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2 毫秒
1.
以景德镇市天然次生林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形成过程、自然特征;根据生态经济学原理阐述了天然次生林的经营原则,剖析其在生态建设及林业产业建设中的作用与现实意义,再根据样本调查资料揭示出通过小面积皆伐与全刈所产生的新一代萌芽林生态学的特征及相对稳定性,最后按照森林的分类区划提出天然次生林中公益林经营管理和商品林经营管理的经营目的、主要方法和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
笔者介绍了山西省栎类资源的分布特征和经营史,针对栎类林分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指出了栎类天然次生林的经营目标和方向。按照德国的分类标准,可将栎类天然次生林分为矮林、中林和乔林三大类型。笔者针对3种栎类天然次生林的生长特点分别提出了不同的经营技术,以期为保护栎类及其种质资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辽东山区天然次生林保护与可持续经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辽东山区天然次生林面积锐减和质量下降、森林生态功能和防护效能明显衰减、区域性生态环境严重恶化等问题,对辽东山区天然次生林进行经营类型划分,划分出更新采伐型、抚育间伐型、林分改造型、高效经营型、封育型和封禁型等6种经营类型。对每种经营类型又提出了相应的经营措施和指标体系,并就辽东山区天然次生林资源现状及特点,提出辽东山区天然次生林保护与可持续经营的关键技术,其中包括天然次生林的监测和评价、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生长发育规律、混交林培育理论、恢复与再建和结构调整等技术。  相似文献   

4.
以近自然森林经营为目标,对天然次生林抚育间伐技术关键点——间伐木的选择策略进行研究。选取林木的自由度、混交度、大小比数、健康指数、空间密度指数和目的树种特性指数等6个指标,结合近自然森林经营目标的需求,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对以上各个指标进行赋权、"间伐指数"计算模型对该林分的间伐木被伐几率进行排序,以确定最后的间伐木。本文以黑龙江省东京城林业局天然次生林为案例进行研究,得到了较为理想的抚育间伐方案。  相似文献   

5.
牡丹江林区分布着大面积的天然次生林,以东京城林业局为例,天然次生林的面积占全局有林地总面积的59%,其中柞树次生林占49%,杨桦次生林占10%(1971年)。天然次生林在森林经营中占有重要地位,是重要的后备资源。因此合理组织次生林经营显得非常必要。抚育管理是次生林经营的重要内容,而抚  相似文献   

6.
辽东地区天然次生林形成及经营措施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东地区天然次生林是红松阔叶混交林破坏后形成的,面积大、类型多、树种组成多样、林分结构复杂,具有巨大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保持好现有天然次生林,保护生物多样性,采取合理的经营措施,促进天然次生林的进展演替,是维护生态系统平衡、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的基本对策。本文仅对辽东地区天然次生林的发生和演替及采取合理的经营措施作以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辽宁省的森林资源一半以上都分布在辽东地区,而且辽东地区的天然次生林比较丰富,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提高林地生产力以及促进产业结构优化、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文章通过分析辽东山区天然次生林的现状以及经营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辽东山区天然次生林的科学经营对策。  相似文献   

8.
亚布力林业局是一个历经八十年采伐的老林区,森林资源屡遭破坏,现有经营面积三十七万八千余公顷,活立木总蓄积三千七百万余立米,从森林群落特征及演替进程来看,次生林占百分之八十五以上。抛去过伐林、次生林,用材林中天然幼壮林面积为十一万公顷,占用材林地面积52%,蓄积一千零四十四万立  相似文献   

9.
该文是在太行山区油松天然次生林立地类型划分的研究基础上,根据分区分类的多级序原则建立的太行山天然次生林经营类型分类系统及经营类型划分的原则和依据,共划分了10个油松天然次生林的经营类型,为本区油松天然次生林的合理经营,并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生态、经济效益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河南省天然次生林资源评价,将全省天然次生林划分为2个天然次生林区,15个次生林类型组,34个天然次生林类型。并在此基础上划分出4个经营类型,为今后合理经营和天然次生林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中国热带次生林生产潜力与经营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完成对中国热带地区次生林现状、经营情况的相关资料分析和重点地区的实地调查后认为:从目前次生林的生态效益来看,对比人工林,次生林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维持地力等方面表现出较好的效益;与原始林比较,次生林在吸收CO2和释放O2和改良土壤的功能相对强,而固土效益和蓄水效益则较低。在经济效益方面,通过样地的调查分析,由于缺乏经营,次生林的木材生产能力相当低,单位面积平均蓄积量约仅78m^3/hm^2,为世界平均森林蓄积水平的68%左右。通过经营,中国次生林有较大的生态和经济潜力开发空间。由于中国经济仍然比较落后,特别是在农村,环境保护和生存问题都很突出。因此,要保护和发展次生林,只有选择生态和经济效益同时兼顾的经营模式,才能实现其可持续性。通过一年的调研,根据中国的经营传统和结合现实状况,归纳出目前在中国可以普遍推广的三个主要经营模式,即:社区综合经营模式、天然林的恢复与重建模式和经济物种套种经营模式。  相似文献   

12.
天然林是最稳定的生态系统,也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基因库。文章在总结汉源县天然林资源保护成效的基础上,分析了存在的森林管护、商品林采伐、公益林投资标准和经果林发展占用林地等问题,并提出了加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3.
文章分析了中国热带地区次生林经营相关资料,在对广东、海南、广西和云南重点热带次生林林区或典型经营区进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分析和总结了中国热带次生林经营管理政策、经营现状和经营技术。中国的热带次生林经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不久的1951年开始提出,但在20世纪50至80年代中期,主要以利用为目的,经营方式以封山育林为主。到了80年代后期,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如广东开始从木材生产为主向生态营林方向转化的大规模经营活动,自然保护区建设规模加大。1998年发生严重的洪涝之后,中央政府加强了以林业为主题的生态环境建设,热带次生林开始得到有效的保护,这一阶段的经营特点是生态建设,经营方式以政府主导的生态公益林、天然林保护等工程建设为主。经营技术除封山育林外,强调了退耕还林、提高物种的多样性和地带性乡土树种的开发利用。但是,中国的热带次生林经营始终未能走出木材利用或是生态防护的两个极端,缺乏既提高生态效益又提高经济效益、能满足生态和林区居民生存经济需求的可持续经营技术和实践。  相似文献   

14.
我国西北主要天然林经营模式设计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制森林经营模式属于森林经营研究的核心内容.如何将现有的、已被实践检验而富有成效的经营方法与技术进行组装配套,形成森林经营模式是目前天然林经营研究中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方法]将天然林经营的目标设定为保育健康、稳定、优质、高效的森林,根据现有林中大径木的多少确定经营类型,基于众多的试验结果或研究成果进行经营措施安排,期望在百年左右的时段内,通过有序调整小树拥挤度、大树均匀性、林分成层性和幼树开敞度,并进行地力维护以及结构化森林经营等技术措施,使现有天然林演变为恒续林.[结果]设计出了3大类20种经营模式,即9种针叶林(松林、云杉林)复层异龄林模式、4种栎类阔叶林模式以及7种松栎(阔)混交林模式.所设计出的天然林经营模式都包含了林分整体经营和单木经营,而在单木经营中均采用了结构化森林经营技术.[结论]研究设计出的20个经营模式为我国西北地区天然林保育提供了既先进又实用的技术指南,也对我国其它地区天然林经营有非常重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天保工程不同区域存在的基本矛盾和问题,从面临的众多问题中总结归纳出退化天然林恢复与重建、非木质林产品资源开发利用、天然林近自然采育更新和结构调整、工程区防灾减灾和森林健康状况保持、天然林资源动态时空分析与评价等5个重大而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提出了推广应用现有技术成果、针对新问题设立课题研究和引进国际先进理论技术为工程服务的总体对策;并针对5大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提出了人工促进退化天然林恢复、森林近自然经营及健康状态监测等解决问题的关键理论和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6.
借鉴“林分施业法” 开展天然林经营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天然林保护工程已经启动,许多地方的天然林已经基本上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当前急需研究的是如何进一步对已经保护起来的天然林进行科学合理的经营管理,最终达到可持续经营的目的。本文论述了日本天然林经营、研究现状,介绍了日本东京大学演习林的"林分施业法"经营技术,提出了借鉴"林分施业法"作好天然林保护工作急需研究解决的几个森林经营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7.
绵阳官溪河流域防护林林木分化及异常木分布格局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绵阳官溪河流域常见的几种防护林类型林木分化及异常木分布格局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防护林林木分化的结果以小径木占优势,尤以直径1cm~6cm的个体最多,占林分总个体数的60%以上。桤柏混交林、柏木纯林、松栎混交林、松柏混交林和松柏栎混交林的林木株数按径阶的分布表现出左偏态分布,直径大小的变异性较低;与之相比。栎黄荆次生灌丛和马尾松林不呈偏正态分布,直径大小的变异性较高。异常木直径主要分布在1cm~10cm范围内,其中倾斜木和倒伏木超过了异常木总数的50%,枯立木和濒死木中,马尾松林和松柏栎混交林较其它防护林类型少。异常木的分布格局除松柏栎混交林呈随机分布外,其余的皆呈聚集分布,但聚集强度不大。异常木聚集强度的大小与取样面积大小的关系表现为:Kuno.E.聚集度指标值(G)随取样面积的增大,由小变大,而Lloyd.M.平均拥挤度值(m^*)则由大变小。  相似文献   

18.
文中从增加阔叶树和混交林、促进天然更新、改善森林结构、保护生物多样性等10个方面,介绍德国中部下萨克森州于1991年启动执行的长期生态林业发展计划——雄狮计划(The Loewe Program)的原则和方法,并对实施25年的数据进行对比和效果分析。结果表明,计划执行以来不仅改进了下萨克森州森林整体生态环境服务功能,同时也显著提高了森林的经济效益。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其对于我国森林经营工作方法、评价指标等方面的启示,以期对我国多功能森林经营的实施和效果评价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9.
天然林是我国森林资源的主体,实施天然林保护修复对于逐步恢复和扩大天然林资源具有重要意义.文中在广泛收集国内外天然林经营与修复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我国天然林保护修复现状、技术体系、存在问题及其应对措施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归纳,并提出以下建议:1)加强顶层设计,完善天然林保护制度;2)加强天然林保护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天...  相似文献   

20.
天然林的保护与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天然林的概念,世界天然林资源状况及分布,天然林保护的迫切性、保护措施及天然林管理与育林的新近发展,作了较系统的阐述.对天然林保护的现状,天然林减少状况及原因作了分析,并提出了天然林保护的三个发展趋势:扩大被保护森林,对生产性天然林进行可持续经营(包括制定标准与指标,法规及森林产品证书制等),改变木材供应的森林类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