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直播稻是指在水稻栽培过程中省去育秧和移栽作业,在本田里直接播上谷种培育水稻的技术。按播种茬口可分为早稻直播、单季稻直播和连作晚稻直播三类。根据近几年大面积试种示范结果,直播稻的产量水平与同茬口移栽稻基本持平,一般直播连作早、晚稻亩产400公斤左右,单季晚稻直播亩产在500公斤以上。直播稻具有缓和季节矛盾,减轻劳动强度,省工节本、高产高效等轻型栽培技术特点,深受广大农户特别是种粮大户的欢迎,已逐渐成为水稻生产的重要栽培方式。  相似文献   

2.
水稻免耕直播节水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1,自引:6,他引:11  
水稻免耕直播节水高产栽培技术具有减轻水土流失、减轻劳动强度、减轻纹枯病危害、节水、省工、省本等许多优点。我们1996—1999年先后在早稻、中稻上进行了旱床育秧、直播、直播与薄露灌溉试验,总结出水稻直播薄露栽培技术;2000—2004年我们在原有的基础上又在早稻、中稻上进行了免耕、免耕直播与薄露灌溉等多项试验推广,总结出水稻轻型节水高产栽培技术,现已推广了188hm^2,早稻平均产量达6573.7kg/hm^2、中稻产量达8606.8kg/hm^2,分别比对照田增产10.8%、11.2%。现将该栽培技术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3.
“秀优5号”系嘉兴市农科院育成的杂交晚粳稻新品种,2006年1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我市于2004年进行品比试验,“秀优5号”平均亩产达672kg,居各品种之首。该品种株型紧凑,生长清秀,分蘖力偏弱,植株较高,茎秆粗壮,抗倒性较强,穗大粒多,丰产性好,对稻瘟病抗性好,米质较优,食味好。2005年全市示范种植50亩,在单季稻稻飞虱大发生和不利气候条件下,平均亩产仍获573kg的高产水平,比全市单季晚稻平均亩产增加123kg,增产27.3%,其中观海卫镇昌明村周世祥种植7亩,平均亩产达613.8kg,2006年全市推广面积扩大到6000亩,并作为单季晚稻主要推广品种。为探索“秀优5号”机械喷直播栽培的最适喷播量,进而制定其高产栽培技术,我们在慈溪市水稻高产示范方内进行了本试验,为大田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稻茬直播油菜晚播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直播油菜省工、节本、低耗、高效,在本地已形成一套较为成熟的高产栽培技术体系,一般产量与移栽油菜相仿。但由于受晚稻前茬熟期的制约,大面积推广受到影响。本区直播油菜近年来常占油菜种植面积的5%左右。  相似文献   

5.
为探索单季晚稻免耕直播效益型优质、高产、稳产栽培技术,同时减少农业污染危害、降低生产成本,实现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双丰收,特进行单季晚粳稻免耕直播、多种栽培模式的研究.旨在构建我市单季晚稻免耕直播栽培技术体系,提供水稻免耕直播栽培技术系统的技术规程和技术贮备,促进我市水稻免耕直播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香菇田水稻采用垄畦免耕直播技术,是一项可操作性强,省工、省力、省本、高产、高效的水稻“三省两高”栽培技术。为了使该技术大面积推广应用,我们于2002-2003年在新建镇西岸、岩山下等村试验示范面积31.6亩,平均亩产565.6kg,比菇田翻耕移栽水稻亩增产55—70kg,增幅均在10%以上。同时,还可减少机耕费每亩40元,省工4—5个,效益十分明显,可有力地促进菇农种稻积极性,  相似文献   

7.
随着农村青壮劳动力的转移,省工、节本、增效的油菜“免耕”直播高产轻型简化栽培技术备受农民青睐.经过大面积试验示范证明.应用该项技术比深耕整地后育苗移栽节约成本60~80元.而单产比深耕后育苗移栽增产8%左右或持平。  相似文献   

8.
<正>水稻直播栽培技术是直接把种子撒入大田,通过旋耕覆盖,开沟灌水,从而完成播种工作的一种轻型栽培技术。与常规育秧移栽水稻相比,直播水稻具有省工、省力、节省秧田、节省农本、增加效益等优点,且直播水稻比移栽水稻可直接增收1 401元/hm2,经济效益十分显著,已被广大农民所接受,栽培面积正逐年扩大。现笔者将其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一、直播水稻特征特性1、生育期短直播水稻从播种到成熟整个生育期缩短,但是生殖生  相似文献   

9.
水稻直播栽培与传统的育秧移栽水稻相比,具有减轻劳动强度,缓和季节矛盾,费省效宏、高产高效等优点,文章介绍了水稻直播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明不同灌溉方式对旱直播稻的综合效应,以指导寒地旱直播的生产,进行了大田试验,研究了旱直播喷灌、旱直播稻控制灌溉、旱直播稻间歇灌溉和移栽常规灌溉对水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旱直播喷灌、旱直播控制灌溉、旱直播间歇灌溉分别比移栽常规灌溉节水90.5%、84.1%和77.8%,产量比移栽常规灌溉水稻降低19.6%、15.4%和18.0%,经济效益比移栽常规灌溉水稻提高2.6、3.6和3.3倍。旱直播控灌水稻产量高于其它直播稻的原因是其有效分蘖率、有效穗数和千粒重高,更有利于直播稻高产的形成。  相似文献   

11.
水稻直播高产机理研究初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998-1999年水稻直播高产机理试验结果表明,直播比对照移栽增产,其增产机理在于:直播稻生育进程加快,分蘖早生快发,低节位分蘖成穗率高,易获得足够的穗数;群体结构协调,光合速率高,光合产物累积速度快;植株养分吸收能力、根系活力和抗倒能力增强。  相似文献   

12.
早、晚稻直播效果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优质早稻、晚稻的直播与移栽对比示范结果表明 ,优化直播栽培技术既省工、省力、节约成本 ,又增产增效。直播高产栽培技术的关键是 :选好良种 ,适时播种 ,合理施肥 ,科学管水 ,除草防虫。  相似文献   

13.
水稻直播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水稻直播一是省工、省力。直播免除了传统育秧、移栽用工,并节省秧田,使水稻生产简易轻松。二是产量高。由于直播稻更有利于低节位分蘖,穗茎优化合理配置,主蘖穗基本上整齐一致,成穗率高,总穗数多,大面积生产上直播水稻较传统移栽水稻一般增产5%。1.栽培技术1.1选种直播水稻受前茬口影响,播种落谷期推迟30 d左右,栽培上宜选用穗型较大、分蘖力中等、抗倒能力强、生育期少  相似文献   

14.
双季直播水稻的生育特性及其高产关键技术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双季直播稻和移栽稻的小区及大区对比结果,由于直播稻个体发育健壮,绿叶面积大,物质积累多,植标结构合理,通风透光性能好,最终达到了增穗增产的效果,小区和大区的每1hm^2,产量分别达14.13t和13.07t比移栽稻增5.9%和4.9%,每1hm^2,日产量增9.1%和9.5%,双季直播稻由于简化了育秧,插秧等生产程序,据测算每1hm^2可比移栽稻节省105个工,增收2000多元,实现省工,高产,  相似文献   

15.
该文通过对杂交水稻"两优8106"直播栽培技术的探讨,总结了直播稻的生育特点,运用合理密植、科学施肥、化学调控、适时除草等技术手段,达到高产低本高效的目的,稻谷平均产量可达10500kg/hm~2,比移栽稻增产1125kg/hm~2。  相似文献   

16.
一季晚稻直播栽培与育秧移栽的农艺性状比较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选用有代表性的水稻品种(组合)两优培九(两系杂交稻)、绵2优838(三系杂交稻)、湘晚籼11号(优质常规稻)、扬稻6号(高产常规稻)为试验材料,采用裂区设计,通过直播栽培与育秧移栽比较试验,研究不同水稻品种(组合)农艺性状、产量构成因素的差异.结果表明,两种栽培方式下各品种产量之间存在显著差异,直播栽培相比育秧移栽产量高;从产量构成因素上分析,直播栽培增产的原因是水稻有效穗数增多、结实事和千粒重略有增加,其中有效穗数对产量贡献最大,其直接通径系数为0.8677.直播栽培对水稻分蘖、株高、生育期及叶面积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7.
<正>水稻直播栽培(简称直播稻)是指在水稻栽培过程中省去育秧和移栽作业,直接将种子播于大田的一种栽培方式。与移栽稻相比,直播稻具有以下优点:一是省工、省力。直播免除了传统育秧、移栽用工,节省秧田,简易轻松;二是产量高。由于直播稻低节位分蘖多,稻穗整齐一致,成穗率高、有效穗多而高产;三是生育期短。直播水稻无拔秧植伤和移栽后返青过程,因而生育进程加快,生育期一般比移栽水稻缩短5~  相似文献   

18.
浙江省经济较发达,劳动力工值高,同时随着柴油价格上涨,耕地机械翻耕费提高,粮油生产成本逐年增加。为此,浙江省开展油稻两熟免耕直播高产栽培技术试验、示范与推广,降低了粮油生产成本,提高了种植效益。据调查,每亩免耕直播油菜比移栽油菜节本增效62.5元,每亩免耕直播晚稻比翻  相似文献   

19.
《农技服务》2009,26(3):93-93
<正>水稻直播栽培可省去育秧和移栽作业,是一种在本田里直接播上谷种的水稻栽培技术。与移栽稻相比,直播稻具有明显的省工、省力、省本、省秧田、高产、高效等优点。其中,用好化学除草剂是水稻直播成功和获得高产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水稻种植历史悠久,直播水稻与移栽稻相比,具有省工、省秧田、成本少的好处,但也有苗难全、草难除、易受淹、易倒伏、杂稻多、成熟迟、后期遇低温不能安全齐穗等弊端。近几年,随着农村劳动力大量向城镇转移,农村闲置土地越来越多,劳动力缺乏普遍存在,直播稻种植面积也逐年增加,下面笔者将直播水稻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