名园中植物物种组成,乔、灌木层群落的数量特征,植物观赏特性与景观季相变化,以及植物文化与造景进行研究与分析。以期为岭南古典园林的植物景观维护和改进提供科学数据,为现代园林的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随着新中式风格园林发展热潮的兴起,观赏竹作为中国古典园林中极为重要的植物元素,以其富于现代感的简洁线条和高度的文化代表性受到业界的广泛关注并大量使用。本文以中国古典园林中竹的传统文化与配置方法为轴线,总结了中国古典园林中与竹有关的包括园路、建筑、山石、水体在内的造景方式,并联系现代园林中竹的应用,从竹种选择、空间布局、手法配合、植物配置及审美与实用功能5个方面对新中式风格园林设计中观赏竹的应用提出相应的原则与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7.
马源  边宇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5):3593-3595,3599
通过对中西方古典园林中植物、建筑、水体、假山置石雕塑等设计要素的比较分析,阐明了中西方古典园林中所使用的照明设计手法应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8.
刘翔  邹志荣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7):2757-2759
从空间尺度的决定因素中最基本的视觉生理特性角度,分析总结视距、视角对园林空间布局的控制,以及对空间尺度的一般量化控制规律。  相似文献   

9.
苏杭园林植物配置特色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园林风格、植物种类选择与应用、植物景观营造手法、植物配置原则、服务对象等方面比较分析了苏州古典私家园林和杭州自然风景名胜区园林的植物造景特色差异。  相似文献   

10.
寺庙园林作为中国古典园林三大类型之一,其景观环境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植物景观的营造。由于长期受到地域和宗教文化的影响,南北寺庙园林的植物景观受到当地气候环境和生态条件的制约而有所差异。笔者在实地踏查了南宁、桂平、贵港、桂林4个地区13个具代表性的寺庙园林的基础上,把以广西为重要分支的岭南寺庙园林和以北京为代表的北方寺庙园林进行对比,从植物选择特点、植物配置方式和植物景观特色3个方面对二者进行了比较研究,得出二者之间既存在共性,又各具特性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银伟静  周建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2,(18):9771-9772,9790
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2011年西安世博园中迷宫园的平面构成、立面空间组成及其材料运用,赏析了迷宫园的迷人之处。迷宫园用现代的景观设计手法,结合了中国传统园林文化,运用简单的景观元素,创造出丰富的空间形态,并以全新的模式诠释了古老的景观形式,以启迪对人生及社会的思考。  相似文献   

12.
丁晓娟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21):74-75,36
园路贯穿于各景点之间,直接影响到园林绿地各功能空间的划分、人流交通的通畅和景观组织的合理性.本文对园路的设计原则、园路的确定以及设计时需考虑的因素等问题做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以福州植物园桃花专类园为研究对象,对桃花专类园的现状调查、设计理念、总体布局、环境细部设计和植物造景进行分析,以期为同类植物专类园的营造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送走暖春,迎来盛夏,抛开都市的繁杂与喧嚣,独享花园这一方净土。带着对自然的丝丝眷恋和对生活的美好追求,让我们一起打造梦中后花园。  相似文献   

15.
昆明世博园内万春园、明珠苑园林植物群落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典型抽样的方法对昆明世界园艺博览园中代表中国古典皇家园林的北京万春园,代表中国现代园林的上海明珠苑中的园林植物群落进行物种结构、水平结构、垂直结构和季相的调查与分析.万春园共有植物27种,分属于17科、22属;明珠苑共有植物36种,分属于26科、32属.万春园园林植物水平配置以自然式为主;明珠苑园林植物水平配置以规则式为主.乔、灌、花草成层形成两个展现园林植物群落的垂直结构,明珠苑中还有建筑物垂直绿化结构.万春园园林植物群落季相变化明显而明珠苑园林植物群落季相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16.
孟妍君  秦鹏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7):15270-15272
从雁山园的自然环境入手,根据农代缙的《雁山园图》及相关研究资料,分析了雁山园的造园美学思想。并说明了雁山园的造园哲学基础是儒家、道家、禅宗三大家,其美学思想包容了入世与出世思想、画意与文心、自然山水之美以及风水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7.
安娜是一位发表过许多园艺及旅行文章的自由作家,也是一位狂热的摄影爱好者。在其丰富的旅行生涯中,她用相机记录下了旅途中的见闻和令她难以忘怀的美景,将经历与感悟写成一篇篇文章,见诸于多家报刊与网站。  相似文献   

18.
浅谈城市园林设计与园林植物保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郭伟红 《安徽农学通报》2009,15(12):144-145,247
城市园林绿化设计决定着植物配置、植物群落结构以及栽植密度[1]。本文分析了部分园林与植物保护现状,并提出了城市园林设计中有效预防植物病虫害发生的措施。在具体园林绿化设计过程中,权衡园林植物病虫害的相生、相克关系,设计配置合理的栽植密度,把园林植物保护放在设计的重要位置,坚持适地适树和生物多样性,增强植物对病虫害的免疫力,可以有效避免人为造成园林植物病、虫共生的环境条件,不断为园林绿化事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园林景观设计在我国已经越来常被用到,在提高绿化面积的同时也能装点我们的心情,放松我们紧张的神经,达到充实我们的精神食粮的作用,就以园林建筑类型与园林的关系、设计风格及在园林景观中的作用为论点进行合理阐述。  相似文献   

20.
园林植物的景观设计是农业生态园建设的重要方面.笔者对保定市农业生态园的植物种类进行了调查统计,并对园内的植物配置方式、园林规划原则及产生的效益进行了分析,旨在为生态园的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