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8 毫秒
1.
太行山主要植被枯枝落叶层的水文作用   总被引:36,自引:1,他引:3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实地测定和人工模拟蒸渗器相结合的方法,对太行山主要植被估枝落叶层的水文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森林涵养水源过程中,枯枝落叶层不仅可以调蓄2 ̄5mm的降雨,更重要的是可使土壤增加下渗21.3% ̄50.3%,减少地表蒸发222.0%,减少地表径流含沙量11.5kg/m^3。  相似文献   

2.
落叶松叶蜂生物学特性及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落叶松叶蜂在白龙江林区一年发生1代,以预蛹在林内枯枝落叶层中越冬。其幼虫8月上旬开始孵化,生活历期27 ̄35天。重要天敌有波姬蜂等。其为害阳坡重于阴坡。日本落叶松和红杉受害程度很轻,采用50%马拉硫磷乳油、40%乐果乳油和2.5%功夫乳油防治幼虫效果达74 ̄94.3%。  相似文献   

3.
利用菇渣、畜禽粪、枯枝落叶等农林废弃物为主要原料研制有机环保型栽培基质,既可以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变废为宝,又可节省土壤、草炭等难再生资源。经3批田间栽培试验表明:以菌苞为主要原料发酵的基质处理均效果良好,而以枯枝落叶发酵的基质处理均出现异常,表现不及对照。3批栽培试验中综合表现最好的基质配方为处理1:菌苞60%+畜禽粪30%+草炭10%+发酵菌1。  相似文献   

4.
来锡福 《甘肃林业科技》1998,23(3):10-14,19
对枣树早期栽培采用了不同密度、施肥量,研究其与生长量、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沙漠边缘地区,采用密植栽培、增大施肥量是实现枣树早期丰产和显著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密植栽培第5年,平均每公顷产鲜枣6190kg,最高可达11800kg。早期适宜密度为每公面3333 ̄6667株;较适宜的施肥量为2年生枣树,株施纯磷20 ̄27g,纯氮40 ̄45g;3年生枣树,株施纯磷40 ̄50g,纯氮81 ̄110g;4  相似文献   

5.
在雷州半岛地区进行林下平菇栽培试验,栽培料中用不同量的桉树木屑代替棉籽壳,以获得适宜林下栽培平菇的栽培料配方.结果表明:桉树木屑可以替代部分棉籽壳进行林下栽培平菇,桉树木屑52%、棉籽壳26%、米糠20%、蔗糖1%、石膏粉1%是较适宜的配方,应用该配方可以明显提高平菇的菌丝生长速度和鲜菇产量,其生物转化率为102.5%,比对照高出10.3%.  相似文献   

6.
采用不同浓度的CrCl3.6H2O于平菇栽培期间进行拌料处理,研究铬对平菇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采用0.01~100mg/L的CrCl3.6H2O拌料能够有效地促进平菇菌丝的生长及产量的提高,当浓度达500mg/L时则会抑制平菇的菌丝生长和降低子实体的产量。同时,各处理组随着培养料中CrCl3.6H2O量的增加,平菇子实体内富铬量也随之增大。从CrCl3.6H2O拌料对平菇的菌丝生长、子实体的产量以及富铬量的安全性综合考虑,采用CrCl3.6H2O于平菇栽培期间进行拌料处理的浓度以1~10mg/L为最佳。  相似文献   

7.
采用不同浓度的CrCl3.6H2O于平菇栽培期间进行拌料处理,研究铬对平菇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采用0.01~100mg/L的CrCl3.6H2O拌料能够有效地促进平菇菌丝的生长及产量的提高,当浓度达500mg/L时则会抑制平菇的菌丝生长和降低子实体的产量。同时,各处理组随着培养料中CrCl3.6H2O量的增加,平菇子实体内富铬量也随之增大。从CrCl3.6H2O拌料对平菇的菌丝生长、子实体的产量以及富铬量的安全性综合考虑,采用CrCl3.6H2O于平菇栽培期间进行拌料处理的浓度以1~10mg/L为最佳。  相似文献   

8.
薛城冬枣繁育与早期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连续4年的试验研究表明,较佳的嫁接、扦插育苗组合,可提高苗木成活率20% ̄23%;科学建园配合科学栽培管理,可明显地提高栽植成活率和生长势,增加产量25% ̄32.8%。  相似文献   

9.
通过7种培养料配方进行平菇产量的对比试验得知,不同配方的菌丝生长速度与其平菇产量无关,而与菌丝生长势有关,生长势强则产菇量高;经方差分析及多重比较发现,配方4、5、7的平菇产量与配方相比,差异呈极显著,生物学效率达78.8-81.2%,且原料来源广泛,价格低廉,投入产出比为1:2.4,适宜在辽东山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吸水保水剂在平菇生产上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结果表明,采用不同量的吸水保水剂于平菇栽培期间进行拌料处理,在试验范围内,添加吸水保水剂的各栽培配方在菌丝生长及产量上的作用有所不同,其中以含量为1%吸水保水剂的配方表现最好,显著地促进了平菇的菌丝生长及产量提高。  相似文献   

11.
秃杉的引种与栽培研究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引种栽培研究表明,秃杉具有较强的适应性,能够适应我国南方中,低山区的气候和土壤。四川盆地秃杉人工幼林年平均高生长量达1.0m,胸径生长量1 ̄1.3cm;江苏,浙江良好立地,5年生时平均树高,胸径分别3.12m和3.5cm。云贵高原,四川盆地为秃杉扩大引种栽培的最适引种区;南方中低山丘陵区显示出速生潜力。秃杉造林采用1 ̄2年生优质壮苗,带状整地,株行距1.5m×1.5m。  相似文献   

12.
林下种菇,实行立体栽培,其技术要点如下。 一、菇场选择及整地 选择近水源、可供露地栽培的常绿或落叶林地,郁闭度60%~90%。平菇以常绿松树林地为佳,草菇在针叶或阔叶林地均可。林地地面刨成半坑式带状栽培畦;平菇畦宽2米,草菇畦宽1.5米,并对菇床消毒处理。  相似文献   

13.
通过6个栽培料配方试验,筛选出以稻草与棉子壳为3:7的比例栽培平菇生物转化率最高,为1:2.95,纯稻草栽培平菇的经济效益最大,为1:17。  相似文献   

14.
黄土高原几种枯枝落叶吸水机理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用浸水法研究了枯枝落叶吸水机理。结果表明:枯枝落叶的吸水过程有3个特点:开始浸水时吸水量和吸水率大;浸水3h后吸水率变小;24h基本保持不变。吸水的动态模型不因枯枝落叶种类而变化,均为二次抛物线,该方程有极大值,此值是反映枯枝落叶水文特性的主要特征值。  相似文献   

15.
杉木乳源木莲混交对地力影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对10年生乳源木莲与杉木的混交林及杉木纯林的林地枯枝落叶量及分解速率、土壤理化性质等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混交林结构林地物理性质优于杉木纯林,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组成多,土壤疏松多孔;土壤有机质、全N、全P分别比杉木纯林提高12.2%、11.8%和4.5%,土壤速效养分(N、P、K)亦分别提高29.6%、10.5%、10.1%,该混交对地力改良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经过三年的试验研究,摸清了二斑栗实象甲在易门县一年发生一代,以幼虫在栗实中蛀食危害,以老熟幼虫在土壤3 ̄22cm处作室越冬,到翌年4月下旬开始化蛹,5月中旬成虫羽化,6月中旬达到羽化峰期。通过几种不同方法的综合防治试验筛选,确定出结合冬季果园清理,集中烧毁栗园内枯枝落叶和空栗苞,喷撒4.5%甲敌粉37.5kg/hm^2,及时翻挖果园土壤,杀死越冬幼虫或破坏越冬场所,再辅以树干涂白措施,防治效果十分  相似文献   

17.
花生壳、棉籽壳混合栽培平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花生壳和棉籽壳混合栽培平菇,资源丰富,技术简单,效益与用纯绵籽壳栽培差不多,比用纯稻草栽培高20%,成本可降低30%左右,其主要栽培技术如下: 一、原料处理与配方将花生壳粉碎成小粒,与等量的棉籽壳经日晒2~3天后备用。配方是:花生壳、棉籽壳80%~90%,小麦麸皮4%~6%,过磷酸钙2%,石膏1.5%,多菌灵0.2%,料水比1:1.3~1:1.4,pH7.5~8。 二、拌料与堆积发酵先将粉碎的花生亮与小麦麸皮、石膏粉、过磷酸钙混合,加入 pH8~9的石灰水拌湿,边拌边加石灰水。拌好后堆放半小时左…  相似文献   

18.
杨树郁闭林下养平茹高产质优中国林科院林研所陈章水等1990—1991年在安徽省贵州市乌沙林场1—69杨郁闭林下进行了平菇、凤尾菇培养试验。全采收期累计,林内平均平菇产量8.57kg/m ̄2,凤尾菇8.33kg/m ̄2,与室内养菇比较,分别增产116%...  相似文献   

19.
玉米芯栽培平菇、金针菇高产高效配套技术玉米芯栽培平菇、金针菇高产高效配套技术以玉米芯为主料,原料不经高温堆积发酵、石灰水浸泡和加热灭菌,形成一整套玉米芯栽培平菇、金针菇高产高效技术。它包括:1.优选出适宜玉米芯栽培的高产菌株,平菇为“CCEF89亚光...  相似文献   

20.
选用几种不同浓度的绿风95于平菇栽培期间进行培养料处理,其结果表明,在试验范围内,不同浓度的绿风95对平菇的生长发育影响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以2ml/L的绿风95处理作用效果最好,明显地促进了平菇的菌丝生长和产量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