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50%醚菌酯水分散粒剂防治黄瓜白粉病药效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韦相贤  成儒萍 《现代农业科技》2010,(17):175-175,180
50%醚菌酯水分散粒剂防治黄瓜白粉病药效研究结果表明,50%醚菌酯水分散粒剂(江西正邦生物化工产)对黄瓜白粉病有较好的防效,使用剂量为150~300 g/hm2,平均防效为79.90%~85.03%;且对黄瓜安全,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50%醚菌酯水分散粒剂防治黄瓜白粉病试验结果表明,从施药到调查结束观察,黄瓜生长良好,未发现该药剂的各剂量对作物产生副影响,建议在白粉病发生初期用醚菌酯有效成分量150~187.5 g·hm-2,连续喷药3次,将药液均匀喷施于植株叶片正反面,可有效地控制住黄瓜白粉病的危害,本试验对黄瓜霜霉病也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3.
50%醚菌酯水分散粒剂防治黄瓜白粉病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50%醚菌酯水分散粒剂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50%醚菌酯水分散粒剂在白粉病发病前用药2次,对黄瓜白粉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可控制病害的发生危害且对黄瓜安全。推荐使用剂量为250~300 g/hm2。  相似文献   

4.
黄瓜白粉病是影响江西省于都县黄瓜生长的主要病害之一。为实施农药减量,推广高效、低毒、对环境友好的农药。现对醚菌酯水分散粒剂开展不同剂量防治黄瓜白粉病效果试验,结果表明:60%醚菌酯水分散粒剂对黄瓜白粉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推荐使用其有效成分量162~198g/hm2,于黄瓜白粉病初发生期开始施药防治,间隔7~10d,视病情施2~3次药。  相似文献   

5.
<正>白粉病是苦瓜的主要病害之一,常造成叶片枯黄死亡,植株早衰。为筛选出防治该病的高效安全药剂,笔者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供试苦瓜品种为白玉,药剂有50%醚菌酯水分散粒剂、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25%吡唑醚菌酯乳油、60%哗醚·代森联水分散粒剂、5%己唑醇悬浮剂。施药时苦瓜处于结果盛期,田间白粉病已普遍发生。试验结果表明,25%吡唑醚菌酯乳  相似文献   

6.
为进一步筛选出有效防治黄瓜白粉病的药剂,从而为以后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依据,以30%己唑醇·嘧菌酯悬浮剂(SC)、5%己唑醇微乳剂(ME)、50%嘧菌酯水分散粒剂(WG)、25%乙嘧酚悬浮剂(SC)、20%四氟醚唑·醚菌酯悬乳剂(SE)为试验材料,新泰密刺黄瓜为试验对象,进行了黄瓜白粉病不同药剂处理防治试验。试验结果表明,5种杀菌剂对黄瓜白粉病均有较好的防效,且黄瓜生长良好,未发现药剂对作物产生不良影响,其中以20%四氟醚唑·醚菌酯悬乳剂防治效果最好,防效显著高于其他4种杀菌剂。建议在白粉病发生初期用20%四氟醚唑·醚菌酯悬乳剂,有效成分用量在135.0~150.0 g/hm2,根据田间黄瓜白粉病的实际发病情况,每隔7 d左右施药1次,施药2~ 3次,将药液均匀喷施于植株叶片正反面,可有效地控制黄瓜白粉病的危害,同时注意轮换使用药剂。5%己唑醇微乳剂可作为其替换药剂进行使用,以减缓抗药性的产生。  相似文献   

7.
50%吡唑醚菌酯水分散粒剂防治黄瓜霜霉病田间药效试验表明,供试药剂的各剂量对黄瓜安全,未发生药害;适宜施药时期和用量:黄瓜霜霉病开始发生时立即用药,适宜用量为50%吡唑醚菌酯水分散粒剂337.5~450.0 g/hm2,且与对照药剂250 g/L吡唑醚菌酯乳油600 g/hm2防效差异极显著。  相似文献   

8.
5种药剂对设施栽培草莓白粉病的田间防效试验结果表明,25%吡唑醚菌酯乳油2 000倍液、60%吡唑醚菌酯·代森联水分散粒剂1 200倍液、50%醚菌酯干悬乳剂3 000倍液对草莓白粉病,无论是从速效性和持效期来看防效均优异,尤其是25%吡唑醚菌酯乳油2 000倍液对草莓白粉病防效最优。药剂使用剂量范围内对草莓安全无药害,对非靶标动物蜜蜂安全,是生产上理想的应急防治药剂。  相似文献   

9.
在甘肃省靖远县北湾镇北湾村进行了75%肟菌酯·戊唑醇水分散粒剂对黄瓜白粉病的田间防效试验。结果表明:75%肟菌酯·戊唑醇水分散粒剂对黄瓜白粉病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其有效成分用量123.75 g/hm2和168.75 g/hm2第二次药后10 d的防效均达到80%以上,且对作物安全,可在生产中大面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几种杀菌剂防治黄瓜白粉病的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田间药效试验,比较了3种杀菌剂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30%醚菌酯悬浮剂、60%醚菌酯水分散粒剂和3亿cfu/g哈茨木霉菌可湿性粉剂对黄瓜白粉病防治效果良好,连续2次用药,可大幅提高防效。第1次用药后7天,30%醚菌酯悬浮剂1000倍液的防效为70.34%,3亿cfu/g哈茨木霉菌可湿性粉剂各处理的速效性较好,防效整体略优于60%醚菌酯水分散粒剂,其250倍液防效最高,达到79.98%;第2次用药后7天,各处理的防效普遍达到85%以上,其中,60%醚菌酯水分散粒剂2000倍液和3亿cfu/g哈茨木霉菌可湿性粉剂180倍液的防效分别高达96.37%和97.10%。田间应用时,推荐哈茨木霉菌和其他药剂交替使用。  相似文献   

11.
为评价38%吡唑醚菌酯·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剂对黄瓜灰霉病的防治效果、使用技术及对黄瓜安全性,连续两年采用40 g/亩、60 g/亩和80 g/亩3种不同处理进行黄瓜灰霉病防治效果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38%吡唑醚菌酯·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剂对黄瓜生长安全,防治黄瓜灰霉病效果优良,其中亩用药80 g的处理防治效果最优。2016-2017年两年对黄瓜灰霉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80.16%和80.14%,值得在生产上进一步推荐应用。  相似文献   

12.
以马铃薯晚疫病感病品种费乌瑞它为材料,每667平方米用68.75%氟吡菌胺·霜霉威悬浮剂75毫升+70%丙森锌可湿性粉剂150克组合、60%吡唑醚菌酯·代森联水分散粒剂40克+18.7%吡唑醚菌酯·烯酰吗啉水分散粒剂75克组合、70%代森联水分散粒剂100克+18.7%吡唑醚菌酯·烯酰吗啉水分散粒剂75克组合对马铃薯晚疫病进行田间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每667平  相似文献   

13.
作物防治对象 推介品种 霜霉痛25%嘧菌酯悬浮剂、70%丙森锌可湿性粉剂、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2.5%噁酮·霜脲氰水分散粒荆、60%唑醚·代森联水分散粒剂  相似文献   

14.
0.5%大黄素甲醚水剂稀释500~1000倍液,在黄瓜白粉病发生始盛期每隔7d喷药1次,连续喷3次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效均在90%以上,且有治疗作用,对黄瓜安全,且保叶效果极显著优于对照药剂50%醚菌酯水分散粒剂20g/亩。  相似文献   

15.
吡唑醚菌酯及其混剂对黄瓜蔓枯病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温室小区试验结果,吡唑醚菌酯25%乳油150-300g/hm^2对黄瓜蔓枯病的防效可达75.87%-86.02%,吡唑醚菌酯·代森联60%水分散粒剂720-1440g/hm^2对黄瓜蔓枯病的防效可达71.92%-81.07%。吡唑醚菌酯25%乳油225g/hm^2、吡唑醚菌酯·代森联60%水分散粒剂1080、1440g/hm^2防治黄瓜蔓枯病比较经济有效。  相似文献   

16.
为探索轮换使用农药对于黄瓜霜霉病的防治效果,采用60%吡唑醚菌酯·代森联水分散粒剂、250 g/L吡唑醚菌酯乳油和33.5%喹啉铜悬浮剂3种药剂轮换处理春秋两季大棚中的发病黄瓜,结果表明,春秋两季大棚中轮换用药方法防治黄瓜霜霉病的病指减退率分别为85.48%、86.05%,均明显高于农户习惯施药模式。  相似文献   

17.
6种杀菌剂对甘蔗梢腐病菌和卷叶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50%嘧菌环胺水分散粒剂、50%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剂、240 g·L~(-1)噻呋酰胺悬浮剂、22.5%啶氧菌酯悬浮剂、430 g·L~(-1)戊唑醇悬浮剂和50%醚菌酯水分散粒剂共6种杀菌剂对甘蔗梢腐病菌和卷叶病菌的室内毒力。结果表明:22.5%啶氧菌酯悬浮剂对甘蔗梢腐病菌菌丝生长有很好的抑制作用,EC50值为0.469 9 mg·L~(-1),在试验设计的最大剂量下,对菌丝生长的抑制率达90.30%;50%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剂、50%嘧菌环胺水分散粒剂、240 g·L~(-1)噻呋酰胺悬浮剂和22.5%啶氧菌酯悬浮剂对甘蔗卷叶病菌菌丝生长有很好的抑制作用,EC50值分别为0.247 4、0.784 0、2.657 4和4.189 7 mg·L~(-1),在试验设计的最大剂量下,对菌丝生长的抑制率分别为93.45%、73.88%、79.21%和83.11%。可分别对22.5%啶氧菌酯悬浮剂和50%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剂、50%嘧菌环胺水分散粒剂、240 g·L~(-1)噻呋酰胺悬浮剂进一步开展防治甘蔗梢腐病和卷叶病的田间药效试验。  相似文献   

18.
花生茎腐病病原菌的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减少花生茎腐病在花生生产上造成的损失,以河南省不同花生产区采集的花生茎腐病病株为材料分离病原菌,并进行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及不同药剂对该菌的室内抑菌试验。结果表明:河南省花生茎腐病的病原菌为可可毛色二孢(Lasiodiplodia theobromae),该菌在pH=8的PDA培养基上生长最快,菌丝的致死温度为56℃(10 min)。经不同的药剂处理,25%戊唑醇可湿性粉剂处理抑制效果最好;60%唑醚代森联水分散粒剂次之;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多菌灵进口原药及50%醚菌酯水分散粒剂与对照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求防治黄瓜白粉病的有效药剂,以60%吡唑·代森联水分散粒剂为研究材料,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60%吡唑·代森联水分散粒剂设置三个浓度252 g/hm2、 225 g/hm2、 190 g/hm2,每隔7 d喷药1次,连续喷雾3次后调查防效,分别为88.0%、 76.0%和50.0%,防效均高于对照药剂。此外, 60%吡唑·代森联水分散粒剂对黄瓜安全,是目前冀西北地区防治黄瓜白粉病效果较好的杀菌剂。  相似文献   

20.
为了明确瑞丽辣木白粉病的病原种类,筛选出有效的防治药剂,选用5种低毒高效药剂进行田间防治试验,通过田间观察和形态学方法鉴定病原,结果表明,瑞丽辣木白粉病病原为真菌界半知菌亚门粉孢霉属[Oidium Lk.ex Fr.]真菌。田间药剂防治试验结果表明:75%肟菌酯·戊唑醇水分散粒剂4 000倍液防治效果最佳,间隔7 d用药2次,防效达77.94%;75%肟菌酯·戊唑醇水分散粒剂和37%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3 000倍液是防治瑞丽辣木白粉病的首选药剂,生产中可交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