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对优质棉概念的理解及育种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优质棉的内涵及质量要求,对照行业标准,分析了河北省2005-2009年审定品种的纤维品质状况,提出了改善品质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2.
我所承担了优质棉基地县的科技服务工作。为了尽快筛选、鉴定出适合我省种植、推广的抗枯萎病、适应性强、早熟、丰产的优质棉新品种(系),我所在1987年向全国引种部份优质棉进行品种比较、生产试验、参观考察的基础上,1988年又向中国棉花研究所,湖北省、河北省、江苏省的棉花(经作)研究所,江苏省徐州市农科所,河北省邯郸地区农研所等有关单位共征集到13个优质棉新品种(系)原种,进行了4次重复的正规品种比较试验,结果以中521唯一完全符合上述5个标准而力冠群芳、再次夺魁。现将中521的结果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3.
高产优质大豆新品种邯豆10是邯郸市农业科学院以鲁豆11为母本、自选品种邯豆三号为父本,根据性状互补的原则组配杂交组合.选育出的适合河北省种植的高产(产量超对照品种8%左右)、优质、抗病性强的大豆新品种.2011年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冀审豆2011002),适宜河北省中北部春播种植。  相似文献   

4.
黄淮海地区 1冀豆17品种来源:Hobbit&;#215;早5241。审定情况:2006年4月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6年8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5.
冀张薯13号’是张家口市农业科学院以‘3号’为母本,‘丰收白’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经系统选育而成,2013年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冀审薯2013001号。该品种为中晚熟加工型品种,2010~2011年参加河北省区域试验,平均产量1 678 kg/667 m2,比对照‘夏坡蒂’平均增产29.24%。该品种适于河北省张家口和承德等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6.
小麦新品种衡4041是我所以抗旱节水、抗倒、抗病、适应性强为育种主攻目标,采用水旱交替选择法,经多年选择培育成功的小麦新品种,1997年通过河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号为冀审麦97002。同年被评为河北省农业名优产品,1998年获国家“九五”农作物新品种后补助,1999年获河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到2000年累计推广面积1760万亩,成为河北省主栽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7.
冀3927是河北省棉花研究所以冀棉20×GK12育成的转基因棉花品系279系为母本,冀棉25×冀棉22育成的抗病优质品系039系为父本,经多年选育而成的高产、抗病棉花新品种。2006—2007年参加河北省棉花品种区域试验,综合性状表现突出。2007年参加河北省生产试验,2008年通过河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  相似文献   

8.
冀张薯13号’是张家口市农业科学院以‘3号’为母本,‘丰收白’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经系统选育而成,2013年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冀审薯2013001号。该品种为中晚熟加工型品种,2010~2011年参加河北省区域试验,平均产量1678 kg/667 m2,比对照‘夏坡蒂’平均增产29.24%。该品种适于河北省张家口和承德等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9.
河北省优质陆地棉品种选育工作起步较早,新中国成立以来先后选育出石短5号、冀棉22号、冀棉26、新陆中8号、冀228、农大棉13号等高品质棉花品种和大量优质棉品种。根据不同时期的优质棉评价标准,对1949―2019年河北省选育的优质棉品种的纤维品质性状进行了统计和分析,结合纺织工业对优质原棉的需求,指出河北省优质棉育种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冀棉3536是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培育的高抗枯萎病、耐黄萎病、高产杂交棉新品种,在2004、2005和2007年河北省棉花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表现突出,2008年4月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冀审棉2008004号).  相似文献   

11.
冀棉803于2019年8月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21年12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纤维品质优良,丰产性好。对冀棉803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进行概述,并对其栽培技术要点进行总结,为该品种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抗虫、抗病、高产冀杂66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显 《中国棉花》2002,29(12):28
杂66是利用海岛棉、陆地棉、野生棉三种间杂交后代与抗虫棉杂交而育成的,在河北省抗虫棉区域试验中综合表现突出.于1998年3月通过了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是河北省首次通过审定的抗虫棉自育品种.1998~2002年省、内外累计推广面积16.7万公顷.  相似文献   

13.
石杂101是河北省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最新培育的转Bt+CpTI双价基因中熟抗虫杂交棉,2009年5月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同年7月通过国家审定。2009~2010年在河北省石家庄市农林科  相似文献   

14.
早熟适机采棉花品种冀石29于2022年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纤维品质达到国家棉花品种审定Ⅱ型品种标准;在2021年河北省棉花品种晚春播组生产试验中,籽棉产量、皮棉产量均居同组第1位。总结了冀石29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适宜种植区域和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5.
高产、优质小麦新品种--宝麦3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宝麦3号优质小麦[原名秦优3号,系谱号为91(36)6-8-1-3-5-6]是河北科技师范学院由昌农921/晋农192的杂交后代选育而成。该品种1998年出圃,2003年9月经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  相似文献   

16.
河北省冬小麦品种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明河北省冬小麦品种的现状,为小麦育种、栽培和生产服务,以河北省2003-2008年审定的冬小麦品种为材料,分析其植株性状、产量性状和品质状况。结果表明,审定品种幼苗以半匍匐型为主,半冬性品种多于冬性品种,平均生育期242 d左右,白粒品种占98.51%,硬质品种占86.57%,平均产量466.6 kg/666.7 m2,平均株高74.62 cm,穗粒数32.64粒,千粒重 39.3 g,容重784 g/L左右,籽粒蛋白质含量14%左右。  相似文献   

17.
欣试71143是河北省河间市国欣农村技术服务总会选育的转基因抗虫棉品种,于2014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本文主要介绍该品种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及主要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8.
我国棉花产不足需,特别是高品质棉严重缺乏,对进口棉依赖程度较高。河北省是植棉大省和主要优质棉产区,同时也是传统纺织大省。从河北省高品质棉产需情况、河北省审定品种纤维品质情况、河北省新体制棉花公证检验数量和质量情况等方面对河北省高品质棉产业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河北省高品质棉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9.
衡95观26是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所利用衡84观749作母本,衡87-263作父本杂交,采用水旱交替选择法培育而成的冬小麦新品种。2001年3月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号为:冀审麦2001001,2001年和2002年分别被评为河北省农业名优产品,并被列为河北省科技厅、财政厅和农发办重点推广项目。  相似文献   

20.
“石家庄8号是以石91-5096做母本、GS冀麦38号做父本进行有性杂交,后经连续多年采用“水分调控、异地交替“选育方法培育而成的集节水、高产、广适等优点于一体的冬小麦新品种.2001年通过河北省审定,列入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2003年通过国家审定,获国家新品种保护权;2006-2007年列为国家主导品种.经专家鉴定,该品种实现了高产与节水的高度结合,居国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