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机械化、省力化养蚕技术改进养蚕的生产方式和生产工具,减少了劳动力的投入量,提高了生产效率,可降低人为因素带来的失误,同时又能有效降低成本、改善饲养环境。近年来广西种桑养蚕在机械化、省力化发展上有所创新突破,但也存在机械化省力化技术研发程度低、推广应用面积不大等问题,建议加强种桑养蚕机械化省力化技术的科技创新及推广应用的力度,切实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为降低蚕业风险,实现广西蚕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2.
刘文荣的养蚕经邹雄(江西省宁都县蚕桑丝绸总公司)宁部县固厚乡明坑村刘文荣,一九九二年冬种桑园1.8亩,几年来由于认真学习种桑养蚕知识,努力提高种桑养蚕水平,经过努力一举成为我县养蚕状元。一九九四年全年共养蚕15张,产鲜茧501.7公斤,总产值7474...  相似文献   

3.
我县虽然是一个老蚕区,许多农民都有过种桑养蚕的经历,养蚕的高产典型亦不少,但从整体上说,我县种桑养蚕的水平并不高。1978年至1987年10年平均亩桑产茧量为52公斤。1988年至1997年期间,通过推广“沙二X伦109”和“两广二号”等桑、蚕良种,以及种桑养蚕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亩桑产茧量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但10年平均也只有75公斤,1997年平均85.5公斤,比全区平均92.8公斤低7.3公斤,低7.9%。由于单产低,经济效益不高,缺乏竞争力,制约着我县蚕桑生产的发展。l蚕桑生产低产的主要原因1.l蚕农缺乏种桑养蚕技术多年来,接受种桑…  相似文献   

4.
浅议种桑养蚕技术与产业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种桑养蚕对实现农民增收,促进农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文章分析了种桑养蚕技术要点,探究了种桑养蚕产业的推广发展策略,以促进我国农业产业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5.
黄家德 《广西蚕业》1998,35(4):16-18
我县虽然是一个老蚕区,许多农民都有过种桑养蚕的经历.养蚕的高产典型亦不少,但从整体上说,我县种桑养蚕的水平并不高。1978年至1987年10年平均亩桑产茧量为52公斤。1988年至1997年期间,通过推广“沙二×伦109”和“两广二号”等桑、蚕良种,以及种桑养蚕新技术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我县是蚕桑生产的新区,七七年恢复生产以来,多年的实践证明种桑养蚕是我县农民劳动致富的一条好门路。贯彻中央八四年一号文件以后,县委县政府又把种桑养蚕作为发展商品生产的重要项目来抓。群众种桑养蚕的热情空前高涨,蚕桑生产得到较快发展。八三年蚕茧4165担,相当于七九年的十一倍。全县有122个乡、1040个村、4319户、农户种桑养蚕,由于养蚕分散,给种桑养蚕科学技术的传授带来了较大的困难,因此。蚕桑生产发展后,如何贯彻落实养蚕技术措  相似文献   

7.
"一个姑娘真可爱,不吃荤腥吃树叶,成天劳动纺织线,为了别人好穿戴.--打一动物" 洋湖乡是山东省阳信县的桑蚕产业主产区,气候、土壤比较适合种植桑蚕,又有悠久的种桑养蚕传统.为充分调动农民实行标准化种桑养蚕的积极性,该乡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扶持政策.良好的发展前景和优惠的扶持政策,激发了该乡农民种桑养蚕的热情.家家植桑树,户户养"宝宝",洋湖乡管家村吕忠林养蚕7年多,栽了3亩桑树,年收入6 000多元.  相似文献   

8.
种桑养蚕产业化发展问题探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桑蚕产业是宁夏红寺堡扶贫扬黄灌区产业化项目之一,笔者从该地区种桑养蚕现状、市场、优势及存在问题出发,及种桑养蚕在农业种植结构中的地位,提出种桑养蚕产业化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9.
培育细蚕,是一项技术性强,要求严格的工作,是关系到养好大蚕,稳定蚕造,夺取高产的主要关键。自农村生产体制改变以后,种桑养蚕普及到千家万户,广大群众更深刻地认识到种桑养蚕是一项周期短、经济价值高,见效快的劳动致富的副业生产。为了增加经济收入,提高生活水平,不少农户安排好粮、蚕  相似文献   

10.
萧山县大同坞公社地处半山区,人多田少,群众素有养蚕习惯。公社党委针对实行生产责任制后劳力大量剩余的新情况,积极支持社员个人种桑养蚕,发展家庭付业。一、宣传政策、消除顾虑:公社利用各种会议及有线广播,向社员大力宣传种桑养蚕的好处和本地种桑养蚕的有利条件。同时,又针对一部分社员想发展蚕桑,但怕政策变动,以后要收归集体的思想,反复宣传党的政策,明确宣布,社员在自由地上种桑谁种谁有,长期不变。从而消除了社员的思想顾虑,提高了种桑养蚕的积极性,社员自报个人种桑43.5万株。  相似文献   

11.
实行适度规模经营,有利于最大限度地提高经济效益。农户种桑养蚕的最佳规模以多大为宜呢?最近我们到玉山县良种场作了一次调查。玉山县良种场共有桑园984.3亩,1989年产茧1416.39担。全场共有养蚕户237户,占农户总数的33.5%。目前,该场农户种桑养蚕经营规模有三种情况:一是1亩以下的有20户,占种桑养蚕总户数的8.4%,这些  相似文献   

12.
农民种桑养蚕,其最大的经济效益,体现在摘叶养蚕后,获得高产多收的蚕茧。因此,三十多年来,各级党政和蚕业主管部门,均致力于贯彻科学种桑养蚕的普及工作,开展了技术革新和科学实验,大大地促进了蚕桑生产的发展,群众种桑养蚕生产亦取得了显著的效益。  相似文献   

13.
推广小蚕共育 促产业健康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种桑养蚕是我国的传统产业。在粤北的翁源县亦有悠久的种桑养蚕历史。据《翁源县志》记载:翁源县在明嘉靖36年(1557年)就有农民养蚕,距今447年。数百年来,种桑养蚕业在翁源县均以零星生产为主,小蚕饲育水平参差不齐,经常出现饲育失败、失收的状况。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翁源县信达茧丝有限公司组建以来,公司大力推进茧丝产业化,致力构筑“公司 研究所 基地 农户”的经营  相似文献   

14.
种桑养蚕是我国的传统产业,在粤北的翁源县亦有悠久的种桑养蚕历史。据《翁源县誌》记载:翁源县在明嘉靖36年(1557年)就有农民养蚕,距今447年。数百年来,种桑养蚕事业在翁源县均以零星生产为形式,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广东信达茧丝绸股份有限公司组建以来,公司大力推进茧丝产业化建设,致力构筑  相似文献   

15.
阐述了象州县农村养蚕过程中蚕病发生及危害的特点,分析了象州县农村养蚕中蚕病发生的原因,提出了加强蚕病防治、提高象州县种桑养蚕经济效益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6.
书讯     
《广西蚕业》2008,45(2):68-68
广西蚕业技术推广总站有下列养蚕技术科普新书出售:《蚕病害防治彩色图谱》13元、《桑树病虫害防治彩色图谱》13元、《科学养蚕技术彩色图谱》13.5元、《节本高效种桑养蚕技术》9.8元、《种桑养蚕技术问答》9.8元、《种桑养蚕》3元、蚕病挂图14元(以上价格不包括  相似文献   

17.
为了交流总结种桑养蚕的经验,进一步提高科学种桑养蚕水平,夺取蚕茧增产丰收,我县农商部门于一九七七年十二月二十六日至二十九日联合召开了蚕茧高产优质经验交流座谈会议,现将总结交流的经验综合整理如下、一、必须加强领导蚕桑生产搞得好不好,领导是关键.凡是领导重视的,就能够发展巩固,就能够稳产高产,如西河公社党委书记陈森同志亲自抓这项生产,除大会小会逢会必讲之外,还深入到各大队、生产队发动种桑,检查养蚕,使这个公社由七三年只有三个队种桑二十五亩,养蚕四十二张,产鲜茧十四担,到七七年一百五十多个队种桑一千多亩,养蚕二千八百多张,产鲜茧一千多担.新圩公社也是由于党委重视,书记挂帅,落实专人具体抓,使这个公社由七五年产鲜茧十五担,到七七年二百九十四担,比七五年翻了十八翻  相似文献   

18.
实践已证明,种桑养蚕是我县农民劳动致富的一条好门路。自贯彻中共中央八四年一号文件以来,县委县政府又把种桑养蚕当作发展商品生产的重要项目来抓,群众自觉种桑的热情空前高涨,去冬今春又扩种了近三千亩,种桑的农户由二千多户增加到四千多户,给科学技术的传授带来极大的困难。因此,如何使科学技术措施在生产上得到落实,提高经济效益,使农民致富,已成为当  相似文献   

19.
蚕桑生产能否发展的中心问题,是种桑养蚕的经济效益,只有蚕桑的经济效益好,种桑养蚕才有生命力,才能发展和巩固。近几年来,肇庆市蚕茧生产能够稳步发展,除了各级政府加强领导,大力宣传贯彻茧价政策,采取积极扶持措施外,蚕户采取了科学的种养技术,提高种桑养蚕经济效益,调动发展蚕桑生产的积极性。下面是笔者在生产指导工作中的一些体会:一、要有利于发展蚕桑生产的茧价政策,才能调动蚕农的生产积极性。  相似文献   

20.
书讯     
<正>广西区蚕业技术推广总站有下列养蚕技术科普新书出售:《蚕病害防治彩色图谱》16元、《桑树病虫害防治彩色图谱》16元、《科学养蚕技术彩色图谱》13元、《节本高效种桑养蚕技术》13元、《种桑养蚕技术问答》12元、《种桑养蚕》3元、蚕病挂图14元、《木薯种植及木薯饲养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