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洛宁县上戈镇位于豫西山区,从1994年-1996年栽植红富士苹果0.2万hm2,由于栽植密度过大,管理不当等原因,造成果园郁闭,产量低,品质劣,经济效益差。从2005年开始,我们采取了以树形改造为主的一系列综  相似文献   

2.
红富士苹果的着色管理刘新元(山东省德州市德城区宋官屯镇林果站253034)1985年以来,红富士苹果是我镇的主栽品种,已栽植7280亩。为了提高果园的经济效益,我们于1991一1995年,在我镇红富士苹果栽培基地陈段果园,采取了一些使红富士苹果着色的...  相似文献   

3.
红富士苹果在我市栽培已十个年头。十年来先后栽植5万余亩160万株,占我市新栽苹果面积的52%,成为苹果树的主栽品种之一。根据十年来不同果园的观察,红富士苹果幼树“抽条”严重,果园整齐度差,个别年份主干形成层受冻严重。我们采取以下对策防治红富士苹果“抽条”受冻。 一、把好幼树越冬关。红富士在榆次市栽  相似文献   

4.
重果园面积扩张、轻低效园改造是中国苹果生产环节存在的重大问题。据源自国家苹果产业技术体系24个综合试验站实地调研数据的统计分析,2015年综合试验站覆盖地区低效苹果园面积为43.50万hm~2,其中由于郁闭、管理粗放导致低效的果园分别占54.42%、26.82%。截至2015年已改造低效苹果园13.41万hm~2,改造后果园栽植密度明显降低,平均每hm~2减少210株;果品质量显著提高,黄土高原优势区、环渤海湾优势区和特色产区一级果产量分别平均提高9 833.40、13 178.55、13 500.00 kg·hm~(-2);果园经济效益显著增加,纯收入分别平均增加53 175.00、80 625.00、45 840.00元·hm~(-2)。低效苹果园改造的效益与成绩总体显著,应该持续推进;果农对低效苹果园改造技术及改造效果的认可度较高,但对政府补贴、扶持依赖度高。  相似文献   

5.
<正>甘肃省庆城县赤城乡赤城村坷崂组村民李希恒,家有5口人,有苹果园7.5亩,1993年栽植。2007年进行阳光树形改造,通过间伐,现在密度为6米×4米,主栽品种为红富士,授粉品种为秦冠。果园配套小电井1眼,砖箍果窖1孔,可贮苹果2万多千克。2011年通过SOD奶蜜苹果生产,果实精细包装,产值达25万元,亩纯收入突破3万元,人均收入5万元。2009年新购置面  相似文献   

6.
<正>甘肃省庆城县赤城乡赤城村坷崂组村民李希恒,家有5口人,有1993年栽植的盛果期苹果园7.5亩。根据专家指导,2007年他通过间伐对果园进行阳光树形改造,栽植密度降至6 m×4 m。主栽品种为红富士,授粉品种为秦冠。果园配套电动抽水井1眼,可存2万kg苹果的果窖1个。2011年,通过SOD奶蜜苹果生产和品牌包装销售,产值达25万元,亩纯收入突破3万元,人均收入5万元。当年,新购面包车1辆,新建四合院1处,初步实现了自己的果业致富梦。  相似文献   

7.
山东省海阳市在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大面积进行红富士矮化密植栽培,行株距为3m×2m,每667m2栽植111株,大部分果园苗木采用M26作中间砧,山定子作基砧.由于密植红富士园行株距过密,加上许多果农不懂如何进行密植红富士果园的管理,造成大部分密植红富士苹果园枝量过多,主枝过粗、过大,中央领导干与主枝粗度比过小,株间行间交接严重,果园郁闭严重,树冠内通风透光不良,果园效益随着树龄的增长逐渐下降.1998年,海阳市果业技术推广站开始探索密植苹果郁闭园改造技术,取得了不少成功的经验.2001年初我们提出了"密植红富士苹果郁闭园改造技术研究"这一课题,经过2年多的试验研究,效果显著,于2003年9月28日经过专家验收.  相似文献   

8.
山东省果品生产近年来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果园面积迅速扩大,果品产量大幅度增长,果品质量逐年提高。全省现有果园总面积1200多万亩,其中苹果860万亩、梨65万亩、桃68万亩、葡萄24万亩、山楂100多万亩。苹果面积中,红富士苹果已发展到350多万亩,新红星等元帅系新品种200多万亩、乔纳金60万  相似文献   

9.
红富士苹果树纺锤形的整形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徐继忠  袁小乱 《中国果树》1992,(1):34-35,43
<正> 红富士苹果引入我国后,因其产量高、品质优而深受广大果农的喜爱,各地栽植红富士的积极性很高。据1989年统计,我国栽植红富士苹果的面积已达310万亩,各地的栽植密度大部分为亩栽27—44株,过去生产上一直采用的大冠稀植树形已不再适应,给整形修剪带来一些困难。国外一些国家利用矮  相似文献   

10.
山东省费县朱田乡小西场村,1985年春栽植红富士苹果150亩,但由于该村对红富士苹果生长特性掌握不够,技术不太通,致使造成管理混乱,树间生长差异较大,果园整齐度低,1989年前基本没有产量。从1990年开始,我们到该村进行技术指导,针对果园情况,提出了分类管理的技术意见,经过一年的努力,今年初见成效,预计平均亩产可达800公斤以上。我们根据果树的长势和成花情况,将树分为四大类,并对各类树采取了不同的管理方法,具体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11.
正当前红富士苹果栽培面积大,生产中存在问题多,特别是红富士乔化密植果园,由于单位面积栽植株数多,树冠大结构复杂,一般生长到十年以上就会出现果园郁闭现象。由于大部分果农缺乏果树专业管理技术,没有果园动态管理意识,随着树龄不断增长树冠继续扩大,树冠、果园会更加郁闭,盛果期的果园普遍发生了全园郁闭问题,造成果实品质、产量下降,出现了大小年结果现象,果园  相似文献   

12.
<正> 承德县山咀村南山果园地处荒山坡,于1967年建园,栽植苹果51亩,共964株,品种为国光、金冠和元帅,土壤养分含量低,土壤结构不良,无水源条件。由于缺肥少水,管理粗放,杂草丛生,病虫害严重,导致树势早衰。据1985年调查,由于山楂红蜘蛛和早期落叶病的为害,早期落叶60%,虫果率30%以上,总产量徘徊于1-1.5万公斤之间,一二级好果率仅30—40%.自1986年开始,在完善承包责任制和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建立健全了各项承包制度,制定了管理技术措施,从而调动了承包户的积极性,提高了管理水平,使低产果园得以改造,苹果产量逐年提高。51亩的年产量从1986年的1—1.5万公斤,提高到1990年的5.75万公斤,改变了低产质劣的面貌,提高了经济效益。在1989年的百果园竞赛评比中名列第二,同时国光苹果被中央农业部评为优质果品。  相似文献   

13.
苹果郁闭果园通常存在枝叶密集重叠,光照恶化,管理不便,病虫害严重,树势衰弱,果品产量和质量下降.经济效益降低等一系列问题。所以郁闭果园的改造是各苹果产区的普遍性问题。近几年,我们通过郁闭果园改造,并因地制宜地采取综合配套技术,使苹果的优质果率大幅度提高,经济效益显著提高,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正> 我区苹果栽植面积8.98万亩,结果面积有5万亩,其中低产园面积占2万亩。长期以来,部分果园由于管理不善造成树势衰弱,树形紊乱,病虫害严重,果品质量差、产量低,是苹果生产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于1984~1986年,在石家庄果树所指导下,以临漳县东五岔口果园为一级试区,以广平、邱县、永年、馆陶、临漳33个果园,2408亩低产苹果大树为二级试区,进行了大面积的优质增产栽培技术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田家大队位于莱西县大沽河上游,地处丘陵坡地,1967年后栽植苹果99亩、梨树7亩,十几年来由于对果品生产重视不够,技术力量薄弱,果园管理粗放,致使树弱多病,结果晚,产量低1981年106亩结果园,产果品16万斤,收入12500元,平均亩产1509斤,亩收入118元。广大干部群众一致反映,栽苹果见  相似文献   

16.
<正>苹果乔砧密植栽培,提高了苹果园早期产量,但随着树龄增大,进入盛果期后树冠交接、果园郁闭、通风透光条件恶化,导致苹果产量和品质下降。自2006年开始,林业局对红富士苹果乔砧密植郁闭园进行树体改造,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仇宏昌 《果农之友》2003,(11):17-17
1998年,三门峡市园艺总站对全市果园进行了调查摸底,结果表明全市2/3的苹果园栽植密度与树形管理不相配套,随着树龄的增长,出现了果园群体郁闭、冠内枝多密集、结果部位外移、通风透光不良等问题,从而导致适龄不结果、单株产量低、果品质量差等严重后果,成为我市果树管理上的一大突出弊端。为解决该难题,我们首先在灵宝市东村、阳平、大王、尹庄、川口、五亩等乡(镇)选建了树形改造试验园,进行试验研究,将研究结果应用到小面积果园加以验证。在此基础上,我们研究总结出了一套科学的树形改造技术,利用该技术,目前全市共使6.33万公顷郁密苹果…  相似文献   

18.
苹果树密植园,挡风挡光,进入大量结果期后,容易发生大小年结果现象,影响苹果产量和质量.要解决果园的通风透光问题,对于现在所栽植的树,必须采取以下措施进行改造修剪.  相似文献   

19.
正渭北长武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发展果业,经过40多年的发展,现有苹果园面积28万亩,占全县耕地面积的90%以上,50%以上苹果园都是20世纪90年代初期栽植的,且全县95%以上都栽植的富士品种,目前已进入衰老期,产量逐年下降,品质降低,优果率低下,经济效益不高,面临更新换代。老果园淘汰掉,需要几年进行耕作倒茬,难以满足农民脱贫致富建成小康社会的需要,老果园改造已成为当前刻不容缓需要解决的问题。经过笔者多年试验,总结出一种苹果老园品种更新技术——"一长两短靠接技术",供广大果农在老园改造中参考。  相似文献   

20.
<正>永寿县地处渭北旱塬西部,年均降雨600多毫米,年平均气温10.8℃,无霜期210天,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是苹果的优生区,苹果产业已逐步成为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全县栽植苹果40万亩,主栽品种红富士30万亩,占总面积的75%,平均亩产2 050千克,年创收入24.6万元。红富士苹果生产在永寿县乃至陕西省的水果产业中占主导地位,根据人们消费习惯,着色好的果实售价高,销路好,竞争力强。苹果生产正在向优质高档方向发展,以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红富士苹果一般从9月上中旬开始着色,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