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我县1986、1987年先后被定为湖南省杂交奶牛生产基地县、全国商品牛生产基地县。几年来,推广应用黄牛改良配套技术,大力发展杂交奶牛生产,取得了较好的成绩。1990年末,全县共饲养牛8.56万头,比基地建设前的1986年增长8.7%,存栏牛7.78万头,出栏牛0.78万头,分别比1986年增长9.8%和6.8%;存栏杂交牛0.78万头,占存栏牛的 5.0%,比1986年增长38.6%。据统计,1987~1990年,累计冷配耕牛1.2万头,产活杂交牛0.63万头,新增收益68万元,出售商品牛1.8万头,收益128万元,投产挤奶牛248头,挤商品奶19.4万公斤,收益19.4万元,农民累计养牛收益215.4万元。据对1990年13户养牛户经济收入调查,13户,56人,饲养奶牛21头(其中:杂交奶牛  相似文献   

2.
南德文牛改良雷州黄牛的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湛江种公牛站提供的南德文种公牛冷冻精液对本地雷州黄牛进行人工授精。现已配母牛 5万头 ,产杂交牛 2万多头。杂交牛平均初生体重 2 5kg,1岁体重可达 30 0kg,1 8月龄体重达 477kg ,分别比本地雷州黄牛提高 78 57% ,87 5 %和 87 1 % ,杂交优势明显。且杂交个体呈现较好的肉用体型 ,产肉性能显著提高 ,屠宰率和净肉率分别为 60 1 %和 49 58%。  相似文献   

3.
<正>近几年来,杂交改良牛(黄牛、水牛)的销售已成为农民增加收入的一个重要渠道,1头2岁的杂交牛售价要比同龄本地牛高1200~1500元。但是由于各地政府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不一样,这项工作在不同的县乡之间开展不平衡。本文结合笔者多年来从事畜禽品种改良工作的一些经验和体会,就搞好牛人工授精工作的行政和技术措施进行探讨,供广大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4.
鹤庆素有马匹之乡之称,笔者从事马匹人工授精工作20年,据1988~1997年lO年的统计,累计配种7724匹,受胎6619匹,受胎率85.69%,产驹5216匹,成活4950匹,成活率94.90%。死亡265匹,其中幼骡驹溶血130匹,占死亡的49.05%。随着马匹存栏数量的减少,骡价的不断提高,饲养户由原来的养马转向养骡,因而要求配驴产骡驹者越来越多,故幼骡驹溶血的发生比例加大,给饲养户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1987年以来,采用凝集反应测定初乳和血清抗体效价可提示幼骡驹溶血病可能发生,从而采取措施预防,挽救幼驹生命,减少损失。  相似文献   

5.
乔尔中出生于山东 ,5 7岁 ,现在黑龙江省宾县胜利镇家畜繁育站工作。乔尔中 196 3年在本省富裕县繁荣乡开始从事家畜繁育改良工作 ,196 8年到宾县胜利镇工作 ,至今已近 4 0年。累计改良马、驴、骡 130 0 0匹 ,冻配黄牛2 2 0 0 0头 ,创造直接经济效益 30 0 0万元。从 1990年开始 ,年年冻配黄牛超千头。繁改工作的开展、效益的显著增加 ,极大地激发了农民养牛的积极性 ,全镇养牛热经久不衰 ,黄牛饲养量 ,从 1978年的 16 0 0头增加到现在的 180 0 0头 ,增长 10倍多 ,年出栏商品牛 80 0 0头 ,产值超 6 4万元。该镇成为全省第一养牛大镇 ,哈东地…  相似文献   

6.
刘经达是贵州省盘县水塘镇荒坝村的大家畜配种输配员,是一位靠从事大牲畜黄牛、驴马杂交改良致富和带领广大农民增收的领头人。自1985年从事驴马杂交改良和1987年从事黄牛冻精输配以来,已从事大家畜改良20年。由于他对大家畜品种改良工作的锲而不舍、持之以恒和无私奉献,给周围农民创造了一条稳定的增收渠道,对周边广大地区大家畜改良产生的巨大影响,2000年获得“贵州劳动模范”称号后,2005年又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上世纪80年代初期,当冷冻精液配种技术在贵州全面开展时,面对社会上一些人的不理解,国家技术人员既缺乏又不安心于牛的品…  相似文献   

7.
结合六盘水地形复杂,山高,谷深,坡陡,交通不便的自然条件特点,大范围推广冻精人工授精,对冻精和液氮的运输有较大困难。为此,借助我市骡马杂交改良基础推动牛改工作成为我市发展黄牛鲜精人工输配技术的动力。2001~2002年我市在偏僻边远、交通不便的乡村建立牛鲜精人工输配改良点,开展黄牛人工授精改良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全市鲜精人工输配点已达211个,覆盖74个乡(镇)211个行政村,参与农户达7.16万户。2003~2005年共输配母牛112430头,产杂交牛72058头,受胎率为85%,产犊率达64.93%。结合几年来工作实践,把鲜精人工授精技术和在操作过程中常见…  相似文献   

8.
2003年,我区牛品种改良工作进展很快,全年杂交配种母牛46.53万头,同比增长130.96%,完成全年50万头配种任务的93.06%;其中,人工授精配种37.37万头,优良种公牛自然配种9.16万头。全年产杂种牛仔9.09万头,其中,人工授精杂交产仔5.82万头(水牛2.63万头,黄牛3.20万头)。优良种公  相似文献   

9.
从2002年开始,我县从省畜牧局良种推广中心引进皮埃蒙特、利木赞等优良肉牛品种细管冷冻精液,在鸾凤、崇仁、止马等乡镇开展牛人工授精、黄牛品种改良工作。迄今共实施冷配黄牛728头,情期受胎率52.4%,年总受胎率85.9%,已产一代杂交肉牛346头。现结合本人曾在某牧场(乳牛场)学习、从事乳牛人工授精及近年从事黄牛人工授精的工作经历.就如何提高山区黄牛人工授精受胎率,谈我个人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0.
1979年农业部和省政府决定,在我省建立25个商品牛基地县,广泛开展牛的冷冻精液人工授精工作,结束了5年(1974~1979)的试验阶段,1980年开始大面积推广.截至1995年止,全省累积输配母牛60.72万头,产杂交牛19.93万头(不含1995年配种产犊数),平均产犊率为32.82%.杂交牛出栏10万余头,存栏93 765头,为1980年6 821头的13.75倍.  相似文献   

11.
自1979年以来,新宁县全面推广牛冻精液人工授精技术,坚持以西门塔尔,短角牛为主要品种杂交改良本地黄牛.到目前为止,全县累计冻配黄牛8.83万头,繁殖杂交改良牛6.96万头.黄牛改良工作的进展,促进了养牛业的发展.目前,全县存栏黄牛近20万头,年出栏率均在30%左右,已产生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在近20年深入调查的基础上,通过推广牛冻精配种技术,我们已探索出一套提高冻配受胎率的综合技术,使受胎率逐年提高,由开始试点的22.5%提高到目前的86%,全县平均达83%.但近年来,由于项目投入资金的不断减少,液氮、冻精、运输费用成本提高,牛品种改良社会经济效益增大,冻配需求增加,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  相似文献   

12.
提高黄牛冻精配种受胎率的研究张成印(安徽省灵璧县畜牧水产技术服务中心234200)灵壁县自1984年以来,全面推广牛的冷冻精液人工授精技术)坚持以西门塔尔牛为当家品种来杂交改良本地黄牛。截止目前,全县累计共冷配黄牛27.9万头,繁殖杂文改良牛23.1...  相似文献   

13.
为了改变当地黄牛体格小、役力差、生产性能低的状况,促进农民养牛效益的提高,我县从1977年开始示范推广牛的冷配技术,结合引进秦川牛,开展黄牛品种改良。到1986年底,累计改良配种(冷配、秦配合计)32,520头,产犊2万余头,出栏改良牛1.5万头,群众收入750万元,现存栏改良牛5,000多头。目前除饲养好的改良牛在市场  相似文献   

14.
1应用肉用牛冷冻精液改良本地黄牛在超低温条件下,将精液制成颗粒或塑料细管精液剂型,通过人工授精方法为发情母牛输精配种,杂交后代生长发育快,产肉性能好,18个月龄的改良牛体重可达300多千克,比同月龄本地黄牛提高50%以上,每头改良牛比本地牛增加收入7...  相似文献   

15.
信息与动态     
《养猪》2004,(5)
2002年中国主要畜禽年末存栏量、年内出栏量及当年产品量指标单位存栏量出栏量产品单位产量一、大牲畜总头数万头15189.3肉类总产量万吨6586.5牛万头13084.84401.1猪牛羊肉万吨5227.9黄牛万头9644.5猪肉万吨4326.6乳牛万头687.3平均每头产肉量千克/头76.3水牛万头2272.4牛肉万吨584.6马万匹808.8148.9平均每头产肉量千克/头132.8驴万头849.9211.5羊肉万吨316.7骡万匹419.465.6平均每只产肉量千克/只13.6骆驼万峰26.46.9禽肉万吨1249.8二、猪万头46291.556684.0兔肉万吨42.3三、羊万只31655.223280.8禽蛋产量万吨2462.7山羊万只17275.9奶类产…  相似文献   

16.
秦川牛是我国著名地方良种黄牛 ,我县从 2 0世纪 5 0年代开始引进秦川种公牛改良当地黄牛 ,2 0世纪 70年代末推广牛的冷配技术 ,引进秦川种公牛冷冻精液颗粒、细管 ,坚持本交与人工授精相结合。全县累计引进秦川牛 670 0多头 ,改良配种 9.0 1万头 ,产改良牛 6.5 8万头。秦川牛的引进 ,丰富了我县黄牛遗传基因库 ,优化了牛群整体结构 ,改良效果明显 ,社会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介绍一养牛大户科学利用洞庭湖区湖洲草场,以湘西黄牛和南阳黄牛为母本、西门塔尔牛为父本杂交生产肉牛的成功经验与技术.该草场面积200 hm2(间种速生杨),现存栏牛274头.2003-2008年共生产肉牛215头,年均出栏肉牛43头.近两年年平均出栏率选26.17%,每公顷产肉50.40 kg.5年累计产值59.88万元(年均产值11.976万元),共获利49.05万元(年均4,1润9.81万元).牛的繁殖率达98%,成活率95%,血吸虫的感染率控制在2%以下,为发展洞庭湖湖洲养牛提供了重要的经验.  相似文献   

18.
以秦川黄牛为受体牛,高产荷斯坦牛为供体牛,经同期发情、超数排卵、人工授精、胚胎收集和胚胎移植后,26头受体黄牛受胎15头,最后分娩10头,受胎率达57.7%。  相似文献   

19.
80年代以来,牛的冷冻精液人工授精和杂交改良技术在我县得到了较快的推广和普及,目前全县存栏各类杂交改良牛达到7000余头、为充分发挥杂交改良牛的杂种优势,探索尿素氨化稻草对杂交改良牛的增重效果,提高养牛的经济效益,我们于1996年9~12月在平江县种畜场进行了杂交改良黄牛育肥试验.1试验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购选本地杂交改良黄牛30头,其中西门塔尔牛与本地牛杂交一代(以下简称西×本杂)12头,短角牛与本地牛杂交一代(以下简称短×本杂)15头,本地黄牛3头,年龄均在18月龄至2周岁之间,发育正常…  相似文献   

20.
<正> 本地黄牛属华北型,但体小、力弱、生长慢。1981年起引进西门塔尔牛冻精,杂交改良本地牛,到1987年底,已配4.4万头母牛,1981年受胎率42.3%,1987年达76.1%。现已产杂交牛2.5万头。 抽样测定了104头西杂一代牛体重、体尺,它们的毛色(多黄白,红白,头、尾尖及四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