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6 毫秒
1.
2002年7月至9月间,福州市郊区多个猪场发生猪附红细胞体病。发病猪为2~3月龄猪,体温40℃以上,粪便干燥呈球形,部分猪呼吸困难。发病率较高,病程较长,并不断有病猪死亡。常用抗菌药物无明显效果。经病理学检查确诊为猪附红细胞体病,及时用914(新胂凡纳明)、贝尼尔、土霉素治疗,疾病很快得到了控制。具体病理学检查方法如下:1血液检查无菌采耳静脉或前腔静脉血液1滴滴加在干净玻片上,然后加1~2滴生理盐水稀释,加盖玻片。在400~600倍显微镜下观察,可见红细胞边缘和表面有数量不一的附红细胞体附着,附…  相似文献   

2.
附红细胞体病是一种散在的热性、溶血性人畜共患病 ,不同的虫体寄生于不同的宿主 ,具有相对的特异性。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猪附红细胞体寄生于猪红细胞而引起的一种血液传染病。1 发病情况2 0 0 3年 3月份 ,费县某养猪场购进三元杂交猪78头 ,其中有 3头猪 ,精神差 ,不采食 ,当时按感冒处理 ,用药 3d不见效果 ,病猪反而增加到 1 1头。笔者经临床诊断和实验室诊断 ,确诊为附红细胞体病 ,治疗 5 d后除 3头死亡外 ,都逐渐康复。2 症状临床病猪表现精神萎顿 ,不愿站立 ,食欲废绝 ,体温40~ 41 .5℃ ,可视黏膜苍白 ,眼圈周围发暗 ,耳边缘出现紫斑…  相似文献   

3.
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附着在猪红细胞表面或游离血浆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临床上以发热贫血或黄疸等症状为主要特征。附红细胞体是一种多形态生物体,呈环形、球形、卵圆形、逗点形或杆状等形态。附红细胞体不受红细胞溶解的影响,对干燥和化学药品比较敏感,对低温的抵抗力较强。在0.05%石碳酸中37℃3个h可以被杀死;在冰冻凝固的血液中存活31d;在加15%甘油的血液中-79℃时,能保持感染力80d。1临床症状哺乳仔猪最早3日龄发病。病猪发热、扎堆、步态不稳、四肢抽搐、发抖、不食、个别弱小猪很快死亡…  相似文献   

4.
1发病情况2000年以前,我市尚未发现猪附红细胞体病病例,但近两年时有发生,甚至在个别地方呈暴发流行。该病一年四季均有发生,但多发生于(5~6)月的高温高湿季节。常突然发病,传播迅速,发病率高,各品种、年龄、性别猪只均可感染发病,但以哺乳仔猪发病率最高,中猪次之,成年猪相对较低。两年来,本人在城阳乡洋面村一带治疗附红细胞体病病猪28头(其中断奶仔猪14头,中猪8头,大猪4头,母猪1头),治愈27头。现把诊治情况报告如下。2临床症状病猪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废绝,体温40.5℃~42℃。初期眼结膜潮…  相似文献   

5.
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猪附红细胞体(Eperythrozoon suis)引起以贫血为主要特征的传染病.猪一般呈隐性感染,多在应激因子作用下发病.病猪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精神不振、体温升高、贫血和黄疸.  相似文献   

6.
猪附红细胞体病继发猪瘟感染的诊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猪附红细胞体病的发生和流行 ,国内很早就有报道 ,但至今很多地方未能引起重视。我省 2 0 0 1年 6月中旬以来 ,一些地方出现附红细胞体病感染的病猪逾万头 ,死亡率达1 0 %以上 ,损失较大。 2 0 0 1年 8月 ,我市某种猪场也发现大群猪感染附红细胞体病并部分继发感染猪瘟 ,现将此次发病的诊断和治疗情况报告如下。1 发病情况2 0 0 1年 8月 2 7日 ,十堰市某种猪场 1头种公猪发病 ,体温升高达 4 1℃ ,食欲废绝 ,饮水量下降。 3日后 ,1栋种母猪舍开始发病 ,发病头数达 1 6头 ,病猪体温升高至 39 5~ 4 1 5℃。 1周后 ,又 1栋母猪舍 5头母猪发病…  相似文献   

7.
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附着在猪红细胞表面或游离于血浆中的附红细胞体所引起的疾病。主要引起猪发生高热、贫血、黄疸及全身发红等症。近年来在我县各乡镇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 ,本病呈地方性流行 ,感染率 2 0 %~ 70 % ,在不利的气侯、饲养条件或感染其它疾病时发病。笔者 2 0 0 2年在我县灌阳镇采用复方 91 4A与血病康进行治疗 ,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曾经治疗病猪 86例 ,治愈 81例 ,治愈率达 94 2 %。1 主要症状患猪附红细胞体病的病猪 ,体温升高 41~42 5℃ ,呈稽留热 ;食欲下降甚至废绝 ,精神沉郁 ,粪便干燥 ,怕冷 ,气喘、呼吸困难 ,初期眼…  相似文献   

8.
猪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猪的一种血液原虫病,该病可引起猪发热、贫血、黄疸、消化和呼吸功能障碍。1发病情况我市某养猪场养猪200头,2005年6月10日发现其中1个猪圈的猪有2头猪精神不振,不愿吃食,又过2日,其他猪也相继出现发病症状,用青霉素、链霉素等药物治疗无效,6月17日来我站就诊,被确诊为猪附红细胞体病。2临床症状病猪体温高达40℃~42℃,食欲不振。皮肤、眼结膜、口腔黏膜苍白,继而出现黄染。背部呈黄白色,手摸发黏。全身出现不规则紫斑,压之不褪色,尤以耳、腹下、腹股沟、四肢更为明显。耳尖干卷,耳朵增厚呈紫红色。眼、肛门周围呈蓝紫色,…  相似文献   

9.
猪附红细胞体病属于原虫性寄生虫病,由附红细胞体寄生猪的红细胞表面或血浆及骨髓中引发病情,其主要特征有黄疸、贫血、高热、皮肤潮红、母猪流产。该病多呈零星散发,一旦发病则同群猪发病率高60%-100%,自然死亡率更是高达80%,给养殖户造成极大地损失。本文从猪附红细胞体病的发病情况及临床症状出发,对病猪进行剖检病变及实验检测,提出通过药物防治及综合防治以控制及预防猪附红细胞体病。  相似文献   

10.
一、发病情况及症状 2008年6月中旬,河南省新安县某猪场共存栏生猪135头,6月8日有3头50日龄仔猪发病,一周后波及全群,病猪体温41-42℃,食欲不振或废绝,咳嗽,呼吸困难,可视黏膜发绀,背部毛孔有出血点,仔猪胸、耳后、腹部的皮肤发红,尤其是耳后部出现紫红色斑块,母猪阴部水肿,尿液呈黄色或红色,个别猪出现关节炎症状。初步诊断为猪附红细胞体病和副猪嗜血杆菌混合感染,用磺胺间甲氧嘧啶、长效土霉素进行治疗,5天后,症状减轻,但停药后又出现反复,少部分病猪出现腹泻。  相似文献   

11.
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寄生于红细胞表面或血浆中而引起猪、牛、羊等共患的溶血性疾病,该病病原体属于立克次氏体目无浆体科附红细胞体属,是一种多形态微生物,多为环形、球形和卵圆形,少数呈顿号形和杆状。猪附红细胞体病发病急,传播快,传播途径多,病猪以高热、贫血和黄疸为主要特征,感染发病率高达70%~90%,是养猪业的一大顽症,该病多为隐性,常与猪的其它疾病混合感染,给诊断和防治带来困难。  相似文献   

12.
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寄生于猪红细胞和血浆中而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其传播途径是蚊蝇叮咬病猪将病毒传播给健康猪,而导致猪群发病.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不同剂量复方中药对附红细胞体病病猪的作用效果,以自然发病猪为研究对象,投喂不同剂量的复方中药后,前腔静脉采血镜检,观察血液红细胞形态变化,统计死亡率,并判定治愈率。结果表明,自然发病猪经该复方中药治疗后,血液附红细胞体阳性率和死亡率均有不lSl程度的下降,按1.0g/(kg·d)拌料使用该复方中药治疗猪附红细胞体病的效果比较理想。  相似文献   

14.
猪附红细胞体病及其并发链球菌病的诊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近年来,在我国20多个省市发生流行猪附红细胞体病,,临床上常与多种传染病并发或继发感染。2004年7~8月,湖北省武穴市部分地区猪群爆发地方性流行疫病。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和剖检变化等综合诊断,确诊为猪附红细胞体病和链球病的并发症。通过采取合理的综合防治措施,本次诊治病猪1378头,治愈率达96.6%,取得了良好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5.
<正>猪感染附红细胞体,主要以发热、黄疸、溶血性贫血和怀孕母猪流产为主要特征,发病对象多以25~35d仔猪为主,亦发生于繁育母猪和公猪。给养猪业造成很大经济损失。猪附红细胞体一般呈球状、杆状,也有椭圆形,月牙状和半珠状等形态,直径为0.2~2um,是微镜下猪附红细胞体无细胞壁,只有一层单膜,无细胞器和细胞核,被附红细胞体感染的猪,发现红细胞表面膜上凹陷。1临床症状一般潜伏期为4~12d,平均为6d,病猪体温升高40℃  相似文献   

16.
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寄生于猪血浆中或血浆中红细胞表面而引起的危害极大的传染性寄生虫病。该病病原属于立克次体目,无浆体科,附红细胞体属,是多形态的微生物,多为环形和卵圆形,少数呈顿号形和杆状。寄生在猪红细胞上,造成红细胞变形而容易被体内的网状内皮系统或被吞噬细胞所破坏而造成红细胞数量的减少,从而导致贫血、发育减慢。此病发病急、传播快、传播途径广,病猪以高热、贫血和黄疸为主要特征。感染率高达70%/—90%,危害性很大。现将一例猪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猪附红细胞体寄生于猪的红细胞表面、血浆所引起的一种传染病。本病可引起猪高热、贫血、黄疸和全身皮肤发红。1临床症状病猪发热,体温为39℃~41℃,呈稽留热。食欲减少或废食,精神沉郁,不愿运动,喜卧,挤堆,拉稀、便秘交替进行。个别猪咳嗽。仔猪可视黏膜苍白,黄疸,尿呈黄色。皮肤发红,尤以耳、鼻、腹部皮肤最为明显。有些猪腹股沟、四肢出现不规则的紫斑。耐过猪成为僵猪,病程1~3周。2解剖病变病猪消瘦,全身皮肤发黄,腹部皮肤有出血斑点。解剖时血液稀薄如水,凝固不良。全身淋巴结肿大,切面外翻,有液体流出。脾脏肿大,…  相似文献   

18.
附红细胞体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传染病。病原体是立克次氏体目中的附红细胞体,寄生于红细胞内。此病可感染牛、羊、猪、犬、猫、鹿等动物。病原体多呈圆形或卵圆形,血浆中可见到自由运动的附红细胞体。今年夏天当地就有猪群感染此病,给养猪户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1临床症状病猪表现体温升高,达42℃,呈稽留热。可视粘膜苍白,黄染。食欲下降或废绝,精神沉郁,呼吸困难。皮肤发红,耳  相似文献   

19.
1猪瘟、附红细胞体病、链球菌病病 猪初期体温为41.5~42.5℃,呈高度稽留热,呼吸急促,流浆性或粘性鼻液,上下眼睑色暗,外观呈黑眼圈状,全身皮肤发红,耳、颈、腹下、两大腿后侧及四肢下端等处皮肤常呈弥漫性出血,有紫红色斑块,指压不退色。后期呼吸困难,皮肤贫血,黄疸,多数病猪大便干燥,有便秘和腹泻同时发生的现象,病猪有关节肿胀、疼痛现象,仔猪有脑炎症状出现,怀孕母猪大量流产。  相似文献   

20.
从腾冲县2 258头生猪中,采集外观健康生猪的耳静脉血320份,病猪耳静脉血336份,死猪血液46份,调查结果,2013年的总死亡率6.86%,猪附红细胞体病的病死数占总死亡数的29.7%;种公猪、种母猪、哺乳前的初生仔猪、1月龄以下哺乳仔猪、1~2月龄的哺乳仔猪、3~5月龄育肥猪,病猪,死猪的附红细胞体感染率分别为25.9%、36.6%、21.3%、34.4%、36.4%、51.2%、83.9%、89.1%。由此认为,在全国范围内,猪附红细胞体病在腾冲县的感染率较低,但已经成为腾冲县对生猪危害最严重的传染病;有必要对腾冲县的猪附红细胞体病进行一次全面的流行病学调查,以便积极采取措施,有效降低全县生猪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