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6 毫秒
1.
【目的】研究甘南亚高山5种不同典型森林生境下地表步甲的群落结构、分布特征及多样性,探究地表步甲对森林生境的选择倾向,为甘南亚高山区生态环境监测及地表步甲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8-2019年采用巴氏罐法在人工云杉林(RPA)、人工油松林(RPT)、次生阔叶林(CPB)、次生针叶林(CPT)和原始云杉林(YPA)中采集地表步甲,室内对其进行分类鉴定,并对其类群优势度、多样性及相似性进行分析。【结果】在甘南亚高山5种不同典型森林生境下共采集地表步甲2 418头,经鉴定隶属16属33个种,其中分属于青步甲属、通缘步甲属、斯步甲属、蜗步甲属和步甲属的步甲数量分别占捕获总数的23.16%,16.33%,13.19%,12.00%和10.42%,共同构成了该地区的优势类群。地表步甲个体数在RPA中最多,在YPA中最少,且RPA生境中地表步甲个体数显著高于其他类型森林生境;在属级和种级水平上,地表步甲类群数均以YPA中最多,RPT中最少。Shannon-Winner多样性指数(H′)和Peilou均匀度指数(J)在各生境类型中的大小顺序为:YPACPBRPACPTRPT;Margalef丰富度指数(D)在各生境类型中的排序为:YPACPBCPTRPARPT;Simpson优势度指数(H)以RPT最高,CPT次之,YPA最低。相似性分析结果表明,CPT与RPA间地表步甲群落结构相似性最高,为极相似;YPA与RPT中地表步甲群落结构相似性最低,为极不相似。【结论】地表步甲群落组成及多样性受生境类型的影响,人工林和次生林地表步甲群落结构组成及多样性尚未恢复到天然林的水平。因此在提倡森林恢复的同时,保护天然林免受破坏是保护地表步甲群落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
热带次生林演替过程中环境因子对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热带森林次生演替的群落环境特征变化对植物多样性的影响,以两种不同演替阶段的热带滨海次生林群落为研究对象,采用两种非参数检验以及Kendall秩相关分析的方法,对两群落内部的环境因子及其对植物多样性、均匀度以及物种周转率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各环境因子在群落间和群落内均存在差异。在热带常绿季雨林(TEMF)、灌木林(SHR)内,光合有效辐射(PAR)对物种多样性和周转率有显著影响。在两个群落内,土壤相对湿度对物种分布均起到重要影响,对SHR中物种分布的影响更强。在TEMF中,土壤温度、坡度及坡位对物种多样性和周转率限制显著;在SHR中,空气相对湿度成为限制物种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宁夏罗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垂直植被带不同生境步甲昆虫群落组成和多样性,探讨该地区步甲分布和物种多样性与生境的关系,为该地区生物多样性的长期监测和保护提供依据。【方法】根据宁夏罗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生境类型和海拔高度,设置亚高山草甸A(SMA)、亚高山草甸B(SMB)、针叶林A(CFA)、针叶林B(CFB)、针阔混交林(MBCF)、阔叶林缘(BLFE)、灌丛(DS)和荒漠半荒漠草地(DSDG)8个不同样地,于2015年5-8月利用巴氏罐诱法对8个不同样地的步甲科昆虫多样性进行调查。【结果】共采集到步甲昆虫3 749只,隶属于12属24种,种类组成体现了荒漠半荒漠区系特点。个体数量最多的是直角通缘步甲和弗氏步甲,分别占总数量的39.11%和20.42%,为该区域的优势类群。直角通缘步甲在沿海拔梯度的各生境均有分布,弗氏步甲仅在油松林生境无分布。不同植被带步甲种类组成和优势类群差异较大,其中亚高山草甸和灌丛生境步甲物种数最多,各有17种,亚高山草甸步甲个体数量也最多;针叶林生境步甲物种数最少,仅有6种,个体数量也最少。步甲活动的高峰期为7-8月。各物种在各生境内的季节变化趋势与不同生境植被生长季节相关。灌丛生境的步甲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均最高,优势度最低;针叶林生境均匀度最高,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较低。主成分分析显示,生境相近的样地步甲昆虫群落结构也相似,步甲群落分为三大类群,样地DS、BLFE和MBCF的步甲群落聚为一类,样地CFA和CFB的步甲昆虫群落聚为一类,样地SMA、SMB和DSDG的步甲群落聚为一类。【结论】垂直植被带生境差异性与步甲昆虫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和相似性密切相关,维持生境异质性是保护步甲多样性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环境因子对秦岭锐齿栎群落物种分布及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秦岭锐齿栎群落物种分布及多样性与环境因子间的关系,并确定关键影响因子。【方法】在秦岭南坡火地塘林区锐齿栎群落中共设置典型样地30个,分乔、灌、草3层进行群落学调查,通过计测样地物种重要值、Shannon-Wiener物种多样性指数以及海拔、坡度、坡向、坡位、土壤全氮、全磷、全钾、有机质、pH、含水量和土层厚度11个环境因子,采用冗余分析(RDA)探讨锐齿栎群落物种分布与各环境因子间的关系,偏RDA法分析各个环境因子对物种分布的总效应和净效应,用通径分析法探析环境因子对物种多样性的影响。【结果】(1)坡度、土壤全磷和全氮含量对物种分布的净效应达显著水平(P0.05),且影响强度为坡度全磷全氮,其他环境因子净效应不显著(P0.05)。(2)坡向对物种多样性的直接作用最大,土层厚度次之,直接通径系数分别为0.730和0.370。【结论】土壤和地形因子均会影响秦岭锐齿栎群落物种的分布及其多样性,其中坡度是影响秦岭火地塘锐齿栎群落物种分布最主要的环境因子,其次是土壤全磷和全氮含量;坡向与土层厚度是影响锐齿栎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关键环境因子。  相似文献   

5.
选取宁夏银川市贺兰山农牧场小麦-苜蓿邻作带为研究样地,对步甲科昆虫种类和个体数进行了调查,研究其邻作界面不同距离的小麦和苜蓿地步甲昆虫群落多样性及时空动态。结果表明,共采集步甲昆虫2 055头,分属20种,其中毛青步甲(Chlaenius pallipes)、彩角青步甲(Chlaenius touzalini)、谷婪步甲(Harpalus calceatus)分别占总个体数的37.81%、21.99%、16.25%,为该地区的优势种;步甲的发生具有明显的边缘正效应;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为边际带小麦带苜蓿带,并随界面距离的加大小麦和苜蓿地步甲多样性趋于降低,距离带间差异显著;丰度和个体数变化与Shannon-Wiener指数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在不同距离带间步甲种类和个体数变化受调查时间的影响更大;优势种毛青步甲个体数量和群落多样性受农事操作的影响,麦地灌水主要影响步甲优势种个体数量的分布,苜蓿刈割影响不同田块步甲的多样性。本研究提示,利用农事操作可以限制天敌的转移,控制害虫爆发。  相似文献   

6.
基于戴云山黄山松群落类型31个样地(20 m×20 m)野外调查,筛选4个地形因子和11个土壤环境因子,采用除趋势典范对应分析法(DCCA)探讨黄山松群落分布格局与环境之间的关联,定量分析环境因子间相互关系及其对黄山松群落格局的影响。结果表明:(1)DCCA第一排序轴主要反映黄山松群落的海拔变化,第二轴主要反映坡向变化,即沿第二轴从上到下,坡向越朝向阳坡,黄山松群落分布越明显。(2)DCCA表明第一轴与海拔的相关系数达0.5570,即海拔是黄山松群落分布起着决定性作用的环境因子,呈现海拔越高,黄山松优势种群越显著,在海拔1400-1600 m表现突出。(3)黄山松群落主要物种在DCCA排序图的相对位置,反映坡向、坡位、有机质、人为干扰因素是影响黄山松群落分布的重要因素。(4)DCCA排序图中黄山松群落种类排序轴与环境排序轴的相关系数高于DCA,且消除CCA的 "弓形效应",更能凸显海拔、有机质等环境因子对黄山松群落的影响,即黄山松群落与环境因子之间关联以DCCA排序方法为最佳。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植物群落的数量分类和排序,分析植物群落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为新疆天山云杉林保护、天山西部山区森林群落更新恢复评价提供支撑。【方法】 以天山西部国有林管理局巩留分局恰西森林公园为试验点,天山云杉(Picea schrenkiana var tianschanica)林为研究对象,基于群落学调查和环境因子测定数据,采用双向指示种分析(TWINSPAN)对天山西部云杉群落进行分类,冗余分析(RDA)方法对物种分布进行排序,分析物种群落的类型和特征以及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 物种群落分为8组,群落中乔木层以天山云杉为优势种,天山花楸鲜有分布;灌木层植被较少,存在少量伊犁忍冬;草本层中主要以塔什克羊角芹、白花车轴草、羽衣草、早熟禾和弹裂碎米芥等为优势种,且分布较广泛。影响天山云杉林群落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是采伐强度、坡度、海拔、郁闭度和坡向。其中,环境变量对森林群落格局解释率占40.8%,采伐强度对森林群落格局解释率占4.9%,两者共同解释率占39.64%,未解释的部分占14.69%。【结论】 天山西部云杉林划分为8个群落类型,采伐强度因子与环境因子共同影响群落分布格局,天然林得到了较好的恢复,森林资源状况得到改善,生态状况由持续恶化向逐步改善转变。  相似文献   

8.
为阐明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森林生态环境与昆虫多样性之间的关系,于2014年7-9月采用巴氏诱罐法系统调查了该保护区内的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EDB),针阔混交林(MBC),针叶林(CON),落叶阔叶林(BD),山核桃林(CC),常绿阔叶林(EBL),菜园(GAR)等7种植物群落的步甲物种多样性及其变化,并对森林生态环境质量进行评价。共诱捕步甲昆虫个体658头,分属于5属5种。其中,中华心步甲Nebria chinensis和大星步甲Calosoma maximovicz为优势种;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中步甲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和Simpson优势度指数均较高。基于IndVal方法的不同生境指示生物的指示值,中华心步甲可作为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的指示生物,而大星步甲可作为落叶阔叶林的指示生物。步甲群落结构与生境因子之间的冗余分析的结果表明:坡度、坡向和干扰程度是造成不同生境步甲群落组成差异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采用巴氏罐诱法于2009年5月至9月对宁夏罗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拟步甲垂直分布及群落多样性进行调查,共收集拟步甲19属40种,3 507只,其中粗背伪坚土甲(Scleropatrum horridum horridum)、弯齿琵甲(Blaps femoralis femoralis)、郝氏刺甲(Platyscelis hauseri)、突角漠甲(Trigonocnera pseudopimelia)、条纹琵甲(Blaps potanini)和宁夏漠土甲(Melanesthes ningxiensis)为优势种,个体数量分别占总数的28.74%、7.93%、7.13%、6.81%、6.47%和6.47%。5种主要生境(山地荒漠草地、浅山灌丛、山地针阔混交林、山地针叶林和亚高山灌丛草甸)中,山地荒漠草地拟步甲物种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均高于其他生境,浅山灌丛次之,山地针叶林最低,山地荒漠草地和浅山灌丛是拟步甲主要的分布带。山地荒漠草地和浅山灌丛之间拟步甲物种相似性最高(0.648 6),而山地荒漠草地和山地针叶林之间的相似性系数最低(0.027 8)。根据拟步甲生态分布特征,并结合植被、地形、地貌,应用除趋势对应分析可将40种拟步甲划分为3个生态种组。  相似文献   

10.
根据对四川王朗自然保护区地震干扰后恢复群落的野外调查数据,运用二元指示种分析(TWINSPAN)和除趋势对应分析(DCA)对该地区恢复群落进行了数量分类与排序。结果显示,可将所调查的植物群落划分为3种群落类型:重度干扰群落(群落E)、中度干扰群落(群落T)和轻度干扰群落(群落F)。排序结果也得到了相同的结论,并显示3种群落分布与一定的环境因子密切相关,群落E与岩石裸露度呈正相关,而与土壤厚度、土壤水分、苔藓盖度及盖度等环境因子呈负相关,群落F则与岩石裸露度呈负相关,而与土壤厚度、土壤水分、苔藓盖度及盖度等环境因子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1.
The adult carabid beetle Pterostichus brevicornis tolerates freezing under natural conditions. Laboratory tests confirm that winter beetles tolerate temperatures below -35 degrees C, whereas summer beetles die if frozen at -6.6 degrees C. Winter beetles can be cooled to about -10 degrees C before freezing, and they thaw near -3.5 degrees C. Summer beetles thaw at -0.7 degrees C. To avoid freezing damage even in winter beetles, cooling rates must be near 20 degrees C per hour or less.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水甲虫多样性与环境的关系,于2004—2006年每年6—10月在长白山北坡采集不同环境条件下水甲虫标本,共发现水甲虫8科38属70种。研究发现不同的环境,水甲虫的种类、数量、个体大小明显不同。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发现:水甲虫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与海拔(r=0.507)、底泥有机质含量(r=0.638)和全磷含量(r=0.668)成明显正相关,与水电导率(r=-0.470)、水深度(r=-0.461)和水pH值(r=-0.470)负相关显著;均匀度指数与底泥有机质含量(r=0.542)和全磷含量(r=0.489)正相关显著;物种数与海拔(r=0.590)、底泥有机质含量(r=0.593)和全磷含量(r=0.618)成正相关,与水深度(r=-0.636)、水电导率(r=-0.558)、水pH值(r=-0.535)成显著负相关。环境因子影响水甲虫的分布,但人类是最终决定因素,了解水甲虫多样性与环境的关系,有助于揭示生物-环境-人类三者之间的关系,为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的修复和保护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13.
记述了湖南地甲族19种步甲的形态特征及捕食习性,并提供了该族19种步甲的检索表。  相似文献   

14.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ormation of a ground beetle community in winter rye, spring wheat, spring rape, and oat agrocenoses under conditions of the forest-steppe in the Ob River Region have been studied. It has been established that the use of the chemical agents specified by the technology of growing these crops does not substantially change the carabid community inhibiting the agrocenoses.  相似文献   

15.
蔬菜品种对小猿叶甲生物学特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小猿叶甲取食不同品种蔬菜对其生长发育,存活和菜株上的产卵量都有影响。了食6种蔬菜的小猿叶甲,从幼虫到蛹期,取食白菜的发育历期、存活率和选择在白菜上的产卵量都显著地优于其他蔬菜,分别为25.88d、86.99%和124.10粒,而芥蓝对小猿叶的发育、存活和在菜株上的产卵量具一定的抑制作用,分别为25.36d、42.48%入1.70粒,表明了取食白菜有利于小猿叶甲种群的增长。  相似文献   

16.
影响小蠹虫发生危害的因素很多,有寄主树木特性、小蠹虫的种内和种间关系、小蠹共生真菌及天敌、森林生态环境、人为因素等等,本文综述了这些关键因素以便为小蠹虫的可持续控制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7.
保丰玉米对玉米田间植物和节肢动物的影响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BT转基因玉米对田间生态环境的影响 ,2 0 0 0年对美国孟山都公司抗玉米螟的保丰玉米 (BT转基因玉米 )对田间杂草及节肢动物影响的调查。结果表明 :保丰玉米对田间杂草发生的种类和数量均无影响 ,对节肢动物除玉米螟和蚜虫有显著影响外 ,对瓢虫、蜘蛛、叶甲、金龟子、蟋蟀、步甲、蝼蛄、蓟马、蝽和蜂类等昆虫种群数量的变化基本无影响  相似文献   

18.
2006年6~8月,在山西庞泉沟国家自然保护区(111°22'~111°33'E,37°45'~37°55'N)周边的农田(海拔1 600~1 640m),包括玉米田、马铃薯田、莜麦田、胡麻田、大豆田、退耕还林地和荒地,利用巴氏罐诱法,并结合网筛、扫网等采集方法对甲虫群落进行了初步调查,共获标本1980号,隶属13科。优势类群为步甲科Carabi-dae,占总捕获量的74.04%。并结合该地区的农田耕作方式对不同功能类群的种类及数量分布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The species composi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the main pests on rapeseed with three planting dates, Indian mustard, and spring turnip rape are studied under conditions of a dry and hot vegetation period. It is suggested to use leaf turnip for turnip flea beetles and early-planted rapeseed for pollen beetle as trap crop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