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利用返回式卫星的空间条件搭载水稻恢复系明恢63干种子,在海拔218~326km的高空飞行166.2h回收后种植,调查SP1、SP2代的性状表现,SP3代与其繁殖植的SP4代性状平均值的相关程度。结果表明:SP1代主要性状与CK差异不明显。SP2代群体的单株间9个主要农艺、经济性状变幅极差大,变异系数大,变异频率高;性状变异向有利和不利两个方向突变;部分性状的变异呈偏态分布,多向有利(增加)的方向发展;单株间出现早熟20d以上、大穗大粒等有利突变体。SP3代单株与其所繁殖SP4代的早熟、丰产的6个性状平均值,具有极显著的相关性。已筛选出4个比CK早熟ll~2ld、丰产的新品系,可作为恢复系选择材料。因此,水稻干种子在空间条件下所产生的变异是可以稳定地遗传的。  相似文献   

2.
利用返回式卫星的空间条件搭载水稻恢复系明恢63干种子,在海拔218-326km的高空飞行166.2h,回收后种植,调查SP1、SP2代的性状表现,SP3代性状平均相关程度。结果表明:SP1人主要性状与CK差异不明显,SP2代群体的单株间9个主要农艺、经济性状变幅极差大,变异系数大,变异频率高:性状变异向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突变;部分性状的变异呈偏态分布,多向有利(增加)的方向发展;单间出现20d以上  相似文献   

3.
1991年我们开始应用温敏核不育系进行杂交育种,1992年开始应用光敏核不育系,应用的材料有农林PL12(TGMS),X88(PGMS)和具有矮果真 ,食用品质优良的品系做亲本。在田间对杂交后代的不育株进行重复的筛选,冬季在温室中收取一世代的自交种子。  相似文献   

4.
应用DTOPSIS法综合评价棉花新品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DTOPSIS法,以1996-1997年江苏省中熟抗病棉花品种区域试验汇总资料为例,探讨了DTOPSIS法在棉花新品种综合评价中的应用,结果表明该法比单用产量分析更为合理,并对DTOPSIS法在棉花新品种综合评价中的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卢超  刘明久 《杂粮作物》1998,18(1):29-31
从1988年至1995年,对法国FRASMA公司提供的高粱杂交种SP1和SP3进行了引种试验和示范。结果表明,SP1和SP3适于在全国高粱夏播主产区之一的河南省种植,并有以下优点(1)产量高。比原杂10号和豫梁7号分别增产34.4%和29.6%,31.4%和24.8%。(2)品质优。其籽粒淀粉、赖氨酸、单宁含量分别为75.3%、2.27%、0.0615%和75.91%、2.48%、0.067%。均  相似文献   

6.
利用SDS-PAGE蛋白质电泳及RAPD技术对贵农21(GN21)和P38两个材料进行分析,发现G21、P38和它们的亲本的SDS-PAGE蛋白质图谱表现出一些差异。在RAPD分析中,GN21和P38在144个引物的扩增中,有101个引物都扩增出特征带,其中有6个引物在GN21和P38的RAPD图谱中有差异。  相似文献   

7.
DTOPSIS法综合评价大豆新品种的初步探索   总被引:56,自引:0,他引:56  
介绍了DTOPSIS法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以大豆区试资料为例探讨了DTOPSIS法在农作物新品种综合评价中的应用。结果表明该法比单用产量进行分析更为合理,并进一步讨论了DTOPSIS法在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黄河下游地区野生大豆“7583”和松花江下游地区野生大豆“01—32”的发育胚根(Seedlings)在40℃下热击分别为2、4、6、8、10hr,比较其热击反应(HSR)及其热击蛋白(HSP)诱导合成的种类、累积动态。研究结果指出黄河下游地区野生大豆对2hr热击反应较松花江下游地区野生大豆反应迟钝,热击4hr前者HSP种类倍增,且小分子量HSP(LMWHSP)显著多于后者。HSP累积高峰有别,松花江下游野生大豆早于黄河下游野生大豆4个小时,且HSP累积量始终高于后者。研究还发现野生大豆存在干热击蛋白(HeatShockCognateProteins,HSCP)。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华北夏大豆齐黄10号和东北春大豆黑农31号的幼苗在40℃条件下进行2、4、6、8、10hr热击处理,分析比较不同地理种群栽培大豆HSP诱导合成的种类与HSP累积量。SDS—PAGE结果表明:各热击时间所合成的HSP种类均为华北夏大豆多于东北春大豆。干胶板CS—9000型薄层层析扫描仪扫描结果表明,各热击时间合成HSP的累积量华北夏大豆明显多于东北春大豆。华北夏大豆和东北春大豆均以热击6hr时HSP种类最多,并累积量最大。  相似文献   

10.
尹田夫  宋海星 《大豆科学》1996,15(3):208-212
本文对黄河下游地区野生大豆“7583”和松花江下游地区野生大豆“01-32”的发育胚根(Seecdlings)在40℃下热击分别为2、4、6、8、10hr,比较其热击反应(HSR)及其热周蛋白(HSP)诱导合成的种类、积积动态。研究结果指出共同体下游地区野生大豆对2hr热击反应较松花江下游地区野生大豆反应迟钝,热击4hr前者HSP种类倍增,且小分子量HSP(LMWHSP)显著多地后者。HSP累积高  相似文献   

11.
王萍  尹田夫 《大豆科学》1994,13(2):171-176
本文对华北夏大豆齐黄10号和东北春大豆黑农31号的幼苗在40℃条件下进行了2,4,6,18,10hr热击处理,分析比较不同地理种群栽培大豆HSP诱导合成的种类与HSP累积量。SDS-PAGE结果表明:各热击时间所合成的HSP种类均为华北夏大豆多于东北春蛎豆。干胶板CS-9000型薄层层析扫描仪扫描结果表明,各热击时间合成HSP的累积量华北夏大豆明显多于东北春大豆。华北夏大豆和东北春大豆均以热击6h  相似文献   

12.
花生普通花叶病毒病发生和流行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说明,花生在花针盛期以前为花生矮化病毒(PSV)易感病时期,随后抗性有所增强。PSV可以通过花生种传,但种传率很低,仅0.02%。不同种类蚜虫对PSV传毒效率有明显差异,在测定的4种蚜虫中,豆蚜(Aphiscraccivora)传毒效率高,其他种类蚜虫传毒效率低。1988~1994年在河南开封田间观察说明,由PSV引起的花生普通花叶病毒病在花生上流行受花生苗期和花针期田间迁飞蚜虫数量和花生苗期降雨量的影响,并根据上述3因素7年次资料配合的病害流行预测式,其回报可靠度的置信范围在98.57%左右,经相关检验,估计值与实侧值达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3.
为了进一步阐明与小麦生长期热胁迫有关的面团强度损失的分子机理,研究了热激蛋白(HSP)的作用和麦谷蛋白基因上游的热激因子。不同的基因型在热胁迫过程中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HMW—GS)和HSP的合成情况不同。小麦植株经过几天的热胁迫,致使其成熟种子中存留的HSP70的浓度增加。45个基因型的热胁迫植株样品的成熟种子HSP70的含量与面团强度损失不相关。这种机理的证据远不如其它分子假说,特别是麦谷蛋白/醇溶蛋白比例的变化,将从受热胁迫的种子中提纯得到的HSP70加到面团中,2g面粉中加入2mg时,HSP特性类似于其它水合蛋白,即使HSP加入量已超过成熟种子在田间所能达到的最大水平,对面团特性也没有很大影响。此外,甚至在对热胁迫反应变化很大的基因型中,对HMW—GS基因(编码区上游)测序也没有发现热激启动子。这些结果排除了面团强度损失与热有关的可能性,将注意力集中在麦谷蛋白链聚合程度和种子发育过程中HSP及其伴随物的作用上。  相似文献   

14.
NSP酶在大麦日粮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应用于大麦日粮的NSP酶主要包括β-葡聚糖酶、木聚糖酶和纤维素酶。NSP酶的作用效果为:提高畜禽生产性能;提高营养物质的消化率;改善动物健康。本文还对NSP酶的作用机理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建瓯市茶园面积 5933hm2 ,产茶 6 80 0t,主产乌龙茶 ,为全国最大乌龙茶基地之一。入世对茶叶贸易产生的影响主要是WTO农业规则 ,农业规则的主要内容有 :1、市场准入条款 :国家只允许使用关税这个手段对农产品贸易进行限制 ;2、国内支持条款 :由财政开支的支持农业生产的补贴限制 ;3、出口补贴条款 ;4、动植物卫生检疫措施条款。由此产生的“实施动植物卫生检疫措施的协议 (SPS协议 )”。1 SPS协议对茶业影响的主要内容茶叶属食品 ,SPS协议采用了统一的食品与卫生国际标准。但根据SPS协议 ,WTO成员国有权为保护人类、…  相似文献   

16.
沈文飚  冯晴 《大豆科学》1999,18(1):22-26
以对SMV-a株系抗性不同的3个大豆品种为材料,分析了感染SMV后苯丙氨酸解氨酶,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抗病品种科丰1号接种SMV的早期,PAL和POD活性显著升高,SOD和CAT活性明显下降,相反感病品种1138-2和徐豆1号的SOD和CAT活性明显上升,POD活性的增加幅度则小于抗病品种,而1138-2的PAL活性则低于相应对照。  相似文献   

17.
从河南、北京、山东、河北的花生、刺槐、菜豆、紫穗槐上获得的29个PSV分离物,根据它们引起花生症状的严重程度划分成强、中、弱致病力三种类型。不同致病力类型的PSV分离物在叶片中病毒相对含量及对花生产量影响有明显差异。河南开封和郑州PSV分离物以弱致病力类型为主,河北迁安和滦县PSV分离物以强致病力类型为主,而北京、山东两地PSV分离物3种类型均有  相似文献   

18.
花生普通花地病毒病发生和流行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说明,花生在花叶盛期以前的为花生矮化病毒(PSV)易感病时期,随后抗生有所增强,PSV可以通过花生种传,但种传率很低,仅0.02%,不同种类蚜虫对PSV传播效率有明显差异,在测定的4种蚜虫中,豆蚜(Aphiscraccivora)传毒效率高,其他种类蚜虫传毒效率低,1988~1994年在河南开封田间观察说明,由SV引起的花生普通花叶病毒病在花生上流行受花生苗期和花针期间间迁飞蚜虫数量和花生苗期  相似文献   

19.
由中国农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主持、山东省烟台市植保站、河南省开封市农林科研所等 7个单位合作 ,许泽永、张宗义、陈坤荣等 10位主要完成人与其他同志共同努力 ,历时 15年 (1985— 1999年 ) ,全面、系统地研究了“花生病毒株系、病害发生规律和防治” ,该项目 2 0 0 1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项目主要内容包括 :①完成我国花生矮化病毒(PSV)株系生物学、血清学研究和壳蛋白基因序列分析 ,在国内外首次发现我国PSV株系独自构成一个新亚组 ;完成我国花生条纹病毒 (PStV)株系生物学特性研究和壳蛋白基因序列分析 ,证明具有地域亲缘…  相似文献   

20.
花生条纹病毒外壳蛋白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内切酶Bam HI和EcoRI将pGEM- StV 含有的约11Kb 大小的PStV- cp 基因切下定向插入到表达质粒pBV220 的启动子PR、PL的下游,构建了该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pBV- StV。SDS- PAGE凝胶电泳结果表明:PStV- cp 基因在大肠杆菌DH5α中经温度(40℃)诱导后,可特异地表达33kD蛋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