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剑麻是特色热作资源,广西山圩农场以剑麻为主业,从剑麻选育苗,到剑麻高产栽培,再到剑麻加工、纤维销售,形成一条龙产业。但剑麻总体效益尚未充分发掘,抵抗风险能力差。山圩农场综合利用剑麻,实施皂素、果胶的提取,沼气发生、利用以及生产麻渣有机肥,促进剑麻循环经济发展,即提高了经济效益,又解决环境了污染问题,有利于实现剑麻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从剑麻的麻渣、纤维中提取果胶,测定果胶的含量、纯度和酯化度。将湿麻渣在密封与敞开空气中自然发酵后提取果胶,探讨湿麻渣在发酵后对果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果胶得率最高的是湿麻渣(13.342%),最低的是直纤维(0.450%),干麻渣的果胶得率(1.662%)略高于湿纤维(1.326%)与乱纤维(1.264%)的;果胶纯度最高的是直纤维(73.360%),最低的是干麻渣(32.567%)。直纤维果胶的酯化度(45.452%)略大于麻渣和乱纤维的(32%~35%);湿麻渣经过自然发酵后,果胶得率与纯度均降低,但湿麻渣完全发酵后的果胶酯化度(33.432%)接近于干麻渣的(33.156%)。  相似文献   

3.
采用盆栽试验,设置了不同梯度的麻渣配施化学钾肥处理,并测定了剑麻的生长指标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结果显示:与不施用钾肥处理(NP)相比,施用化学钾(NP+K)和麻渣(NP+ST)2处理对剑麻叶片宽度、单叶生物量、增叶数、总叶片生物量有显著的影响。施用麻渣处理(NP+ST)和施用化学钾肥处理(NP+K)对剑麻生长指标没有显著差异。麻渣的某些养分元素对提高剑麻叶片的叶绿素含量有显著效果。施麻渣配施1/2化学钾肥处理(NP+ST+1/2K)具有最大的光能转化效率和最强的耐受性,显著提高了剑麻的生物量;在当前钾肥推荐用量[100 g/(株·年)]下,施用麻渣可以节省一半的化学钾肥用量[50 g/(株·年)]。麻渣配施1/2化学钾肥处理(NP+ST+1/2K)对剑麻具有最大的光能转化效率和最佳的生长效果。建议在剑麻大田生产中,施足麻渣有机肥,配施化学钾肥推荐用量的50%,即50 g/(株·年)。  相似文献   

4.
据有关部门化验,龙舌兰麻渣含有粗蛋白3.17%,可溶性醣6.03%,葡萄糖2.61%,淀粉3.08%,营养丰富.利用龙舌兰麻渣养猪可以扩大饲料来源,节省粮食,促进长膘,降低成本,好处是很多的.同时叶汁仍可提供综合利用.剑麻是我场经营的主要作物,每年有鲜麻渣3200多吨,过去,麻渣用于回田当肥料,后来我场派人到广东东方红农场参观学习,回场后作了推广试验,效果良好.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5.
利用烤烟房立体床式栽培草菇,采用巴氏消毒,复盖火烧土等新工艺,保温保湿好,扩大出甘表面积,稻草利用率高,草菇产量高,经济效益好,比常规露天栽培草菇产量提高3.93倍,是目前草菇高产栽培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6.
龙舌兰麻是我国华南四省(区)重要的热带经济作物之一.适应性强,经济价值高,用途广.纤维打成缆绳是国防、工业、渔业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资;花茎可造高级纸;麻渣水的沉淀物提取海可吉宁、铁可吉宁是医药上制可的松和地塞米松的重要原料;沤熟的麻渣又是一种很好的有机肥料.近十多年我省普遍推广116448麻良种,但产量很不平衡,低产的每年产鲜叶仅5000—6000斤/亩,而高产麻园年产已超过30000斤/亩,产量相差5—6倍.为了探讨剑麻的营养规律,促进龙舌兰麻速生高产,平衡增产,现把多年来在广东省东方红农场工作实践中调查、积累的有关资料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7.
我国热区分布着大量野生剑麻,收集其种质资源和分析其纤维品质,有利于剑麻的种质资源保护和人工育种。试验通过调查和收集广东省兴宁盆地的历史产业和种质资源,分析和比较了野生剑麻和栽培种东一号形态、含麻量和纤维品质。调查结果显示,兴宁盆地历史上曾经有完整的剑麻产业链,目前仍至少有5个镇有大量野生剑麻分布,其主要生境为干旱贫瘠坡地。形态和产量结果显示,东一号和野生剑麻的叶长相近,野生剑麻的叶宽和叶基部厚度高于东一号剑麻,野生种的单叶重约1345 g,大约是栽培种的3倍。野生种叶片不同部分的含麻量(1.51%~2.19%)比东一号(2.60%~2.82%)低0.41%~1.31%,野生剑麻纤维长度为44~60 cm,约为栽培种的一半,其纤维直径(0.15~0.19 mm)比东一号(0.12~0.14 mm)高0.04 mm。总的来看,兴宁盆地分布的野生剑麻资源较多,耐干旱和耐贫瘠性好,叶宽、叶基部厚度、叶片重量和纤维直径指标优于主栽品种东一号,是一种具有潜在开发和利用价值的野生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8.
本文利用华中工学院邓聚龙教授首创的灰色系统理论中GM(1,1)模型对我国剑麻生产的主要指标:纤维总产量、纤维平均亩产量、收获面积、年未到达面积进行科学的预测.结果表明,使用 GM(1,1)模型的精度很高,误差百分率都在±5%之内,十分接近我国剑麻生产发展趋势的实际,可为各级有关领导宏现控制、制定剑麻生产方针、政策,辅助剑麻经营管理决策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龙舌兰麻杂种H.1168(下简称为剑麻)自引进我省栽培有近30年历史.其特性及丰产栽培技术要点基本上为人们所掌握,不乏有高产、丰产的大面积麻园.然而从总体来看,我省剑麻生产水平仍然不高.1990年全省农垦平均亩产干纤维130.5公斤,与两广(广东亩产172公斤,广西亩产225公斤)还有很大的差距.由于单位面积产量低,经济效益则不高.众所周知,多投入(主要指肥料投入)能够多产出,要提高产量就要增加投入,可是增加投入与缺少资金相矛盾.这了使有限的投入发挥最大的效益,科学的管理方法、合理的施肥和割叶等技术就显得格外重要.笔者仅此谈点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0.
剑麻是硬质纤维作物。它不仅能耐长期干旱,而且可在瘠地生长。因此,人们常误以为它是一种很粗放的作物。然而,回顾我们广东栽培剑麻的历史,体会到剑麻大面积栽培,既需充足和分布均匀的雨量,排水良好的基本农田,又需较高的肥力,综合防病的农业措施。否则,只能保  相似文献   

11.
本文叙述了剑麻纤维的微细结构、表面形态结构、化学成分、机械物理性能和热性能等.采用NaOH处理对剑麻纤维进行改性后,其结晶度、取向因子、双折射率和密度等均有变化,且机械物理性能亦有改变.采用NaCl和H2SO4对剑麻纤维进行化学处理,其纤维性能亦有改变.试验结果表明,适当的碱处理工艺可改善剑麻纤维的可纺性.能得到较优的纺织原料,亦为剑麻产品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本文叙述了剑麻纤维的微细结构、表面形态结构、化学成分、机械物理性能和热性能等.采用NaOH处理对剑麻纤维进行改性后,其结晶度、取向因子、双折射率和密度等均有变化,且机械物理性能亦有改变.采用NaCl和H2SO4对剑麻纤维进行化学处理,其纤维性能亦有改变.试验结果表明,适当的碱处理工艺可改善剑麻纤维的可纺性.能得到较优的纺织原料,亦为剑麻产品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我国栽培剑麻的历史已有80多年,但真正大面积栽培还是在解放后。50年代以番麻为主,单产低、质量差,亩产纤维只有15~20公斤;60年代换种剑麻,亩产纤维也只有30~50公斤;70年代初才推广龙舌兰麻杂种第11648号(简称H.11648),是目前全国的当家种,但野生观赏和用于育种材料约有四十个种源。  相似文献   

14.
根据剑麻种植及纤维加工实际生产情况,分析了目前剑麻叶片定价的问题,探讨剑麻叶片定价的计算方法。建议剑麻叶片定价以市场纤维价格联动叶片平均价格,以叶片的纤维含量决定叶片收购价。  相似文献   

15.
李道和 《中国麻作》1981,(2):40-43,36,39
剑麻是硬质纤维作物。它不仅能耐长期干旱,而且可在瘠地生长。因此,人们常误以为它是一种很粗放的作物。然而,回顾我们广东栽培剑麻的历史,体会到剑麻大面积栽培,既需充足和分布均匀的雨量,排水良好的基本农田,又需较高的肥力,综合防病的农业措施。、否则,只能保持“生存”条件,不能达到“高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草菇属层菌纲、伞菌目;是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广泛栽培的伞菌;具有肉肥嫩、味鲜美可口,远销欧美各国,是一种栽培方法简单,原料丰富,出菇快,生产周期短,且喜高温高湿的食用菌.目前,我国草菇生产仍然存在着产量极不稳定、单产偏低和易开伞等问题,有需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巴西剑麻的柔软处理工艺进行了优化研究,利用正交试验分析得出,先将剑麻纤维经过碱液煮炼预处理后,再利用柔软剂JY-AK(按原料比重的5%,浴比为1∶20)在70℃的温度下闷放6小时进行湿态处理后,剑麻纤维的柔软度最好.  相似文献   

18.
我国草菇栽培已有200多年的历史,过去一直沿用稻草作为培养基质,再加上前人对它研究甚少,因此生物效率低,每百斤稻草只能产鲜菇10~12斤,经济效益低、发展速度慢。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的工作着重点转移,科学技术有了较快的发展。草菇栽培技术也和其他科技领域一样有了革新,改稻草栽培为棉籽壳或废棉栽培,既省工又省时,产量成倍或更多地增长,每百斤棉籽壳产鲜菇30~40斤。这应该说是一个新的创举。棉籽壳栽培草菇获得成功,给草菇生产发展增添了生气,它将为争取外汇,支援四化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草菇又名苞脚菇,因为它带有兰花般的浓郁香味,故又叫兰花菇。草菇属真菌门,  相似文献   

19.
麻类纤维的鉴别一直是纺织纤维鉴别中的难点.剑麻和蕉麻由于性质和结构十分相似,二者很难通过普通的方法进行定性鉴别.文章运用纤维细度仪和扫描电镜,比较分析剑麻和蕉麻脱胶前的束纤维和脱胶后的单纤维纵截面和横截面形态特征.在纤维细度仪下:剑麻束纤维纵截面横节、横条纹明显,蕉麻透光性更好;剑麻单纤维纵截面立体饱满,横节、横纹多,...  相似文献   

20.
提出剑麻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利用的重要性,建议有关领导部门要稳定剑麻科研队伍,落实计划与经费,继续收集、保护、利用好现有种质资源,进一步加强剑麻科研和选育出一批新的剑麻优良品种,发展剑麻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