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高效微生物菌剂对河蟹养殖水体的调控作用。[方法]考察高效微生物菌剂对不同水体中氨氮、亚硝酸盐、COD、总氮和总磷的降解作用,并研究水体中叶绿素的变化情况。[结果]通过对水体水质指标的测定发现,与对照组相比,高效微生物菌剂能够有效降解水体中的氨氮、亚硝酸盐和总氮,促进水体氮循环,降低水体中叶绿素的含量,抑制有害藻类的繁殖。[结论]高效微生物菌剂能有效改善河蟹养殖池塘水质,促进河蟹健康养殖。  相似文献   

2.
植物投放密度对富营养化湖水修复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海鸥  钟广蓉  刘虎  王垚  张纯  闫海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3):11124-11126
[目的]研究几种植物混种对富营养化水体的净化效果。[方法]以小瓜子、缎带椒、中柳、皇冠和西瓜草5种植物为试材,以北京市延庆县妫水湖8月份富营养化程度最高的湖水为植物生长基质,设高、中、低3个投放密度试验组,研究植物投放密度对富营养化湖水的修复效率影响;通过测定水样中总磷酸盐(TP)、总氮(TN)、氨氮和硝态氮的浓度变化,确定植物修复的最佳效率。[结果]所有植物试验组对富营养化水中氨氮的净化效果均比较显著。3个试验组中,以投放低密度试验组对氨氮吸收的处理效果比较好,对硝氮吸收的处理效果较为明显;投放中密度试验组对于总氮和磷酸盐吸收的处理效果较为明显。[结论]适当控制植物的投放密度有利于去除富营养化物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6种常见沉水植物对水体的净化效果。[方法]利用苦草、金鱼藻、穗状狐尾藻、菹草、轮叶黑藻、伊乐藻6种常见沉水植物,对富营养化水体进行净化,分析不同沉水植物对水体氮、磷等营养物质的去除效果和动态规律。[结果]6种沉水植物均能够在富营养化水体中生长,且均能够有效地去除水体中的氮、磷等营养盐;与其他几种沉水植物相比,苦草能够更加有效地降低水体中的总氮(TN)、总磷(TP)和氨氮(NH4+-N)浓度;试验结束时,苦草组植物生物量最大,但均集中于水体底部。[结论]6种沉水植物中,苦草更适用于富营养化水体的生态修复。  相似文献   

4.
王云  龙凤玲  丁艳梅  刘程  彭友林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4):21228-21230
[目的]探讨水葫芦生长对水质的影响规律。[方法]对一水葫芦分布密度和盖度较高的河流选取3个点进行跟踪调查研究,分出苗期、生长初期、生长盛期、生长后期、枯死期以及沉淀期,对水体中水温、透明度、pH、溶解氧、总氮含量以及总磷含量进行定点检测。[结果]5~9月是水葫芦生长旺盛期,随着其生命活动的加强,水体透明度逐渐增加,溶解氧含量有所增加;同时,水体中总氮、总磷含量明显下降;10~12月,当水葫芦生物量扩大到一定程度时,水质逐渐恶化,透明度又明显降低,水中溶解氧减少;同时总氮、总磷含量增加,水体呈富营养化。[结论]水葫芦在不同生长时期对水质的影响不同,在生长盛期对水质有一定的净化作用,在生长后期和枯死期又会引起水质恶化。  相似文献   

5.
采用3种常见沉水植物(金鱼藻、穗花狐尾藻、苦草)为试验对象,利用自然池塘自然水体和模拟氮磷水体,通过测定水体中总氮、总磷、氨氮的含量以及藻类含量变化,比较沉水植物种植浮床对自然水体(总氮含量为0.8 mg/L,总磷含量为0.05 mg/L)和模拟水体(总氮含量为5.0 mg/L,总磷含量为2.0 mg/L)2种富营养化水体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在人工浮床种植模式下,苦草、穗花狐尾藻和金鱼藻对自然水体中总氮的去除率分别为49.4%、55.9%和53.8%,总磷的去除率分别为15.0%、39.6%和47.8%;对模拟水体中总磷和氨氮去除率均达到了80%以上;对自然水体中蓝藻、硅藻的抑制效果相对较好,绿藻则不太明显.综合分析,沉水植物种植浮床生长模式可以有效净化处理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水体,表现出良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3种乡土水生植物对富营养化水体的净化能力。[方法]利用乡土水生植物对富营养化水体进行净化,在本地采集酸模叶蓼(Polygonum lapathifolium)、水龙(Ludwigia adscendens)、野荸荠(Eleocharis plantagineiformis)3种水生植物,就TN、TP、NH_3-N的去除效果进行研究。[结果]酸模叶蓼、水龙和野荸荠对水体中的氮、磷、氨氮均有良好的净化效果,对总氮的去除能力从大到小依次为野荸荠、酸模叶蓼、水龙,对总磷的去除能力从大到小依次为酸模叶蓼、野荸荠、水龙,对氨氮的去除能力从大到小依次为野荸荠、酸模叶蓼、水龙。[结论]乡土水生植物是富营养化水体生态系统构建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生菜和油菜对富营养化水体N、P和有机物的净化效应及其处理后的品质。[方法]以生菜和油菜为试验材料对藕田富营养化水体进行生物净化试验。[结果]生菜和油菜生长体系对水体中总磷(TP)的去除率分别为95.30%和96.38%,对水体中氨氮(NH4+-N)的去除率分别为97.18%和98.05%,对总氮(TN)的去除率分别为82.94%和87.64%,对化学需氧量(CODcr)的去除率分别为24.03%和27.76%;水培生菜和油菜可食部分的重金属含量和硝酸盐含量均低于国家相关标准,生菜和油菜对富营化水体的净化效果较好。[结论]试验所用生菜和油菜对富营养化水体具有一定的耐受能力,在试验条件中生长良好,并能有效地降低水体中的TP、NH4+-N及TN的浓度。水培生菜和油菜可食部分符合食用标准,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鄱阳湖水体富营养化评价方法及主导因子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运用Carlson综合指数法、灰色聚类法和主成分分析法3种方法,分别评估鄱阳湖2006年水体富营养化变化规律,筛选比较科学、先进的水体富营养化评价方法,并结合鄱阳历年来水质监测结果,分析研究鄱阳湖水体富营养化的主导因子,为控制鄱阳湖水污染提供理论依据。3种不同评价方法的评价结果相似,鄱阳湖枯水季节,水体呈富营养状态,丰水季节,水体呈"中营养-中富营养-中营养"的变化趋势。3种方法的评价结果差异说明主成分分析法比Carlson综合指数法和灰色聚类法更优越。化学需氧量、总氮、总磷是水体富营养的主导因子,总氮与总磷的比值与水体的富营养化相关性显著,因此,削减鄱阳湖水体中的氮、磷营养盐是控制水污染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9.
pH值对白洋淀沉积物氮磷释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白洋淀水体在不同pH值条件下沉积物-水界面氮磷营养盐交换规律,为白洋淀富营养化的治理提供技术依据。[方法]利用实验室静态模拟法,在沉积物柱状样上方加入一定pH值的上覆水,每天测定水中总氮、氨氮、总磷、总可溶性磷的浓度,并计算各营养盐的释放速率。[结果]中性条件下,总氮、总磷的释放速率最小,分别为33.08和-1.21 mg/(m2.d);酸性和碱性条件下,氮磷释放速率都有所增加,尤其是强酸和弱碱性水体中总氮释放速率分别为53.56和57.11 mg/(m2.d),明显地促进了氮的释放;强酸和强碱性条件下,总磷释放明显,尤其强碱性条件下其释放速率倍增,为3.39 mg/(m2.d),而强酸和弱碱性水体中其释放速率分别为1.13和0.18 mg/(m2.d)。研究结果还显示,不同pH值下,总氮与氨氮、总磷与总可溶性磷的累积释放量有显著相关性。[结论]pH值对沉积物-水界面氮磷营养盐的交换有显著影响,酸、碱水体都会促进沉积物中氮磷的释放,控制水体的酸碱度能有效抑制沉积物对水体的二次污染。  相似文献   

10.
不同客水对南淝河水体富营养化的影响及其降解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客水对南淝河水体富营养化的影响及其降解特征。[方法]以典型城市河流南淝河为研究对象,调查受不同排口影响下南淝河水质特征,评价南淝河水体富营养化状态;并以初期雨水、道路径流和污水处理厂尾水为代表性客水来源,探明不同来源客水在客水土著微生物、光化学的作用下水质及溶解有机质组成的变化特征。[结果]南淝河水体总氮(TN)和总磷(TP)含量受污水处理厂尾水排放影响较大,且南淝河总体上处于富营养或超富营养状态,但叶绿素(Ch-a)含量和富营养化等级在受不同排口影响下的河段中却不存在明显差异;不同来源客水在土著微生物和光化学作用下,其TN和TP均有较大的削减,且溶解有机质(DOM)组成发生了明显的转化。[结论]该研究可为城市河流的综合整治,特别是入河污染物的削减技术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刘士平  薛艳红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0):17052-17055
[目的]为深入研究杂交水稻对富营养化水体的生物净化作用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测定富营养化水体中溶解氧(DO)、化学需氧量(COD)、总氮(TN)、总磷(TP)等指标在水稻不同生育期的动态变化,确定对富营养化水体具有较高净化能力的水稻品种。[结果]培养20d后,初步筛选出了8个对测试污水具有较强耐受能力的水稻品种,华两优加16和Ⅱ优1728在苗期就能大幅降低富营养化水体的COD。除川香29A/THR-44外,其余7个水稻品种的DO值均显著高于对照。华两优Z016对COD的影响最明显,Ⅱ优1728次之。除华两优Z016以外,其余7个水稻品种的苗期总氮吸收能力最强。荆农优369与Ⅱ优629对水体中总氮、总磷的吸收能力均较高。川香29A/THR-44、Ⅱ优1728和Ⅱ优207在后期生长中死亡,其他品种均正常生育并收获。荆农优369和Ⅱ优629的综合效果最好。[结论]水稻对富营养化水体具有较强净化作用,且与水稻的遗传因素相关。  相似文献   

12.
3种水培蔬菜对水质净化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3种水培蔬菜对富营养化水体的净化效果,以期为富营养化水体的植物生态修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生菜、包菜和油麦菜3种常见蔬菜为试验材料进行水培生长试验,通过对氨氮(NH4+-N)、活性磷(SOP)和高锰酸盐指数(IMn)等富营养化指标的测定研究3种蔬菜对富营养化水体的净化效果。[结果]在富营养化水体中,生菜的生长状况最佳,包菜次之,油麦菜最差,这表明生菜和包菜可以较好地适应富营养化水培生长;对富营养化水体中NH4+-N和IMn去除率最高的是生菜(92%和86%),对SOP去除率最高的是包菜(92%),而油麦菜对这3个指标的去除率均最低。[结论]生菜和包菜对富营化水体的净化效果较好,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不同材质无纺布材料对富营养化河水中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方法]研究了普通无纺布(普纺)和精制无纺布(精纺)处理对富营养化河水总氮(TN)与总磷(TP)的去除效果。[结果]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2种处理下水体中TN、TP含量均逐渐降低,并趋于稳定。试验期间,普纺处理对TN、TP的去除率为41.39%与39.27%,而精纺处理对TN、TP的去除率为52.98%与68.68%,均显著高于对照(污染自然降解)处理。[结论]吸附材料精纺对富营养水体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可以用于富营养水体治理。  相似文献   

14.
尹立辉  凌健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4):14764-14765
[目的]考察天津地区主要河流富营养化的程度,了解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方法]调查研究天津主要河流中的磷含量分布,采用钼锑抗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体中的磷含量。[结果]海河的磷含量远高于津河和御河。海河的平均磷含量为0.220mg/L,津河为0.082 mg/L,御河为0.110 mg/L。而当磷含量达到0.100 mg/L时,即属于富营养化水体。[结论]天津地区3条主要河流海河、津河、御河中磷含量基本都达到了水体发生富营养化的浓度,3条河流已经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相似文献   

15.
[目的]进一步掌握京杭大运河江苏段的水质现状和污染来源,从而制定合理的整治措施保护京杭大运河的水环境.[方法]以7个位于京杭大运河江苏段上下游断面的水质自动站的1年监测数据为基础,分析比较了氨氮浓度时空变化特征.[结果]京杭大运河江苏段2014年水体氨氮浓度在0.07~4.02 mg/L之间变化,且由上游至下游水体中氨氮浓度基本呈逐渐上升趋势;上游徐州蔺家坝断面氨氮浓度最高值出现在7月,其余6个断面氨氮浓度最高值出现在枯水期;同一季节不同断面氨氮浓度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尤其是无锡五牧断面氨氮浓度最高.[结论]该研究可为客观评价、合理开发、充分利用和保护该地区流域的地表水环境提供一定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水葫芦在海水驯化条件下对氨氮的去除能力。[方法]设置不同盐度试验组对水葫芦进行驯化,采用纳氏试剂法测定水体中氨氮浓度。[结果]1∶2和1∶5试验组比1∶0和1∶1试验组更快到达平稳期,且去除氨氮效果更好。1∶0、1∶1、1∶2和1∶5试验组氨氮去除率分别为49.79%、66.45%、70.65%和77.43%。[结论]水葫芦可以在较低盐度生长且氨氮去除率高,通过海水驯化可以使得水葫芦更加适应海水环境,并为治理近海海域水体富营养化提供可靠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不同起始密度下的斜生栅藻对富营养化水体的净化作用,设置A、B、C、D、E共5个处理组,分别按0、1×10~4、2×10~4、4×10~4、8×10~4个/mL投入不同密度的斜生栅藻,测定化学需氧量(COD)、总磷、总氮、氨氮4个指标,同时每天对斜生栅藻生物量进行计数。结果显示:不同起始密度的斜生栅藻的生长情况不同,试验后期,各处理组的斜生栅藻出现不同程度的衰亡;C、D、E处理组的总磷、总氮和氨氮的浓度整体呈现降低趋势,且都低于对照组。试验结果证实斜生栅藻对富营养化水体中总氮、氨氮和总磷的去除有一定效果,且藻类密度高,去除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8.
念宇  杨再福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306-306,319
[目的]研究基于国标法测定氨氯和总氮含量时无氨水的替代用水。[方法]用氨氮快速测定仪分别对一次蒸馏水、新制二次重蒸水、无氨水等多种不同的试验用水内的氨氮含量进行了实测。[结果]新制二次重蒸馏水的氨氮含量(0.80mg/L)低,接近无氨水中实测的氨氮含量(0.70~0.90mg/L)。运用该试验用水进行实测标样和水样中氨氮和总氮的含量,结果准确,精密度良好,完全能满足实际测定的要求,具有实际应用的价值。[结论]新制二次重蒸馏水可以作为利用国标法测定氨氮和总氮含量时无氨水的替代用水。  相似文献   

19.
曝气-生态浮床处理景观水体富营养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曝气与生态浮床组合处理景观水体富营养化的效果。[方法]选取黄花鸢尾和花叶菖蒲组合作为生态浮床,将生态浮床和曝气-生态浮床进行对比研究,研究曝气-生态浮床对景观水体中总氮(TN)、总磷(TP)的去除效果。[结果]生态浮床对景观水体中的TN、TP的去除率分别为85.14%和40.98%;曝气-生态浮床对景观水体中的TN、TP的去除率分别为93.17%和53.28%。在生态浮床处理景观水体中,增加曝气能够对景观水体中TN、TP的去除率提高10%左右。[结论]曝气-生态浮床能够很好地去除景观水体中TN、TP,是处理景观水体富营养化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叶洁琼  袁瑞霞  王兆慧  柳建设 《安徽农业科学》2011,(17):10374-10376,10425
[目的]分析氮素在盐碱稻田内的动态变化及潜在环境影响。[方法]以松嫩平原典型苏打盐碱地水稻田为研究对象,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该区水稻田中的氮素动态变化及其对环境的潜在影响。[结果]试验区土壤属强碱土,CEC、C/N比值都较高,保肥能力差;2年试验期内,田袁水中的盐碱化指标含量波动较大;试验初期总氮和氨氮浓度达到最高值,之后随时间的推移而下降,强降雨对其影响较大;硝态氮浓度出现峰值晚于总氮和氨态氮,之后随时间的推移而下降;试验期间,氨挥发损失占总氮损失的18.9%~28.8%;田面水中总氮浓度均高于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Ⅲ类标准;农田退水中的非离子氨浓度较高,对下游查干湖鱼类养殖存在危害。[结论]为盐碱地治理以及水体和渔业资源保护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