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概述了水稻条纹叶枯病的病原、传毒介体、发病症状和发病规律,以及水稻对条纹叶枯病的抗性遗传基础;针对水稻对条纹叶枯病的抗性遗传基础以及水稻条纹叶枯病的发病规律和特点,提出了防治水稻条纹叶枯病的措施,如水稻抗条纹叶枯病的抗病育种及应用,条纹叶枯病的预测预报、药剂防治等。  相似文献   

2.
水稻条纹叶枯病近几年在我国由南向北迅速蔓延,2004年江苏133.3万hm2水稻受条纹叶枯为害,减产30%左右,部分稻田绝收.2005年河南、山东普遍发病,稻农把条纹叶枯病叫做水稻的癌症.天津水稻条纹叶枯病呈迅速上升趋势,2006年有的农户减产40%.  相似文献   

3.
2004年6月至7月15日,我县境内粳稻和部分杂交水稻暴发流行水稻条纹叶枯病,发病面积1300多顷,占粳稻栽插面积66%以上,其中汪波荡农场400公顷粳稻全部发病,病株率83%~95%。全县有130多公顷粳稻绝收,大部分田块减产5~8成。水稻条纹叶枯病已严重威胁我县优质粳稻生产,但大部分农民对该病缺乏认识,一旦发生,防治就很困难。因此,对该病的防治重点是做好预防,并进行综合防治。1水稻条纹叶枯病症状及发生特点该病是由灰飞虱传播引发的一种病毒病。水稻感病后7~10天显症,病毒潜育期最长25天,不同时期发病,其症状有所差异。在水稻苗期至分蘖期表现…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条纹叶枯病不同病情与产量损失关系的研究,初步探明了水稻条纹叶枯病对产量的影响:①前期病株率10%以下对产量基本无影响。随着病株率的增加,产量损失逐渐加大。据此提出水稻条纹叶枯病的防治指标为病株率10%。②发病早,产量损失小;发病迟,产量损失大。  相似文献   

5.
<正>近年来,沿黄背河洼稻区水稻条纹叶枯病逐年重发,成为影响当地水稻生产的一种主要病害,一般造成减产10%~30%,重者减产50%以上。笔者通过几年的调查研究,基本摸清了该地区水稻条纹叶枯病重发的原因,总结出了一套综合防治技术,供农民朋友参考。一、发病症状及规律1.发病症状。该病是由水稻条纹叶枯病毒引起的一种病毒病,由带毒灰飞虱在麦、稻间循环传播扩散,并可  相似文献   

6.
水稻条纹叶枯病是由灰飞虱传毒而引起的一种病毒病.近年来,在本地区呈逐年加重趋势,2000年全市发生面积55200hm^2,占水稻总面积30.1%,平均病株率0.1%;2002、2003年发病面积分别占水稻总面积的60.2%和75.6%,平均病株率分别为0.9%、2.9%;2004年水稻条纹叶枯病大暴发,其发病范围之广、危害程度之重,为我市历史未见.针对这一严峻形势,我市加大了测报和防治工作力度,有效控制了病虫灾害.  相似文献   

7.
目前,水稻条纹叶枯病已成为水稻生产上重要病害之一,不但使水稻整个生育期都受害,而且对水稻产量造成严重威胁,一般发生田块减产10%~30%,严重发生田块减产50%~ 70%,个别田块甚至绝收.水稻条纹叶枯病的防治在生产上强调推广抗耐病品种、采取各种措施推迟水稻播栽期而避过一代灰飞虱成虫迁飞高峰期、做好灰飞虱的防治工作达到治虫控病以及采用病毒钝化剂来延缓病情,减轻发病程度.为探索不同病毒钝化剂对水稻条纹叶枯病的控制效果,特在条纹叶枯病大流行年份进行了本试验.  相似文献   

8.
水稻条纹叶枯病目前已成为水稻生产的重要病害。介绍水稻条纹叶枯病的发病症状及传毒媒介,总结了该病田间发病规律,分析影响病情因素,提出防治对策与方法。  相似文献   

9.
由灰飞虱(Laodelphax striatellus)持久传播的水稻条纹病毒(RSV)引起的水稻条纹叶枯病在我国长江中下游粳稻种植区造成严重的损失。2011年,在湖北省孝感市一种植粳稻品种嘉优2号的田块中发现约10%的植株呈现典型的水稻条纹叶枯病症状,分子检测证实发病植株病原物为RSV,PCR产物TA克隆并测序进一步证实了发病植株病原物为RSV。灰飞虱能在湖北省越冬,并能传播水稻条纹叶枯病,因此,RSV对该区的粳稻种植存在潜在的威胁,应及早采取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0.
水稻条纹叶枯病是由灰飞虱传播的一种病毒性病害,水稻一旦染病对产量影响极大,而且防治非常困难。该病被稻农称为水稻的“癌症”。一般发病田块产量损失在20% ̄30%,严重田块会造成绝收。据调查,江苏省如东县岔河镇共有水稻面积7000多公顷,2004年发病500多公顷,2005年上升到4500公顷,绝收面积达20多公顷,直接经济损失2000万元。该镇金桥村12组共有水稻总面积10公顷,其中直播水稻面积4公顷,全部发病几乎绝收。为了帮助农友提高认识和防治水稻条纹叶枯病的水平,本期特将该病的发病规律、发生特点及综合防治技术介绍如下,供稻区农民参考。  相似文献   

11.
介绍南陵县水稻条纹叶枯病的发生特点,分析其发病原因,并从选用抗病品种、田间管理和化学防治等方面提出水稻条纹叶枯病的防治对策,以为水稻条纹叶枯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水稻条纹叶枯病有加重发生态势。通过大面积生产调查研究,揭示了水稻条纹叶枯病病原与传毒媒介及不同品种不同时期病症的特点、侵染循环与田内发病进程及田间发病的特点,分析了水稻条纹叶枯病暴发的原因,提出了综合防治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3.
<正>治病水稻病害是挖掘水稻增产潜力,危害水稻的病虫害种类繁多,病害主要有稻瘟病、纹枯病、白叶枯病、恶苗病、稻曲病等。1水稻条纹叶枯病水稻条纹叶枯病是由灰飞虱为媒介传播的病毒病,俗称水稻上的癌症。病株常枯孕穗或穗小畸形不实。拔节后发病在剑叶下部出现黄绿色条纹,各类型稻均不枯心,但抽穗畸形,结实很少。1.1发病条件条纹叶枯病的发生与灰飞虱发生量、带毒虫率有直接关系。春季气温偏高,降  相似文献   

14.
条纹叶枯病是水稻主要病害,一旦发病无法防治。近几年由于传播条纹叶枯病的主要媒介灰飞虱的抗药性提高,条纹叶枯病在我区发生严重,部分重发地区前期毁苗需耕翻重栽,严重发病田块水稻亩产仅100~150kg,有的甚至绝收,严重威胁水稻安全生产。1大发生原因1.1灰飞虱数量大,带毒率高  相似文献   

15.
济宁滨湖地区常年进行稻麦轮作,是国内著名的优质麦茬稻生产区.但近几年,水稻病虫害日趋严重,尤其是水稻条纹叶枯病发生普遍,一般发病地块减产20%~30%,重发地块减产40%以上,甚至绝产.  相似文献   

16.
不同药剂、用药次数对水稻条纹叶枯病防效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稻条纹叶枯病是我市近年来迅速上升的水稻重要病害,2003、2004、2005年发生面积分别为3.3、3.87、3.85万hm2,占播种面积的82.50%、89.40%、79.06%,因水稻条纹叶枯病危害失收面积分别为60、150、85亩,水稻条纹叶枯病已严重影响水稻持续稳产高产。为寻求有效防治水稻条纹叶枯病  相似文献   

17.
水稻条纹叶枯病主要是靠稻飞虱传播的一种病毒病。被称为水稻“癌症”。病原水稻条纹叶枯病毒(Rice stripe virus RSV),属水稻条纹病毒组(或柔线病毒组)病毒。近几年,随着气候环境变化和种植结构调整。水稻条纹叶枯病发病规模有不断扩大的趋势。2004~2007年在辽宁省几个大城市发生。2006~2007年铁岭县凡河镇大莲花村也有发生。水稻条纹叶枯病表现为来势猛、危害重、损失大,发病田块减产幅度一般在20%~30%,严重田块几乎颗粒无收,产量损失较大。  相似文献   

18.
为了明确嘉兴市不同水稻品种对条纹叶枯病的抗性稳定性,对当地主栽品种及一批新育成品种(系)秧田期、本田期条纹叶枯病发病率进行调查,并比较不同年份间一系列品种(系)条纹叶枯病发病率的高低。结果表明,在自然发病条件下,秧田期表现抗性的品种,本田期发病率也较低,如HZ586、春江051、嘉禾218和嘉禾优555秧田期和本田期发病均较轻,水稻品种在秧田期、本田期对条纹叶枯病抗性高低保持一致。同一品种不同年份间发病率有差异,但从总体趋势看,抗性强弱保持一致,其中浙粳18 2a发病均最轻,2010年和2011年发病率分别仅为0.87%、0.36%。可见,水稻品种在不同生长期、不同年份间对条纹叶枯病的抗性保持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19.
对水稻条纹叶枯病发病症状、发生规律、发生原因等进行了探讨,提出水稻条纹叶枯病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0.
水稻条纹叶枯病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水稻条纹叶枯病的发病症状、发生特点和发生规律,提出了水稻条纹叶枯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