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正>农垦是国有农业经济的骨干和代表,是推进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力量。为发展壮大农垦事业,充分发挥农垦在农业现代化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的重要作用,现就进一步推进农垦改革发展提出如下意见。一、深刻认识新时期农垦的特殊地位和重要作用(一)农垦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农垦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为承担国家使命而建立的,经过60多年的艰苦创业,建设了一批现代化的国有农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基地,形成  相似文献   

2.
东辛农场是江苏农垦集农工贸一体化的大型综合性农业企业、江苏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之一.在江苏农垦二次创业发展战略指导下,农场经济实力和社会事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提升与发展,农场经济步入了良性发展的轨道.这一成绩的取得,得益于改革开放的好政策,也得益于农场的法制建设.  相似文献   

3.
农垦系统开发建设的历史,就是一部农业机械化不断发展壮大的历史-- 农垦农机化发展状况 新中国的农垦事业源于抗战时期的陕甘宁边区大生产运动,早在1947年,我党就在东北解放区建立了三个"机械化农场".新中国成立后,引进前苏联等国家的农业机械,在黑龙江、新疆等地建设了一批机械化国营农场,并在农垦系统相继建立了农机管理、修造服务、科研教育体系等,为农垦农机化发展奠定了基出.  相似文献   

4.
随着新中国的前进步伐,我国的农垦事业已走过了60多年的光辉历程。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农垦实际,明确提出要"推进国有农场体制改革"、"发挥国有农场运用先进技术和建设现代农业的示范作用",这既充分肯定了农垦改革发展的成就,又进一步指明了今后一个时期农垦的改革方向和发展定位。笔者认为,在新的  相似文献   

5.
正农垦是中国特色农业经济体系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有农业经济的骨干和代表,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力量一、河北农垦是全国农垦的一支骨干力量,在全国农垦系统占有重要位置一是区域面积大。全系统共有32个国有农牧场(23个农场,9个牧场)和1个省级农垦科学研究所,人口46万,职工7万。土地总面积590万亩,在全国内陆垦区中排名第五,其中耕地147万亩,  相似文献   

6.
回顾新中国农垦事业发展60多年的艰苦奋斗历程,能够支撑中国农垦成为国家战略力量并持续保证这一战略地位的历史经验主要有两条:一是新中国农垦事业是在服从与服务于国家和地方发展战略过程中形成的一支不可替代的国家力量。二是发挥好"保供给、做示范"的职能作用保证了农垦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的重要地位。前者是基础,后者是关键,两者辩证统一,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7.
王僖  武涛 《中国农垦》2019,(5):48-50
企业的良好运转离不开营运资本管理,在农垦系统推进垦区集团化、农场企业化改革的大背景下,提升农垦企业营运资本管理意识,分析企业营运资本筹资策略,进而防范风险、加强管理,很有必要。一、营运资本管理是农垦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农垦是中国特色农业经济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农垦改革是党和国家的战略部署。农垦是国有农业经济的骨干和代表,是推进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力量。《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农垦改革发展的意见》中要求,推进垦区集团化、农场企业化改革,完善现代企业制度。  相似文献   

8.
正湖北农垦是我国内陆耕地面积最大的垦区,自1953年首个国营农场——五三机械农场开荒建设伊始,就担负起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示范引领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光荣使命。改革开放40年来,湖北农垦不忘初心、紧跟时代,艰苦奋斗、砥砺前行,农垦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垦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综合经济实力连续多年位全国农垦第三;全面深化农垦改革,作为全国农垦6个综合改革试点省份之一,农场企业化、垦区集团化改革  相似文献   

9.
《中国农垦》2022,(7):63-70
<正>中国共产党领导开创的农垦事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和发展立下汗马功劳。八十余年来,农垦事业的发展与共和国的命运紧密相连,在使命履行中,农场成长为国有农业经济的骨干和代表,成为国家在关键时刻抓得住、用得上的重要力量。如果将农垦比作大厦,那么农场就是砖瓦,是基本单位。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港澳台除外),分布着1800多个农垦农场。这些星罗棋布的农场如一颗颗玉珠,随农垦的历史进程而起伏;  相似文献   

10.
<正>(2015年11月27日)农垦是国有农业经济的骨干和代表,是推进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力量。为发展壮大农垦事业,充分发挥农垦在农业现代化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的重要作用,现就进一步推进农垦改革发展提出如下意见。一、深刻认识新时期农垦的特殊地位和重要作用(一)农垦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农垦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为承担国家使命而建  相似文献   

11.
1956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成立农垦部,任命王震为农垦部部长. 中央选定王震担任农垦部长,并不是偶然的.王震对于农垦事业情有独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农垦事业是在抗日战争的烽火中诞生的.  相似文献   

12.
王震是中国屯垦事业的重要奠基者之一。抗日战争时期王震率三五九旅在南泥湾进行的屯垦实践创造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典范。新疆和平解放之后,王震作为新疆兵团屯垦事业的主要领导者和参与者,在民族团结、农业生产、多种经营、科技创新、城市建设、教育文化等方面进行了诸多实践和积极探索。在王震总结的“艰苦奋斗、勇于开拓”的农垦精神基础上形成的兵团精神,鼓舞和激励着几代兵团人牢记使命、扎根边疆,为新疆的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作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农垦事业伴随伟大祖国日新月异的快速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发展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迫切需要建设一支规模结构合理、素质能力优良的农垦职工人才队伍。我国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时期,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新的形势给农垦职工人才队伍建设带来了难得的机遇,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建设农垦高素质职工人才队伍是新时期农垦事业发展的客观要求。本世纪头20年,是我国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抓住并用好这一战略机遇期,对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相似文献   

14.
正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我在湖南湘西自治州扶贫挂职。期间,我曾两次到浏阳市北盛镇王震将军故居参观,并积极推动北盛镇农垦产业园的规划;最近,我又在认真拜读《王震传》,深深为王震将军一生的光辉业绩所折服,所感动!作为王震将军曾经为之奋斗的农垦战线的一名新兵,我想谈三方面心得,以此纪念和缅怀王震将军。我们要深切缅怀王震同志为中国农垦事业做出的突出贡献王震将军一生与中国农垦事业结下了不解之  相似文献   

15.
正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涵盖一、二、三产业,是农业和旅游相结合的一种新型业态。农业与旅游的融合发展能够更新农场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促进农场经济增长和当地社会发展。湖北农垦立足自身优势,在拓展旅游线路、增加旅游产品等方面不断推陈出新,使旅游业成为湖北部分垦区发展势头最强劲的新兴产业。一、湖北农垦旅游的发展概况湖北拥有我国内陆地区最大的垦区,总面积达  相似文献   

16.
由《中国农垦》杂志主办,山东省农业厅农垦局、山东济宁南阳湖农场承办的中国农垦首届科学发展场长论坛,于5月16日至17日在南阳湖农场举行。科学发展场长论坛的总主题是科学发展。树立科学发展理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今后一个时期农垦改革发展必须坚持的指导思想。本届论坛的主题是"构建农业循环经济产业链",探讨新时期国有农场通过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今年4月11日是王震同志诞辰110周年。王震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他在六十多年的革命生涯中,为中国人民的解放和新中国的建立,为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王震同志是新中国农垦事业的重要奠基人。本刊摘编此文,以表缅怀之情。  相似文献   

18.
《中国农垦》2020,(1):7-8
2019年是农垦巩固深化改革成果、激发壮大发展活力的关键之年。各级农垦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农垦改革发展文件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农垦改革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咬定垦区集团化农场企业化改革这条主线不放松,对标"大事要事急事和硬任务",进一步巩固创新农垦现代农业经营管理制度,进一步促进农垦现代化产业融合发展,进一步引领推动农垦经济高质量发展,合力谋划好改革发展这篇大文章,以农垦事业不断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效向新中国成立70 周年献礼。  相似文献   

19.
王震同志逝世后,本刊特约采访了中国农业工程研究设计院原党委书记吴信达。他深情地讲述了王震同志对他也是对一代农业技术人员的培养和关怀。“1956年春,我在国家农场管理局任技术员,”他回忆道,“一次,随农垦部长王震到东北考察待开发的三江平原。我们边踏看地形边谈论开垦规划,王老对我说,‘这里今天是荒原,明天就是粮仓。你是学农机的,年轻人,留在这里干吧!’不久,我就离开北京,来到了北大荒,一去三十年。”吴信达说起,当年在沼泽地开荒,陷车陷犁,进度上不去。那时他在开荒大队三中队蹲点,改装成功了开  相似文献   

20.
正农垦是国有农业经济的骨干和代表,国有农场作为农垦的基本组成单元,是推动产业和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载体。当前正值农垦改革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建设深入推进的关键时期,在国有农场中创建一批亮点突出、产业高端、美丽宜居、产城融合、文化内涵丰富、示范带动作用明显的特色农场,探索农垦特色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道路,以点带面加强示范带动,对于深化农垦改革,增强农垦发展活力和动力,促进现代农业和区域新型城镇化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