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1 毫秒
1.
黄立 《山东家禽》2011,(8):37-38
目前,鸡腿脚病的发生率有所增加,一些养鸡场(户)对鸡腿脚病缺乏足够的认识和了解,往往重视不够,极易引起误诊、错治,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根据多年临诊经验,现将鸡常见腿脚病的发生原因及类似症状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皮肤型鸡痘是由鸡痘病毒引起的鸡痘的一个病型,主要表现为体表无毛部位有结节增生。2002年5~10月,陆续有养殖户到本站送检病鸡,经诊断为皮肤型鸡痘。病鸡皆为30日龄以上,群体死亡率3%~5%。病鸡消瘦,体表无毛处有白色结节或褐色痂块,经本站兽医人员用药治疗一个疗程后基本痊愈。一、临床症状病鸡冠、肉髯、眼睑、嘴角、腿脚等皮肤少毛处有白色结节,后变成棕褐色或黑色结痂。病鸡精神委靡、食欲减退或废绝、体重轻、消瘦。二、剖检变化肝脏稍肿,盲肠扁桃体微肿,其他脏器无明显眼观病变。三、治疗1.全群用葡萄糖、氨…  相似文献   

3.
肉鸡脚瘫痪症的诊治刘佳娟广西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去年我中心购进一批AA肉鸡苗1400只,采用市饲料厂生产的111号肉小鸡颗粒全价饲料饲喂,饲养一周龄左右,发现鸡群中有不少鸡的腿脚瘫痪,现报道如下:临床症状:发病的多数是长势快、体重超群的健壮幼雏。病鸡...  相似文献   

4.
<正> 近一段时间以来,笔者诊治多起蛋鸡高峰期非典型新城疫与大肠杆菌病混合感染的病例。现将该病的发病特点及诊治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症状发病鸡群多集中于150~300日龄的高产鸡。病初个别鸡表现精神沉郁,嗜睡,张口伸颈,口腔内有黏液,有吞咽和摇头动作,呼噜,咳嗽,出现软嗉或硬嗉,腿软,拉黄白绿色稀便。死亡鸡只鸡冠发紫,腿脚发干,2~3天后,鸡群中病鸡增多,采食量,产蛋量下降不等。2 剖检病理变化病死鸡机体脱水严重,喉头、气管黏膜出血、充血,肝脏有带状或条纹状出血,心冠脂肪出血,个别鸡有包心包肝症状,肺部水肿、瘀血,腺胃乳头水肿、出血,胰腺有出血、充血症状,十二脂肠黏膜弥漫性出血、溃疡,小肠壁上有淋巴滤泡隆起出血,直肠  相似文献   

5.
北安市某鸡场饲养了5000只肉鸡,前期鸡只生长良好,按正常免疫程序进行了免疫.20日龄时,鸡群开始排白色稀粪,食欲减少,每天死亡20多只. 1 临床症状 鸡冠苍白,精神沉郁,羽毛蓬乱,逐渐消瘦,腿脚瘫软,关节肿胀,不愿运动.腹泻,排白色石灰样稀粪,并污染肛门周围羽毛.有的病鸡嗉囊高度扩张,口中流出少量淡黄色或无色稍混浊的液体.  相似文献   

6.
1早期的胚胎感染或孵化不良1.1胚胎病主要指垂直传播的传染病,如鸡白痢、鸡支原体病、鸡副伤寒、禽脑脊髓炎、呼肠孤病毒感染、鸡传染性贫血、传染性矮小综合症等。1.2孵化不良孵化过程中,温度、湿度、通风换气的合理控制至关重要。温度急高急低,通风换气不良都会致使出雏提前或推迟,从而产生大批弱雏。这种弱雏体形小,腿脚发干、脱水、卵黄吸收不良,往往因站立困难、抵抗力差、感染疾病等而引起死亡。1.3孵化消毒不彻底在孵化过程中,如果种蛋、孵化器、出雏器、孵化后的其他用具消毒不彻底,刚出壳的雏鸡就极易感染大肠杆菌、绿脓杆菌、葡萄…  相似文献   

7.
<正>痛风属于代谢失常疾病。痛风病有内脏型、腿脚型与两者兼有型。1病因病机痛风病主要是鸡摄入粗蛋白质过多,钙过多或钙磷比例失调,以及缺少VA,引起肾功能失调致病。因鸡摄入蛋白质和钙过多,已超出维持与生产的量,造成肾脏生理功能超负荷,结果肾衰而致肾阴虚损而致病。另外,鸡曾患其他疾病而肾功能失常,对摄入蛋白质不能正常运化、化生而致病。如减蛋综合征、肾炎等没得到及时治疗,引发痛风病。笔者2015  相似文献   

8.
鸡吸收不良综合症在临床上并不少见,尤其是鸡患法氏囊病之后。在护理及饲养管理工作未能跟上,感染球虫、肠道细菌失衡以及饲喂发霉饲料等,最容易导致本病发生,单纯用酉药调治效果不佳。笔者以“四君子汤”辨证施治并结合用西药收到满意效果。鸡患吸收不良综合症后,颜面、腿脚苍白无血色,群鸡大小不一,个体瘦弱,羽毛粗乱无光泽。患鸡便稀,呈白带酱红包含未消化食康,有的排橙红色粘液样物质。中医治疗应以补气健脾、利湿解毒为主,药方因患鸡不同情况而异。所谓“四君子汤’即由党参150克、白术120克、在革120克、甘草100克,四味中…  相似文献   

9.
<正>腿部质量是指腿部、跗部、脚垫、关节等导致的腿病问题的通称,对肉鸡健康至关重要。肉鸡饲养至第5周后,鸡活动空间格外拥挤,活动量减少,经常会导致腿脚部发生问题、胸部和跗部发生炎症,且随着垫料质量越来越差,肉鸡患腿病的风险也在增加。实际上,脚垫损伤早在第2周左右就已形成,但完全表现出症状是在第5周,  相似文献   

10.
鸡吸收不良综合症在临床上并不少见,特别是鸡患法氏囊病后护理及饲管工作未能跟上,感染球虫,肠道细菌失衡,饲喂发霉饲料等均容易引起本病。单纯西药调治,其效不佳。笔者以“四君子汤”辩证施治,结合西药收到满意效果。1主证鸡冠、颜面、腿脚苍白无血色,群鸡大小不一,个体瘦弱,羽毛粗乱无光泽,病鸡便稀,呈白带着红色,含未消化食糜,有时排橙红色粘液样粪便。2治法补气健脾,利湿解毒。3药方党参150g、白术120g、茯苓120g、甘草100g共为细末,临用前用开水冲闷1h,按饲料2%拌饲料中,连服5~7d。方中党参补脾益气,为方中主药,…  相似文献   

11.
肉用仔鸡腿脚病发病原因十分复杂,已被公认是一种世界性疾病,发病率已达5%~15%.对肉鸡业危害十分严重。控制腿脚病的发生是提高屠体合格率、减少残次品.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现就肉仔鸡腿病主要发病原因及防制措施分述如下:一、发病原因1.遗传因素:遗传变异、品种与品系差异可能与本病有关。在相同的饲养管理条件下,有些品种或品系易感染病毒性关节炎或患胫骨软骨发育异常、脊椎滑脱症,使腿部出现麻痹造成腿脚病。2.营养因素:(1)某些维生素缺乏。维生素D缺乏:家禽需要维生素D是有效地利用钙质。维生素D缺乏的很大一…  相似文献   

12.
近10年来,山东省鸡病在不断发生变化。根据本所禽病门诊情况来看,有的鸡病发病上升,如鸡传染性喉气管炎、鸡传染性鼻炎、鸡滑液囊支原体病;有的发病减少,甚至几乎消失,如鸡新城疫、鸡传染性支气管炎、鸡传染性法氏囊炎、鸡痘、鸡球虫病、鸡住白细胞原虫病;但这期间新发了一些鸡病,如蛋鸡血管瘤病、鸡安卡拉病等。同时,原有的鸡病发生病原变异、临床表现变化等,如H9亚型禽流感、鸡传染性喉气管炎、鸡非典型性新城疫等;而有的传染病的宿主范围在变化,如鸭发生新城疫、减蛋综合征,鸳鸯发生小鹅瘟,肉鸭及鸽子发生安卡拉病等;有的病原(因)难以确定,如鸡腺胃炎等;有的不同疾病有同样的临床表现,如鸡支气管堵塞,低致病型禽流感、支原体都会单独出现及同时存在时发生。  相似文献   

13.
鸡慢性呼吸道病是由鸡败血支原体(霉形体)引起的一种慢性呼吸道传染病。该病主要发生于鸡和火鸡,各种年龄的鸡均有易感性,但以1~2月龄的幼鸡易感性最高。病鸡和带菌鸡是主要传染源。病鸡咳嗽、打喷嚏时,病原体随病鸡分泌物排出,通过飞  相似文献   

14.
中小型鸡场的鸡病临床诊断是鸡病诊断的基础,又是鸡病防治的重要环节。本文较系统地阐述了中小型鸡场鸡病临床诊断的主要内容、步骤和方法,并结合当前中小型鸡场的鸡病诊断现状,探讨提高鸡病临床诊断水平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和鸡大肠杆菌病是危害养鸡生产的主要疾病,鸡大肠杆菌病更多继发于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等病毒性疾病,给养鸡生产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现将近期我站诊治的一例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和鸡大肠杆菌病混感病例诊治情况及防治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鸡常见免疫抑制性疾病的防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英民 《兽医导刊》2008,(4):19-20,24
目前,鸡免疫抑制性疾病有14种之多,比较常见的有鸡马立克氏病、鸡传染性法氏囊病、鸡传染性贫血,鸡白血病和鸡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这些病破坏鸡的免疫系统,会引起鸡的免疫抑制,接种疫苗后不能有效地产生免疫应答反应.  相似文献   

17.
目前,鸡免疫抑制性疾病有14种之多,比较常见的有鸡马立克氏病、鸡传染性法氏囊病、鸡传染性贫血,鸡白血病和鸡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这些病破坏鸡的免疫系统,会引起鸡的免疫抑制,接种疫苗后不能有效地产生免疫应答反应,当外界有病毒(细菌)存在时,鸡接触后就会感染,使鸡对多种传染病的感染性增加,导致鸡出现多种疾病的并发、继发或混合感染。对鸡病的诊断、治疗带来诸多难度,同时也给养鸡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养鸡场或养鸡户,都要认真做好鸡免疫抑制病的防制工作。  相似文献   

18.
鸡霉形体病又称鸡毒支原体病、鸡霉浆体病、鸡败血霉形体病,俗称慢性呼吸道病(Chronic respira-tory disease,CRD).是养殖业的常见病和多发病.  相似文献   

19.
, 《甘肃畜牧兽医》2012,43(6):68-68
H5诊断要点:主要发生于蛋禽、青年禽 发病迅速、死亡率高,蛋鸡种鸡发病初期表现个别鸡精神极差。周围养殖禽群出现有大量死亡现象;鸡冠发绀及坏死点,腿脚鳞片出血、有肿头禽只,个别有神经症状。解剖呈病毒性败血症:心脏外有点状出血,部分鸡或鸭心肌呈白色条状坏死,心内膜出血。卵泡变形出血,输卵管内有脓性分泌物或干酪样物,部分鸡腺胃乳头严重出血。胰脏出血坏死。产蛋率骤降。  相似文献   

20.
秋季气温变化较快,属于鸡病多发季节,常见的有白冠病、鸡痘以及鸡球病等,因此必须要做好预防与治疗,才能确保鸡健康生长。本文将针对秋季常见鸡病的防治策略进行探讨,以期望为业内人士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