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赖大礼 《农技服务》2012,29(6):667-668
为推广水稻生态旱育秧高产综合配套栽培技术提供依据,从水稻苗床的制作、培肥、育秧、秧床管理以及大田移栽等各技术环节介绍了水稻生态旱育秧的高产综合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
水稻生态旱育秧是旱育秧与沼渣培肥、沼液浸种、旱育保姆拌种消毒和沼液喷苗等有机结合的水稻高产栽培技术。从苗床的选择及整理、育秧技术和大田栽培管理技术方面介绍了独山县水稻生态旱育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3.
从水稻苗床的制作、培肥、育秧、管理及大田移栽等方面介绍了水稻旱育秧配套高产栽培技术,以期给广大水稻种植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水稻生态物化旱育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苗床选择、种子处理、田间管理等方面详细介绍了水稻生态旱育秧栽培技术,对高效水稻生产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水稻旱育秧栽培法是将传统的水育秧改为旱地育秧,从而提高了秧苗的素质,增强了抗逆性和苗发根力,培育出根系发达的壮苗。一、水稻旱育秧法1、苗床准备苗床选择:旱育秧是在接近旱地条件不育秧,对苗床土壤要求高。苗床宜选择在背风向阳、水源方便、地下水位不  相似文献   

6.
不同覆盖物对单季稻旱育秧秧苗素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松源镇于1995年引进水稻旱育秧技术推广项目.几年来。已累计推广2300hm^2.增产稻谷1500t。目前.推广应用面积占全镇水稻播种面积的30%以上,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从旱育秧推广实践看.农户在选用苗床覆盖物上品种多样,效果不一,不同苗床覆盖物,其秧苗素质不一样.为选择最适苗床覆盖物.培育多蘖矮壮秧.根据山区特点,在本镇大济村特设立单季稻旱育秧苗床采用不同覆盖物对秧苗素质影响的试验。  相似文献   

7.
简要概述了水稻旱育稀植技术理论依据和研究必要性,着重评述了水稻旱育稀植高产机理的研究进展,并结合生产了存在的问题,指出今后水稻旱育稀植高产机理研究的方向,即:(1)对肥床旱育所形成的苗床微生态怀秧苗素质的关系;(2)对旱育秧根系生长优势与地上部器官及产量形成的关系;(3)对旱育稀植的群体质量发育特性与其产量形成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苗床的选择与培肥、整地、水稻种子的选取及处理、适时播种、苗床管理等方面对水稻旱育秧栽培技术进行了阐述,以期为水稻旱育秧栽培技术的良好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为了对大面积推广水稻生态旱育秧提供科学依据,对水稻苗床进行了施沼肥试验。结果表明:提前20 d施沼肥1.3万kg/667 m2培肥苗床,产量最高为559.3 kg/667 m2,比对照增产7.0%,秧苗素质好。  相似文献   

10.
几年来,云南省农技推广总站将推广水稻精确定量栽培与水稻集中育秧和高产创建工作紧密结合,每年年初及时制定下发《示范推广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指导意见》,并且与省农科院合作,举办全省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研讨会,布置安排当年示范推广计划。同时,针对近年来水稻生产中秧苗素质差的问题,认真抓好以"旱育保姆"为主的旱育秧技术推广,切实提高秧苗素质和旱育秧的技术到位率。通过统一技术培训、统一种植品种、统一播种时间、统一秧田管理和病虫防治等集中育秧示范使全省的秧苗素质得到稳步提高,为高产创建活动打下了坚实的育秧基础。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阐述水稻旱育秧栽培及田间管理技术,通过选用适宜本地气候的优质水稻品种、选择适合的苗地、按照需求秧苗数准备苗床,并做好冬前培肥、拨前施肥杀虫和壮秧剂消毒等苗床准备工作。根据海拔高度按期按需播种、除草、盖膜,通过温度、水分、肥料和病虫鼠害防治等多项管理,从而完成旱育秧栽培及田间管理,实现水稻高产。  相似文献   

12.
北京市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技术试行规程一、定义(一)旱育秧在旱田状态下用人工喷灌方法或应用自动微喷灌系统进行补水培育水稻秧苗。(二)过水旱育秧育秧期间用过水方法补水培育水稻秧苗。二、适宜品种(一)春稻区选用17~18片叶,生育期165~175天的高产、抗...  相似文献   

13.
<正>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技术是一整套以水稻旱育秧为核心,规范化栽插、平衡配套施肥、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科学管水等相配套的水稻栽培新技术。其关键技术环节是肥床、旱育、严控、浅植、巧肥、综防,较好地解决了水育秧的烂秧和秧苗不壮两大难题,对缺水地区更是解决了无水  相似文献   

14.
机插水稻旱育秧特点及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适合机插的健壮秧苗是提高栽插质量、保证机插水稻高产的关键.机插旱育秧技术是继旱育稀植后的又一项省工节本,且能培育出具有较强爆发力的健壮秧苗的轻型高效栽培技术.本文就机插水稻旱育秧的特点及其育苗技术作一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15.
水稻旱育秧栽培法是将传统的水育秧改为旱地育秧,从而提高了秧苗的素质,增强了抗逆性和苗发根力,培育出根系发达的壮苗。一、水稻旱育秧技术1、苗床准备苗床选择:旱育秧是在接近旱地条件不育秧,对苗床土壤要求高。苗床宜选择在背风向阳、水源方便、地下水位不高的地方,要求土壤透性好,有机质含量高、土壤团粒结构好、疏松通气。  相似文献   

16.
<正> 水稻旱育秧是一项省工、省肥、省水、省秧田、低成本、易操作,培育矮健、耐寒、抗病秧苗的水稻高产栽培技术。近年来安龙县旱育秧推广应用发展较快。1993年在安马村、竹林村搞了节水旱育秧的示范点,面积189.6亩,平均亩产631.5公斤,比  相似文献   

17.
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技术是以水稻旱育秧为核心,规范化栽插、平衡配套施肥、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科学管水等相配套的水稻栽培新技术.其关键技术环节是肥床、旱育、严控、浅植、巧肥、综防,较好地解决了水育秧的烂秧和秧苗不壮两大难题,对缺水地区更是解决了无水育秧的困难.旱育秧具有省水、省种、省工、省肥、省秧田、增产早熟等特点,且秧苗矮壮,根系发达,返青快,分蘖早,成穗多.这项技术在各地推广很快,产量比水育秧增产近15%,经济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18.
水稻高产栽培必须良种与良法相配套。采用自主集成创新技术——钵盘营养土旱育秧超稀摆栽高产高效综合技术和超级稻"早稀控大壮"软盘旱育秧农机农艺配套高产栽培技术,在同等条件下进行栽培对比示范,产量差异明显。人工稀摆秧方式能更好地发挥超级稻品种生产潜力,生长势强、剑叶长、后期光合面积大、纹枯病发生轻、穗大粒多;机械插秧栽培则表现为结实率高、千粒重较重。8个品种中,广两优1128和深08S/R1128的2种栽培方式均表现较好。2套栽培技术均以提高秧苗素质为重点,加上改进规范人工抛秧和机插秧栽培的关键操作管理方法,更适宜于本地大面积推广超级稻品种时配套应用。  相似文献   

19.
水稻旱育秧栽培法是将传统的水育秧改为旱地育秧,从而提高了秧苗的素质,增强了抗逆性和苗发根力,培育出根系发达的壮苗. 一、水稻旱育秧技术 1、苗床准备 苗床选择:旱育秧是在接近旱地条件不育秧,对苗床土壤要求高.苗床宜选择在背风向阳、水源方便、地下水位不高的地方,要求土壤透性好,有机质含量高、土壤团粒结构好、疏松通气.  相似文献   

20.
1.水稻无盘旱育秧应注意哪些问题?答:水稻无盘旱育秧应注意以下问题:(1)秧田与大田的距离较近。无盘旱育秧每株秧苗根部都有一个大小不等的泥球,增加了秧苗的重量,苗床选在离大田较近的地方以利运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