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近些年来园林景观的同质化,使园林景观毫无新意、失去特色,外地游客失去兴趣,当地居民失去认同感和归 属感。园林景观是在历史和自然的双重作用下逐步形成,蕴含着特有的乡土气息和地域特色,包括历史、文化、习俗、 自然等具有地域特征的景观。本文在明确研究目的和意义的基础上,理清地域景观的研究现状,并在此基础上,采取 实地调查、资料分析总结等方法,对地域特色景观的分类、地域特色景观在园林建设中的功能、地域特色景观在园林建 设中应用、地域特色景观的设计载体和表现手法等进行研究,并研究总结出地域特色景观的设计原则,为各地独具特 色的园林景观建设奠定基础、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2.
地域文化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具有重要意义,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融入地域文化不仅能够充分发挥地域文化的历史作用,还能体现地域文化的独特性,使园林景观设计具有与众不同的文化特色,满足当地文化发展建设的需求。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文化解析通过对文化元素的解析、文化特色抽象事物的解析以及历史场景的解析,使地域文化更好地应用于园林景观设计中。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国内外葡萄酒庄园和吐鲁番地区葡萄酒庄园的调查研究,对葡萄酒庄园的规划设计进行总结。为了探讨风格迥异的园区的健康发展问题,笔者阐述了景观特色、产业特色、产品特色、纪念品特色、音乐特色、旅游方式、旅游内容等,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地理布局、历史、地域文化、民族民俗习惯、宗教信仰、经济发展、植物种植以及在疆内和国内知名的旅游景点,对庄园各个功能进行阐述。通过对以上几个因素进行挖掘,从而提取其中的内涵,为将来葡萄酒庄园的规划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地域文化是特色小城镇的独特气质,基于地域文化的小城镇建设是实现特色小城镇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探讨了地域文化对特色小城镇发展的内在推动作用;以陕西省特色小城镇为研究对象,分析了陕西地域文化特质和特色小城镇发展现状;针对陕西省特色小城镇建设进程中地域文化资源挖掘不足、文化产业支撑力不强、文化价值创新转换不足及文化品牌塑造能力较弱等问题,从深挖陕西地域性文化资源时代价值、充分彰显陕西地域性文化特色、精准对接陕西文化发展新需求、有效塑造陕西地域性文化品牌等方面,提出了陕西特色小城镇的升级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5.
王红英  肖静蕾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4):21131-21132,21183
探讨当前大学校园景观,提出场所精神营造是大学校园景观规划成败的关键。针对"大学城"建设的热潮,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运用景观规划设计方法,通过对地域特色、历史文化底蕴及办学特色等内涵的挖掘,得出大学校园景观规划设计中的场所精神营造的途径。提倡在校园景观规划设计中,因地制宜地营建地域文脉和场所精神,满足新时期大学校园环境教育培养的多项功能要求。  相似文献   

6.
运用熵值法构建乡村地域功能评价指标体系,用于评价安徽省乡村地域功能水平,对其乡村地域类型进行识别,进而分析乡村地域功能空间分异的形成机制.经过数据统计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安徽省的乡村地域空间呈现集聚性较强、分异性明显的特点,皖南和皖北地区的乡村地域功能指数较低,发展较慢,皖中地区各项功能指数均发展较好;安徽省的乡村地域功能类型主要分为单一型、交叉型和综合型,单一型和综合型居多,其中弱综合型最多;影响乡村地域功能空间分异主导因素为经济基础和国家政策,基础建设、产业结构、区位条件和自然因素等条件也在一定程度上对乡村地域功能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7.
文章首先介绍了地域文化观光园的主要建设原则,包括可持续发展、协调发展原则以及特色文化发展原则等,随后文章具体分析了地域文化观光园的主要建设模式,包括原生型观光园、高新技术观光园、农家乐式观光园和主题公园式观光园等模式,希望能给相关人士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8.
每一所地方高校文库都是独特的,因为地域环境决定了地方高校文库有着不可复制的地域特色。加强地方高校文库建设,对彰显地域特色文化,传承地方高校文脉,引领人文素质教育有着重要意义。目前,中国地方高校文库的建设还不尽人意,如地区分布不均,闭关自守严重,开发利用不足等。地方高校文库工作者应有前瞻意识,从进行特色定位,寻求合作支持,加强开发利用等方面积极推进地方高校文库建设。  相似文献   

9.
高冬平  王佳佳  蔡平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2):15755-15757,15760
简述地域特色及城市湿地公园地域特色的概念,分析城市湿地公园地域特色形成因素和塑造原则,并从遵从地域自然环境和场地特征、传承地域文化体现场所精神、合理地选择材料和技术工艺3个方面,结合四川成都活水公园、浙江湖州下渚湖湿地公司、镜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以及西溪湿地等相关实例,介绍了城市湿地公园地域特色塑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1.自然资源型发展模式。借助湘西气候、物种等自然资源因素形成农产品地域特色。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各方面条件的进一步改善,人们对农产品的消费如追求农产品鲜活,追求特色、差异化,追求回归自然、农产品无公害等倾向将日益凸显。因此,特殊资源为湘西开发特色产业提供了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11.
"近自然"滨水绿地景观建设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自然”滨水绿地景观建设方法是顺从自然、兼顾生态景观与区域发展的滨水建设模式,对恢复健康的滨水生态系统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笔者从“近自然”滨水绿地的概念、特点入手,对江、河、湖、渠和湿地等滨水绿地景观设计原则和建设方案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2.
作为区域治理的重要载体之一,特色小镇建设亟待探寻适宜发展路径以突出自身特色,实现去“同质化”。作为长三角城市群副中心城市的安徽合肥,特色小镇资源丰富,但存在资源空间发展不均、产业形态缺乏丰富性,特色小镇规划建设模式单一、缺乏可持续性等问题。在顺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现阶段,需要首先根据相对区位引导小镇的产业定位,通过资源现状的存量、增量细分引导建设规划流程及内容,再根据运营主体和发展阶段的分类引导建设运营模式选择,以明晰不同类型特色小镇的多样化发展路径,发挥示范辐射效应和区域协同作用,实现区域联动。  相似文献   

13.
通过探讨创意农产品的不同开发类型,比如景观艺术化、时尚奇异化、卡通趣味化、家居实用化和乡土故事化,分析了影响农产品开发设计的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阐述了创意农产品的发展类型、品牌设计及包装设计与地域的耦合性,提出塑造品牌、培养独立经营意识、促进企业的竞争观念、放大与延伸品牌效应和加大科技力量投入农产品开发的建议与措施,来寻求更好地发展具有不同地域特色的创意农产品的途径,更好地开发创意农产品。  相似文献   

14.
作为地方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历史传承、民风民俗等地方文化的重要载体,地方文献在社会信息资源体系中占有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因而,搞好地方文献资源建设是图书馆资源建设的重点任务。由于多方因素,目前的地方文献建设还不尽如人意,重藏轻用等问题依旧根深蒂固,笔者试从知识转移的视角出发,以知识的提出、共享、评价、传播和采纳为切入点,重新审视和研究地方文献资源的建设工作。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粤西高校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文献资源的调研,找出粤西地区文献资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目前制约其发展的一些因素,提出加强高校和公共图书馆的业务交流和协作,构建协作协调的图书馆之间的网络体系,强化特色服务提高图书馆文献资源服务特色的几点策略。  相似文献   

16.
农业共享经济是共享经济在农业领域的重要探索。海南共享农庄建设,以乡村振兴战略为背景,以农业共享发展为思路,将城乡生产要素有机结合,推动农业产业链的延伸和农业经济发展质量的提高。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为了适应不同地区发展的需要,海南共享农庄设计出了个人定制式、综合开发式和体验式等多种微观模式。这些模式将地区农业发展优势融入农庄建设过程,激发了农业共享经济的发展潜力。研究表明,共享农庄的建设对海南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共享农庄建设加快了美丽乡村建设,促进了城乡融合发展、优化了乡村治理模式、创新了精准扶贫模式,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推手。  相似文献   

17.
张磊 《安徽农业科学》2013,(14):6344-6347,6440
在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规划初期,市场规模问题易被忽视,规模过大会造成城市土地资源浪费,规模偏小会带来后期市场运营效率低下、效益不高,因此在规划前期应从农产品的货源类型、流向和居民消费需要等方面考虑经济发展和区位交通条件等实际情况,重点且有差异性地突出区域性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建设规模,以此促进各项资源整合。在整理相关资料,分析影响市场建设规模的地区发展因素和交通区位因素的前提下,结合滁州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案例,分析其产业、区位、交通优势及经济环境、市场现状、建设条件等因素,最后对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规模进行了市场预测。  相似文献   

18.
许素  周勇  郧文聚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2):6907-6909
以湖北省荆州市为例,从宏观层面对市域范围内8县市区建设用地进行了综合集约利用水平评价。从区域空间的角度,建立了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各县市区的土地集约利用情况进行了测度,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探索了荆州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的区域分异规律,并指出区位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荆州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分异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由于经济的快速进步及农业的集约化发展,中国水、土、肥料等农业资源仍存在利用程度较低、生态环境污染较严重等问题。国内学者针对特定区域的农业资源高效利用和生态保护模式及其适应性方面开展了一些研究,但完整性和系统性还不够。该研究提出农业资源生态持续化及其建设路径的概念,总结了区域差异、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政策条件及技术支撑等五方面是影响农业资源生态持续化建设路径的主要因素。农业资源生态持续化建设路径的构成要素包括核心模式、支撑技术、实施主体、组织方式和运行机制等五方面。通过影响因素分析和路径要素搭建,分析各要素的功能及相互作用,明确了建设路径是以适用模式为核心,以关键技术为支撑,在实施主体的推动作用下,通过采用特定的组织方式和机制而运行。该文归纳了不同区域的农业资源生态持续化建设路径,为政府、公众了解农业资源生态持续化建设路径的运行现状和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产业布局优化是关系区域经济、社会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本文分析了怒江峡谷区农业产业结构现状及其存在的突出问题.根据研究区的区域条件及资源优势,提出了适合本区域发展的三大生态农业建设区的农业产业规划模式与主要特色农业产品结构优化的原则;并选择适合在本区域发展且形成一定规模的特色种植业核桃、漆树、草果、秦艽、油桐、花椒等品种,对其影响因子进行叠加分析,得出各个品种的最优空间布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