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对南方红豆杉家系进行了生长节律变异研究,以选育优良速生的南方红豆杉家系.[方法]在江西分宜、湖北京山、浙江淳安和浙江龙泉4个地点对2年生南方红豆杉家系容器苗进行了苗期遗传测定和苗高生长节律观测,分析了其性状变异的家系效应、地点效应及家系×地点的互作效应.[结果]表明参试的南方红豆杉苗高、地径和苗高生长节律参数在家系间、地点间和家系×地点间均表现出极显著差异.南方红豆杉家系间苗高最大值分别高出最小值76.20%(江西分宜)、52.98%(湖北京山)、55.42%(浙江淳安)和78.10%(浙江龙泉);地径最大值分别高出最小值126.67%、23.68%、37.02%和26.48%.南方红豆杉家系间苗高和地径变异系数在11.81%~26.50%之间.对南方红豆杉2年生容器苗各性状进行遗传力估算,遗传力在0.80~0.97之间.相关性分析认为不同测试点间苗高与苗高生长节律参数具有不同相互关系,江西分宜点苗高与线性生长速率呈负相关,而浙江龙泉点苗高与线性生长速率则呈显著正相关.以苗高作为主要性状指标,从4个测试点中筛选出7个南方红豆杉优良家系.[结论]南方红豆杉家系间,苗高、地径与苗高生长节律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差异,遗传改良潜力较大,家系各性状遗传力较大,受较强的遗传控制,早期选择有一定的可靠性.家系与地点的互作效应显著说明部分家系生长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强,遗传稳定性较弱;其中闽11和三元06两个优良家系在4个测试点中均被选中,遗传稳定性较强,可在多点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2.
短轮伐期日本落叶松家系生长性状遗传参数的变化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以湖北省建始县长岭岗林场 15年生日本落叶松自由授粉家系子代测定林为研究对象 ,研究纸浆材轮伐期内不同年龄阶段生长性状的家系间遗传变异、早 -晚相关关系及主要遗传参数随时间变化的趋势 ,确定早期选择年龄及早期选择因子。结果表明 :各年龄胸径、树高不仅在家系水平上存在着极显著的变异 ,家系内个体间也存在着丰富的变异 ,具有很大的遗传改良潜力 ,家系和家系内个体选择是日本落叶松改良的主体 ;性状的方差分量、遗传力、变异系数在树木生长过程中一直处于动态变化中 ,并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 ;胸径、树高的早 -晚相关十分紧密 ,且这种相关关系主要受遗传因素制约 ;对胸径和树高进行家系早期选择的最适年龄为 6年生 ,进行家系内个体选择年龄为 8年生 ,胸径作为早期选择指标较树高更能准确地表达成熟时的信息。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北安市自治林场、牡丹江市林口县青山林场二年生杂种落叶松自由授粉家系子代测定林分对象,2007年10月对各个地点试验林4重复进行每木生长性状测定,估算了树高的变异系数、变异幅度,筛选出生长优良的家系。结果表明,树高遗传变异较大,自治林场二年生杂种落叶松平均变异系数25.6%,青山林场二年生杂种落叶松平均变异系数是26.869%。自治林场、青山林场家系间树高变异幅度分别为53.94~57.90 cm、44.26~48.42 cm、47.85~51.24 cm。家系平均苗高不同地区生长状况不同。自治林场兴5×兴9家系苗期生长较快,是当地的优良家系。青山林场兴5×兴9家系苗期生长较快,是当地的优良家系。  相似文献   

4.
张含国 《林业科学》2006,42(1):49-54
对青山林场14年生落叶松杂种F2代2组子代测定林进行分析,探讨杂种落叶松F2代是否存在较大的分离,杂种后期生长优势能否保持.试材包括日本落叶松×兴安落叶松、日本落叶松×长白落叶松、兴安落叶松×日本落叶松.研究结果表明,杂种F2代的树高同F1代相比未存在较大分离,变异系数平均只增加了2.3%和5.8%,杂种优势稳定且具有较大生产潜力,营建杂种F1代种子园是我国高寒地区大量生产具有较高遗传增益杂种种子的途径之一.7个杂种F2代家系树高、胸径和材积家系内存在一定幅度的变异,变异系数随着树木年龄的增加而减小,14年、8年、7年和6年生树高的变异系数分别为17.6%、22.1%、23.9%和24.3%.15个杂种F2代家系随着树木年龄的增长,增产幅度呈下降趋势,但仍具有较大的杂种优势.以小北湖种源作参照,14年生高生长比8年生下降了18.5%,相比于长白落叶松种子园则下降了10.3%,杂种优势下降了2.4%,但14年生杂种F2代生长优势仍然明显,树高、胸径和材积分别超过优良种源小北湖28.1%、43.8%和123.8%,超过长白落叶松种子园7.8%、15.7%和33.8%,杂种优势为7.1%、4.1%和12.1%.7个杂种F2代家系树高、胸径、材积遗传力较高,属于强度遗传,遗传增益都在10%以上,材积的遗传增益高达33%,所以杂种落叶松F2代仍可以利用.  相似文献   

5.
分析日本落叶松自由授粉家系子代测定林(5块试验林,119个家系,1962个单株)生长性状的遗传变异,旨在开展二代优树选择,为在湖北等北亚热带高山区建立第2代种子园提供种质资源。研究结果表明:各遗传测定林生长性状在家系间差异显著。胸径、树高及材积性状的单株遗传力分别为0.18~0.73,0.17~0.59和0.19~0.78,家系遗传力为0.34~0.80,0.42~0.79和0.18~0.81,单株遗传力一般低于家系遗传力。利用最佳线性预测(BLP)估算单株育种值。对比配合选择和家系/家系内选择2种选择方法表明,配合选择得到的二代优树群体遗传多样性高于由家系/家系内选择得到的二代优树群体,2种方法所得到的预期遗传增益相似。基于兼顾高遗传增益和广泛遗传基础的原则,认为配合选择方法选出的二代优树更适合用于日本落叶松高世代种子园的建立。最终采用配合选择方法选出来自49个家系的二代优树137株;5块子代测定林入选二代优树的材积期望遗传增益分别为26%,98.3%,42.9%,24%和56.4%。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日本落叶松球果和种子性状的变异情况,选择24个日本落叶松家系为研究对象,测定球果和种子的7个性状指标,结果表明,家系间平均球果长的变幅为1.98~3.77 cm,平均变异系数为8.73%;家系间平均球果宽的变幅为1.86~3.24 cm,平均变异系数为9.69%;家系间平均球果鳞片数的变幅为35.73~79.23个,平均变异系数为11.62%;家系间平均球果长径比的变幅为1.03~1.61,平均变异系数为9.01%;家系间平均种子长的变幅为0.33~0.44 cm,平均变异系数为16.13%;家系间平均种子宽的变幅为0.20~0.28 cm,平均变异系数为18.48%,;家系间平均种子长径比的变幅为1.51~1.84,平均变异系数为21.73%。方差分析结果表明,除种子长径比为显著差异外,所测定的日本落叶松球果长、球果宽、球果鳞片数、种子长和种子宽等指标在家系间均达到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7.
建始县长岭岗林场29 a生日本落叶松自由授粉家系子代测定林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生长性状进行遗传变异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家系之间树高和材积存在极显著差异,不同家系之间的胸径存在显著差异,各生长性状的家系遗传力大于单株遗传力,表型变异(CVP)均明显高于遗传变异(CVG),日本落叶松家系间和家系内个体间存在较大的差异;利用最佳线性预测(BLP)方法采用家系与家系内个体联合估算育种值,按入选率为10%,选择出40个优良单株,为该地区营建高世代种子园及品种遗传改良与推广提供优质材料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日本落叶松家系对树高生长模型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湖北省建始县长岭岗林场 15年生日本落叶松子代测定林为研究对象 ,研究了家系间优势高的生长变异 ,家系对树高生长模型参数影响的显著性检验 ,并构建了日本落叶松家系树高生长模型。研究表明 ,同一立地不同家系的树高—年龄关系为多形曲线 ,不仅渐近线存在显著差异 ,而且曲线的形状也发生改变 ,应采用不同的生长模式来描述其树高生长过程 ,优势高生长是环境差异和遗传变异的树木表现型的综合反映 ,树高生长潜力 (立地指数 )随着遗传改良材料的应用而增大 :Schumacher和Richards方程对模拟日本落叶松幼龄阶段不同家系的优势高生长过程均能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家系间优势高的差距随年龄而增大 ,且家系间连年生长速率也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9.
日本落叶松半同胞家系生长性状的遗传分析及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26个日本落叶松半同胞家系10年生林分调查基础上,分析了家系生长性状之间的关系,进行了优良家系的初步选择.结果表明:不同家系在树高、胸径、材积上存在显著差异,家系生长性状之间呈正相关关系,并受高遗传力控制;综合各性状选出5个优良家系,树高、胸径、材积遗传增益分别达2.27%、6.10%和16.28%.  相似文献   

10.
系谱重建在日本落叶松自由授粉子代测定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比较研究日本落叶松系谱重建前后生长和化学材性性状遗传参数的变化,以期为国内以自由授粉子代测定林为主的遗传测定提供更为科学有效的评价方法。[方法]采用系谱重建技术获取了来自66个日本落叶松自由授粉家系的601个子代的完整系谱信息,并利用单株混合线性模型比较了系谱重建前后生长(树高、胸径、材积)和材性(α-纤维素、木质素、综纤维素)性状的遗传参数(加性遗传方差、遗传力、育种值)、育种值准确度和现实遗传增益的变化。[结果]系谱重建后各性状的加性遗传方差和遗传力均有所下降;胸径和材积主要受加性效应控制,树高主要受显性效应控制,化学性状除了受加性效应控制外,也受显性效应控制;系谱重建后育种值和现实遗传增益的估算准确度高于系谱重建前,现实遗传增益由于加性方差的降低而减少,当以5%的强度进行子代的前向选择时,胸径、材积、α-纤维素、木质素(负选择)及综纤维素的遗传增益较重建前下降了26%、40%、56%、42%和51%,分别为2.72%、5.38%、8.06%、3.48%和8.75%。[结论]系谱重建能够提高自由授粉家系子代测定材料遗传参数、育种值和遗传增益估算的准确性,建议以基于系谱重建的单株模型方法取代基于亲本模型的自由授粉家系常规方法。  相似文献   

11.
柴河林业局天保工程区在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后,森林生态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文章通过对天保工程区各类土地资源在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前后的对比分析,系统阐述和评价了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对该局森林资源和生态状况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文昌市林业科学研究所2005年9月引种11个品种桉树优良无性系在迈号镇种植试验,通过6年对试验点跟踪调查、分析,对各品系的生长情况进行综合评价,为今后同一立地条件下种植桉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汇集17个臭椿系号,以当地臭椿为对照,营造了臭椿无性系测定林。经多点造林测试,选出3个优良无性系,分别是臭椿824005、82001和箭杆2号,其材积生长量分别比对照提高30.2%~67.8%、30.2%~97.1%和26.7%~47.2%,生长表现优良,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巨桉内含物对牧草的化感作用,试验选用浓度为1∶10、1∶50、1∶100的巨桉根浸提液(母液浓度为1∶10,w/v),以蒸馏水为对照,按照培养皿水培和盆栽土培的生物检测方法,探讨巨桉根系对黑麦草、紫花苜蓿、高羊茅3种牧草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在水培试验中,对黑麦草表现为高浓度抑制其根和苗生长,低浓度促进其根和苗生长;对紫花苜蓿根和苗生长均表现为促进作用。在盆栽试验中,对黑麦草和高羊茅表现为抑制其根长和促进其茎高生长,随着浓度的增加,对根的抑制作用逐渐增强;对紫花苜蓿根和地上部分干重表现为促进作用,随浓度的增加,促进作用减弱。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香荚兰自花授粉、异花授粉以及不同花粉量的授粉实验,分析了授粉成功率、落荚率和果荚生长量与授粉方式的关系.结果表明:自花授粉挂果率和果荚生长量均优于异花授粉,挂果率差异高达13.74%,果荚平均长和重差异分别为0.51 cm、1.29g,且授粉成功率和挂果率均较异花授粉高;随授粉量的增加,落荚率降低,挂果率增高,果...  相似文献   

16.
木霉木聚糖酶的酶学性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木聚糖酶是一种应用性很强的酶。试验采用DNS法对一种木(Trichoderma)产木聚糖酶的酶学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酶的最适催化温度和pH分别为50℃和5.5,Cu^2+、Fe^2+、Fe^3+、Mn^2+对酶活有很强的抑制作用,该酶对木聚糖和桑树叶粉分解能力很强,对其他底物分解能力微弱。  相似文献   

17.
The ethanolic extract of Symphyopappus casarettoi syn. Eupatorium casarettoi was partionated in hexanic, chloroformic and methanolic fractions. Extract and fractions were tested for their antioxidant activity in vitro and ex vivo assays. The methanolic fraction showed a higher antioxidant potential compared to the others fractions, which was correlated with its total phenol content. In addition, the ethanolic extract and the methanolic fraction attenuated ex vivo iron-induced cell death, quantified by lactate dehydrogenase leakage, and effectively protected against lipid damage induced by iron. These findings suggest that the ethanolic extract of S. casarettoi inflorescence and its methanolic fraction have in vitro and ex vivo antioxidant properties.  相似文献   

18.
采用湘林—90无性系杨1~5年生根桩萌条的1年生苗扦插造林,研究萌条的根桩年龄对杨树扦插造林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造林时的胸径、苗高、材积在不同年龄根桩的萌条苗间均有显著差异,造林后的第1年、第4年,胸径、树高、材积在不同年龄根桩萌条苗的造林地间虽有差异,但差异均不显著。试验结果表明1~5年生根桩萌条的1年生苗都适宜扦插造林。  相似文献   

19.
溃疡病是猕猴桃生产中的一种毁灭性病害。通过连续几年的防治试验和实地调查研究,根据溃疡病的形成原因,结合试验点实际,研究了猕猴桃溃疡病综合防治方法,总结出了猕猴桃溃疡病综合防治模式。  相似文献   

20.
赵锁泽 《绿色科技》2013,(8):311-314
指出了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培育大学生就业能力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采用要素分析的方法全面解析了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内涵及影响因素,进而从个人、学校、社会三个层面提出了培育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