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通农 1 3是通化市农科院利用品种间杂交选育的高蛋白大粒大豆新品种 ,2 0 0 1年 3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选育过程 通农 1 3大豆新品种是以本院高蛋白材料 86— 95 9为母本 ,以高产品种长农 4号为父本组配的组合 ,1 988年培育F1;1 989~ 1 991年进行集团混合选育 (F2 ~F4 ) ;1 991年F4 选出 4个集团 31个单株 ;1 992年品系决选F5,选出B1 5 (百粒重 2 6.7g) ,D1 1(百粒重 30g) ,D 1 3(百粒重 2 6g) ,E1 1 (百粒重2 7.8g)四份材料 ;1 993年进行品系鉴定试验 ,1 994~1 996年进行三年品比试验 (两年水灾 ) …  相似文献   

2.
大豆绥农14的选育景玉良吕德昌(黑龙江省农科院绥化农科所152052)绥农14系黑龙江省农科院绥化农科所,于1987年以合丰25为母本,绥农8号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采用系谱法选择,1990年后代决选育成。1996年经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3.
高产优质春小麦北麦10号为黑龙江省农垦九三科研所1997年以九三32664 (96)/九三3U117F1为母本,以格来尼为父本配置杂交组合,经有性杂交系谱法选育而成.1998-2000年种植F1~F3,2000年冬南繁增代,于2002年F6决选,原代号九三02-6628.2010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国审麦2010019.  相似文献   

4.
九谷 1 1新品种是吉林市农科院作物所于1 989年用品种间有性杂交方法 ,采用系谱法育成。于 2 0 0 1年 5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 选育经过九谷 1 1是 1 989年以“1 44 2 5”为母本 ,“81 39 5 4 1”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组合编号为 891 3。 1 990~ 1 995年在所内对F1 ~F6 代进行系统选育。 1 996~ 1 997年在所内进行产量等性状鉴定 ,表现优质、高产、抗病、抗倒伏。1 998~ 2 0 0 0年参加谷子品种区域试验 ,产量显著优于对照品种。 1 999~ 2 0 0 0年进行生产试验 ,明确了该品种的推广价值和适应区域。2 产量表现…  相似文献   

5.
海垦九二号系黑龙江省九三科研所小麦研究中心于1994年以九三93-3U92为母本、克90-514为父本有性杂交,系谱法选育而成.1995-1999年种植F1~F4代,于1999年F5代决选,代号为九三99-5611,2005年3月通过内蒙古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蒙审麦2005006号).  相似文献   

6.
郑 91 8 8是河南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于 1 991年以郑 8744为母本 ,鲁谷 2号为父本 ,采用有性杂交方法选育的谷子新品系。 2 0 0 1年 4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选育经过  80年代中后期根据谷子生产上存在的问题和人民群众对谷子品质的要求 ,制定了谷子高产、优质、抗病的育种目标。从丰产性好的豫谷 2号与半矮秆、品质优的郑 40 7杂交后代中选择优系郑 8744作母本 ,与抗谷锈病的父本鲁谷 2号 1 991年杂交 ,F1代混收 ,经过 6个世代的系谱法选择 ,1 996年基本稳定。1 997年参加产量试验 ,表现综合性状良好 ,较对照品种豫谷…  相似文献   

7.
1选育的方法及过程 2001年以嫩9232为母本,以外引系FRENKLIN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经系谱法选择:2001—2005年分别在公司和海南加代种植F1~F6。2006年F7决选,品种代号为明星05—02,2007年在公司内部品比试验,同时进行品种异地鉴定。2008~2009年参加黑龙江省区域试验,2010年参加黑龙江省生产试验,2011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定名为星农1号,选育过程见表1。  相似文献   

8.
合江19号是黑龙江省农科院水稻所于1966年以京引59号(虾夷)为母本,合江12号为父本杂交的F_3(合交6616-1),1969年再与京引58号(手稻)有性杂交育成。1978年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1985年  相似文献   

9.
吉农23号是吉林农业大学1994年以吉林30号为母本、公交89183—8为父本,经品种间有性杂交,多年系统选育而成,原品系编号吉农9426—19。该品种2007年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吉农23号,品种审定编号:吉审豆2007015。  相似文献   

10.
夏大豆新品种山宁 12号(原 JN9843- 06、豆交 78号),是济宁市农科院、济宁市益农高新农技事务所以 [(早熟巨丰×中遗特大粒) F2×齐丰 850]F1作母本,豆交 74作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经系谱法选育而成. 2005年 3月经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山宁 12号.  相似文献   

11.
天农青饲2号是天津农学院1999年以Tx622A为母本,以抗蚜140和IS720苏丹草杂交选育的种间杂交后代TS175恢复系为父本杂交而成的以饲用为主、粮饲兼用型高粱杂交种,已于2006年12月通过全国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2.
大豆新品种通农14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农14是通化市农科院育成的高蛋白小粒大豆新品种,符合出口标准,2001年3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选育过程 通农14大豆新品种以通农11为母本,以高蛋白野生大豆“T12”为父本,于1991年进行有性杂交,组合代号为9158。当年得杂交种19粒,当年10月初到海南岛加代,1992年将加代的种子全部种植,秋季选出2株 (F2 ),1993年从第一株中选出A1、A2、A3三株 (F3 ),1994年从A2中选出26株材料 (F4 ),1995年选留17个株系 (F5),1996年选留4个株系 (F6)……  相似文献   

13.
大豆新品种──通农10号通农10号大豆新品种是吉林省通化市农业科学研究所1987年以高产、高蛋白含量的通农5号为母本,以丰产、抗病的风交76-638品系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来用集团选择法,经多年选育而成。1992年经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批准推广……  相似文献   

14.
垦红14是黑龙江省红兴隆科研所选育的优质面包用粉春小麦品种。1997年1月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垦红14是1987年用钢82-122为母本,东农120为父本有性杂交选育而成。F0、F2、F4、F5、F6在红兴隆科研所选择,F1、F3在云南省元谋县南繁增代。1991年F6代稳定决选,决选品系号钢91-46。1992~1993年所内鉴定,1995~1996年参加黑龙江省小麦联合区域试验,平均产量3278.5kg/hm2,比对照品种垦红9号增产2.4%,1996年参加黑龙江省小麦生产试验,平均产量3356.7kg/hm2,比对照品种垦红9号增产8.4%。特征特性 垦红14为中早熟品种  相似文献   

15.
1994年吉林农业大学以公交90208-114作母本、公交89183-8作父本,经品种间有性杂交,多年系统选育而成,原品系编号吉农9426-19。该品种2007年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吉农19号。品种审定编号:吉审豆2006011。  相似文献   

16.
李海  谷茂 《作物杂志》2002,18(2):44-44
晋黍4号是山西省农科院高寒区作物研究所于1985年用品种间有性杂交方法,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具有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的特点,1996年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 选育经过晋黍4号是1985年以内黍2号为母本,伊黍1号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1986~1989年在所内对F1 ~F4代进行系统选育。1990~1992年在所内进行产量抗逆性等性状鉴定,表现优质、高产、抗旱、抗倒伏。1993~1995年参加生产试验和田间鉴定,明确该品种的推广价值和适应范围。2 产量表现1990~1992连续3年品比试验,平均产量3801kg/hm……  相似文献   

17.
王淑荣 《作物杂志》2001,17(4):44-44
1 选育方法及经过大豆新品种嫩丰16是黑龙江省农科院嫩江农研所于1992年以嫩84223为母本,以嫩7970516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杂交组合号为9232,1993年种植F1 代,当年冬季进行南繁加代,1994年种植F3代,1995年F4决选,代号为嫩92328。1996~1997年进行所内鉴定,品比试验及异地鉴定试验。1998~1999年参加黑龙江省区域试验,2000年进行生产试验。2001年2月经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2 特征特性该品种为尖叶,白花,茸毛灰色,亚有限结荚习性……  相似文献   

18.
品燕4号是以皮、裸燕麦种间杂交育成的裸燕麦高代品系9814为母本、皮燕麦Iowax421为父本,采用皮裸燕麦种间有性杂交和系谱法选育而成的裸燕麦品种,于2015年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本文详细介绍了品燕4号的选育过程、产量表现、特征特性、适宜区域和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9.
大豆新品种九农CE2是吉林市农业科学院大豆所2008年以九交2006A-5为母本、本地豆为父本通过品种间有性杂交,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的,2018年通过吉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产量高且稳定、适应性广、品质好,是适合吉林省早熟区域种植的大豆新品种。  相似文献   

20.
东农51号是东北农业大学大豆研究所通过有性杂交育成的高异黄酮含量的大豆新品种。2003年以来,采用不同方法测定异黄酮含量,异黄酮含量平均为4.557‰,为高异黄酮含量大豆品种。中抗灰斑病和病毒病。东农51号适宜在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内蒙古自治区的兴安盟、呼伦贝尔盟,吉林省东部山区和半山区等地种植。2007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品系来源及选育过程1997年在哈尔滨配制杂交组合绥农10×东农L200087,1998~2000年种植F2~F4代并选择。2001年决选出东农99-1124。2002年进行异黄酮含量测定,确定为高异黄酮含量品系。200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