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WRKY转录因子为植物中一类重要的转录因子,在调控植物生长、发育及响应外界胁迫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基于红麻转录组数据,研究克隆了红麻转录组WRKY20基因,并命名为HcWRKY20。HcWRKY20基因CDS全长1512 bp,编码503个氨基酸,预测蛋白大小为55.77 KD,等电点为7.33。此外,HcWRKY20含有两段保守的WRKYGQK七肽序列和两个C2H2锌指结构,属于Ⅰ类WRKY转录因子。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HcWRKY20与雷德蒙氏棉、陆地棉及二倍体棉亲缘关系较近。HcWRKY20基因表达特征分析表明,该基因在根和叶中表达量较高;受外源水杨酸(SA)、Cd和Na Cl处理的诱导,但油菜素内酯(BR)处理抑制了HcWRKY20的表达。HcWRKY20可能在红麻非生物胁迫应答中起到了重要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2.
以威廉斯香蕉(Musaspp.AAAgroup)‘8818’及其突变体‘8818-1’的假茎为试材,同源克隆MaGA20ox4和MaGA20ox5基因的gDNA及启动子序列,比较它们在基因组测序品种以及‘8818’和‘8818-1’中的序列差异。序列比对结果表明:MaGA20ox4和MaGA20ox5基因的gDNA相似性达93.82%,而二者的启动子序列相似性仅有40%,威廉斯品种与基因组测序品种间MaGA20ox4和MaGA20ox5基因无论gDNA还是启动子序列均存在较大差异,特别是启动子序列。威廉斯‘8818’和‘8818-1’间MaGA20ox4基因gDNA也存在一定的碱基序列差异,但启动子序列基本相同,MaGA20ox5结果同MaGA20ox4类似。启动子分析推测2个基因的启动子属于诱导性启动子,存在较多光响应和激素响应元件。进一步构建了MaGA20ox4和MaGA20ox5的亚细胞定位表达载体,定位结果显示,MaGA20ox4和MaGA20ox5蛋白均定位于细胞核上,可能定位于细胞质或细胞膜。在不同品种香蕉果实的不同发育时期qRT-PCR结果表明,MaGA20ox4和MaGA20ox5具有品种特异性,在威廉斯香蕉品种果实中可能不是主要的赤霉素合成调控基因。  相似文献   

3.
大麻三个农家品种的核型分析与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五常、桐乡、祥云三个大麻农家品种进行了核型分析,结果表明三个大麻品种的核型公式和类型分另q为,2n=20=20m和1B,2n=20=18m+2sm和1B,2n=20=18m+2sm和2B.根据分析结果,首次讨论了它们的亲缘关系、进化地位以及分类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20世纪50年代成立了印度橡胶研究所,使印度天然橡胶产业在20世纪下半叶蓬勃发展,橡胶面积和产量奇迹般地增长,橡胶单产从20世纪50年代初的仅300公斤/公顷增长到2000/2001年度的1576公斤/公顷。  相似文献   

5.
砖红壤香蕉园土壤养分空间变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运用统计学和ArcGIS软件的地统计分析模块对海南砖红壤香蕉园59个土壤采样点两个取样土层(0~20 cm和20~40 cm)养分进行空间变异性研究。结果表明:香蕉园土壤各养分变异系数均为中等变异。0~20 cm土层土壤各养分含量大于20~40 cm土层。0~20 cm和20~40 cm土层中的碱解氮、交换性钙和交换性镁及0~20 cm土层的有机质均符合高斯模型,0~20 cm土层速效磷与20~40 cm土层速效钾符合球状模型,而20~40 cm土层速效磷与0~20 cm土层速效钾符合圆形模型,20~40 cm土层有机质符合指数模型。各养分的变程范围为109.217~279.796 m,有机质具有强烈的空间相关性。0~20 cm土层速效钾的块金效应值小于20~40 cm土层,0~20 cm土层碱解氮、速效磷、交换性钙、交换性镁高于20~40 cm土层。有机质、20~40 cm土层速效磷、0~20 cm土层速效钾的块金效应小于25%,其它养分均在25%~75%,具有中等的空间相关性。确定了合理取样数,0~20 cm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交换性钙、交换性镁、有机质合理取样数分别为:5、30、26、29、25、3;20~40 cm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交换性钙、交换性镁、有机质合理取样数分别为:4、44、30、26、25、3,就可以满足变量施肥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12叶展倒伏对夏玉米子粒灌浆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先玉335(XY335)和浚单20(XD20)两个玉米品种,在种植密度为75 000株/hm2下设置不倒伏(CK)、根倒(RL)、茎折(SL)3个处理,分析品种和倒伏类型对夏玉米子粒灌浆特性、穗部性状、产量、产量三要素和产量损失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2叶展(V12)倒伏使XY335和XD20显著减产,其中SL处理造成的减产幅度较RL高,XD20的减产幅度小于XY335。RL使XY335和XD20的产量、穗数、穗粒数、千粒重的损失率分别达到21.1%、7.2%、9.5%、7.3%和19.2%、6.0%、13.6%、11.9%;SL处理使XY335和XD20产量、穗数、穗粒数、千粒重的损失率分别达到61.0%、22.3%、42.3%、9.5%和41.8%、17.2%、19.4%、14.9%。倒伏后,穗部性状变差,SL的影响大于RL,XD20的穗部性状相对好于XY335。倒伏缩短了灌浆期,SL降幅大于RL;倒伏降低了平均灌浆速率,RL主要降低了XY335的缓增期灌浆速率,SL降低了XY335的渐增期灌浆速率,RL和SL均降低了XD20缓增期灌浆速率。V12倒伏造成夏玉米减产的原因从大到小依次为穗粒数、穗数和千粒重的降低。  相似文献   

7.
我国棉花种质资源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20世纪20年代起,中国开始了棉花种质资源的研究、开发和利用,并取得了较大的成就。综述了我国棉花种质资源研究取得的主要进展,分析了当前我国棉花种质资源的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对近期的发展进行了初步的展望,并提出了今后发展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9月4~5日,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峰会在浙江杭州召开。孔子云:"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而客来敬茶正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源自中国的茶文化在G20峰会上大放异彩,中国茶叶博物馆、茶文化体验馆、B20茶歇、峰会晚会节目《采茶舞曲》等展现了中国茶的独特韵味。茶所展现出来的文化魅力以及中国茶叶博物馆的美景佳茗,吸引了一批批参加G20杭州峰会的各国政要和夫人们。一时间,中国茶再一次受世界瞩目。  相似文献   

9.
随着电器元件的不断改进,在不少制茶机械中选用了新一代具有过载保护、短路保护功能的DZS-20型自动开关,代替原有的电气控制柜。这不仅降低了茶机的造价,也大大减少了电气的故障点和维修的工作量,在不频繁起动的情况下,能符合茶机的电气控制要求。目前行销茶机市场的6CH-10型、6CH-16型、6CH-20型、6CH-20-Ⅱ型及6CH-25型系列烘干机和浙茶精661型齿辊切茶机、浙茶精880型车色机、6CEJ-80型拣梗机等茶机中都已应用。DZ5-20型自动开关。  相似文献   

10.
不同药剂防治小麦白粉病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防治小麦白粉病的高效新药剂,对5种杀菌剂进行了田间防效试验。结果表明,药后10 d,30%醚菌酯WP 30 g/667 m2、20 g/667 m2防效分别为78.57%和72.10%,防治效果优于其它药剂处理的防效;20%三唑酮EC 80 ml/667 m2和80%戊唑醇WP 15 g/667 m2处理对小麦白粉病的防效分别为62.63%、54.40%;30%氟菌唑WP 20 g/667 m2和20%乙嘧酚磺酸酯ME 20 ml/667 m2处理对小麦白粉病防治效果分别为50.17%和44.99%。药后20 d,30%醚菌酯WP 30 g/667 m2和30%醚菌酯WP 20 g/667 m2处理对小麦白粉病的防效分别达到93.40%和83.53%,防效在各处理中最高,其次为20%三唑酮EC 80 ml/667 m2,防效为61.25%,以上3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但与对照及其他处理都达到显著性差异;80%戊唑醇WP 15 g/667 m2和20%乙嘧酚磺酸酯ME 20 ml/667 m2的防治效果分别为42.60%和18.28%,30%氟菌唑WP 20 g/667 m2处理对小麦白粉病防治效果仅有5.90%。因此30%醚菌酯WP 30 g/667 m2和20 g/667 m2处理可有效控制小麦白粉病的发生及危害,且对小麦生长安全,可以作为三唑酮的替代药剂或与其他药剂合理轮换使用。  相似文献   

11.
利用人工气候箱,在人工控制昼夜温度条件下,研究了昼夜温度对野生、栽培大豆脂肪酸组成的影响。发现在35/25℃、30/20℃和20/20℃三种温度处理下,两种类型大豆均表现随着昼夜温度的升高,棕榈酸含量增加,而亚麻酸含量降低。其它脂肪酸无规律性变化。  相似文献   

12.
何秀萍 《中国茶叶》2007,29(2):39-41
明朝开国后,在“以茶驭番”思想的指导下,建立了官营茶马贸易体制。20世纪20年代以来,学者们就开始关注这一领域,积极深入地探讨这一专题,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王晓燕、李宝刚的《20世纪茶马贸易研究综述》已从多个角度对20世纪以来的茶马贸易研究成果作了总结与评述。李亚娟的《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明代藏族史研究综述》中对明代茶马贸易成果也作了总结。  相似文献   

13.
暹罗炭疽菌(Colletotrichum siamense)是一种重要的病原真菌,是我国橡胶树炭疽病(Colletotrichum leaf disease, CLD)的田间优势病原种,也是热带、亚热带地区许多其他农林作物炭疽病的主要病原种。脂滴是细胞的中性脂,存在于绝大多数真核细胞中,是细胞内甘油三酯的主要贮存形式。脂滴在细胞内可以参与脂质代谢、膜转运、蛋白降解和信号传导等。包被蛋白(perilipin)是脂滴表面最丰富的脂质相关蛋白,主要存在于动植物体内,对细胞内脂滴代谢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Cap20是暹罗炭疽菌中包被蛋白的同源蛋白,前期证实Cap20是一个致病相关蛋白,它参与了炭疽菌附着胞膨压形成、脂滴数量和致病性。了解其互作蛋白和互作的生物学意义可能为深入了解脂滴包被蛋白参与的致病分子机制具有重要意义。课题组前期通过酵母双杂交技术在暹罗炭疽菌cDNA文库中筛选到一个与Cap20互作的候选蛋白乙酸激酶,本研究克隆了该乙酸激酶的编码基因,并进行了蛋白结构和同源蛋白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乙酸激酶编码基因的DNA大小为1312 bp,包括一个内含子,cDNA为1248 bp,编码415个氨基酸,含有一个乙酸激酶结构域,命名为CsAck。然后构建含6×his标签的原核表达载体PET32a-CsAck,利用其和含GST标签的pGEX6p-1-Cap20(先前构建)进行蛋白表达和纯化,获得含有6×His标签的融合蛋白CsAck和含有GST标签的Cap20。通过Pull down验证了Cap20和CsAck蛋白之间的体外互作。最后,构建含有潮霉素转移酶基因HPH的表达载体PXY203-CsAck-S和含有氯嘧磺隆抗性基因ILV1的表达载体pCB1532-GFP-Cap20,将它们共同转化暹罗炭疽菌野生型菌株获得转化子。Co-IP(Co-immunoprecipitation)的结果证实Cap20和CsAck在暹罗炭疽菌中可以相互作用。该结果证实了致病性相关蛋白Cap20和乙酸激酶CsAck在体外和体内均可发生蛋白互作,可为进一步研究Cap20在暹罗炭疽菌中的致病功能和调控机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抗除草剂作物的选育研究概况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针对草害和杂草抗药性问题,20世纪80年代美、英一些学者提出利用抗药性作物来解决世界农业面临的难题;于是选育抗除草剂作物成为近20多年来育种研究的热点之一。综述了国内外选育抗除草剂作物的进展以及选育机理和方法,并指出了现存问题及今后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5.
陈烈臣 《作物研究》2014,(3):336-336
2014年4月19-20日,湖南省作物学会油料专业委员会会议在衡阳市农科所召开,全省从事油料作物研究和生产管理的20多位领导、专家参加了会议。与会代表考察了耒阳市新市镇油-稻-稻三熟制油菜示范基地和衡阳市农科所的油菜试验基地,并围绕油菜生产的形势与技术需求、油菜品种选育目标与技术等问题进行了交流和讨论。  相似文献   

16.
干旱和灌溉条件下两个甘蔗品种的几个抗旱生理指标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分别测定了新台糖20号和桂糖11号两个甘蔗品种干旱和灌溉条件下的几个生理指标。结果表明:干旱处理引起两个甘蔗品种叶片质膜相对透性明显提高,相对含水量均明显下降,自然饱和亏缺加剧,过氧化氢酶活性和叶绿素含量下降。前4个指标以新台糖20号比较敏感,而叶绿素含量的变化以桂糖11号比较敏感。在本试验条件下,干旱处理提高了甘蔗蔗糖分和蔗汁重力纯度而降低了蔗汁还原糖分,因而提高了甘蔗品质。总的看来,似乎桂糖11号的抗旱能力比新台糖20号强,但后者的甘蔗品质较好。  相似文献   

17.
青海省马铃薯发展现状及发展对策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芳 《中国马铃薯》2004,18(4):254-256
青海省马铃薯的发展大致经历了4个阶段:即解放前的自由种植生产期、20世纪50~70年代的低水平徘徊期、20世纪70~80年代的马铃薯生产的低速增长期、20世纪90年代后的马铃薯快速增长期。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种植业结构调整,青海省的马铃薯生产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中国水稻育种百年发展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是中国最重要的口粮作物,新品种的培育与推广对水稻生产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现代水稻育种起步于20世纪20年代,已有百年历程,期间纯系育种、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和分子育种等技术成为技术主体,成就了矮化育种、杂交稻育种和超级稻育种三次突破,推进了全国水稻平均单产从20世纪50年代的200 kg/667 m2平台跃上了当前的470 kg/667 m2平台。展望未来百年的水稻产业需求,培育C4水稻、固氮水稻、耐盐碱水稻、耐旱水稻和一系杂交稻是水稻育种面临的重大任务。  相似文献   

19.
播期对不同筋力型小麦旗叶光合及籽粒灌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给不同筋型小麦高产种植筛选适宜的播期,以强筋小麦品种济麦20和中筋小麦品种中麦8号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方法,研究了播期对两种筋型小麦旗叶光合及籽粒灌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播期下济麦20和中麦8号的旗叶光合和籽粒灌浆特性不尽相同。适期播种(10月7日)有利于改善济麦20旗叶光合和籽粒灌浆特性;而早播(9月30日)有利于改善中麦8号旗叶光合和籽粒灌浆特性。不同播期下,济麦20和中麦8号籽粒灌浆进程均符合Logistic方程。在本试验条件下,综合来看,济麦20以10月7日播种最优,而中麦8号以9月30日播种最优。  相似文献   

20.
四川大树茶染色体核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梁国鲁  李晓林 《茶叶科学》1993,13(2):121-126
对四川大树茶5种17类型的染色体核型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大理茶(Camellis taliensisMeleh)。为20=30=20m+10sm,南川茶(C.nanchuanica Chang et Xiong)、秃房茶(C.gymnogyna Chang)、普洱茶[C.assamica(Mast.)Chang]和茶(C.sinensis Ktze)均为20=30=20m+8sm+2st,两类核型属“2A”类型。染色体结构变异在茶叶植物的物种形成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文中对茶组的分类学处理及原产中心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