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农业经营体系的关键,是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主要力量.近年来,河南省积极培育以种养大户、农民合作社和农业龙头企业为代表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把分散弱小的农户结成利益共同体,有效地提高了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增强了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促进了农民持续增收、农业持续增效.但是河南省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需要进一步明确思路、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一、河南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情况 (一)基本情况 农民合作社发展迅速.截至2013年7月底,河南省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的农民合作社达63474家,位居全国第四,入社农户348万户,占全省农户的20.8%.目前除农业领域的合作社外,还发展了土地股份合作社、信用互助合作社、联合社等多种合作形式.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不断壮大.  相似文献   

2.
正1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康发展1.1支持多元融合发展。支持发展规模适度的农户家庭农场和种养大户。鼓励普通农户和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土地、林权、资金、劳动、技术、产品等为纽带,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与联合。积极发展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综合合作,依法组建专业合作社、综合经营性合作社和农民合作社联合社。支持农业企业和农民合作社开展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和社会化服务,带动农户发展规模经营。培育多元化农业  相似文献   

3.
现阶段,我国已形成传统家庭农户为主,其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并存的多元主体经营农业生产模式。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有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具有自身特点和优劣条件。首先对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特点进行分析,概括出不同农业经营主体的优劣势;再依据我国农业生产要素流动趋势,提出"家庭农户主导农民合作社+专业大户快速发展"的多元主体模式到"农民合作社+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为主导"的多元主体模式再到多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并存模式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演进过程。  相似文献   

4.
文章阐述了山西省忻州市建立健全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稳定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农户和农民合作社发展规模经营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5.
<正>农民合作社在我国现阶段解决一家一户经营中的困难,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规模化、农民组织化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需要认识到,目前我国农民合作社的发展还处在初级阶段,存在很多问题。一是农户参与率较低。截至2013年12月底,我国已有农民合作社98.24万家,入社农户达到7 412万户,仅占全国总农户的28.5%。这一比例与发达国家90%以上的比例,还有很大差距。二是良莠不齐。据国家工商总局的数据,大部分农民合作社规模过小,约有三分之一发挥作用不大。还有些合作社"名不符实",出现了不少只挂牌不搞合作的"空壳合作社"。三是发展障碍颇多。比如法律不健全、融资难问题、资金短缺等。  相似文献   

6.
<正>河南是一个农业大省、人口大省和经济大省。近年来,河南省把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稳步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作为转变农业经营方式和发展现代农业的基础,较好地促进了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截至2013年底,全省农村土地流转面积达到214.4万hm2,3.33hm2以上规模的经营总面积达84.2万hm2。全省各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6 400家,农民合作社81 372家,种粮大户11 513家,家庭农场15 538家,其中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的家庭农场有8 015户。  相似文献   

7.
<正>近日,笔者在一些农业大省调查发现,去年洪水灾害过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下简称新型主体)对农业保险的需求十分迫切和突出。而现有农业保险在应对自然灾害、市场风险时,赔付标准过低、保险品种过少、保障范围太窄,"保护伞"作用不强,化解风险能力有待提高。新型主体迫切需要"保护伞"农业部的统计信息显示,我国有经营面积3.33公顷以上农户340万户,家庭农场87.7万个,农民合作社174万家,农业龙头企业12.6  相似文献   

8.
正据农业部农村经济体制与经营管理司统计,截止2015年底,全国家庭承包经营耕地流转面积达2980万hm2,占家庭承包耕地总面积的33.3%,比2010年底提高18.6%;全国经营面积在3.33hm2以上的专业大户达到356.6万户,家庭农场87万家,农民合作社153.1万家,龙头企业12.9万家。"十二五"时期,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得到快速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不断加快。"十三五"期间,经管司将紧紧围绕"四个全面"  相似文献   

9.
2019年-2020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2019年中央1号文件全面部署了今明两年农业农村工作,提出要突出抓好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立健全支持农民合作社发展的政策体系和管理制度;落实扶持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政策,完善“农户+合作社”利益联结机制;支持农民合作社开展农技推广、土地托管、代耕代种、统防统治、烘干收储等农业生产性服务,为一家一户提供全程社会化服务。中央聚焦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大国小农基本国情和现代农业发展,对近年来蓬勃发展的农民合作社寄予深厚期望,对农民合作社在衔接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及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中的重要主体地位与关键作用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重视,为农民合作社助力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0.
农民合作社作为农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之一,有效助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罗山县四季丰蔬菜专业合作社实行"联合社+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管理模式,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改善服务,创新品牌,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农民合作社作为重要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近年来保持良好发展势头,成为农村改革发展的一大亮点。截至2014年底,农民合作社达到128.9万家,比上年底增长31.1%;入社农户超过9200多万户,占全国农户总数的35.5%,比上年底提高7个百分点。农民合作社呈现出由数量增长向数量增长与质量提升并重转变,由注重生产联合向产加销一体化经营转变,由单一要素合作向劳动、技术、资金、土地等多要素合作转变的趋势,在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与此同时,一些合作社规模  相似文献   

12.
《吉林农业》2015,(6):27
<正>2015年湖北将全面推进七项重点工作,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排在首位。七项重点工作是:全面推进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全面推进农村综合产权交易市场建设,建立统一的市场体系,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监管;扶持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力发展农民合作社,实施农民合作社"提升"行动,支持农民合作社之间的联合,从今年起,用3年时间,每年重点扶持500家农民合作社、500家家庭农场;积极规范土地流转,发展适度  相似文献   

13.
<正>近年来,吉林省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农村改革的一系列部署,按照把握重点、突破难点、打造亮点思路,着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创新发展方式,扎实推进适度规模经营,为现代农业发展注入了新活力。2016年,全省农民合作社达75638户,成员96.5万,占全省农户的24%;种植面积在100亩以上的种粮大户有81528户。农村流转土地2052万亩,占家庭承包面积的33%。专  相似文献   

14.
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是党的农村政策的基石,是农村最大的政策,必须毫不动摇地继续坚持。始终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保持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扎实完成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为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夯实基础。始终坚持家庭经营的基础性地位,从“大国小农”的基本国情出发,正确处理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和扶持小农户的关系,落实扶持小农户发展的政策,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适应“三农”形势发展变化,在承包地“三权分置”基础上创新农业经营方式,突出抓好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两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促进农民合作社规范提升,培育发展家庭农场,完善“农户+合作社”“农户+合作社+工厂或公司”“公司+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加快培育农业服务公司等各类社会化服务组织,提高农业经营效率。  相似文献   

15.
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是河南省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深入剖析了新常态下河南省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面临的新形势、制约因素,并从转变理念,培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强政策保障,强化农业经营主体自信心;加大财政和科技扶持,增强农业经营主体的抗风险力;优化社会服务体系,提高农业生产服务水平等方面对河南省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转型路径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6.
《新农业》2019,(24)
<正>据近日在丹东市召开的首届农民合作社论坛上了解,截至19年10月底,辽宁省农民合作社数量已达68 146个,比上年底增加2.2%,出资总额1 535.94亿元,成员总数为978 344人,入社农民成员和带动非成员农户数占辽宁省纯农户的39.4%。农民合作社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主要类型之一。对比传统农户或小农户,合作社是农民  相似文献   

17.
首先从理论上厘清土地流转与"大农户"形成的逻辑关系;然后运用河南省土地流转基本情况的基础调研数据,研究土地流转与"大农户"形成的现实路径,解析土地规模经营、"大农户"形成与农业经营体系的耦合机理;最后提出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构建新型农业政策体系、科技体系、生产体系、市场体系、服务体系等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动态优化制度设计。  相似文献   

18.
赵洪鸣 《中国农资》2014,(43):24-24
<正>当前农业经营最主要的变化就是服务对象的改变,核心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快速发展。截止到2014年2月份,国家工商总局数据统计,国内农民合作社的数量达到了103万家,同时家庭农场的数量也在快速发展。首先,小农户种植的副业化和兼业化比较严重,也就是说这部分农民真正的收入来源并不在农业生产上,而大农户主要的经济利润都来自农业生产,所以大农户的专业化程度会更高。其次,小农户单独经  相似文献   

19.
基于天津市40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调研数据,运用DEA模型测度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经营效率。研究发现,天津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整体经营效率水平较高;经营主体未达到经营完全有效状态主要是源于纯技术效率低;经营主体规模不是经营效率的决定性因素;约七成农民合作社处于规模报酬递增阶段,约六成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处于规模报酬递减阶段;农民合作社内部的效率差距较小,发展较均衡,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内部的效率差异开始显现;经营主体投入冗余不多,改进比例较小,但净产出明显不足,尤其是带动农户的效应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其中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产出改进空间远大于农民合作社。  相似文献   

20.
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集生产主体和服务主体为一身。融普通农户和新型主体于一体,具有联系农民、服务自我的独特功能,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农民合作社具有明显优势。截至目前,甘肃省农民专业合作社达5.7万多家,带动社员250多万户,占总农户数的近一半。合作社规模和数量在全国排12位,居西北首位。新常态下,加快推进甘肃省农业供给侧改革,破解农业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推动农业闯关过坎,补齐短板,必须要研究农民合作社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