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雄蜂、处女王婚飞期间活动情况观察北京市德内大街弘善胡同18号(100009)纪天祥1雄蜂春季蜂群进入繁殖盛期,蜂王开始往雄蜂房里产未受精卵。在蜂群管理工作中有这样术语:“雄蜂出房,可以养王。”说明雄蜂大量出房时,培育蜂王的季节已经到来。雄蜂出房之后,...  相似文献   

2.
为什么蜂王会在雄蜂房里产卵,并孵化出工蜂来?(二)———答万裕富蜂友答③:这是蜂王根据蜂群情况决定产什么卵所致。中蜂蜂王在没有雄蜂房的情况下会产未受精卵于工蜂房内育出雄蜂。现在雄蜂房内蜂王产受精卵育出工蜂,这是蜂王认为没有必要产未受精卵育雄蜂,亦即蜂...  相似文献   

3.
问题解答     
震声 《中国蜂业》2006,57(5):34-34
问:我要生产雄蜂蛹。怎样让蜂王在雄蜂脾上产卵? 答:方法很简单。向蜂具店买一二个蜂王产卵控制器,买回后将控制器摆放在强群巢箱(内)的中央,将雄蜂脾放在控制器中,然后把蜂王抓到雄蜂脾上,盖好纱盖和大盖,每天傍晚奖饲300—500mL糖水,过三四天,蜂王就会在雄蜂脾上产满卵。如果买不到蜂王产卵控制器,也可用两块框式隔王板代替,将雄蜂脾用两块框式隔王板隔在蜂箱中,将蜂王放在雄蜂脾上,即可达到让蜂王在雄蜂脾上产卵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为什么蜂王会在雄蜂房里产卵,并孵化出工蜂来?(一)———答万裕富蜂友编者注:此问刊登于本刊1997年第3期22页“问题征答”中)答①:蜂王在工蜂房里产受精卵,孵育成工蜂;在雄蜂房里产未受精卵,孵育成雄蜂,这是一般蜂群里的正常现象。但是,也有蜂王往雄蜂...  相似文献   

5.
巧用蜂王产卵控制器在养蜂生产实践中,我试用了蜂王产卵控制器(以下称“控制器”),效果不错。它除了具有生产雄蜂蛹等功能外,我还摸索出它的其他用途。1代替安全框式诱入器:将要诱入的蜂王连脾带蜂置于控制器内,盖好上盖,用尼龙纱包裹,然后用细绳子或纸绳捆扎...  相似文献   

6.
中蜂的形态解剖基础知识(一)——蜜蜂的组织与外部形态·杨朝环1蜂群的组织和特征蜜蜂是营群体生活的完全变态昆虫,众多蜜蜂构成的小社会我们叫做蜂群。蜂群是由蜂王、工蜂和雄蜂组成的(又叫“三型蜂”,图1)。蜂王:又叫“母蜂”,是蜂群内唯一生殖器官发育完全的...  相似文献   

7.
一般的养蜂员总是在查蜂时一见雄蜂房就割,我认为这样做不对。因为,工蜂清扫后蜂王又产入雄蜂卵,这样成造极大的浪费。我在养蜂实践中要等到雄蜂即将出房前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在西方蜜蜂的品系水平上对蜂王卵巢管数目和雄蜂精小管数目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品系内部不同蜂群的雄蜂精小管数目有极显著差异(P〈0.01),蜂王卵巢管数目与雄蜂精小管数目相关不显著(P〈0.05);雄蜂精小管数与Xs(即蜂王卵巢管数与该群雄蜂精小管数之和),雄蜂精小管数与Xp(即每群蜂蜂王卵巢管数与该群雄蜂上管数之比)均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和回归关系(P〈0.05)。  相似文献   

9.
王永坚 《中国蜂业》2003,54(4):28-28
你要想成为成功的中蜂饲养者 ,除了要熟悉中蜂的各项日常饲养管理技术外 ,还要学会中蜂的良种选育技术 ,其中包含优质中蜂蜂王培育技术和优质雄蜂培育技术。一般说来优质蜂王的培育 (养王部分 )比较受到重视 ,而优质中蜂雄蜂培育则常被忽视 ,不像培养意蜂雄蜂那样为人重视。我认为这也是广东一些地区引起中蜂种性退化的原因之一 ,具体说来就是蜂群群势越来越小 ,分蜂性越来越强。大家知道 ,同意蜂一样 ,中蜂雄蜂的基因在后代工蜂身上要起到一半的作用 ,也就是说 ,后代工蜂一半的特性来自于雄蜂。所以 ,若只注意培育蜂王 ,而不注重培育雄蜂 ,…  相似文献   

10.
1997年秋季吉林种蜂场赠我1只黑环系蜂王,经过1年的观察,现将1年来的饲养情况告诉准备引种的蜂友,以作借鉴:黑环系蜂王早春产子快,蜂群恢复群势也快,产蜜量较高,杂交一代产胶也好。但是,黑环系杂交一代爱产雄蜂卵(并非强群爱产,5~6脾的群也爱产),可为生产雄蜂蛹帮忙;度夏较其它蜂种差(杂交一代还可以):夏季原种群只剩下4脾足蜂(原来8脾),秋季越冬前还有3脾足蜂。对黑环系蜂王的一些看法$湖北省随州市厉山镇小学!(441309)@蒋志农  相似文献   

11.
《蜜蜂杂志》2001,(3):17
1 .良种“松丹一号”“国蜂 2 13”是 2个很好的蜜型优良杂交种。“松丹一号”蜂王与当地意蜂雄蜂交配产生的后代适合黄河以北地区不取浆的蜂场使用 ;“国蜂2 13”蜂王与黑色蜂种雄蜂交配产生的后代适合华北地区不产浆蜂场饲养。“金环”“金星”“喀尼阿兰”“金喀”等蜂种是很好的育种素材。“金环”为母本 ,“喀尼阿兰”为父本选育出的处女蜂王再同喀蜂雄蜂交配 (环×喀×喀 )有很好的杂种优势。蜂王体色呈褐色或黑色 ,繁殖力、采集力、越冬性能和维持大群的性能都非常良好 ;“金星”为母本 ,意大利蜂为父本 ,选育出的处女蜂王 ,再同喀蜂…  相似文献   

12.
张富学 《中国蜂业》2002,53(5):27-27
2 0 0 1年我用意蜂作母本、喀蜂作父本培育蜂王 ,全年只利用了最后一个蜜源 ,取得了满意的经济效益。1 留足喀蜂雄蜂。培育优质蜂王离不开健壮的雄蜂 ,我区 2 0 0 1年刺槐绝产 ,转地的蜂场纷纷撤离 ,蜂友临行前留下个意蜂成熟王台 ,我就利用其与我的喀雄蜂交尾。2 组织好交尾群。 5月 1 0日处女王出房 ,工蜂对刚出房的处女王有敌意 ,应用铁纱诱入器将蜂王扣在有蜜的巢脾上 ,2 4小时去掉诱入器。 7天后处女王交尾成功 ,9天后开始产卵。3 杂交蜂群的管理。调整多余巢脾 ,保持蜂脾相称 ,及时扩大卵圈。意蜂的优势是产卵积极 ,卵圈整齐 ;喀蜂…  相似文献   

13.
“论坛与争鸣”是提高蜂群管理技术的大课堂纪天祥我国自本世纪初新法养蜂开始迄今,在学术上曾发生过五次比较大的争鸣(一两篇不同观点的文章不包括在内):第一次是《华北养蜂杂志》1927年发表了《蜂王产受精卵和未受精卵是受工蜂房和雄蜂房影响》的文章;第二次是...  相似文献   

14.
<正>采用人工培育出优质蜂王方法,可大大提高饲养中蜂的经济效益。1.培育种用雄蜂选择优良的蜂群培育种用雄蜂,在蜂群进入快速增殖期,加入雄蜂房多的巢脾扩大蜂巢,促使蜂王产下未受精卵,同时加强饲喂。待雄蜂幼虫封盖后,子脾两面的蜂路保持在12~14 mm,避免挤伤雄蜂蛹。在培育种用雄蜂期间,非种用的雄蜂蛹要  相似文献   

15.
《蜂王能在不同巢房产受精卵或未受精卵之猜想》刊登在贵刊 2 0 0 3年第 2期 ,该文对蜂王产卵行为提出了大胆的猜想 ,如“当蜂王往工蜂房产卵时 ,由于房孔直径 5 2~ 5 4mm ,蜂王腹部的背板受到巢房壁的刺激 ,这个球状物的受精囊则射出精液 ,与卵融合受精 ,成为受精卵 ,当蜂王往雄蜂房产卵时 ,由于房孔直径为 6 9mm左右 ,则蜂王腹部的背板不受巢房壁的刺激 ,受精囊不射精 ,成为未受精卵”。我认为这个猜想无法解释下述现象 :我曾用意蜂巢脾加到中蜂群中 ,发现中蜂王有时会在这些意蜂脾上产下连片的工蜂卵 ,有时则会产下连片的雄蜂卵 ,即未…  相似文献   

16.
以往,人们常常只重视蜂王的选育,忽略了雄蜂的选育,或者只要求雄蜂的数量,而不去重视雄蜂的质量,导致一些育王场因雄蜂质量差而出现了少量的劣质蜂王。因此,在育种上,培育优质雄蜂对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浙农大1号意蜂(E_a)和本地意蜂(E_b)的工蜂、蜂王、雄蜂的发育时龄(从卵到成虫羽化)进行了研究。其结果是:E_a和E_b的平均发育时龄,工蜂分别为504.7和506.8小时,蜂王分别为387.5和395.5小时,雄蜂分别为581.5和585.6小时。E_a和E_b三型蜂的发育时龄均存有差异,E_a的工蜂、蜂王、雄蜂发育时龄分别比E_b缩短2.1、8.0和4.1小时。此外,还发现受精卵的胚胎发育比未受精卵快。  相似文献   

18.
养蜂问答     
问 :我是一个业余养蜂者 ,我的 2 0群蜂是2 0 0 3年 1月 2 0日左右进大棚为果树授粉 ,同时开始春繁。其中一箱蜂 ,蜂 4脾 ,通过检查发现有 1只过冬雄蜂 ,这是怎么回事 ?其他群为什么没有 ?2月 5日我又开箱检查 ,蜂王产雄蜂卵很多 ,所产的雄蜂卵不是在脾的下边 ,而是在脾的中间并参差不齐地出现封盖雄蜂房。又不是分蜂季节 ,为什么蜂王产这么多的雄蜂卵 ,这是怎么回事 ?(本刊 2 0 0 3年第 5期 19页“问题征答”)答 :正常的蜂群一般是不留雄蜂过冬的 ,我认为有如下情况之一者 ,就可能出现雄蜂过冬现象 :①处女王越冬群 ;②受精不足蜂王的越冬…  相似文献   

19.
问与答     
问与答问:为什么蜂王会在雄蜂房里产受精卵,并孵化出工蜂来?(见本刊1997年第3期22页)答:蜂王在雄蜂房里产受精卵,并孵化出工蜂这一现象,是由蜂群内部各种条件决定的。但主要因素,也可说是决定因素,我认为就是曾志将同志在《蜜蜂杂志》1997年第11期...  相似文献   

20.
杨金贵 《中国蜂业》2006,57(4):33-33
一、专一生产法 先将雄蜂巢础装入巢框,放进蜂群让蜜蜂加高巢房后取出,将巢框的薄木片启开。把雄蜂脾切下一半另装一框,剩余的半张雄蜂脾重新装钉好巢框放入巢箱让蜂王产卵30小时后取出,按生产巢蜜的方法切割组装成雄蜂蛹格脾(我采用整脾的1/6即生产500克巢蜜/块)。将雄蜂脾格再加入巢箱让工蜂修补巢房。让蜂王继续补产雄蜂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