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2 毫秒
1.
<正>通过对不同穴株数与水稻鞘腐病的发生、发展之间的关联进行田间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同是9×4插秧规格的条件下,随着密度的增加鞘腐病发病程度呈递增趋势,4株/穴时病情指数为6.9、6株/穴时病情指数为10.5、8株/穴时病情指数为10.9、10株/穴时病情指数为13.2。水稻叶鞘腐败病又称鞘腐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可导致水稻褐变穗最终造成米质下降,对品质影响很大。水稻是建三江地区的重要粮食作物之一,但是近几年来,在我局水  相似文献   

2.
正水稻叶鞘腐败病又称鞘腐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可导致水稻褐变穗最终造成米质下降,对品质影响很大。水稻是建三江地区的重要粮食作物之一,但是近几年来,在我局水稻田的鞘腐病发生危害呈增加的趋势。特别是2012年种植的主栽水稻品种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病,通过调查发现,垦稻系列中垦稻21鞘腐病发生最高,发病率为30.9%,其次为垦稻19,发病率为28.2%,发病率最低为垦鉴稻6,发病率  相似文献   

3.
利用对比的方法研究6%凯瑞对水稻病害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在孕穗期和齐穗期各施用一次6%凯瑞处理对水稻稻瘟病、鞘腐病、褐变穗、胡麻斑病和纹枯病的防效要好于在孕穗期施用一次6%凯瑞的处理;两个处理的增产效果均不明显。  相似文献   

4.
鞘腐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可导致水稻褐变穗最终造成米质下降,已成为卖粮难的瓶颈,本试验是随着农户防病意识的增强应运而生的.通过试验,评价参试杀菌剂对水稻鞘腐病病害的防治效果,为在水稻生产上大面积推广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研究植物免疫增产蛋白在水稻上的示范效果,结果表明:植物免疫增产蛋白(普绿通叶面肥)处理的生育进程与常规管理一致,喷施普绿通叶面肥1 000倍液可以降低水稻纹枯病、鞘腐病、褐变穗的发病率,同时也有一定的增产效果,但与常规管理比较,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6.
2%加收米水剂在水稻上应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龙江省友谊农场种植水稻多年,水稻稻瘟病的生理小种发生了变化,对常规的防治药剂产生了一定的抗性,达不到理想的防效。所以水稻综合病害呈现加重的趋势,并且多种病害相互作用,主要体现在水稻稻瘟病、鞘腐病、褐变穗、纹枯病等相互作用。病害是否大面积发生主要看天气是否适合,如果在孕穗期、抽穗期、齐穗期出现持续性大雾,高温、  相似文献   

7.
<正>通过不同药剂对水稻鞘腐病相对防效试验的研究,说明参试的药剂对水稻鞘腐病均有防治效果,其中对水稻鞘腐病防效最好的是45%使百克,防效为70.7%,产量最高,较对照比亩增产5.7%。水稻叶鞘腐败病又称鞘腐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可导致水稻褐变穗最终造成米质下降,对产量影响很大。水稻是建三江地区的重要粮食作物之一,但是,近几年来,在我局水稻田的鞘腐病发生危害呈增加的趋势。通过此次试验,评  相似文献   

8.
<正>水稻叶鞘腐败病又称鞘腐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可导致水稻褐变穗最终造成米质下降,对产量影响很大。水稻是建三江地区的重要粮食作物之一,但是,近几年来,在我局水稻田的鞘腐病发生危害呈增加的趋势。通过此次试验,评价参试杀菌剂对水稻鞘腐病病害的防治效果,为在水稻生产上应用提供指导。一、试验材料与方法1、试验地基本情况试验设在建三江创业农场科技园区,供试材料为空育131。土壤类型为草甸白浆土,p H值5.9,土壤有机质含量  相似文献   

9.
<正>水稻是农垦建三江管理局的主要粮食作物,建三江地区每年种植面积达1000多万亩。由于水稻感病品种的逐渐淘汰和新品种的大面积推广,水稻穗期主要病害的出现了变化,鞘腐病、褐变穗、纹枯病等逐步成为主要病害。这些病害的发生危害水稻生产的发展,每年造成的产量损失约占水稻总产量的10%以上。在危害严重的田块,一般减产20%~30%,重的可达到40%-50%,特别重的地块甚至颗粒无收。因此,急需筛选出新优势水稻穗期病害的药剂配方,来应对和解决防治中存在  相似文献   

10.
利用大区对比的方法研究新型氮素调控技术对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INM处理比FFP处理株高高,分蘖多;NM处理水稻鞘腐病和褐变粒均明显比FFP处理轻,鞘腐病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分别比FFP低13.1和14.7个百分点;褐变粒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分别低8.8和3.3个百分点;INM处理平方米有效穗、穗粒数、穗实粒数千粒重和产量均比FFP处理高,空瘪率FFP低1.3个百分点;平方米有效穗多23.8个、穗实粒数多2.29个,公顷产量达到9.27t,比FFP增产7.0%。  相似文献   

11.
穴株数对寒地水稻鞘腐病发病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有效降低水稻鞘腐病的危害,以主栽品种空育131为试材,设置不同的栽培密度,调查水稻鞘腐病的发病率与病情指数。结果表明:在29.7cm×13.2cm插秧规格下,鞘腐病病情指数随着栽培密度的增加呈递增趋势,每穴4株时病情指数为6.9,每穴6株时病情指数为10.5,每穴8株时病情指数为10.9,每穴10株时病情指数为13.2。生产中建议选择每穴6~8株的插秧密度。  相似文献   

12.
试验结果表明,对水稻褐变穗、鞘腐病、纹枯病防治效果最好的是50%甲托750mL/hm~2+3%多抗霉素水剂1500mL/hm~2处理,防效分别为82.15%、79.87%、83.22%;拿敌稳225g/hm~2+2%春雷霉素水剂1500mL/hm~2处理对水稻褐变穗和纹枯病的防效比道立锋750mL/hm~2+3%多抗霉素水剂1500mL/hm~2处理分别高8.57、3.62个百分点;道立锋750mL/hm~2+3%多抗霉素水剂1500mL/hm~2处理对水稻鞘腐病的防效比拿敌稳225g/hm~2+2%春雷霉素水剂1500mL/hm~2处理高2.74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3.
利用对比的方法研究不同药剂对水稻褐变穗的防治效果,综合3年的气象数据探究褐变穗的发病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喷施稻瘟酰胺和丙硫唑的处理对褐变穗的防效最好,但稻瘟酰胺的药效持效性不佳;喷施稻瘟酰胺的处理对纹枯病防效最好;对鞘腐病的防效,喷施多菌灵的处理最好,其次是喷施丙硫唑的处理。综合3年的气象数据分析褐变穗发病规律,得出平均日照越短、降水量越大、平均气温越低,褐变穗的发病情况越重。  相似文献   

14.
试验结果表明,公顷施返青分蘖王肥225kg,可以增加平方米有效穗数10穗,从而使水稻增产,每公顷增产115.5kg,增产率为1.2%;返青期和分蘖期较对照提前1d,褐变粒、鞘腐病、细菌性褐斑病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均与常规对照相同。  相似文献   

15.
试验名称:多抗霉素防治水稻中后期病害效果试验作物:水稻 防治对象:稻瘟病、鞘腐病、褐变病 试验药剂:3.5%多抗霉素 试验承担单位:黑龙江省红旗岭农场水稻试验站 试验地点:红旗岭农场水稻试验站 试验技术负责人:刘自圣 试验参加人:陈静、赵君敏、杜守奎 委托单位:红兴隆分局农业处 报告完成日期:2010年10月11日 1试验条件 1.1试验作物和品种 水稻、垦稻20. 1.2耙标生物 稻瘟病、鞘腐病、褐变穗. 1.3环境条件 1.3.1试验地情况 试验地设在红旗岭农场八队四号地.土壤类型白浆土有机质含量4.65%,PH值6.25.前茬作物水稻.  相似文献   

16.
水稻抗逆剂能提高水稻叶瘟、纹枯病、穗颈瘟、褐变穗的抗病性,这4种病害的发病率分别减少0.8、2.2、1.9、0.2个百分点;结实率提高5.7个百分点,产量增加492kg/hm2,增产率达5.93%。  相似文献   

17.
为经济高效且有针对性地防治水稻病害及草害,本研究对抚远市地区的前哨农场4个管理区及2个地方水稻种植户的水田进行主要病害和草害调查。结果表明:4个管理区稻瘟病发病较轻,没有大面积发病地块;纹枯病和鞘腐病发生情况比较普遍,对产量产生一定影响;褐变粒有一定程度发生,危害不重。主要的水田杂草主要有4种,其中稻稗和慈姑为优势杂草。对2个地方种植户水稻田调查发现,水稻叶瘟和穗茎瘟均有发生但发病较轻,同时,纹枯病发病明显。主要危害杂草是稗草,发生面积较大。  相似文献   

18.
最近.瑞士先正达公司开发出用于防治水稻病害的广谱性杀菌剂“爱苗”,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相当于或优于目前的常用杀菌剂.对水稻鞘腐病、稻粒黑粉病.稻曲病等多种穗期病害也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而且对水稻还具有较强的生长调节作用,能促进籽粒灌浆,增加实粒数.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增加产量,并能改善稻水品质。  相似文献   

19.
不同水稻品种抗病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大区对比法研究比较不同水稻品种抗病性,结果表明:龙粳31综合表现较好,水稻鞘腐病病情指数为6.06,水稻纹枯病病情指数为0.91,单产达到10 350.0kg·hm-2;三江5号次之,水稻鞘腐病病情指数为4.77;水稻纹枯病病情指数为2.93,单产达到10 116.0kg·hm-2。  相似文献   

20.
为探索适合黑龙江地区的水田灌溉方式,以空育131为试材,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不同灌溉方式与寒地水稻主要病害发生和产量形成的关系。结果表明:病害发生种类与灌溉方式无显著相关性,但与病害发生程度有紧密联系。常规灌溉的水稻叶瘟、鞘腐病、褐变穗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均最高。控水灌溉和节水灌溉病害发生较轻。产量方面,控水灌溉的产量最高,为10 049.03kg·hm-2,比常规灌溉增产6.81%,增产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