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奶业产业化发展,奶牛庭院式养殖方式正由分散饲养向以小区为载体的规模化、规范化养殖过度。小区内奶牛实行集中饲养,分户经营核算管理,是全新的发展个体奶牛生产经营模式。但目前奶牛养殖小区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应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奶业产业化发展,奶牛庭院式养殖方式正由千家万户分散饲养向以小区为载体的规模化、规范化养殖过渡。小区内奶牛实行集中饲养,分户经营核算管理.方便了进入小区的奶农从事规模化奶牛生产,是一种全新的发展个体奶牛生产经营模式。但经过调查,目前奶牛养殖小区在发展过程中针对奶牛的疫病的预防、监测、诊断、控制、扑灭和动物检疫,尤其是奶牛“两病”净化和防控问题.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和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3.
进入二十一世纪后,我国奶牛饲养业高速发展,奶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形势下,无论是大、中型养牛场,还是养牛个体户,其经营观念都发生了根本性地转变,由传统的低成本经营转变为高效益经营。经营观念的变化促进了饲养理念的革新,总结新的饲养奶牛理念有5个特点,即:精料配合专业化、粗料加工精细化、日粮配合全混化、饲养时期重点化和管理条件舒适化。  相似文献   

4.
随着奶业的健康发展,大型规模化科技示范园区项目工艺也随之推进,高效、节能、环保、低碳、观光、培训一体式的科技奶牛示范园区将是今后发展的必经之路。而实现规模化经营养殖是高产、优质、高效发展奶牛饲养业的必经阶段,规模化饲养集科学技术、信息技术、先进生产工艺、现代管理于一体,能显著提高生产管理水平,利于机械化挤奶设备的使用和原料奶质量的提高。这是近几年国内行业推行的重点,同时也是国内畜牧养殖行业迈向规模化养殖的必然途径。  相似文献   

5.
<正> 一、奶牛养殖小区的产生奶牛养殖由“一大二公”转变为以户有户养为主,广大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生产力得到解放,奶牛养殖业快速发展,这是一致公认的。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奶业产业化经营迫切要求相对集中的奶牛养殖业与之配套。这就产生了新的矛盾——奶牛养殖过于小而散,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奶业现代化发展的一个瓶颈。除少数国有大型农(牧)场及部分专业大户外,一般农户奶牛饲养规模在5头左右,20头以上的家庭奶牛场为数不多。科学技术含量不高,劳动生产率低,原料奶的产量和质量自然也难以保证。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在统分结合的前提下,突破庭院经济的局限,开展专业合作已为大势所趋。于是奶牛养殖小区的经营方式应运而生,并且势如雨后春笋,发展很快。据河北省统计,截至2005年已建起规模化奶牛养殖小区700多个,规模化养殖比例占到52%。  相似文献   

6.
近些年来,在政府优惠产业政策的导向下,各地纷纷建起了多种组织形式的奶牛养殖小区,旨在把分散饲养的奶牛养殖户或加上其它被鼓动新从事奶牛养殖的人员,把饲养的奶牛或筹集资金从各地(包括国外)购入的奶牛集中在一个区域内饲养,实施“统一品种、统一用料、统一用药、统一防疫、统一管理和统一销售”的六统一制度,通过引进现代奶业的新设备、新技术.使奶牛业迈向集约化饲养、规模化经营、  相似文献   

7.
牛场建设与环境保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近年来各地都传来建设奶牛场的报道。一方面有识之士看到了奶牛业创造效益的潜力,另一方面是新农村建设大好形势促进了由分散养殖奶牛向规模化饲养转变,反映出人们对发展奶牛业充满信心。但是奶牛业的发展并不一帆风顺,2008年遇到了很大困难,在这困难时期,国务院于2009年组织各部委制订了《奶业整  相似文献   

8.
当前奶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如何才能确保奶业健康稳定发展十分重要。本文结合具体的发展数据和实例,从品种优良化、基地规模化、管理标准化、经营产业化、饲养生态化、销售品牌化六个方面,进行分析说明,对广大奶牛养殖场、户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
当前奶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如何才能确保奶业健康稳定发展十分重要。本文结合具体的发展数据和实例.从品种优良化、基地规模化、管理标准化、经营产业化、饲养生态化、销售品牌化六个方面,进行分析说明,对广大奶牛养殖场、户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
随着国际化奶业发展形势竞争日趋严峻,世界各国都在提高奶牛单产和鲜奶质量上不断下功夫,而要实现这两项指标的持续提升,前提是实现奶牛规模化养殖,只有推行奶牛养殖规模化,才能广泛应用先进技术和设备,组织集约化经营和标准化生产,也就是说,推进奶牛养殖规模化已成为转变增长方式,保障乳业质量安全的必然选择。当前,我国的奶业发展正处于由原来的小而散的养殖模式向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的现代奶业生产转型的关键时期,几年来,虽然在奶牛规模化生产上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在牧场建设及经营管理上还存在着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5奶农在市场经济中的主体地位怎样真正体现?奶牛(畜)饲养业是奶业经济的基础。没有实力雄厚并稳步发展的基础产业,就不可能有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奶业。在奶业产业链条中,当前一、二、三产业的发展状况很不平衡。用现代化水平来衡量,相对而言,乳品加工业的现代化水平较高;奶牛饲养业,除少数国有奶牛场、大型专业户及适度规模饲养小区外,大多数仍以小型分散,传统经营方式为主,是整个产业链条中最薄弱的环节。这种跛脚或不协调的状况,对于实现奶业现代化,参与全球化市场竞争是十分不利的。历次奶业发生波动,最终最大受害者…  相似文献   

12.
目前,我国奶牛的养殖正向规模化饲养模式逐步推进,散养户的数量大大减少,规模化饲养可以在疾病发生时更有效的进行防控,同时也会降低养殖的人工成本和设备成本。我国奶牛的养殖模式虽然已经在逐步转变,但规模化养殖场多由散养户逐步转变而来,其管理人员缺乏科学的饲养管理知识,进而导致了奶牛的生产性能不能完全发挥。  相似文献   

13.
大力发展奶业,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市场发展的需求,发展奶业前景广阔。目前,奶牛养殖已由数量的盲目发展,进入理性增长时期,要提高奶牛养殖效益,就必须调整发展思路,加大科技投入。规模化奶牛场的实践证明,推行奶牛规范化饲养管理,是实现奶牛健康、高产、优质、高效的必由之路。规模化饲养可以集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现代化管理于一体,能明显的提高生产管理水平,增加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为掌握全省奶业发展情况,准确把握发展趋势,为今后奶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按照吉林省畜牧业管理局安排,奶业专题调研组于2012年2月27日~3月16日先后到长春、白城、松原、延边等奶牛主产区进行了调研,通过听取汇报,深入奶牛养殖场(小区)、生鲜乳收购站实地查看及与养殖户座谈等方式,对奶业发展形势进行了全面调查,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1奶业发展形势1.1奶牛发展情况随着乳制品消费市场的恢复和发展,全省奶牛饲养业稳步发展。当前奶牛发展呈现四个特点:一是饲养总量增势放缓。随着饲养成本上升,奶牛养殖比较效益降低,奶牛饲养总量扩张速度变慢,局部地区奶牛存栏萎缩。  相似文献   

15.
采用奶牛养殖小区的饲养管理模式,促进了我国广大农村奶牛养殖由分散饲养向规模化、规范化饲养方式的转变,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奶牛业的发展. 河南省新郑市奶牛养殖自1990年以来,经历了从农村分散饲养到规模化、规范化集中饲养的转变,截止2008年底全市奶牛存栏达9200头,建设标准化奶牛饲养小区12个,小区存栏奶牛7000头,占全市奶牛饲养总量的76.1%,年产生鲜乳4.6万吨,成为河南省较为重要的奶源基地.目前,花花牛、蒙牛等牛奶生产企业也相继在新郑投资建立牛奶加工生产线,必将更好地促进新郑奶牛养殖业迅猛发展.  相似文献   

16.
<正>奶牛养殖逐步由农户小规模饲养向规模化转型是奶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这已经是被发达国家经验证明了的一条产业发展规律。目前,我国奶业正经历着由传统养殖向现代养殖过渡转型阶段,尤其在经历了三聚氰胺  相似文献   

17.
我国奶牛养殖生产由原来的规模偏小,呈现分散的养殖方式,导致其管理水平有限,乳制品的质量安全受到一定影响到近年来,我国各级政府都在不断的加大相应的投入,并出台了多项优惠政策,大力鼓励个人以及企业不断的建立奶牛规模化的养殖场,推动了规模化养殖模式的发展,奶牛产业形成蓬勃发展的全新局面的转变.可见奶牛饲养业向更高层次发展的同...  相似文献   

18.
奶业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畜牧业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十五”期间奶业的发展.丰富了农产品市场。改善了城乡居民膳食结构。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城乡协调发展。奶业的生产方式、组织形式和产品结构发生了新的变化。奶牛的饲养方式从以个体养殖户为主,现已逐步发展为奶牛规模化、优质化、专业化生产。个体养殖主要存在以下两大问题:劳动效率低。一般一户10~20头。人均饲养头数3~5头。单产水平低:  相似文献   

19.
张红梅 《兽医导刊》2013,(12):61-62
现代畜禽养殖已由传统的散养模式向规模养殖模式转变,近年来,千阳县立足现代畜牧业发展要求,不断转变发展观念,实现养殖方式大变革;形成了以千头现代化奶牛场为引领,以标准化养殖小区为支撑,以奶牛大村大户为基础的规模化养殖格局,推进了分散养殖向集约经营、传统奶业向现代奶业、  相似文献   

20.
当前,我国的奶牛养殖方式正在从传统方式向规模化、集约化和标准化的方向发展。这就需要奶牛饲养者吸收先进的牧场经营管理理念,转变牧场经营思维,提高奶牛饲养技术,避免饲养过程中的误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