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以艳光、曙光和华光的一年生枝条作为试材,探讨不同低温处理时间和赤霉素浓度对提早促进油桃发芽的影响。结果表明:曙光、艳光和华光油桃在集中低温处理400h和赤霉素浓度为100mg/L处理下发芽率极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发芽率都达到了90%以上。曙光和艳光油桃在集中低温处理400h和赤霉素浓度200mg/L与集中低温处理400h和赤霉素浓度50mg/L的处理下发芽率达到了80%以上;华光油桃在集中低温处理500h与赤霉素浓度为100mg/L的处理下发芽率也较高,达到了87.8%。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高山龙胆种子萌发的适宜条件,[方法]研究了不同温度、不同光照条件和不同赤霉素浓度处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温度对高山龙胆种子的发芽率影响明显,低温(5 ℃)和高温(35 ℃)严重抑制种子萌发,25 ℃是高山龙胆种子萌发的最理想温度,发芽率达到68.9%。光照条件对高山龙胆种子萌发具有显著的影响,黑暗条件不利于种子萌发。赤霉素处理对高山龙胆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均有促进作用,但过高的浓度会阻碍种子萌发,以300-400 mg/L的赤霉素处理种子最为适宜,发芽率可达85%以上。 [结论]因此,高山龙胆种子发芽最适温度为25 ℃,且种子需光萌发,300-400 mg/L的赤霉素处理可以明显提高种子发芽率。  相似文献   

3.
蹇黎 《种子》2016,(10):102-104
利用不同浓度(0,100,200,400,600 mg/L)的赤霉素对喀斯特山区野生燕麦种子进行处理,测定其种子萌发活力.结果表明:除25℃、600mg/L赤霉素浓度处理条件会对种子的发芽势产生一定抑制作用外,其余条件下萌发的种子,发芽势、发芽率会随着赤霉素浓度的增加而提高.在25℃条件下,400mg/L赤霉素浓度处理种子的萌发效果最佳,其发芽势、发芽率和发芽指数达到最高,分别为54%、92%、6.67.  相似文献   

4.
不同药剂处理对石栗种子发芽率及苗木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恒温条件下(24。C),利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硝酸钾、GGR、ABT1对石栗干种进行浸种催芽播种在沙床上,以干种直接播种的为对照,研究了不同药剂处理对石栗发芽率及幼苗地径、根系生长、生物量分配以及生理质量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以200mg/L赤霉素溶液浸泡时间为24h的种子,其发芽率最高,可达到54%;其次为2000mg/L的硝酸钾溶液浸泡时间为24h的种子,发芽率达到32%,与对照相比,都达显著差异。根据生长指标和生理指标测定出用100mg/L的GGR6#溶液浸泡24小时的种子生长的幼苗苗木质量较好,其次200mg/L的赤霉素溶液浸泡24h的处理;苗木质量最差的是用2000mg/L的硝酸钾溶液浸泡24h的处理。  相似文献   

5.
低温及赤霉素处理丝棉木种子对其发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妮  张志轩 《种子》2010,29(12)
以丝棉木种子为材料,采用不同浓度赤霉素处理,结合低温层积,对丝棉木种子发芽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赤霉素处理能极显著提高丝棉木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经过低温处理30 d的丝棉木种子,播种前用赤霉素浓度150mg/L浸泡24 h可有效提高种子的发芽力;未经低温处理的丝棉木种子,播种前用赤霉素浓度3 000 mg/L浸泡24 h,可有效提高种子的发芽力,从而取代低温层积处理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利用0mg/L、10mg/L、20 mg/L、30 mg/L、40mg/L、50 mg/L、60 mg/L、70 mg/L、80 mg/L、90 mg/L、100 mg/L、200 mg/L、300 mg/L、400 mg/L、500 mg/L、600 mg/L、700 mg/L、800 mg/L、900 mg/L、1000mg/L 20个不同质量体积浓度赤霉素分别对0~5℃条件下贮存7个月的秋雨桑种子浸种24h,28~30℃恒温箱中培养,试验结果表明,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随着赤霉素浓度升高,秋雨桑种子发芽率显著提高,低浓度的赤霉素处理不能有效解除秋雨桑种子休眠,但过高浓度赤霉素容易使秋雨桑种子发生霉变,且发芽不整齐,因此赤霉素处理浓度以50~100mg/L为宜。  相似文献   

7.
目的:筛选能有效提高防风种子发芽率的外源物质,为解决防风生产中存在的发芽率低、出苗缓慢等实际问题提供技术依据.方法:在20℃黑暗条件下,用青霉素、赤霉素(GA3)、KNO3溶液及40℃温水浸种20 min+ 400 mg/L青霉素溶液对防风种子进行24 h发芽预处理.结果:不同浓度的青霉素对防风种子的发芽均无明显的促进作用,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40℃温水浸种20 min+ 400 mg/L的青霉素处理可以显著提高防风种子的发芽率,但对发芽势和发芽指数无显著影响;400 mg/L和500 mg/L的赤霉素处理均可显著地提高防风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其中400 mg/L的赤霉素处理与对照相比达极显著水平,分别较对照提高44.53%、7.79%和22.51%;0.3%的KNO3处理可有效提高防风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分别较对照提高50.59%、10.33%和23.53%.结论:400 mg/L的赤霉素处理与0.3%的KNO3处理对防风种子的萌发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珍稀南药胆木在自然条件下种子发芽率极低,不利于人工繁殖和资源保护。利用爱多收和赤霉素对胆木种子萌发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发现两种生长调节剂对胆木种子发芽有明显促进作用,最佳处理浓度和时间为爱多收溶液3000~4000倍浸泡10~12 h,赤霉素400 mg/L浸泡12 h。与对照相比,分别提前了9天和8.6天,发芽势分别达到了28.3%~30.3%和32%,发芽率分别提高到32.3%~30.3%和34%。  相似文献   

9.
不同处理方法对商陆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商陆种子进行多种播前处理,结果发现,浓硫酸浸泡处理20min对破除种子硬实最有效;浓硫酸处理商陆种子20min后再用赤霉素处理,种子发芽率和胚根长度都以500mg/L的GA处理最有效,差异最明显;赤霉素处理种子1h,也可以提高种子发芽率、发芽势、胚根长度;以400mg/L或500mg/L效果最好。用15%H2O2处理种子8h可有效提高种子发芽率;用15%H2O2浸泡8h再用赤霉素浸泡1h,种子的发芽率和胚根长度与对照之间存在着极显著差异,以400mg/L或500mg/L赤霉素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0.
浸种时间及不同药物处理对黑皮冬瓜种子发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不同浸种时间与黑皮冬瓜种子发芽的关系以及赤霉素(GA3)、过氧化氢(H2O2)处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浸种6h发芽率和发芽势最高;经赤霉素、过氧化氢浸种处理的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均比清水对照有提高,其中以1000mg/L浓度赤霉素处理的效果最好,发芽率达到82.7%,3%过氧化氢水溶液处理发芽率达到57.3%,均高于对照的48%.  相似文献   

11.
以蓝靛果忍冬种子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温度,不同浓度赤霉素处理下蓝靛果忍冬种子的萌发特性.结果表明:1)用不同浓度的赤霉素处理,浓度为100 mg/L时发芽率、发芽指数和发芽势最高,浓度过高、过低都会影响种子萌发.2)用蒸馏水和100 mg/L赤霉素在不同的温度下处理种子,20℃时,无论是对照(蒸馏水)或赤霉素处理,发芽率、发芽指数和发芽势最高,且在同一温度下,赤霉素处理的发芽率、发芽指数和发芽势均高于未处理,因此,蓝靛果忍冬种子萌发最适温度为20℃.  相似文献   

12.
贵州铜仁地区栽培油茶种苗生理特性及繁育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贵州铜仁地区栽培油茶种子的生理特性、种苗繁育技术进行了一系列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激素和浓度对栽培油茶种子的发芽率和油茶扦插苗的成活率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而不同的处理时间对其影响较小.在种子繁殖试验中,以200mg/L赤霉素处理的种子发芽率最高;在硬枝扦插繁殖试验中,以100 mg/L的生根粉处理16 h比其它处理的成活率高,在软枝扦插试验中,以150 mg/L的生根粉处理20 h的成活率最高;芽苗砧嫁接技术是一项无性繁殖的新技术,用于油茶生产中,可使油荼苟的栽培成活率达到90%以上,具有重要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赤霉素对蓝花棘豆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种子》2018,(11)
为了明确蓝花棘豆种子在植物激素处理下的萌发特性,采用不同浓度(0,100,200,300,400,500mg/L)赤霉素溶液对蓝花棘豆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胚根长度、胚芽长度及幼苗出苗率等指标进行测定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蓝花棘豆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胚根长度、胚芽长度及出苗率随着赤霉素浓度的增高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且各指标均高于对照处理,表明赤霉素溶液处理对蓝花棘豆种子萌发具有促进作用。当赤霉素浓度达到300mg/L时,蓝花棘豆种子的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及出苗率达到最高,与对照相比,分别提高了54.3%、133.3%、46.7%和91.7%;而蓝花棘豆胚根与胚芽的长度在赤霉素浓度为300mg/L时达到最大,分别是对照的4倍及8倍,但当赤霉素溶液浓度达到500mg/L时,胚根及胚芽长度低于对照,说明赤霉素溶液对胚根及胚芽的影响有一个适宜的范围。  相似文献   

14.
植物生长调节剂和渗调剂对石碣紫长茄种子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赤霉素和渗调剂硝酸钾、磷酸二氢钾对石碣紫长茄种子进行发芽试验.结果表明:赤霉素能显著提高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其中以600mg/L处理6h的效果最好,发芽率达到92.33%.渗调剂处理中,硝酸钾3.8%处理22h发芽率达到71.67%,磷酸二氢钾5.5%处理32h,发芽率达到61.0%,2种渗调剂处理的效果均显著高于对照发芽率.  相似文献   

15.
呼凤兰  王晓晶  褚盼盼 《种子》2016,(11):94-96
为了提高西瓜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以吕梁地区常见的西瓜种子京欣一号、霜王大京欣、一品首相为试材.采用赤霉素浸种的方法,研究不同浓度赤霉素处理对西瓜种子萌发的影响.赤霉素设8个质量浓度水平,分别为0,50,100,150,200,250,300,400 mg/L.结果表明:适当赤霉素处理能缩短发芽时间,提高种子发芽率、发芽势、芽长.其中150 mg/L能显著提高京欣一号的发芽率和发芽势,200 mg/L能显著提高霜王大京欣的发芽率和发芽势,100 mg/L能显著提高一品首相的发芽率和发芽势.  相似文献   

16.
用野生蔷薇红景天(Rhodiola rosea L.)种子为实验材料,研究不同化学药剂及不同浓度处理对其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浓度梯度设置在50~800 mg/L的GA3均能明显打破种子休眠和促进种子萌发,其中50 mg/L的GA3预处理种子24 h和200、400 mg/L浸泡种子12 h,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均较高,发芽率和发芽势达90%以上;而NAA、6-BA和ABT-4不同浓度对种子萌发作用力不同,其浓度过高或过低均不同程度抑制种子萌发,只有使用适宜浓度处理种子才能打破种子休眠和提高发芽率。研究表明,不红景天种子最大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出现在200 mg/L GA3处理12 h,发芽率和发芽势均为94%,发芽指数为20.14。  相似文献   

17.
白腊种子萌发最适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白腊种子萌发的最适条件,设置低温层积、0~160mg/L不同浓度赤霉素处理、15~45℃不同温度处理及全光、全暗、光暗交替不同光照处理(其中后3项处理顺次进行,以便将前项处理的结果运用于后项处理之中),调查计算不同处理下的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萌发启动速度等萌发指标。结果表明,低温层积有助于白腊种子解除休眠,提高发芽率;80mg/L浓度的赤霉素为白腊种子萌发的最适浓度;30~35℃为其萌发的最适温度;全暗处理最适于种子萌发,表明白腊种子的萌发特性属于中性偏喜暗类型。综合试验结果并考虑可行性因素,认为低温层积与赤霉素处理各有利弊,兴利除弊的方法是在赤霉素处理前对种子进行适度机械破损。  相似文献   

18.
为了迅速解除‘红丽’海棠种子休眠,利用正交试验设计对低温层积、赤霉素处理对‘红丽’海棠种子萌发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红丽’海棠的发芽高峰是置床后第3天.低温层积是解除‘红丽’海棠种子休眠的最佳方法,层积60 d可以完全解除种子休眠.不同浓度赤霉素处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红丽’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但不能完全解除其休眠,以200 mg/L赤霉素处理效果最好.赤霉素24h浸泡和48 h浸泡之间无差异.层积60d后用200 mg/L赤霉素浸种24 h是最佳处理组合,可以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不同浓度赤霉素对伴娘山月桂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赤霉素及浸种温度对伴娘山月桂种子萌发的影响,本研究采用不同浓度赤霉素和不同浸种温度处理伴娘山月桂种子.结果表明,最适浸种温度为40℃>20℃>60℃;赤霉素浓度在0~500 mg/L范围内,浸种15 min和30min,分别以400 mg/L和300 mg/L处理最好,且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与对照组呈显著差异,萌发启动速度缩短.  相似文献   

20.
赤霉素对檀香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研究了场圃条件下不同浓度(800、1 000、1 200 mg/L)赤霉素和不同处理时间(6、12、24 h)对檀香种子发芽及种子萌发后幼苗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使用赤霉素处理檀香种子能显著地促进檀香种子的萌发及萌发后幼苗的生长,场圃条件下播种1个月内最高平均发芽率为67.3%,发芽高峰期在13~16 d,最高平均发芽势为48.0%,最高平均发芽指数为8.64,1个月后幼苗最高平均高度为5.87 cm,最高平均叶片数量为7;赤霉素在800~1 200 mg/L的浓度范围内,各发芽指标及幼苗生长之间的差异不显著;相应的处理时间以及浓度和时间的交互作用对各发芽指标和幼苗各生长指标的影响也不显著。结合生产成本与幼苗生长情况,采用800 mg/L赤霉素浸种6 h以上为檀香种子最佳的催芽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