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我有67群蜜蜂,分组饲养,其中双王群加第二继箱的蜂群连年增收,希望蜂农也能组织双王群加第二继箱,提高蜂蜜产量。饲养双王群加第二继箱形成双王三箱体,在相同蜜源条件下,每个双王三箱体在枣花期比单王群多采蜜30~35 kg,是双王双箱体的1.5倍。饲养双王三箱体必须保持蜂多于脾或蜂脾相称,继箱群不加隔王板,继箱在相对角应有8~10 mm通路,便于工蜂特别是雄蜂  相似文献   

2.
我饲养的越冬蜂群,群势一般都有8~13框蜂,到来年开春,群势都保持在5足框蜂以上。经过春季短期繁殖,到本地油菜花期,大多数蜂群都能上继箱,成为采蜜群投入生产。由于蜂群提早投入生产,经济效益自然也就提高。那么我是如何将越冬蜂群养的强壮呢?下面将我的做法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3.
在主要蜜源开花流蜜时,提交尾群和分蜂都会不同程度地削弱蜂群的采集力,影响整个花期蜂群的采蜜量.据测算,至少则减产1/3,多则一半以上.由此可见,流蜜期分群是不可取的做法.那么,如何才能兼顾采蜜与分群呢?这里谈点我的做法,供上党地区养蜂者参考.  相似文献   

4.
湘西山区的冬挂花,在11月中旬开放,到12月上旬结束,是冬季粉蜜源最丰富的一个好蜜源。抓好冬桂花期的中蜂管理,不仅能取到大量的好蜂蜜,还能繁殖大量的越冬幼蜂,对蜂群的安全越冬和翌年早春繁殖、造脾,分蜂、取蜜创造有利条件。一、花期前的准备和管理 1.群势的组织:八小时蜂群的摆放,应有计划地以3箱为一组并排放置,以便冬桂流蜜时安排采蜜。 2.保管好空巢脾:蜂群在越夏期间,群势有不同程度的削弱,蜜蜂护不严的边脾,  相似文献   

5.
一、荔枝花期的蜂群管理 1.组织强群强群应在荔枝开花前50天左右大量繁殖组成,开花前10天左右加继箱,以训练蜂群。采蜜时,意蜂应拥有20框的强大继箱群,中蜂应是6~8框的强群,同时还要有辅助繁殖群。这样,可随时从繁殖群中抽调老蛹脾或成年蜂补充采蜜群,采蜜群中多余的卵、虫脾又可随时调入繁殖群,做到采蜜、繁殖两不误,又主次分明。  相似文献   

6.
我对双王同箱的体会双王同箱只要管理得当不会伤热。养双王优点是:一、春季繁殖快;二、蜂王产卵不败,保持强群;三、春繁保温简便。缺点是查看蜂群比单王麻烦,移虫找虫脾较难。据我在家乡浙江和云南春繁的做法是:起手每王1~2脾蜂,多余的补给弱群,二边小隔板外加...  相似文献   

7.
从分群谈起这段时间,初学养蜂的同志常问:“一群采蜜群分作几群繁殖好呢?”大家都想分得多。因为初夏是华南的养蜂年度开始,分群繁殖是这个开始的标志。福建和广东一带的主要蜜源是荔枝和龙眼,花期各有一个月(4月和5月),流蜜期各约有20天。流蜜期前整理强盛的蜂群采蜜,经过1—2个月勤劳地采蜜后,群势是显著地消弱了,而花期过后又正是分群繁殖的时候,这时巢箱里留有质量很高的荔枝蜜和  相似文献   

8.
夏季,除我国的华南地区蜜粉源缺乏外,其他地区蜜源充足,蜂群进入增殖时期。在蜂群发生自然分群之前,要添加巢脾,增加继箱,适时扩大蜂巢。繁殖阶段,可奖励饲养,此时要实行人工养王,不断提高蜂王的品质和蜂群的生产力。控制自然分群,实行人工分群,把蜂群和子脾均分,补强交尾群和组织新蜂群。采蜜旺季要适时取蜜保证繁殖,流蜜前后期少取,旺季多取,及时补充空脾,加宽脾距。脾厚房深多装蜜,蜂路宽便于蜜蜂工作和利于水分蒸发。炎热时,把蜂群安置在通风荫  相似文献   

9.
小群生产 ,并不是提倡养小群。因为有些地区定地养蜂条件差 ,春季蜜源花期早 ,繁殖期短 ,越冬蜂量不强等 ,难以在流蜜期到来养成强大的生产群。继续加脾繁殖 ,流蜜期往往是只见子脾不见蜂 ,采蜜困难 ;等到蜂群强大时 ,蜜源也已过去了 ,故不得不组织成小型生产群 ,突击采蜜。组织小群生产 ,应在流蜜期开始前半个月 ,6张子脾左右的小群 ,停止加脾 ,实行“闷蜂” ,以积累蜂量投入生产。“闷蜂”使哺育量大大减轻 ,成蜂寿命延长。如果大量新蜂出房 ,则箱内蜂量明显增强。流蜜期开始 ,加上继箱和适量蜜脾 ,准备采蜜、产浆。小群生产 ,虽群势小、…  相似文献   

10.
油菜是江苏省种植面积最大、花期最长、产商品蜜和蜂王浆最多的春季主要蜜源。怎样才能获得油菜花期的高产呢?笔者通过几年的实践。早春繁殖使用天然蜂花粉饲喂蜂群,配合科学管理,提早将蜂群培育成强群,流蜜期适当控制蜂王产卵,集中力量采蜜、取浆。正常情况下,油菜花期每群蜂可采  相似文献   

11.
不管采取哪一种饲养方法 ,培养强群是每一位养蜂人的心愿 ,但心愿能不能实现 ,首先要看以下2点做得如何。1春繁群势要到位春繁群势到位的标准 ,是以第1个蜜源流蜜日与繁蜂时间差确定的。现以乐陵为例 ,乐陵第1个蜜源是5月1日的刺槐 ,开繁日是蜜源前67天 (2月25日 ) ,要求在蜜源来临前25天(67-25=42天 ) ,即4月5日 ,蜂群应达到8框蜂 ,卵、虫、蛹脾所占比例为1∶2∶4 ,刺槐流蜜期能达到18~20框蜂的采蜜群 (内勤蜂与外勤蜂之比为1.5∶1)。经实践 ,3框蜂起步的春繁群 ,到4月5日 (开繁后42天 )蜂群达到…  相似文献   

12.
正山乌桕是赣南地区唯一的主要蜜源植物,一般在5月25日前后开花,花期二十多天,而此时正逢高温、高湿季节,在初花期蜂群最易发生"分蜂热",对蜂群的繁殖和采蜜都有很大的影响。要使蜂群在山乌桕花期有稳定性和积极性,现将本人对蜂群管理的做法介绍给大家,与广大蜂友共同探讨。根据蜜蜂的生物学特性,工蜂发育过程从蜂王产卵,孵化到从事野外采集活动需要三十多天,因此在4月上中旬就要着手培育采集蜂,当蜂群有4框蜂5张脾时(最好控制在4张脾,因为3~4框蜂的群势表现最为积极),可提出1张带蜂的子脾用组合分蜂法进  相似文献   

13.
春天,越冬苏醒后的蜂群,蜂王开始产卵。此时蜂群的管理工作如跟不上,将直接影响全年的收入。几年来,我对蜂群春繁措施做了几点改进,使每年生产王浆的时间能比常规管理提前半个月。具体做法如下:按常规,我地蜂群排泄在3月中旬左右,而我是将排泄的时间提前到3月初。柳树花期在4月5日~5月5日,这样在柳树开花的初期,蜂群就能度过恢复期,使蜂群的哺育能力大大提高。一般蜂群紧脾是4框蜂放3张巢脾,3框蜂放2张巢脾。而我是4框蜂只放1张脾,因为即使有5框蜂的群势,蜂王也要一张脾一张脾地产卵。剩余的蜜蜂让它休息,保存…  相似文献   

14.
1987年秋末冬初,我利用当地最后一个桉花蜜源组织中蜂活框双群的越冬管理,克服了往年单群春繁保温不好,繁殖慢,难得在油菜花期养成壮群的问题,收到了较好的效果。1988年油菜花期低温阴雨的情况下,许多单王越冬的蜂友未收到油菜花蜜,而我的蜂群收油菜花蜜箱平均30斤左右。并且在油菜花后期分了蜂又换了王,为下一个柑桔花期采蜜创造了条件。我的做法是:在最后一个桉花流蜜期,将两个总共不到5框的小弱群放在一个蜂箱内,巢门开在中间,在蜂箱中隔板分为两个巢门。最初,发现有部份工蜂偏集现象。通  相似文献   

15.
北方高寒地区8月末蜜源结束,蜂群的秋季管理工作开始。一般说来,北方蜂群秋季管理包括下列各项工作:1.贮存花粉脾。采蜜期结束,要及时地将花粉脾上的蜜甩净后放到阴凉通风处贮存,箱内补给空脾,以利蜂群繁殖。2.箱内放1~2张蜜脾,供培育适龄越冬蜂用。3.东...  相似文献   

16.
1调换蜂王在夏季到来之际,应把老劣蜂王全部换成新的优良蜂。因为新蜂王产卵早,繁殖新蜂快,在过夏后就能在短期内使蜂群恢复和扩大,提高采蜜能力。2调整群势将蜂群尽可能调整为强群6~7框,一般群7~4框的群势。因为群势过强,当缺乏蜜源时,会增加消耗;群势过弱,如遇不利环境,恢复壮群困难,不利于秋季生产。3紧缩巢脾蜂王喜欢在新建巢脾上产卵育虫,同时,新造的巢脾不易遭到巢脾虫的危害,可减少正在卵化的蛹受虫害。但要注意的是及时将箱中的旧脾和多余的巢脾取出,使蜂、脾相称,避免蜂少脾多而加重蜜蜂防护巢脾的负担。…  相似文献   

17.
李福洲 《蜜蜂杂志》2006,26(4):11-12
4月2005年4月份是油菜花期,我场80箱蜂共取蜜11次,每群取了75.6kg油菜蜜;因人手少,每群双架10条取浆改为单架5条。一般操作是上午取蜜,下午取浆,本月生产情况如表1:4月份的油菜蜜源是汉水流域和长江流域地区养蜂的第一个主要蜜源。夺取油菜花期蜜的高产,应做好蜂群的“三防”管理,即:一防蜂群“分蜂热”,二防“软翅爬蜂病”,三防低温和大风天气损失出巢蜂。一防蜂群分蜂热蜂群弱、不好养众所周知,然而在此季节里群势强、蜂不采蜜可能只有少数人知道。例如2005年4月油菜花期,有几个2004年越冬期使用了保蜂罩的蜂场,开繁时5~6框蜂,未到油菜流…  相似文献   

18.
众所周知 ,在主要蜜源开花流蜜时 ,分交尾群或分群都会不同程度地削弱蜂群的采集力 ,从而影响整个花期原群的采蜜量。这种影响因不易察觉 ,许多养蜂者 ,特别是初养蜂者会不以为然。笔者 70年代在东北长白山敦化实验蜂场搞杂交种筛选试验时曾进行过分蜂对原群采蜜量影响的对比试验 ,在椴树始花期 ,从 8个群势和工蜂质量几乎一致的采集群 (采用无王混群法混群后 ,再易地称量均分蜂群 ,然后介入一只新王 )分出 1至 8框不等群势的分蜂群 8群 ,对比整个花期分蜂后原群的采蜜量 (将分出群手的蜜也记在原群身上 ) ,对比结果 ,被分群的产量比对照群 …  相似文献   

19.
早育王、早分蜂是扩大蜂场规模,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鲁中山区有两种主要蜜源植物,一个是刺槐,另一个是荆条。两个蜜源花期相隔50天左右,这中间尚有臭椿、枣树、柿树、酸枣、蚊子草等辅助蜜源植物。如果刺槐花期适当分蜂,新分群可在荆条花期繁殖成采蜜群。我每...  相似文献   

20.
1999年初 ,我开始饲养中蜂 ( 5群共 1 5框 ) ,当年发展到 1 8群共 6 1框 ,经过不到 2年时间 ,已发展到 90多群。蜂群之所以能快速繁殖 ,主要得益于每年入秋后 ,我都采用双王同箱饲养。双王同箱饲养 ,就是在一个蜂箱中同时饲养两群蜜蜂 ,两群蜂之间用 1块中蜂框式隔王板把两只蜂王隔开 ,两群工蜂可通过框式隔王板自由来往 ,蜂群不偏集 ,采用此法的优点 :( 1 )适合珠江三角洲的丘陵地带饲养 ,克服了中蜂繁殖慢、爱分群的弱点 ,箱内两群蜂的蜂脾可以随时互调 ,不偏集 ,弱群可在较短时间养成强群。( 2 )冬天蜂群不需另外保温 ,巢温十分稳定 ,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