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玉米杂交种兴黄单892的选育及应用推广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选衣品质好,产量高的玉米杂交种,满足我省以玉米为主食地区群众的要求,1989年以自选自交系5311为母本,引进自交系苏11为父本组配成共粒型单交种。19903-1994年在滇,桂,黔33个生产试验点,平均单产652.6kg/667^2。硬粒型,蛋白质含量9.06%,赖氨酸含量0.30%。1995年通过贵州省品种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2.
《新疆农业科学》1996,(2):51-53
1995年新疆审定通过的农作物新品种新疆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办公室1995年新疆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新品种13个,认定引进品种4个,简介如下:1冬小麦新冬18号本品种由新疆农科院粮作所以N.S11-33做母本,新冬3号做父本杂交选育而成,原代号8...  相似文献   

3.
大豆新品种垦农14的选育与配套技术体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垦农14是以农大3571为母本农大4782为父一有性杂交育成的,1997年审定推广。该品种高产、抗病、优质、适应性广,且综合性状优良。一般产量2475 ̄3000kg/hm^2,平均增产12.7%,1997和1998年两年全省累计推广面积11万hm^2,并研究出与其配套的栽培体系。  相似文献   

4.
中国油菜生产与品种改良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2  
90年代,中国油菜生产发展很快,面积在530×10^4(1993年)~690(1995年)×10^4hm^2,单产1200~1400kg/hm^2。1985~1998年,中国共审定优质常规品种88个,其中双低品种43个,单低品种45个;最近两年,中国双低品种的种植面积占27%~34%。1989~1998年,中国共审定油菜单、双低杂交种30个,其中双低杂种13个,单低杂种17个;杂 交油菜的种植面积  相似文献   

5.
经过9年的油桃引种驯化栽培,通过反复嫁接,3次栽培,筛选出适合宁夏灌区栽培的早熟品种早红二号、中熟品种丽格兰特、晚熟品种NJN78号。3个品种栽种后第2年结果,第4年每株平均单产45~65kg,折合产量27675~39975kg/hm^2(每1hm^2定植615株),产值高达11.07~15.99万元/hm^2。  相似文献   

6.
大豆优良种质合丰26的特性与利用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合丰26是以合交13为母本,克交4430-20为父本有性杂交育成的早熟大豆品种,1985年审定推广,一般产量2250 ̄3000kg/hm^2,增产幅度为10.6 ̄11.2%,累计种植面积36.67万hm^2,1988年被评为黑龙江省五大作物十佳品种之一,并获黑龙江省农业科技进步三等奖,利用合丰26为育种亲本,经过有性杂交和有性杂交与辐射育种相结合途径,先后育成了合丰32、合丰33、合丰36三个大豆  相似文献   

7.
秀麦3号具有强蘖多穗、矮秆抗倒、耐湿耐肥、综合抗(耐)病性好,增产潜力大等特点,产量400kg/666.7m^2,高产可达450kg/666.7m^2。1996年5月3日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种植面积已达22600hm^2,预计今后推广面积更大。  相似文献   

8.
贵油7号的选育及其配套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贵油7号采用品种间复合杂交,回交和系谱法选择相结合育成,在一般大田生产条件下,130-150kg/666.7m^2原种芥酸含量0.15%-0.30%,硫甙含量12-22μml,含油量38-39%。通过品种比较试验,区域生试验及生产示范,于1991年经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9.
收集了芥菜型资源300多份,其中省外80份,国外45份。1973年从新平巴哈乡油菜中发现不育株并开始了芥菜型油菜杂种优势利用的育种工作。1985年将加拿大引进的泽蒙1号(Zem-1)的低芥基因导入地方品种,开始了优质丰产结合的品质研究工作。现已审定2个品种,累计推广面积约1.2万hm^2;审定1个杂交种,累计面积466.7hm^2以上。  相似文献   

10.
大麦品种浙原18的特征特性和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浙原18系用^137Csγ射线辐照(朝日19×G11)选育而成,1996年经浙江省品审委员会审定通过,该品种为二棱皮大麦,全生育期170天左右,具有半矮秆耐肥抗倒,生长清秀,灌浆速度快,熟色好,穗大粒多,品质优良等特点,株高87.8cm各级试验分析每666.7m^2有效穗为33.3万,每穗实粒数27.7粒,千粒重40.2g,籽粒蛋白质含量达到14%,中抗赤霉病,黄花叶病和网斑病,耐湿耐寒性好,较耐  相似文献   

11.
1986年至今11年来,汕优63一直是中国水稻种植面积大的良种,平均每年约种植467万hm^2,占全国灿稻区总面积的22%左右,1990年种植687万hm^2,占当年全另水稻总面积的27.1%。1996年种植面积达447万hm^2,居全国首位,11年来,该良种种植面积一直是第二大主栽品种的4-5倍。推广的范围跨越地球21.3个纬度、20.2个经度。至已在全国16个省区种植5270万hm^2左右,根  相似文献   

12.
在不同Zn^2+活度的营养液水培条件下,研究了水稻Zn营养的基因型差异及春生理特性。结果表明:水稻Zn营养存在明显的基因型差异,汕优10号和二九丰为耐缺Zn品种1,而IR26和白香禾,为Zn敏感品种。水稻耐缺Zn能力与其根系生长特性有关,虽然几乎所有品种的秧苗在pZn^2+,11.0活度下根数都减少,Zn敏感品种的根长也缩短,但耐缺Zn品种秧苗的根长在pZn^2+11。0活度下却比pZn^2+,9  相似文献   

13.
《中国农村科技》2006,(5):56-56
按照农业部《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的有关规定,四川省第五届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于2002年3月成立以来,通过各位委员的共同努力和辛勤工作,先后共召开了九次会议,严格程序和标准,共审定通过8类作物新品种455个,并向国家推荐区试通过审定品种61个,使四川省选育和引进的农作物优良品种得到了及时审定和在生产上的推广应用,有力地推进了四川省农业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产品竞争力增强。回顾过去的四年,四川省品审会工作不断与时俱进与开拓创新,并在全国实现了五个“率先”。  相似文献   

14.
宁糯605系宁德地区农科所用多亲本聚合杂交,选育而成的早籼糯新品种,通过几年区试鉴定和示范试种,表现产量高,较抗稻瘟病,适应性广,1993年3月通过地区审定。宁糯605主要特征是分薛力强,穗大粒多,结实率高,在宁德地区区试中比对照种宁糯717增产14.11%,比119增产10.19%;1997年在省区试中单产6231.3Kg/hm^2,居第二位,比119增产7.21%,该品种易栽培,用途广,经济效  相似文献   

15.
《广东农业科学》2007,(4):29-29
韶关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小组于2007年2月6日进行第七次品种审定,共审定通过8个水稻新品种,其中由广东省农科院植保所选育的新银占和七丝银占通过审定。  相似文献   

16.
试验于1995-1996年在桦川县进行,通过品种宁,密度,行距对大豆平作窄行密植栽培的效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品种间,行距间差异达显著水平,各品种以北丰11号产量最高;各行距以22.5cm行距的产量最高。同一品种(北丰11号)三个密度二个行距比较,以44.4株/m^2,行距15cm的产量最高。随着行距的增加,单株荚数,单株粒数,粒重在各层分布,上层的荚数,粒数粒重比例下降,下层比例增加,中层的变  相似文献   

17.
针对云南高原粳稻区的气候特点和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将高产,优质,耐冷,抗稻瘟病作为育种目标,选用402个品种材料作亲本,配制了1640个杂交组合,育成42个粳稻新品系,审定品种12个,合系品种(品系)多具有高产,优质,耐寒,抗稻瘟病等综合优良性状,1989~1996年累计推广77.33万hm^2增产稻谷6.94亿kg。  相似文献   

18.
介绍四个水稻优良品种赣早籼14号品种来源系吉安地区良种场从80—2中系统选育而成的早籼中熟品种,原代号为84—11。1990年3月通过省品审会审定,命名为赣早籼14号。特征特性全生育期114天.株高77.7厘米,株型适中,分蘖力中等,叶片角度小而不披...  相似文献   

19.
山西省第三届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常委会于2001年3月16日在太原召开,共审批通过了15种作物的32个品种。现将审定通过的小麦新品种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甜椒杂一代新品种兰椒2号果实深绿色,圆柱形,生长势强,连续结果性好,早熟、丰产、耐病。果味甜、质脆,可果菜兼用。适宜保护地和露地早熟栽培,每666.7m^2产量4000kg左右,比对照北农40号增产36.62%,1995年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