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长期施用多菌灵的葡萄园土壤中分离纯化得到一株对多菌灵降解效能高的菌株2-1。试验研究表明,该菌降解多菌灵的最适pH值为4.0~9.0,最适温度为25~30℃。该菌在培养温度30℃,pH7.0,摇床转速200 r/min条件下培养64 h,对多菌灵(200 mg/L)的降解率达100%。  相似文献   

2.
根据豫西地区特有的气候、温度、土壤特点,为豫西地区雪松的种植、管理提供科学依据,选用1~2年生的雪松实生苗,于2月中下旬~4月下旬之前合理定植。通过土壤消毒,对地下食根害虫的施药预防,以及对雪松针叶黄化病、流胶病的预防和雪松近几年因松大蚜虫对雪松的为害,而采取相关行之有效的防治措施,并根据笔者种植雪松的经验,综合实践证明,通过科学种植和管理,雪松在豫西地区长势良好,生长茂盛。  相似文献   

3.
葡萄园自然生草对土壤温湿度及果实日灼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葡萄园生草是葡萄绿色生产的一项重要技术,试验通过葡萄园生草对园内温湿度的影响和日灼病的效应调查,明确了葡萄园自然生草且在保持合适生长高度条件下,较未生草园地表温度降低4.3~9.5℃,地表含水量提高7.4%~9.8%,日灼果穗率减少47.1%。  相似文献   

4.
长期秸秆还田对农田土壤钾素形态及空间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连续多年秸秆还田对土壤钾素形态及空间分布(层化现象)的影响。【方法】以关中平原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中连续13年秸秆还田粮田土壤为对象,并以临近葡萄园土壤为对照。比较2种土壤不同土层(0~5,5~15,15~30cm)速效钾及其3种组分(水溶性钾、非特殊吸附钾、特殊吸附钾)、非交换性钾、矿物钾、全钾含量的变化,并分析了土壤中各形态钾的层化比率和相关性。【结果】经过13年秸秆还田,粮田土壤0~5cm土层速效钾及其各组分平均含量均有提高;在5~15和15~30cm土层中,与葡萄园土壤相比,粮田土壤速效钾及其各组分平均含量均降低。粮田土壤速效钾及其各组分的层化比率总体高于葡萄园土壤。与葡萄园土壤相比,粮田土壤非交换性钾含量明显降低。粮田土壤与葡萄园土壤矿物钾和全钾含量差异不大。粮田土壤速效钾与其各组分、非交换性钾、全钾相关性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但与矿物钾相关性不显著;葡萄园土壤速效钾与其各组分和非交换性钾相关性达极显著水平,但与矿物钾、全钾相关性不显著。【结论】整体看,秸秆还田在维持土壤钾有效成分与全钾之间的显著相关关系和协调土壤各形态钾的含量及空间分布方面,均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无论是秸秆还田还是施用化学钾肥,对粮田和葡萄园土壤矿物钾及全钾含量和空间分布的影响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一、主要措施1.组建专业公司以园艺工作站为技术依托,市政府国资中心出资,昌润盐业(金农保鲜)公司牵头,组建成立昌吉市天山金提农业有限责任公司,园艺工作站主要负责解决生产管理过程中的技术问题,公司解决生产管理过程中的资金和销售问题。2.组织生产以"股田制"模式组织生产,即:农户以葡萄园和劳动力入股,每年每667米~2地1000元,其中葡萄园折每年每667米~2  相似文献   

6.
<正>豫西地处丘陵山区,地形地貌多样。小麦是豫西地区主要夏粮作物,旱地种植面积在75%以上,因此,要想小麦高产优质,必须走高效栽培技术之路。一、品种选择旱肥地麦田,选用每667 m~2产量350~450 kg的抗旱节水、高产稳产品种。豫西地区目前推广的小麦品种主要有洛旱6号、洛旱7号、洛旱2号、洛旱8号、漯优7号、佃庄9433、济麦6号。旱薄地麦田,选用每667 m~2产量250~300 kg的抗  相似文献   

7.
气候变化是全球环境变化的核心内容,其中活动积温是众多气候因子中的一个重要指标,特别是≥10℃活动积温与植被演替、农作物生长关系密切,对区域生态状况和粮食生产安全具有决定性作用。根据河南省17个地区基本或基准气象站点1960~2008年逐日平均气温,采用5日滑动平均法求得起止日期,计算出日气温稳定通过≥10℃持续时段内的积温数值,利用Arc GIS13.0平台分析并展示其变化趋势和特征。结果表明:(1)多年均值空间格局上,豫南地区最大、豫西地区最小;(2)空间变化格局上,绝大部分地区以增大趋势为主,但其变化程度区域差异不显著;(3)4个时段比较上,以1990~1999年呈现减少趋势及区域差异性强与2000~2008年表现的增大趋势及区域差异性弱的对比为最大特征。  相似文献   

8.
南平市1986年开始推广种植葡萄,有些果农利用葡萄园空地套种蔬菜,取得了较好成效。2000年南平市葡萄协会开始牵头组织宣传、试验、示范推广葡萄园立体栽培技术,至今全市已有54个乡镇113个村的667 hm2葡萄园进行立体栽培,其中有400 hm2葡萄园套种一季或两季蔬菜。套种(养)的品种  相似文献   

9.
为探索埋土防寒区葡萄园间作种植模式,提高复种指数和土地利用率,增加收益,建立完善的葡萄园耕作制度技术体系,在贺兰山东麓幼龄葡萄园开展了间作西瓜试验。结果表明,葡萄园内间作西瓜1年可增收西瓜52 500 kg/hm~2,不仅增加葡萄园的前期收入,而且还可促进幼龄葡萄的生长,降低了风沙危害,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0.
<正>郑州市地处黄河冲积平原与豫西山地丘陵交接地带,大地貌属于嵩山、箕山的低山丘陵区,除几个孤立的高山外,大部分以低山丘陵为主,地势西高东低,境内山区、丘陵、平原各占1/3。气候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春旱多风,夏炎多雨,秋凉晴爽,冬寒干燥,全年平均气温为14.2~14.6℃,无霜期206~234d,常年降雨量为599.6~707mm,日照时  相似文献   

11.
为了提高句容葡萄园土壤质量,实现葡萄产业的稳定发展。2012—2016 年对句容8 个葡萄园土壤进行跟踪调查,同期在每个葡萄园取不同土层土壤化验分析。结果表明:2012 年0~20、20~40 cm土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分别为1.58%和1.02%,4 年后0~20 cm土层,有机质含量只有1.12%,在4 年的时间,由于耕作方式不当,用肥不合理等原因,导致0~20 cm土层有机质总体上减少了1/4。土壤是农作物的生存载体,而有机质是土壤活力的核心,人类通过调节土壤有机质而影响土壤质量。句容葡萄生产要想持续稳定的发展,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培育健康土壤生态系统势在必行。而生草栽培、秸秆利用是健康土壤培育最有效的持续、生态方法,也是最行之有效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一、NEB的作用 新疆近十年来酿酒葡萄发展迅速,初步估计有百万亩。葡萄园建设初期(第3-5年)每667米^2单产可达2~2.5吨,每千克2元,经济效益可观。但近几年由于气候、霜霉病及植株黄化等原因,许多老葡萄园产量急剧下降,2006年众多葡萄园单产500-800千克/667米^2,亦有连片绝产的现象。新植葡萄园第2年产量也较低,仅200~400千克/667米^2。为了使老葡萄园产量稳定保持在1.7~2吨/667米^2;新植第2年产量达700-900千克/667米^2。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采用以朝阳气象站为基准,确定其他四个预报考核站对比朝阳站的最高温度差、最低温度差,利用2005年~2013年资料对最高温度差和最低温度差分为6个级别,6个时段进行频次和对应气象要素分布的分型,分析得出以下结论:最高温度差北票、叶柏寿、凌源对比朝阳各月份区间都集中于0℃~2℃,喀左1~2月和12月集中在0℃~2℃,其他时段主要集中于0℃~2℃和-2℃~0℃;3~11月各站最低温度差主要集中于0℃~2℃,1~2月、12月各站温差主要集中于-2℃~0℃。基于各站14时和05时风向、风速、相对湿度、云量、24小时变压,对最高温度差和最低温度6个温差级别的各要素的分布情况进行统计,发现各站高低温差对应的气象要素在一些月份的统计中存在一定的规律。  相似文献   

14.
河南省栾川县地处豫西伏牛山高寒山区,春播区三川、冷水、叫河、陶湾4个乡镇海拔900~1 300m,年平均气温10℃,年降水量900 mm左右,年有效积温2 500℃以下,全年日照时数2 103小时,雨量充沛,光照欠足,农作物多为一年一熟.玉米是本县主要种植的农作物,但玉米生育期内积温不足,单位面积产量一直在低水平徘徊.为把玉米产量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同时增加单位面积产出效益,必须改革传统种植模式,改进提高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5.
<正>东宁县位于黑龙江省东南边陲,北纬43°25′24″~44°49′40″,东经130°19′40″~131°18′6″之间,年有效积温2 750~2 880℃,无霜期150天左右,年降水量为500~600 mm。年平均气温5.8℃,4~9月,月平均气温分别为7.5℃、13.8℃、18.7℃、21.7℃、21.3℃、15.5℃。东宁县积温较高,降水充沛,含沙粒较多的  相似文献   

16.
李涛 《农村科技》2014,(5):57-58
<正>一、整理架材上一年搭好架材的葡萄园,在翌年开春能进地时,检修架材,对倒伏、折断的立柱及时扶正或更换,并按要求补充铁丝至4道,用紧线器调整拉丝,使架面松紧适度。二、出土清沟1.出土分2次出土,第1次可在4月初气温升高后,先用机械去除沟中多余的土,只留5~10厘米的覆土,以枝蔓似露非露为宜;第2次出土在4月20日前后,以日平均气温10℃连续5天以上、土壤20厘米深处地温平均值5℃连续15天为准。先人工将枝蔓从土中捞出并搭在拉丝上,再用清沟机清除沟中余  相似文献   

17.
1概述陕北风沙滩区涉及榆林市境内的靖边、定边和横山县西北部的长城沿线风沙滩区及三边湖盆滩区。该区海拔为1 300~1 850m,年平均温度7~9℃,年平均日照2 768h,≥0°的积温为3 524~3 575℃,持续天数243d;≥10℃的积温为2 847~3 086℃,持续天数154~163d。年降雨量为316~395mm,无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不同屠宰体重对豫西黑猪体尺性状、胴体性状和肌肉品质的影响,本研究选择30头体重在90~165kg的豫西黑猪,依据体重分5个阶段进行屠宰测定,以分析其随体重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豫西黑猪在体重达135~150 kg时,其屠宰率达到75.85%,胴体性状及肉质品质较好,肌肉中氨基酸和脂肪酸含量丰富,且具有理想的氨基酸和脂肪酸构成,必需氨基酸及鲜味氨基酸含量和不饱和脂肪酸以及饱和脂肪酸构成比例适宜。  相似文献   

19.
正王屋山位于豫西北,适宜发展大葱特色产业。结合山区实际,王屋山建立了大葱特色产业生产基地。目前,王屋山大葱特色产业涉及21个自然村,面积达5000亩(每亩约667平方米),其中核心区面积2000亩。一、大葱生产管理措施(一)育苗1.选种品种以高脚白或章丘大葱等优种为主,每亩播籽量2~3公斤。种子处理用55℃温水搅拌浸种20~30分钟,或用0.2%高锰酸钾溶液浸种20~30分钟,洗净晾干后播种。  相似文献   

20.
为明确冰葡萄园土壤管理的最佳技术方法,本研究以生产上主栽的山欧杂交葡萄品种‘北冰红’为研究对象,以清耕除草为对照,园艺地布覆盖和自然生草为2种处理方式,研究清耕除草、园艺地布覆盖和自然生草3种土壤管理方式对冰葡萄园土壤性状及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园艺地布覆盖处理和自然生草处理的土壤容积含水量略高于清耕除草处理;7月下旬至8月中旬,园艺地布覆盖处理的土壤温度高于清耕除草处理和自然生草处理,高出0.02~0.22℃,8月下旬,自然生草处理的土壤温度高出清耕除草和园艺地布覆盖处理0.09~0.14℃;园艺地布覆盖处理的葡萄单株重、单穗重、可溶性糖含量、单宁含量都显著高于自然生草处理;自然生草处理的成本比园艺地布覆盖处理和清耕除草处理的成本分别低1 425元hm2和3075元/hm2。吉林省冰葡萄园土壤管理的最佳方式是自然生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