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现代城市规模化快速发展,城市综合性公园出现功能退化、设施老化等问题,基于其特殊的政治、经济、历史原因,城市综合性公园的提质改造项目变成一个亟待研究的课题。以太原市迎泽公园规划改造为例,围绕"功能设置人性化、园林景观生态化"设计理念,从空间布局、植被规划、配套设施、园路设计和造景手法等方面进行景观效果分析,探讨了现代城市综合性公园提质优化改造的技术内容与方法。  相似文献   

2.
随着居住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开始注重舒适放松的生活方式,于是衍生了更多的服务群体,如别墅花园、酒店、度假山庄等。为了给人们带来更好的消费体验,本课题以新中式风格为主题对馨园专家别墅花园景观进行设计,通过结合新中式园林自然、简朴的特点,将水、石、沙、植物这些元素融合在景观中,使室内外景观融合,形成呼应,为人们提供一个感受自然、放松享受的空间环境。  相似文献   

3.
南京市玄武湖公园、莫愁湖公园与白鹭洲公园中有多座景观桥梁,对3个公园50座景观桥进行了实地调查并研究其周围景观环境,发现存在维护管理不到位、形态造型缺乏新意、人性化设计有待加强和植物配置不合理等一系列问题。最后,针对普遍性问题对景观桥提出了及时对景观桥及周围环境进行维护管理、在传统的基础上打破造型常规、关注景观桥的肌理细部、重视文化寓意营造意境美、结合植物构造"活"的桥梁景观、注重人性化设计和与城市CI相配合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景观都市主义中设计自然的景观基础设施、生长性、生态性和文化性等主要理论观点,结合荆州市明月公园的规划设计从图纸设计阶段到项目落地全过程跟踪调查研究,走访并收集公园建设实地踏勘至开园接受游览期间周边民众对公园游览的感受以及对公园文化景观的意见和建议,分析并总结了明月公园在实际规划设计过程中所采取的植物配置的原生性和景观的流动生长性、灰色基础设施绿色化、生态性设计、景观的文化性等原则的适用性,论证了类似公园规划设计景观先行、文化先行理论的正确性,并展望了这些原则在旧城更新、棕地改造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中的理论可行性,相关设计原则能更好地解决城市发展面临的种种问题。  相似文献   

5.
成都浣花溪湿地公园景观生态设计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龙鹏飞  潘远智  余欢  张郑吉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7):15218-15220,15223
成都浣花溪公园是模拟自然湿地生态系统设计建造的半人工湿地公园,是一个运用景观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根据不同生态系统的景观异质性和生态功能的差异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设计,从而建立的一个封闭的、可循环自养的,兼备生态、美学和文化等功能的湿地公园。该研究着重探讨其景观生态设计的方法和途径,为以后的城市湿地景观的规划建设提供相关借鉴。  相似文献   

6.
植物作为园林中唯一具有生命色彩的景观要素,带给人不同的感官感受,进而达到情感上的交流。本文针对寒地特殊的地域条件,浅析了寒地大学校园植物景观的现状,并从植物景观营造情感的变化角度出发,提出了寒地大学校园植物景观情感化的设计原则和设计方法,以增强大学校园师生对校园环境的认知,创造一个情感丰富、人性化、舒适的大学校园环境。  相似文献   

7.
景观的生态设计反映了人类的一个新的梦想,关于自然与文化、设计的环境与生命的环境,美的形式与生态功能的真正全面地融合;让人们重新感知、体验和关怀自然过程和自然的设计。所谓景观生态设计,是以现代景观生态学为理论基础和依据,通过一系列景观生态设计手法营建生态功能、美学功能和游憩功能的良好景观格局,满足人们休闲游憩活动的同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从而提高人居环境质量的景观设计。景观生态设计强调人与整个自然界的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维护人类与地球生态系统的和谐关系。  相似文献   

8.
论公园绿地景观研究的与时俱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公园绿地驾起了一座人与自然联系的桥梁,是城市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经济、社会和科技进步促使公园绿地景观建设快速发展;生态学、行为心理学等多学科交融为公园绿地注入了新的活力。借鉴西方在人性化、大众行为、浪漫主义和场地分析上的景观实践,系统分析现今国内公园绿地景观研究关注景观生态学实践、生态效益分析、新技术运用、景观视觉影响、人性化设计、旅游与园林的结合、景观安全格局分析、传统园林的发掘、地域景观塑造等9方面。提出今后应重视在绿地选址的历史成因分析、景观结构与空间布局关系、经济效益计算、人性化运用的评价、绿地管理与旅游发展、应对灾难性气候等方面的研究,进而促进公园绿地的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9.
人性化生态型景观阳台已成为城市居民亲近自然的追求。依据现代设计美学原理,论述了人性化生态型景观阳台绿化和美化设计的审美形态———技术美、形式美和艺术美内涵。在此基础上,提出人性化生态型景观阳台设计美创作的方法———技术美命题设计、形式构图和语义表达、意境营造和风格表现,并结合设计实例作了分析阐述,为当今城市广泛开展的阳台绿化和美化活动提供了设计审美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袁菲菲  周波  吴俊  杨阳 《安徽农业科学》2012,(5):2798-2800,2814
以参与2011年成都双年展设计竞赛的契机,以成都打造世界现代田园城市为背景,以城市功能格局与大型公园绿地的整体规划为出发点,探索以自然为本的全局景观体系设计,并追根溯源地思考人在"城"与"园"之间的定位。旨在寻求处理城市公共景观与城市建筑融合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赵静  裘莉娟  张丽  樊静  胡晓辉 《安徽农业科学》2013,(21):8985-8986,8988
通过理论研究并结合霍格沃兹农业乐园的规划设计来探讨创意农业的创意途径,认为将农业与时尚事物结合进行创意,也是一种非常值得推崇的创意模式。霍格沃兹农业乐园以“哈利·波特魔法世界”为主题,以创意农业、休闲农业、现代农业为基础,以中学纪景观风格为表现形式,形成一个包含观光性、可参与性、趣味性和具有“惊、险、奇、特”特征及农业文化内.涵的自然、新奇、魔幻的农业生态主题公园。  相似文献   

12.
本设计突出体育特色,其中"三力"理论——感染力、生命力与承载力是该体育公园的核心支撑。为创造一个充满吸引力的区域性主题公园,通过设计将运动休闲融于独特的自然景观之中,最终将该项目打造成为集体育锻炼、休闲娱乐、人文体验与生态环境于一体的新型体育主题公园。  相似文献   

13.
随着自然保护与文化保护的实施,生态旅游已成为贵州威宁县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兴产业,有必要在旅游者出现频率大的区域设计和建设一个具有旅游和宣传价值的的标志性广场建筑。根据对草海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黑颈鹤保护主题及周边民族文化特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以"鹤"的谐音"和"为设计内涵,以"和谐家园"为设计定位,能体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动物和谐,能实现旅游观光目的广场设计方案,并分析了具体设计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异龙湖湿地公园位于云南省石屏县异龙湖湖畔。根据湖滨生态建设与经济协调发展与以自然恢复为主、兼顾景观建设这2个原则,紧扣"生命的延续"这一主题,对异龙湖湿地公园一期景观进行分区规划、植物种植规划和道路交通组织,并结合当地乡土风情对园区做了详细设计。努力把异龙湖湿地公园建成集人文景观、自然景观于一身的大型科普性公园。  相似文献   

15.
郝美彬 《农学学报》2020,10(3):70-75
文章旨在研究通过景观设计要素的提炼、运用打造园区特色景观入口的方法,突出园区特色,形成园区独特的景观入口,避免千篇一律。文章围绕沂南县布拉格香草庄园特色景观入口设计,分析沂南地方建筑特色、园区场地特征、园区主题文化及功能需求,通过灵活运用石、花、水、木等设计要素,提炼景观设计主题,从而打造与地方环境相契合、与园区特色相统一、功能配套完善的园区景观入口,形成具有园区鲜明特征的独特入口景观。  相似文献   

16.
为了提高深圳绿道的使用率,运用生态学的原理和景观设计方法,从绿道“兴奋点”的定义、功能分类和建设方式着手,因地制宜,设计196个绿道“兴奋点”,并提出了相关建设和管理机制,旨在创造景观连续的城市旅游环境,推动深圳旅游业的发展,为深圳绿道功能的开发与管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李丹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6):8787-8789
分析了哈尔滨市马家沟滨水小公园——五行公园建设项目之地的景观状况,阐述了公园的设计理念、总体结构布局及景观与功能分区、种植设计、生态规划等要求。设计的宗旨在于为人们创造布局合理、分区明确,具有生态功能、历史记忆和特色鲜明的城市公园。  相似文献   

18.
生态宜居的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阎淑龙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9):18057-18059
从因地制宜的角度分析了居住区环境景观中存在的概念与形式难以完美融合,重视觉感受、轻视功能性,注重平面设计、忽视垂直空间,强调"档次"、忽视适用性等问题。将生态宜居的环境景观特征总结为自然秀美的自然环境,安全宽敞的活动场地,亲切和谐的交往空间,浓厚的文化特色,鲜明的景观特色。提出人本性、整体性、多样性、文化性的生态宜居环境的设计思想,提出因地制宜,尊重场地,继承场所精神,合理布局,合理利用水体,塑造和谐的植物群落,创造舒适的活动场地,突出主题,体现文化性的设计思路,将生态、宜居的理念渗透到景观设计中,认为以绿色、生态为主线的景观设计是城市环境改造的关键,也是每一个设计师的责任。  相似文献   

19.
以陕西省吴堡县"谐园小区"为例,围绕生态性、树种合理、实用性、文化特色性、经济性解析了该居住区景观设计的指导原则,指明了小区的规划主题在于增强邻里沟通,加强交流,并以打造宜人的自然居住环境,创造健康交流的场所,重现地域生态文化,创造和谐家园为设计立意。具体从主入口区、中心主题广场、次景观轴线、小区道路和建筑小品方面分析了"谐园小区"的景观生态设计布局,与此同时阐释了小区的种植设计和居住区功能设计。以探讨居住区景观中生态与文化的表达问题。  相似文献   

20.
通过分析现代社会模式,主题公园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有必要进行主题公园景观表现的研究,探讨并总结主题公园景观表现的特色性。本文以秦皇岛"展园"设计方案为例,分析园林要素的景观表现及其在北方地区表现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