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套袋梨黄粉蚜的发生规律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果实套袋是改善鸭梨外观品质的主要技术措施,但套袋后诱发了梨黄粉蚜大发生,给梨主产区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据此于1996~1998年对套袋鸭梨黄粉蚜的发生规律进行了田间调查,提出了梨黄粉蚜的综合防治技术。1梨黄粉蚜的发生规律梨黄粉蚜俗称黄粉虫,属同翅目...  相似文献   

2.
在我市的祁县、平遥等酥梨栽培区,梨黄粉蚜危害十分猖獗,严重影响了酥梨的套袋效果。笔者经几年的防治实践,取得了良好的防治效果,特总结如下。1 梨黄粉蚜生活习性及其危害特点梨黄粉蚜属同翅目根瘤蚜科,1a(年)发生多代,以卵在树皮裂缝越冬,翌年梨花开时孵化出若虫,以若虫和成虫在翘皮下嫩皮处吸食树液,7~9月危害果实,8~9月是其危害严重期,附着在萼洼果皮下吸食果汁,发生量大时,果面上形成堆堆黄粉,实则为该虫的成虫若虫和卵堆,被害果表面初为黄色稍凹陷的小斑,以后渐变褐至黑色,形成具龟裂的大黑疤,严重时果实腐烂脱落,采收较早时常会将…  相似文献   

3.
砀山酥梨套袋可使果面光洁 ,果点小 ,蜡质增加 ,颜色变白、变黄 ,外观漂亮 ,病虫害减少 ,商品价值高 ,是提高品质的一项重要措施。 1 999年我场进行了大面积酥梨套袋 ,有的效果很好 ,有的套袋梨被黄粉蚜为害较重 ,补救防治措施不力 ,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其发生情况和原因及补救方法如下。1 套袋砀山酥梨黄粉蚜发生程度和为害状况  我场 1 999年在 6月上旬套袋 ,于 6月 2 6日和 8月 2 8日对全场套袋砀山酥梨分园片 ,取点调查 ,第 1次每点一般查 2 0个袋 ,调查袋内梨果是否有黄粉蚜为害 ,第 2次每点查 2 0 0个袋 ,调查袋内是否有黄粉蚜为…  相似文献   

4.
果实套袋是改善丰水梨外观品质的主要技术措施,但套袋后诱发了梨黄粉蚜大发生,给梨主产区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据此于2001~2004年对套袋丰水梨黄粉蚜的发生规律进行了田间调查,提出了梨黄粉蚜的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5.
果实套袋是改善丰水梨外观品质的主要技术措施,但套袋后容易诱发梨黄粉蚜。笔者对套袋丰水梨黄粉蚜发生规律进行了田间调查,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6.
<正>梨果套袋是改善梨果外观品质、减少病虫害和降低农药残留的主要技术措施,随着该技术的推广,梨果套袋逐年增多。但由于套袋前防治不到位、套袋操作不当,以及套袋改变了果实表面的微环境,套袋后易诱发梨黄粉蚜等害虫的发生,而入袋的黄粉蚜由于受到纸袋的保护,用药剂进行防治很难奏效,从而引起梨园大量落果,个别果园甚至绝产,给生产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为此,我们在县林业局果树基地及周围几个村的梨园内经过多年的细致观察、试验,初步掌握了梨黄粉蚜的发生规律,总结出了梨黄粉蚜的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7.
阐述了套袋梨的主要害虫梨木虱、黄粉蚜、康氏粉蚧、食心虫、椿象等的发生情况、危害症状、发生规律,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8.
梨果套袋是改善梨果外观品质、减少病虫害和降低农药残留的主要技术措施。若果实套袋前病虫害防治不力、套袋操作不当,易引发袋内梨黄粉蚜发生。入袋的黄粉蚜受到纸袋的保护,用药剂防治效果差,常引起梨园大量落果,甚至绝产,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笔者对6.67hm。梨园套袋梨果黄粉蚜的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总结了综合防治技术,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正>套袋栽培是改善梨果外观品质、减少食心虫等病虫危害和降低农药残留的主要技术措施,但由于套袋前药剂防治不到位和套袋操作不当,以及套袋改变了果面微环境条件,易诱发梨黄粉蚜等害虫的大发生。受纸袋保护,入袋的黄粉蚜很难再通过药剂进行防治,因而极易给生产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0.
在我市的祁县、平遥等酥梨栽培区,梨黄粉蚜危害十分猖獗,严重影响了酥梨的套袋效果.笔者经几年的防治实践,取得了良好的防治效果,特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梨果套袋是目前梨生产中值得大力推广的一项先进技术。笔者1993年从河北农科院引进梨果实套袋技术,在酥梨生产中试验示范,并获得成功。1994年全县推广66.61hm~2酥梨套袋,1995年推广133.3hm~2,一举成为全国酥梨套袋第一大县。实践证明,酥梨套袋经济效益显著,是生产“无公害”梨的重要方法,推广前景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12.
<正>梨黄粉蚜属同翅目、蚜科,又名黄粉虫,俗称膏药顶。近年来,危害套袋翠冠梨严重,我县部分梨农遭受重大损失。为此,2005年始,我们进行了防治试验。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试验方法选用10%蚜虱净可湿性粉剂(克胜集团)、  相似文献   

13.
炎陵县于1995年开始发展新世纪、翠冠等南方早熟梨,至2004年全县种植面积近1000hm^2。1998年大面积推广新世纪等南方早熟梨套袋栽培技术,2000年梨黄粉蚜初见为害,2001年后扩展蔓延,为害程度加剧,发生面积约450hm^2,上升为梨树套袋栽培的主要害虫。  相似文献   

14.
广饶县地处鲁北平原的黄河三角洲地区,梨栽培面积超过300hm2,年产梨6750t以上。近年来,梨果套袋已在当地普及,但套袋后黄粉蚜危害也日趋严重,有的年份虫果率高达30%~40%,经济损失惨重。为有效控制黄粉蚜的危害,自2004年起,笔者对该虫的发生及危害习性进行了观察,并严格按照绿色  相似文献   

15.
随着果实套袋技术的推广,梨的套袋逐年增多。凡是按照套袋规程操作的,都收到了减少病虫危害、增进果实着色、提高果皮光洁度和外观品质的效果,但同时各地又发现套袋梨比不套袋的黄粉蚜危害  相似文献   

16.
正套袋有效改善了梨果的外观品质,降低了农药残留,也隔离了部分害虫对果实的直接危害,但同时也为个体小的梨黄粉蚜创造了适宜的生长环境。2013年齐河县梨果受黄粉蚜的危害率达到40%。笔者在齐河县殷屯梨园、锦绣千村梨园进行该虫的防治试验,选择不同药剂、不同施药时期、不同用药量进行防治,探索了套袋梨果的黄粉蚜防治技术。1梨黄粉蚜发生规律梨黄粉蚜又叫梨黄粉虫,食性单一,只危害梨果,群集于果肩、果柄及萼洼处危害,严重时整个果面呈  相似文献   

17.
套袋是提高酥梨品质的一项重要措施 ,但如果方法不当 ,会使黄粉蚜入袋危害 ,造成损失。 1999年我场三、四分场的酥梨套袋果 ,就受到黄粉蚜的严重危害 ,幸好防治及时才基本得到控制。1 入袋时间和危害状况6月上旬套袋 ,黄粉蚜在 6月中、下旬入袋 ,6月下旬至 7月上旬虫卵并存。入袋黄粉蚜先在果梗上危害 ,后转至果肩、萼洼、梗洼处 ,虫量大时 ,也危害果面。2 发生原因2 .1 梨树休眠期刮树皮等防治工作搞得不彻底 ,虫口基数大。2 .2 喷药后没有及时套袋 ,或药剂浓度不当或喷药质量不高 ,把活的黄粉蚜套入袋中。2 .3 袋口捆扎不严 ,黄粉蚜…  相似文献   

18.
砀山梨区几种病《虫》害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位于安徽省最北部的砀山县,素有“中华梨都”之称。栽培砀山酥梨的经验很丰富,在植保方面,亦是很精通。但今年,砀山酥梨除常见的梨黑星病、梨轮纹病、梨木虱、梨小食心虫、黄粉蚜等常见病虫害外,又出现几个新的病(虫)害,现就几种病(虫)害的危害特点和防治方法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正>梨黄粉蚜(也叫黄粉虫)性喜阴暗,近年已成为陕西梨区的主要害虫。套袋期是防治黄粉蚜的关键时期,应重点做好以下几点:1)选用防虫药袋。采用防虫药袋,可有效防治黄粉蚜、康氏粉蚧和食心虫等害虫。2)袋口浸药或夹药纸。套袋前给袋口浸蘸6%林  相似文献   

20.
通过近几年来对代县酥梨病虫害的调查,主要发现病害有梨树腐烂病、梨树黑星病、梨锈病;虫害有梨木虱、黄粉蚜和梨小食心虫等这些病虫害,这些病虫害常常给生产造成巨大损失。针对不同病害及虫害的发生规律,在关键时期采取积极的防治措施,可取得显著效果。春季果树萌芽前使用石硫合剂可以有效消灭越冬菌源及虫卵;开花前和落花后使用保护性杀菌剂和杀虫剂可以防治多种病虫害;套袋前喷施甲基托布津、吡虫啉,可有效降低黄粉蚜的为害。防治效果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