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果农之友》2007,(6):37-37
近日,记者从陕西省果业局了解到,2006年底,该省苹果面积、产量、质量均攀升至全国前列,这标志着陕西苹果产业在中国和世界苹果产业格局中占据了重要的一席之地。仅今年一季度果品企业自营出口果品17.9万吨,创汇1.7亿美元,果品出口大幅增长,苹果产业实现了多面突破。  相似文献   

2.
高建国 《果农之友》2008,(11):44-45
陕西省是目前国内公认的果业大省和强省。陕西苹果的质量和数量不仅国内领先而且享誉世界.已经是一个国际化的品牌。为了进一步巩固和提升陕西果业的国际竞争力,省、市、县各级政府和业务部门从品种选育、栽培管理、贮藏保鲜、产业化经营等方面积极按现代农业的经营理念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张要战 《果农之友》2006,(11):14-14
又是一年秋风起,又是一年果红时。据悉,今年陕西的苹果又将迎来一个丰收年,产量稳定增长,质量也大幅度提高,可望超过600万吨。丰收之后大家最为关注的便是价格问题了。 陕西省果业局的预测显示.随着陕西苹果品牌在国际国内市场的影响大增.今年优果优价市场规则将进一步体现,优质苹果价格坚挺,酥梨价格与去年持平。  相似文献   

4.
近日,农业部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中心、陕西省农业厅及果业管理局为陕西省咸阳果业集团有限公司、北山果业有限责任公司等11家相关果品企业和合作社,颁发了良好农业规范认证证书。此次认证的果品达3333.3hm^2多,产量10万t多。据了解,如此大面积采用与国际接轨的良好农业规范标准,在全国优势苹果产区尚属首次。陕西省计划在全部苹果主产区推行良好农业规范标准,标志着陕西果业的标准化管理水平上一个新台阶。不久,陕西苹果将携带“身份证”走向市场。  相似文献   

5.
据陕西省果业局消息.按照国家质检总局与澳大利亚商议计划,澳大利亚检疫部门于2011年11月8—10日派检疫官员到陕西对该省输澳苹果和酥梨进行出口前预检。此次苹果、酥梨出13预检,是继2009年陕西酥梨和2010年陕西苹果先后出口澳大利亚后,进一步巩固和扩大澳大利亚市场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陕西省延安市大力实施果业提质增效工程,扎实推广“大改形、巧施肥、强拉枝、无公害”四项关键技术,全面提升苹果标准化生产水平,努力拓展果品营销市场,全力促进产销衔接,积极扶植龙头企业和产业协会发展,不断延伸产业发展链条,苹果产业发展取得显著成绩。  相似文献   

7.
近日,由陕西省宝鸡市人民政府、陕西省果业管理局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共同主办的第七届陕西宝鸡苹果节在凤翔县城墙遗址公园隆重开幕。来自北京、上海、重庆等地的客商与该市果品企业、苹果合作社签订协议及合同24项,销售果品5.4万t,成交额达3.8亿元。苹果节期间,对全市果业发展先进单位、果业十强村、十佳果业专业合作社、十大果品销售标兵等在果业发展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进行了表彰。  相似文献   

8.
据陕西日报消息,9月17日,陕西省优质苹果示范基地建设现场会在白水县召开。这次会议结合近年来陕西省苹果产业发展状况和实施“十二五”苹果产业科技发展规划,强调要立足科技创新.强化示范引领,不断推进该省苹果产业又好又快发展;采取现场观摩和大会交流形式,总结该省依靠科技支撑苹果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学习推广白水苹果产业立足科技创新,  相似文献   

9.
新形势下我国苹果产业的发展定位与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我国苹果产业面临的新形势,明确了苹果产业的基本定位:一是苹果实现足量供应,满足了人民生活需求;二是阶段性供过于求和结构性供不应求并存;三是苹果新旧动能转换还需要较长时间。提出了新形势下苹果产业的发展趋势,即产业布局进一步优化,巩固优势区,强化特色区;强化果业科技创新;进一步鼓励工商资本和企业进入苹果产业;挖掘苹果资源,拓展果业功能,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与发展;加大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苹果产业中的研究与应用;支持产业引智、引才、引资,以开放的心态推动苹果产业的健康发展;立足国际国内两个市场,通过市场引导生产,通过生产创造市场,创造消费,引导消费。  相似文献   

10.
今春以来,陕西省安塞县委、县政府强力推进山地苹果发展.着力打造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 一是科学制订发展规划。按照《山地苹果发展规划》,在组织专家充分论证基础上,制定《安塞县山地苹果产业发展规划》。从2008年开始,全县每年新栽山地苹果3333.33hm^2,梯次推进,板块推动。扩大山地苹果基地,力争到2012年,全县山地苹果面积发展到2.33万hm^2,实现果业总产值2.52亿元。  相似文献   

11.
兰格英英的天吆彩旗旗飘,树梢梢招手树枝枝迎。2011年3月29日,宝塔区任家塬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开业庆典在村委大院举行。陕西省果业协会副会长、国家苹果产业技术体系西安综合试验站站长、陕西杨凌农夫果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新建(左图左)和宝塔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张永祥(左图右)共同为该合作社揭牌。宝塔区临镇镇有11个苹果产业村,苹果面积1540公顷,其中挂果993.3公顷。2010年苹果产量20600吨,产值达5500万元,苹  相似文献   

12.
近日,陕西省矮化苹果栽培管理现场会在千阳县召开,会议决定陕西省将以宝鸡地区为中心,建设全国最大的矮化苹果栽培基地。苹果矮化栽培,是国际上先进的栽培模式,陕西省在推广这一模式中已走在全国前列。省果业局要求各地借鉴千阳、凤翔县的经验,在水肥条件好、技术有支撑的适宜地区,引导群众积极推广先进的栽植模式,高标准、高起点建园。同时,要继续推进“北扩西进”战略,稳步扩大苹果优生区面积,促进更多农民增收致富。据悉,当前陕西果业发展呈现出由苹果大省向苹果强省转变、果业大省向果业强省转变的良好趋势,正处于由传统果业向现代果业迈进的关键阶段。  相似文献   

13.
2012年陕西省千阳县通过招商引智、鼓励种植大户建园等方式,规模化发展矮砧苹果产业。用了不到两年的时间,千阳县便建成了全国矮砧苹果生产示范县。成为我国苹果产业耀眼的新星。甘肃省静宁县果业技术人员赴当地考察后认为.千阳县相关经验值得借鉴,矮化密植栽培是我国苹果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4.
由陕西省人民政府主办、陕西省农业厅承办的“2000陕西果品国际年会·市场框架形成后的苹果产业论坛”于2000年12月22~23日在杨凌农科城举行。来自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科研、教学、推广部门的专家学者和有关市、县、大型果业生产企业的代表共80多人参加了会议。 本次论坛面向新世纪,紧紧围绕西部大开发,市场框架形成后如何推进陕西苹果产业化进程这一主题,以专题报告、专家座谈等形式,就陕西苹果产业  相似文献   

15.
陕西果业生产考察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于2004年10月15~18日,在西安参加了由国家农业部主办、陕西省人民政府承办的全国苹果产业发展座谈会。会议期间,参观考察了延安市黄陵县阿党镇新村、洛川县永乡乡西安宫村、果树试验场永安分场、富县交道镇交道村的苹果示范园,听取了示范园建设情况汇报,以及陕西省领导所作的“努力提升陕西苹果产业化经营水平”介绍,之后翻阅了许多陕西省果业生产有关资料,对陕西的果业有了比较直观的认识,现总结归纳如下。1立地条件陕西渭北地区是世界公认的苹果最佳优生区,除了具备世界其它苹果优生区的自然生态条件外,还具有海拔高(800~1200m),昼夜…  相似文献   

16.
正陕西省是果业大省,苹果种植面积1 000万亩。从生产角度看,目前巩固陕西省苹果产业的竞争优势的关键是提高果品品质和商品化率,而要达到此目标,推行苹果绿色施肥技术尤为重要。1陕西苹果施肥存在的问题根据近年田间调查时的发现,陕西苹果园施肥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超量施肥情  相似文献   

17.
铜川市印台区位于陕西省中部.居关中平原向黄土高原过渡地带,总面积629km^2,人口21.91万,其中农业人口7.2万。印台区地处世界最佳苹果适生区核心地带,生产优质苹果条件得天独厚。印台自20世纪40年代开始引种苹果,是国务院最早确定的全国优质苹果外销生产基地县(区),属陕西果业强县(区)之一,2012年被评为“中国果菜产业优质农产品十强区”,2016年被评为“全国现代苹果产业30强县(市)”“上海优质苹果采购基地”。  相似文献   

18.
<正>奋力迈向果业强省近年来,陕西省苹果树更新换代不断加快,与苹果相关的一二三产快速融合,优质果区和绿色果品基地建设迈上新台阶。苹果产业发展正在"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由分散型向规模专业型、由资源依赖型向科技驱动型"转变,陕西苹果产业升级版初步形成。多年来,苹果一直是陕西大农业中效益最好、风险最小、带动人口最多和持续性最强的产业,全省大约有500万人种植苹果,1 000万人从事与苹果相关联的产业,陕西果区农民70%  相似文献   

19.
据陕西省果业局消息,作为全球苹果最大的集中产区,陕西是中国浓缩苹果汁最大的加工和出口基地.每年出口总量约占中国的60%,占全球市场的36%。陕西省目前已成为全球名副其实的“苹果汁之都”。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陕西省大力支持发展苹果产业.新建园是发展现代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苗干套袋保水防寒技术措施也成为建园工作中一项新优技术被推广应用.笔者经过近几年的推广.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